廣東省初一第一學期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帶答案
初一第一學期就要結束,學生都在復習期末考試,通過做試卷是提高語文分數(shù)的好方法。小編為大家力薦了初一第一學期語文期末考試試卷以及答案解析,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初一第一學期語文期末考試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24分)
1、根據(jù)課文默寫古詩文。(10分)
、倏鬃犹岢“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在《論語十二章》中,孔子也有過類似的表述,這兩句話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述而》)”(2分)
、诳诳诳诳诳诳冢蛄魉思,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1分)
、凵焦鈵傴B性,口口口口口。(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1分)
④《錢塘湖春行》一詩中,借助鶯燕的活動傳達了春天來臨的信息并透露詩人喜悅之情的詩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
、菽瑢懚拍恋摹恫辞鼗础。(4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4分)
、偎齫iáo cuì( )的臉上現(xiàn)出央求般的神色。
、谙褚粋rěn jùn bù jīn ( )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鬯鼈冇袝r把天空diǎn zhuì( )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明森。
、芑实坌睦锵耄“我什么也沒有看見!這可hài rén tīng wén ()了。”
3、下列加點的成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這件事,他沒有請示上級就自作主張?zhí)幚砹,來了個先斬后奏。
B、大家認為他提出的這條建議很有價值,都隨聲附和表示贊同。
C、老師在臺上講得神采飛揚,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
D、可是不要把90后與非主流混為一談,這是兩碼事。
4、下列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市物價局嚴肅地處理了天然氣公司擅自提價。(將“嚴肅地”刪除)
B、國務院要求加快推進寬帶網(wǎng)絡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速降費,加強服務水平。(將“加強”改為“提高”)
C、我國人工栽培牡丹的歷史大約有三百年左右。(刪去“大約”或“左右”。)
D、如果將煙草稅提高50%,可使煙民減少4900萬,避免約1100萬人不因吸煙死亡。(刪掉“不’”)
5、仿照下面的句子,在橫線上再續(xù)寫兩句話,使之構成排比。(4分)
種子,如果害怕埋沒,那它永遠不能發(fā)芽; ,,;
,,; ,,;
二、閱讀理解。(46分)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10分)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辉唬“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6、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3分)
①不知其旨也( )②然后能自反也( ) ③然后能自強也( )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匐m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2分)
、凇秲睹吩唬“學學半。”(2分)
8、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主要論述了教學相長的道理。
B、開頭以“雖有嘉肴”為例子,說明了教與學要互相促進的道理。
C、“教學相長”與“學學半”都強調了“教”是學習、進步和提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D、“學學半”只從教的角度來說明,是對前面“教學相長”的補充論證。
(二)閱讀下面課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9分)
有種樹者,樹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問其術,則曰:“吾無他巧,但識物性,辨土宜,培壅①有道,灌溉以時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審視吾聽其自然若不以為意。植之既久,人已厭忘,吾則加勤焉。”
宋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②之者,芒芒③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往視之,苗則槁矣。
觀此二者,則知修業(yè)之道矣。立志茍堅,執(zhí)事茍專,必不在一日增進,自矜功效也。百里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謂已至。事求有濟,功貴其成,修業(yè)者其念之哉。
[注]①壅(yōng):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②揠:拔。③芒芒:疲倦。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A、但識物性/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B、百里為期/為人謀而不忠乎?
