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丘與友期》教案
《陳太丘與友期》這一章出自劉義慶編寫的《世說新語》,記述了陳元方與來客對話時的場景,告誡人們辦事要講誠信,為人要方正。同時贊揚了陳元方維護父親尊嚴的責任感和無畏精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陳太丘與友期》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陳太丘與友期》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僦R與能力:積累“期”“舍”等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并爭取能背誦。
、谇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誠實守信和尊重他人這些傳統(tǒng)美德的價值。
、圻^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能有理有據地評價人物形象。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2、難點:理解“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禮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設備、隨身擴音小喇叭、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由“自古英雄出少年”導入
(司馬光砸缸、孔融讓梨、曹沖稱象、曹植作《七步詩》、王冕四歲學畫、王羲之七歲通書法)
2、出示課題
3、出示教學目標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聽錄音朗讀課文
2、學生齊讀課文
3、學生自讀課文(自讀的要求和步驟)
。ú襟E:1、粗讀,讀準字音。2、再讀,結合注釋粗通文意。3、反復朗讀,直至能夠背誦。4、品讀,提疑問,寫評注。
要求:1、讀書聲音要洪亮。2、不懂的字詞要翻檢工具書。3、養(yǎng)成圈點勾畫的習慣。重點實詞下加點,重點虛詞下畫著重號,疑難句子下畫線,疑難問題寫上評注。)
三、翻譯課文
1、譯讀技巧
留:人名,地名,物名,職稱等,可照錄不翻譯。
補:在翻譯文言文時應補出省略成分
換:用現(xiàn)代漢語去替換文言詞語
加:按現(xiàn)代語言習慣加字,把單音節(jié)詞語變成雙音節(jié)詞語。
2、老師點出重點字、詞、句子(先提問學生,后出示答案)
與友期(約定)行期日中(中午時分)太丘舍去(放棄)
去后乃至(才)元方時年七歲(當時;年齡)門外戲(嬉戲)
“尊君在不?”(尊稱,您的父親;“不”通“否”表示疑問)
待君(待:等待;君:尊稱,“您”)非人哉(語氣詞,。
相委而去(委:丟下、舍棄;去:離開)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父親)
則是無信(信用)下車引之(拉)元方入門不顧。(回頭看)
句子: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保
3、學生比賽翻譯
。ㄏ纫宰恍谢蛄虚_火車的形式翻譯,后出示全篇譯文)
4、譯讀積累
課文中“尊君”“君”“家君”的稱謂有什么不同?
尊君:您的父親(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
君:您(有禮貌地稱呼對方)
家君:我的父親(謙詞,對別人稱自己的父親)
5、根據課文內容分角色朗讀(讓學生自由組合形式進行分角色表演:旁白、友人、元方)
四、問題探究、分析人物形象
1、你認為元方和友人分別是什么樣的人?
。ㄆ谌罩,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朋友的哪兩點錯誤?你欣賞元方嗎?欣賞他哪些方面呢?友人知錯而“慚”說明友人是什么樣的人?)
元方:聰穎機智、有正義感、童真無邪
友人:無信無禮、勇于自責、知錯能改
2、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禮?
。ㄒ庖夾: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B:接受友人的道歉。大家對人物有不同的認識是很正常的,但《論語》中云: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自省也。關鍵是我們從中學到了什么?)
3、假如你是元方、友人或者陳太丘,遇到文中的情況,你會怎么做?
。ㄔ綉摻o父親的`朋友解釋道歉的機會;友人應該向元方說明不守時的原因,爭取得到同情;陳太丘不等朋友自己先出發(fā)應,該囑咐兒子等友人的時候告訴友人他先去的原因,或者等到友人來才出發(fā),不管怎樣都應該有所交待。)
五、共同探究
這則故事給了我們什么啟發(fā)?
——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誠實守信、尊重他人。
——我們要學會聰明應對他人。
六、比賽背誦(以學習小組或個人形式背誦)
七、拓展延伸
1、誠信故事《一諾千金》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贊揚;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后,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
這時敬慕季布為人的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經過化裝,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候嬰說情。劉邦在夏候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有一個季布的同鄉(xiāng)人曹邱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馬上去見季布。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著臉,準備發(fā)落幾句話,讓他下不了臺。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么陰沉,話語多么難聽,立即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并吹捧說:“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您怎么能夠有這樣的好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我們既是同鄉(xiāng),我又到處宣揚你的好名聲,你為什么不愿見到我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里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住幾個月,作為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
后來,曹邱生又繼續(xù)替李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出處《史記·季布來布列傳》
2、誠信名言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真誠到永遠——海爾著名廣告語
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李嘉誠
八、課堂小結:做人誠信相伴,你將一生無憾
九、布置作業(yè)
1、搜集誠信相關的成語及典故
2、寫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學習收獲
《陳太丘與友期》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偾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谥R與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③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理解“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禮。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師: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教學方式:誦讀、復述、疏通、討論。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詠雪》,我們品味了兩個少年關于雪花的比喻句各自的妙處。今天,我們來學習《世說新語》中的另一則小故事,看看我們從中能得到一些什么有益的啟示。
板書課題:陳太丘與友期到底講了什么內容?預習時看懂了嗎?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請一生復述課文內容,其他同學仔細聽,若有出入,事后指出。
三、朗讀課文,疏通詞句。
1、邊朗讀,邊口譯全文。要求:先自由讀,易于品味、揣摩
。1)聯(lián)系前幾篇學過的文言文知識,借助下面注釋,運用手頭的古漢語字典,可運用加字法、換字法;同時,把原文省略的的成分補充上去。
(2)自己無法解決的,前后桌可以相互探討。
(3)還是無法解決的,圈出來,等會兒集體交流、探討。
2、疑難字詞交流。補充: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稱謂有什么不同?
