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2023年高考語文成語知識復(fù)習(xí)梳理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固定的說法,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語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3年高考語文成語知識復(fù)習(xí)梳理,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常用成語
1.安步當(dāng)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賤,F(xiàn)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閑。
2.安土重還:安于本鄉(xiāng)本土,不愿輕易遷移。重,看得很重。
3.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于事。
4.別無長(cháng)物: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窮困或儉樸。
5.不為(wéi)已甚:指對人的責(zé)備或處罰適可而止。已甚,過分。
6.不即不離:不接近也不疏遠。即,接近。
7.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chuàng)風(fēng)格,不落舊套。
8.不容置喙(huì):不容別人插嘴。喙,嘴。
9.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舊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壞,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樹立起來。
10.城下之盟:敵軍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敵人訂的盟約。泛指被迫簽訂的條約。
11.得隴望蜀:比喻貪得無厭,含貶義。
12.登堂入室:比喻學(xué)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很高水平。
13.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語出唐代杜牧詩。
14.對簿bù公堂:簿,文狀起訴書之類。對簿,受審問。指公堂上受審。
15.耳提在命:不但當(dāng)面告訴他,而且揪著耳朵叮囑。形容懇切教導(dǎo)。語出《詩經(jīng)》。
16.繁文縟(rù)節(jié):不必要的儀式或禮節(jié)繁多。也比喻多余鎖碎的手續(xù)。文,禮節(jié),儀式;縟,繁多,煩瑣。
17.俯拾皆是:只要彎下身子來撿,到處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東西、要找的某一類例證、文章中的錯別字等很多。也說"俯拾即是"。
18.狗尾續(xù)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到好的東西后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多指文學(xué)作品)。
19.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現(xiàn)狀,不求進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20.沆瀣(hàng xiè)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jié)合在一起。
21.怙(hù)惡不悛(quān):堅持作惡,不肯悔改。怙,依靠,依仗;悛,悔改。
22.渙然冰釋: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完成消除。渙然,消散的樣子;冰釋,像水一樣消融。
23.集腋成裘:積少可以成多。
24.間(jiān)不容發(fā):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進一根頭發(fā)。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
25.開門揖盜: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揖,作揖,表示歡迎。
26.林林總總:形容繁多。
27.鱗次櫛(zhì)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28.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爽,差錯。
29.買櫝還珠:比喻沒有眼光,取舍不當(dāng)。櫝,匣子。語出《韓非子》。
30.滿目瘡痍:形容受到嚴重破壞的景況。瘡痍,創(chuàng)傷。
31.蓬蓽(bì)增輝:謙辭。表示由于別人到自己家里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非常光榮。蓬蓽,"蓬門蓽戶"的省略。也說"蓬蓽生輝"。
32.披肝瀝膽: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里話。披,揭開。
33.罄竹難書: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多指罪惡)很多,難以說完。罄,盡。
34.如喪考妣(bǐ):像死了父母一樣的傷心和著急,含貶義?煎,(死去的)父親和母親。
35.色厲內(nèi)荏(rěn):外表強硬,內(nèi)心空虛。荏,軟弱。
36.尸位素餐:空占著職位,不做事而白吃飯。
