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化學

九年級上冊化學第六單元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2-02-10 14:27:52 化學 我要投稿

九年級上冊化學第六單元知識點總結

  九年級的化學是很基礎的,但是物質之間的反應要弄清楚,方程式要記熟,那么第六單元的知識點你都記住了嗎?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上冊化學知識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九年級上冊化學第六單元知識點總結

  九年級上冊化學第六單元知識點總結1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幾種單質

  1、金剛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可用于制鉆石、刻劃玻璃、鉆探機的鉆頭等。

  2、石墨(C)是最軟的礦物之一,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潤滑性?捎糜谥沏U筆芯、干電池的電極、電車的滑塊等。注意:鉛筆里面其實不含鉛,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H代表Hard,堅硬的;B代表Black,黑的。6B最軟,顏色最深;6H最硬,HB軟硬適中。

  3、無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強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強,如制糖工業(yè)利用其來脫色,防毒面具里的濾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來吸附毒氣。焦炭用于冶鐵,炭黑加到橡膠里能夠增加輪胎的耐磨性。

  4、C60是一種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質很穩(wěn)定。

  5、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

  二、.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單質碳的物理性質各異,而各種單質碳的化學性質卻完全相同!

  1、常溫下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為何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碳原子的最外層有4個電子,既不容易得電子,也不容易失去電子,因此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檔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書寫、古代書畫歷經(jīng)百年也安然無恙、木質電線桿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燒焦可防腐都是利用這個原理!

  2、可燃性:

  完全燃燒(氧氣充足),生成CO2: C+O2點燃CO2

  不完全燃燒(氧氣不充足),生成CO:2C+O2點燃2CO

  3、還原性:C+2CuO 高溫 2Cu+CO2↑ (置換反應) 應用:冶金工業(yè)

  現(xiàn)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紅色,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2Fe2O3+3C高溫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原理、裝置、檢驗)

  (1)發(fā)生裝置:由反應物狀態(tài)及反應條件決定:

  反應物是固體,需加熱,制氣體時則用高錳酸鉀制O2的發(fā)生裝置。

  反應物是固體與液體或液體與液體,不需要加熱,制氣體時則用制H2的發(fā)生裝置。

  (2)收集方法:氣體的密度及溶解性決定:

  難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排空氣法易中毒)

  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它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

  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氣法

  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

  2) 選用和過氧化氫制氧氣(制氫氣)相同的發(fā)生裝置

  3)氣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

  4)驗證方法:將制得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驗滿方法:用點燃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已集滿二氧化碳氣體。

  3、二氧化碳的工業(yè)制法:

  煅燒石灰石:CaCO3高溫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應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九年級上冊化學第六單元知識點總結2

  一、藥品的取用原則

  1.使用藥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觸藥品,不能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2.取用藥品注意節(jié)約:取用藥品應嚴格按實驗室規(guī)定的用量,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體取1-2mL,固體只要蓋滿試管底部。

  3.用剩的藥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隨意丟棄,不能拿出實驗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實驗時若眼睛里濺進了藥液,要立即用水沖洗。

  二、固體藥品的取用

  1.塊狀或密度較大的固體顆粒一般用鑷子夾取。

  2.粉末狀或小顆粒狀的藥品用鑰匙(或紙槽)。

  3.使用過的鑷子或鑰匙應立即用干凈的紙擦干凈。

  三、液體藥品(存放在細口瓶)的取用

  1.少量液體藥品的取用---用膠頭滴管吸有藥液的滴管應懸空垂直在儀器的正上方,將藥液滴入接受藥液的儀器中,不要讓吸有藥液的滴管接觸儀器壁;不要將滴管平放在實驗臺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別的試劑(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沖洗)

  2.從細口瓶里取用試液時,應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傾倒液體時,應使標簽向著手心,瓶口緊靠試管口或儀器口,防止殘留在瓶口的藥液流下來腐蝕標簽。

  3.量筒的使用

  A:取用一定體積的液體藥品可用量筒量取。讀數(shù)時量筒必須放平穩(wěn),視線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俯視讀數(shù)偏高,仰視讀數(shù)偏底。

  B:量取液體體積操作:先向量筒里傾倒液體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線。注意:量筒是一種量器,只能用來量取液體,不能長期存放藥品,也不能作為反應的容器。不能用來量過冷或過熱的液體,不宜加熱。

  C:讀數(shù)時,若仰視,讀數(shù)比實際體積低;若俯視,讀數(shù)比實際體積高。

  四、酒精燈的使用

  1.酒精燈火焰:分三層為外焰、內焰、焰心。外焰溫度最高,內焰溫度最低,因此加熱時應把加熱物質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燈使用注意事項:A:酒精燈內的酒精不超過容積的2/3;B:用完酒精燈后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去吹滅;C: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D:絕對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盞酒精燈,以免引起火災。E:不用酒精燈時,要蓋上燈帽,以防止酒精揮發(fā)。

  3.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有:試管、蒸發(fā)皿、燃燒匙、坩堝等;可以加熱的儀器,但必須墊上石棉網(wǎng)的是燒杯、燒瓶;不能加熱的儀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氣瓶。