C、今日病矣/吾日三省吾身 D、不可謂已至/雖有至道
10、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
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審視吾聽其自然若不以為意
11、選文是運用了什么方法來說明了怎樣的道理?(3分)
(三)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題目。(10分)
我們還可以根據(jù)云上的光彩現(xiàn)象,推測天氣的情況。在太陽和月亮的周圍,有時會出現(xiàn)一種美麗的七彩光圈,里層是紅色的,外層是紫色的。這種光圈叫做暈。日暈和月暈常常產生在卷層云上,卷層云后面的大片高層云和雨層云,是大風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的說法。說明出現(xiàn)卷層云,并且伴有暈,天氣就會變壞。另有一種比暈小的彩色光環(huán),叫做“華”。顏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紅,跟暈剛好相反。日華和月華大多產生在高積云的邊緣部分。華環(huán)由小變大,天氣趨向睛好。華環(huán)由大變小,天氣可能轉為了陰雨。夏天,雨過天晴,太陽對面的云幕上,常會掛上一條彩色的圓弧,這就是虹。人們常說: “東虹轟隆西虹雨。”意思是說,虹在東方,就有雷無雨;虹在西方,將有大雨。還有一種云彩常出現(xiàn)在清晨或傍晚。太陽照到天空,使云層變成紅色,這種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陰雨天氣在向我們進襲;晚霞在東,表示最近幾天里天氣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的諺語。
12、選文主要說明了什么?最恰當?shù)囊豁検? )(3分)
A、暈與華的區(qū)別 B、暈與天氣的關系
C、華與天氣變化的關系D、云的光彩與天氣變化的關系
13、下面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第一句在全文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B、本段文字的結構特點是分——總結構。
C、“東虹轟隆西虹雨”說明了虹出現(xiàn)的位置不同就有不同的天氣。
D、文段引用了不少諺語,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并便于記憶,也使說明更簡潔、準確。
14、結合文中知識解釋一下,為什么出現(xiàn)日暈或月暈就意味著有風雨? (4分)
(四)閱讀下面一篇法國作家塞斯勃隆的小說,完成后面題目。(17分)
地窖
、賴醣菹骂C布了一道詔令,宣稱他將每月一次親臨一個臣民的家,并在那里進餐。朝廷的反對派就立刻散布輿論,說這種做法是“收買人心”。哪知,這次他們可錯怪了國王。國王向來研究歷史,深知曾有許多王朝由于不懂得跟人民保持接觸的重要性,不察民情,進而失掉民望,最后歸于滅亡。而國王本人,自從登基以來,已覺察到顯赫的王權在他跟臣民之間正在壘起一堵無形的墻壁,而且越壘越高,根本用不著設崗戍衛(wèi),卻比王宮的高墻更加難以逾越。而今國王就是想打破這種局面,方法雖然天真一些,卻是體面的。內閣的好幾位大臣為此很不高興,警察總長尤為惶恐。他對付街頭群眾集會、防范爆炸暗殺事件之類是裝備有余的,而對付一家一戶、日常生活諸環(huán)節(jié)的問題,例如菜里放毒等,卻毫無經(jīng)驗。其他大臣害怕的卻是另一回事:過去,他們是國王得到消息的唯一來源,現(xiàn)在如果陛下忽然發(fā)現(xiàn)大臣們自己原來一無所知,而他們卻一直在謊稱民意,那可如何是好!那些高官顯貴、朝廷的在野派、新聞界、各種工會無不聲稱自己是代表民意的,可是當人民真有機會開口說話的時候.他們又驚恐萬狀。謝天謝地!好在老百姓早已喪失了講話的可能,甚至失掉了講話的興趣,可是誰又能保證在家庭場合的飯桌上……
②國王陛下對受到的款待和吃的飯菜都非常滿意。在豪華的王宮里,有一道菜是國王不好意思點的,那就是布紀儂風味牛肉。但是這個普通的家庭主婦怎么就偏偏猜到了國王想吃這個菜呢?她又怎么知道國王一直盼著能大杯痛飲都蘭納的葡萄酒?
、蹏醣菹略儐柫宋鍌孩子的情況:名字叫什么,學習怎么樣,身體有沒有病等,然后,他很不自然地笑笑,試探著說道:“咱們來談點兒政治吧!”
、“談這個有什么用,”孩子們的父親說道,“俺倒不是恭維您,我們在這玩藝兒上想的跟您一樣。俺常叨咕——不信您問孩子的媽,俺說,俺要是個當官兒的,想辦的事也不是別的`,就是現(xiàn)在他們辦的那些。”他的妻子表示同意,但又有點難為情地補充說:最好能改動一下學校放假的日期。
⑤國王聽了大為高興,說:“這正是最近教育大臣向我提出的建議。年輕人,你們呢?沒有什么不順心的事要說一說嗎?——太太,能不能給我再來點兒布紀儂牛肉?”