37.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語當(dāng)做自己的話。
3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ī):比喻只要為人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蹊,路。
39.醍醐灌頂: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徹底醒悟。醍醐,舊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
40.未雨綢繆:天還沒下雨,就先修好門窗。比喻事先做好準備。
41.蔚為大觀:豐富多彩,成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42.五風(fēng)十雨:五天刮一次風(fēng),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風(fēng)調(diào)雨順。
43.喜結(jié)金蘭:高興地成為結(jié)拜兄弟姐妹。
44.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魚靠在一起以唾沫相濕潤(語見《莊子》)。后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
45.宵衣旰(gàn)食: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天黑了才吃飯。形容勤于政務(wù)。
46.虛與委蛇(wēi yí):對人虛情假義,敷衍應(yīng)酬。虛,假意;委蛇,敷衍。
47.以鄰為壑:拿領(lǐng)國當(dāng)作排洪水的溝壑。比喻把自己的困難或災(zāi)害轉(zhuǎn)嫁群眾給別人。
48.意興闌珊:形容興致將盡。
49.飲鴆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極有害的方法來解決眼前困難,不顧后果。鴆,一種毒鳥。
50.振聾發(fā)聵(kuì):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人們清醒過來。聵,耳聾。
誤用類型
一、望文生義
、俟湃藢懳恼露际俏牟患狱c。今天的人讀起來很吃力。
、诖顺撬慕级鄩,固若金湯,不宜強攻。
分析:①中的“文不加點”是指文章一氣寫成。無須修改。形容思維敏捷,寫作技巧純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筆來,文不加點地寫下去!雹倬渥髡唢@然是望文生義,以為“點”就是指標點符號,因而造成誤用。其實“點”在這里表示涂改。
、谥械摹八慕级鄩尽迸c“固若金湯”并提。顯然是指此城的城防工事堅固。與“四郊多壘”的意思正好相反,“四郊多壘”的意思是指四郊都有敵人的營壘。后用來形容敵人四面進擊,形容危急。
二、近義混用
、傥沂盏揭环鈬鈦硇,上面的郵票不脛而走,不知被哪個集郵迷撕去了。
②她父親思想開明,對女兒和兒子等量齊觀,并無重男輕女的思想。
分析:例①中“不脛而走”應(yīng)為“不翼而飛”!安幻劧摺笔侵笡]有腿而能行走,“不翼而飛”是指沒有翅膀卻能飛走!安幻劧摺眰(cè)重指事情、消息等用不著刻意宣傳,就迅速流傳開來,而“不翼而飛”則著重指什么東西突然不見了。
例②中的“等量齊觀”應(yīng)改為“一視同仁”。這兩個成語雖說都有“同樣看待”的意思,但“等量齊觀”一般用于生命的事物之間的比較,如:”因為他是把貧富、貴賤、智愚、賢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等量齊觀的”。而“一視同仁”著重強調(diào)的是對人或動物的態(tài)度是平等的,不分厚薄親疏,如:“是故圣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
三、褒貶失當(dāng)
、倮蠲饕妱e人在下棋、不免倍增心喜、蠢蠢欲動。(躍躍欲試)
、诮憬阈愿窆缕,卓爾不群,平時很少參加社交活動。
分析:①中的“蠢蠢欲動”原是形容蟲子蠕動的樣子,現(xiàn)多用來形容敵人準備進犯或壞人準備搗亂,明顯帶有貶義。如“據(jù)點里的敵人又蠢蠢欲動”。
、谥械摹白繝柌蝗骸笔侵父吒咧绷,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學(xué)問的成就超乎尋常,與眾不同。例句中將“卓爾不群”和“性格孤僻”并列,顯然作者以為“不群”就是“不合群”,這與原意大相徑庭,應(yīng)當(dāng)將“卓爾不群”改為“落落寡合”或“郁郁寡歡”。
四、顧此失彼
、龠@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場,就把觀眾的目光吸引了過去。
、谶@次演出比較成功,只是個別動作有點裝腔作勢,不自然。
分析:①用“穿云裂石”形容大力士的功力令人費解,“穿云”指沖上云霄,“裂石”指使石頭裂開。大力士可以使石頭裂開,但他們?nèi)绾螞_上云霄呢?沖上云霄僅靠人體的力量是不夠的。
、谥械摹把b腔作勢”除褒貶失當(dāng)外,也犯了顧此失彼的錯誤!把b腔作勢”是指故意裝出一種腔調(diào)和姿態(tài),形容做作。例句是針對“個別動作”而言,很顯然,動作只能“作勢”,不能“裝腔”。
五、前后矛盾
、俣┼卣f:“這是命中注定的,只能怨天尤人罷了!
、陔s志社的來稿雖多,可是不刊之論、有份量的稿子太少了。
分析:①中的“怨天尤人”是形容對不如意的事一味強調(diào)客觀或埋怨他人,而該句前面說二嫂已經(jīng)認命,這樣句意前后矛盾,造成表達上的混亂。
、谥械摹安豢摗笔侵覆槐匦薷幕虿荒芨牡难哉摶蛑,即非常出色的或經(jīng)典性的著作。而后面又說這樣的稿子沒有份量,顯然是因為不理解“不刊之論”的含義而造成了語意的前后矛盾。
六、誤用詞性
、傥覀儽仨毚蚱评弦惶椎哪仃愐(guī)。
、跉v史上也曾有那么幾位文韜武略的英雄人物,想統(tǒng)一天下,但是未曾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