  4.給藥品加熱時要把儀器擦干,先進行預熱,然后固定在藥品的下方加熱;加熱固體藥品,藥品要鋪平,要把試管口稍向下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試管而使試管破裂;加熱液體藥品時,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要把試管向上傾斜45°角,并不能將試管口對著自己或別人

  五、洗滌儀器

  1.用試管刷刷洗,刷洗時須轉動或上下移動試管刷,但用力不能過猛,以防止試管損壞

  2.儀器洗干凈的標志是:玻璃儀器內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九年級上冊化學第六單元知識點總結3

  一、基本概念

  1.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如石蠟的熔化、水的蒸發(fā)

  2.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如物質的燃燒、鋼鐵的生銹

  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生成新的物質。化學變化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不伴隨化學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溶解性、揮發(fā)性、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穩(wěn)定性)。如鐵易生銹、氧氣可以支持燃燒等。

  5.純凈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如:N2、O2 CO2、P2O5等。

  6.混合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如空氣、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來的性質)

  7.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N2 、O2 、S、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潔物。如:CO2、 KClO3、SO2 等。

  9.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等。

  10.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A+B =AB)

  11.分解反應:由一中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AB =A +B)

  12.氧化反應:物質與氧的反應。(緩慢氧化也是氧化反應)

  13.催化劑: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質。(又叫觸媒)[應講某種物質是某個反應的催化劑,如不能講二氧化錳是催化劑,而應講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14.催化作用:催化劑在反應中所起的作用。

  九年級上冊化學第六單元知識點總結4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復分解反應)

  Ca(OH)2+CO2=CaCO3↓+H2O

  現(xiàn)象:石灰水由澄清變渾濁。

  相關知識點:這個反應可用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存在。

  最好不用它檢驗,CaCO3+CO2+H2O=Ca(HCO3)2沉淀消失,可用Ba(OH)2溶液。

  2.鎂帶在空氣中燃燒(化合反應)

  2Mg+O2=2MgO

  現(xiàn)象:鎂在空氣中劇烈燃燒,放熱,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關知識點:

  (1)這個反應中,鎂元素從游離態(tài)轉變成化合態(tài);

  (2)物質的顏色由銀白色轉變成白色。

  (3)鎂可做照明彈;

  (4)鎂條的著火點高,火柴放熱少,不能達到鎂的著火點,不能用火柴點燃;

  (5)鎂很活潑,為了保護鎂,在鎂表面涂上一層黑色保護膜,點燃前要用砂紙打磨干凈。

  3.水通電分解(分解反應)

  2H2O=2H2↑+O2↑

  現(xiàn)象:通電后,電極上出現(xiàn)氣泡,氣體體積比約為1:2

  相關知識點:(1)正極產(chǎn)生氧氣,負極產(chǎn)生氫氣;

  (2)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質量比為1:8;

  (3)電解水時,在水中預先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或稀硫酸,增強水的導電性;(4)電源為直流電

  4.生石灰和水反應(化合反應)

  CaO+H2O=Ca(OH)2

  現(xiàn)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關知識點:

  (1)最終所獲得的溶液名稱為氫氧化鈣溶液,俗稱澄清石灰水;

  (2)在其中滴入無色酚酞,酚酞會變成紅色;

  (3)生石灰是氧化鈣,熟石灰是氫氧化鈣。

  (4)發(fā)出大量的熱

  5.實驗室制取氧氣

  ①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氧氣(分解反應)

  2KClO3=MnO2(作催化劑)=2KCl+3O2↑

  相關知識點:

  (1)二氧化錳在其中作為催化劑,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度或氧氣的生成速度;

  (2)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沒有改變;

  (3)反應完全后,試管中的殘余固體是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進行分離的方法是:洗凈、干燥、稱量。

  ②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分解反應)

  2KMnO4=K2MnO4+MnO2+O2↑

  相關知識點:在試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錳酸鉀粉末滑落堵塞導管。

 、圻^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分解反應)

  2H2O2=MnO2(作催化劑)=2H2O+O2↑

  共同知識點:

  (1)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導管要伸到集氣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

  (2)實驗結束要先撤導管,后撤酒精燈,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試管;

  (3)加熱時試管要略向下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試管;

  (4)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氧氣要等到氣泡連續(xù)均勻地冒出再收集;

  (5)用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在瓶口驗滿,伸入瓶中檢驗是否是氧氣。

  6.木炭在空氣中燃燒(化合反應)

  充分燃燒:C+O2=CO2

  不充分燃燒:2C+O2=2CO

  現(xiàn)象:在空氣中發(fā)出紅光;在氧氣中發(fā)出白光,放熱,生成一種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相關知識點:反應后的產(chǎn)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來進行檢驗。

  7.硫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化合反應)

  S+O2=SO2

  現(xiàn)象:在空氣中是發(fā)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是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體。

  相關知識點:

  (1)應后的產(chǎn)物可用紫色的石蕊來檢驗(紫色變成紅色);

  (2)在集氣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或堿溶液(NaOH)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九年級上冊化學第六單元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初三化學第六單元知識總結10-19

九年級化學上冊第四單元知識點總結范例10-19

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10-22

中考化學第五單元知識點11-01

人教版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知識點10-26

高一化學上冊知識點總結范文11-15

有關化學上冊《水的凈化》知識點總結11-25

初三上冊化學知識點10-17

化學化學式知識點總結11-25

中考化學第三單元知識點歸納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