、“要說的事倒沒有,”大孩子的話音漸漸平穩(wěn)起來,“但是關于服兵役,我有個請求。”
⑦他所提的問題,同樣是在內閣會議上有人提出過的。這時候,孩子們的膽子越來越大了,每個人都提了一條建議,每條建議都是同樣年齡的孩子所感興趣的改革,而且這些建議幾乎全都是在朝里議而未決的問題,其中有幾個,恰恰是國王本人在內閣會議上一直持反對意見的。這時,他嘴里不說,心里暗記著,準備予以重新考慮。這是個好心眼兒的國王。
、喟胍故稽c,國王和老百姓分別了,彼此都感到十分滿意。一直在簡陋的屋門外,焦急地等侯著的三位大臣和警察總長從國王的臉上看出了這一點。
、崴奈淮蟪枷驀跣卸Y告別,然后他們進了屋,向出場的七個演員付了預定的酬金。正當他們要離開的時候,忽然聽到腳底下似乎有些什么響動。
、“哎呀,”警察總長大聲喊叫, “我差點兒把他們忘了(原來,三個半鐘頭以來,這所房子真正的主人一家一直被關在地窖里,悄悄地呆著,感到時間太漫長了)。我希望還能剩下點兒布紀儂牛肉給他們……”
15、根據(jù)小說的情節(jié),完成下列表格。(4分)
情節(jié) |
主要事件 |
開端 |
國王決定每月都要到百姓家里進餐一次,大臣們很驚恐。 |
發(fā)展 |
① |
高潮 |
② |
16、文章多處運用了伏筆的手法,請舉一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17、雖然與《皇帝的新裝》的皇帝一樣受騙,但這個國王雖然與那個皇帝又有不同,請簡要概括本文中“國王”的主要特點。(4分)
18、這篇小說題目“地窖”有哪兩個層面的含義?文章以此為標題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三、作文(5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忽略了一些東西,而這些忽略的東西又往往會讓我們的成長付出一定的代價。請以“不該忽略了____”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1)請先把題目補充完整,自選文體;(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姓名和校名。
附加題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10分)
(A)正嚷處,真君到了,問:“兄弟們,趕到那廂不見了?”眾神道: “才在這里圍住,就不見了。”二郎圓睜鳳目觀看,見大圣變了庥雀兒,釘在樹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鋒,卸下彈弓,搖身一變,變作個俄鷹兒,抖開翅,飛將去撲打。大圣見了,搜的一翅飛起去,變作一只大鶿老,沖天而去。二郎見了,急抖翎毛,搖身一變,變作一只大海鶴,鉆上云霄來喋。大圣又將身按下,入澗中,變作一個魚兒,淬入水內。二郎趕至澗邊,不見蹤跡。心中暗想道:“這猢猻必然下水去也。定變作魚蝦之類。等我再變變拿他。”果一變變作個魚鷹兒,飄蕩在下溜頭波面上。等待片時,那大圣變魚兒,順水正游,忽見一只飛禽,似青鷂,毛片不青;似鷺鷥,頂上無纓;似老鸛,腿又不紅:“想是二郎變化了等我哩!……”急轉頭,打個花就走。二郎看見道:“打花的魚兒,似鯉魚,尾巴不紅;似鱖魚,花鱗不見;似黑魚,頭上無星;似魴魚,腮上無針。他怎么見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變的。”趕上來,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攛出水中,一變,變作一條水蛇,游近岸,鉆入草中。二郎因嗛他不著,他見水響中,見一條蛇攛出去,認得是大圣,急轉身,又變了一只朱繡頂?shù)幕寅Q,伸著一個長嘴,與一把尖頭鐵鉗子相似,徑來吃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變做一只花鴇,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見他變得低賤,故此不去攏傍,即現(xiàn)原身,走將去,取過彈
弓拽滿,一彈子把他打個躘踵。
(B)唐僧大驚道: “悟空,這個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髏?”行者道:“他是個潛靈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殺,他就現(xiàn)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邊唆嘴道: “師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話兒,故意變化這個模樣,掩你的眼淚哩!”唐僧果然耳軟,又信了他,隨復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頭,還有甚說話!出家人行善。你在這荒郊野外,一連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煙湊集之所,撞出大禍,教我怎的脫身?你回去罷!”行者道:“師父錯怪了我也。這廝分明是個妖魔,他實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卻不認得,反信了那呆子,屢次逐我。”
1、選段(A)(B)都出自小說《》,小說的作者是____ 。(2分)
2、選段(A)為什么不嫌其煩地一一寫出孫悟空和二郎神打斗的變化過程?他們?yōu)槭裁匆蚨?(4分)
3、由選段(B)中,可看出唐僧與悟空有什么特點。(4分)
初一第一學期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參考答案
【廣東省初一第一學期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帶答案】相關文章:
初一第一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帶答案12-11
廣東省語文仿真試卷帶詳細答案11-29
初一語文試卷帶答案06-19
初一語文上冊期末考試復習試卷帶答案01-26
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帶答案12-05
廣東省中考語文預測試卷帶答案12-07
廣東省初三語文上學期期末復習試卷帶答案12-04
初一第一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10-20
初一語文上冊期末考試試卷帶答案201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