分析:①除了“老一套”與“成規(guī)”語意重復(fù)外,還犯了詞性誤用的錯誤!澳爻梢(guī)”是個動詞性短語。作者卻讓它帶上了“老一套”以個定語。顯然是把它當(dāng)成名詞性短語看待了,可將“老一套”去掉,并將“墨守成規(guī)”改成“陳規(guī)陋習(xí)”。
、谧髡呤前选拔捻w武略”當(dāng)成形容詞或動詞短語看待了,其實“文韜武略”是個并列關(guān)系的名詞短語。如果要讓它作“英雄人物”的定語,必須在之前加上“具有”之類的詞。
七、不合邏輯
①龐涓對部下笑道:“我早知道齊兵劫弱,果然被我追得‘風(fēng)聲鶴唳,草木皆兵’了。”
、谇G軻對太子丹說:“臣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
分析:上述兩句中,龐涓、荊軻都是戰(zhàn)國人,而加點的兩個成語分別出自《晉書·謝玄傳》和清代吳研人的《痛史》,“前人”不可能說出“后人”的話,所以不合邏輯。
八、堆砌成語
、僭谵q論會上,它的觀點被駁得體無完膚,一無是處,面目全非。
分析:在這個例句中,加點的三個成語語意相近,重復(fù)使用,表面上似乎很有說服力,實則羅嗦,不如任意刪去兩個。
不做表面理解
不知成語來源、意義,只根據(jù)字面意思進行猜測,導(dǎo)致錯誤理解。例如:
1.文不加點:“點”是改動、修改的意思。成語的意義是指作文水平極高,寫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易理解成文章不加標點。
2.不足為訓(xùn):不值得作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事故的隱患越來越明顯,廠領(lǐng)導(dǎo)還是認為不足為訓(xùn),以致釀成了“8.19”大火!斫獬闪瞬恢档米鳛榻逃(xùn))
3.目無全牛:眼睛看到的不是整頭牛,而是牛的間架結(jié)構(gòu),形容技藝純熟。易理解為看不到全部。
防止褒貶誤用
不知成語的感情色彩,導(dǎo)致褒詞貶用或貶詞褒用。
鳳毛麟角、如雷貫耳、安之若素、危言危行、登堂入室、雨后春筍、嘆為觀止都是褒詞,易理解為貶義。
如喪考妣、黨同伐異、一團和氣、傾巢出動、甚囂塵上、無所不為、無所不至、粉墨登場、擢發(fā)難數(shù)、罄竹難書、炙手可熱、翻云覆雨、上躥下跳易理解為褒義。
留心語義重復(fù)
例1:坐在記者身旁的一位外國人突然忍俊不禁地撲哧一聲笑了起來。(“忍俊不禁”和“撲哧一聲笑了起來”重復(fù)。)
例2:老王用審視的目光看了他一眼,然后淡淡一笑,話里帶著一種捫心自問的自責(zé)。(“捫心自問”和“自責(zé)”重復(fù)。)
不要謙敬誤用
謙辭,是人們?nèi)粘=浑H和書信往來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謙虛的言辭。敬辭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語。成語當(dāng)中也有謙詞、敬辭之分,高考成語設(shè)題也涉及到了這一點。
例1:使用我廠生產(chǎn)的涂料裝飾您的居室,保您蓬蓽生輝。(“蓬蓽生輝”是謙詞。)
例2:別人送給我的東西即使不值錢,我也敝帚自珍,因為禮輕情意重嘛!(“敝帚自珍”是謙詞。)
一定對號入座
例1:登上黃山光明頂,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連,鱗次櫛比,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際。(“鱗次櫛比”形容房屋排列整齊。)
例2:時間過得真快,轉(zhuǎn)眼離高考的日子已是寥寥無幾了。(“寥寥無幾”是形容人非常稀少。)
例3:這所學(xué)校向家長發(fā)了一封關(guān)于收取學(xué)費的公開信,“切實減輕群眾負擔(dān)”,可實際收費卻步步攀升。首鼠兩端,堪稱奇文。(“首鼠兩端”表示人遲疑不絕。)
符合語法規(guī)則
成語位置不當(dāng)或充當(dāng)?shù)恼Z法成分不當(dāng),使得整個句子不合語法。
例1:搶險小分隊員們在村支書的帶領(lǐng)下,赴湯蹈火地撲火搶險。(“赴湯蹈火”形容不避艱險,奮不顧身,多指具體行動,不能用作修飾語。)
例2:這篇文章把那些錯誤觀點批駁得淋漓盡致。(“淋漓盡致”與“批駁”搭配不當(dāng),應(yīng)改為“體無完膚”。)
合乎文義邏輯
所用成語與句子想要表達意思不符,甚至與句意矛盾。
例1:我最近到了上海、北京,雖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變化,的確給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好像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一樣,與后文矛盾。)
例2:圍棋大師聶衛(wèi)平經(jīng)常走出一些出其不意地妙招,使對方防患未然。(“防患未然”是防止禍患于未發(fā)生之前,與句意矛盾。)
用對近義成語
設(shè)題者專門找一些語義極為相近的成語來迷惑大家,因而必須區(qū)別近義成語的用法。
比如:魚龍混雜與魚龍混珠,不以為然與不以為意,不可思議與不可理喻,慘淡經(jīng)營與經(jīng)營慘淡,置之度外與置若罔聞,司空見慣與視若無睹,一文不名與一文不值,無可非議與無可厚非等等。
【高考語文成語知識復(fù)習(xí)梳理】相關(guān)文章:
小升初語文知識點復(fù)習(xí):描寫夏天的成語及解釋08-16
2017高考地理的9大知識點梳理08-11
初中語文知識點梳理201610-11
湖南2017高考語文基礎(chǔ)知識復(fù)習(xí)試題及答案09-01
2017高考生物易混淆知識點梳理09-02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常用的意象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