3、請一生口譯全文。其他同學仔細聽,用鉛筆畫出自己認為有問題的地方,等會兒交流討論。
4、自由朗讀全文,看是否還有詞句上的疑問。同時根據對句意的理解處理朗讀節(jié)奏。
5、集體朗讀。
6、分角色朗讀。(注意二人前后語氣的變化)
四、合作、探究幾個問題:
本文主要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無對文章進行評論?
既然作者未進行任何評價,那我們就文中的人物進行討論。
1、我們應該如何評價文中的三個人物的行為——陳太丘,友人和元方?請從文中找出依據。
陳太丘:太丘舍去——對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讓他記住教訓,承擔后果
友人:去后乃至尊君在不?怒非人哉!慚,下車引之
——無信無禮,缺乏修養(yǎng),然知錯能改
元方:(家君)待君久不至
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入門不顧(對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讓他記住教訓,承擔后果)
——守信識禮,(聰明機靈)
可提示,如:“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
元方如何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錯誤?
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2、《世說新語》全書原8卷,分夙惠(天資聰慧)、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你認為應選自哪一門?理由?
“方正”(正直不阿,為人正派,品行方正)——三個人物的言行都圍繞信、禮展開。雖也表現(xiàn)了元方的聰敏,但主要寫他懂得為人的道理。“無信”“無禮”是核心?梢娛墙柙截熆驼Z,從反面來說明“信”“禮”重要性。
——可見,本文給我們的啟示是:做人要誠實守信,重視禮儀,也即文章的主旨
積累有關成語、名句。
五、自由朗讀,力爭當堂成誦。
六、作業(yè)
、偻瓿烧n后練習
、谟信d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閱《世說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陳太丘與友期》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基本字詞,翻譯并且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人物形象的分析指導學生掌握朗讀時的語氣、停頓,并且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對人物形象進行評價。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明白“做人做事講誠信”是立世之本的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
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字詞,翻譯并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品味人物語言從不同的標準對人物形象進行評價分析。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聰明機智的孩子,同學們可以舉幾個例子嗎?(同學回答,教師總結)有司馬光砸缸、孔融讓梨、曹沖稱象、曹植作《七步詩》、王冕四歲學畫、王羲之七歲通書法這些都是大家的榜樣,今天就讓我們伴著古人的腳步走進另一個孩子—元方的世界,看看我們從他身上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二、讀古詩,品詩味
1、了解作者劉義慶和《世說新語》
1)《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劉義慶編撰。小說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妒勒f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本文選自“方正”一門,“方正”即正直不阿,為人正派,是一種好的品格。
2)作者劉義慶(403—444),南宋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洲)人,宋宗室,襲封臨川王,曾任南兗洲刺史,愛好文學,招納文士。
2、給同學們兩分鐘時間朗讀課文,然后指名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對同學的朗讀進行點評,由教師總結,讀的時候不僅僅要把字音讀準,同時還要注意停頓以及感情,最后全班齊讀。(暫設5分鐘左右)
課堂細節(jié):為什么同學們“尊君在不”要讀成“fǒu”?指出這是通假字,請同學們思考下,在我們學過的文章中還有哪些是通假字?
《童趣》中“項為之強”,《論語十則》中“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是知也”。(重新讀一遍,男生、女生、教師合作,讀旁白、元方、友人)
3、根據文章注釋和工具書,給同學們五分鐘的時間小組討論,翻譯全文,并且把遇到的不明白字詞圈出來,全班解釋。
期行:相約同行,期,約定;太丘舍去:舍,放棄;去,離開。乃至:才
相委而去:委,丟下、舍棄;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下車引之:拉;顧:回頭看
4、請同學翻譯全文。(暫定八分鐘)
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是中午。過了中午后友人沒有到達,陳太丘不在等候就走了,太丘離開后友人才到。陳元方那年七歲,當時正在門外嬉戲。客人問元方說;‘你的父親在嗎?’元方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都不到,他已經離開了!庇讶吮闵鷼獾恼f:“真不是人!與人約定同行,丟下我自己就走了!痹秸f:“您和家父約定的時間是中午,中午您還沒有到,就是沒有信用;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庇讶烁械綉M愧,下車想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的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三、品句子,評人物
1、當友人知道陳太丘已經離開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文中是用哪個詞表示的?(學生集體回答)友人便怒
2、縱觀整篇文章,在整個事件中怒的只有友人嗎?(不是)那么還有誰也怒了呢?(學生答)陳太丘、元方請根據你的理解來談談他們分別是為什么怒?
友人:因陳太丘沒有等他已經先離開而怒。
陳太丘:因友人沒有按照約定準時赴約而怒。
元方:因友人不僅失信而且還責罵自己的父親而怒,或者說因友人不但無信而且無禮而怒。
3、友人怒后對著元方責罵他的父親,對于友人的做法你是怎樣看待的?在友人“慚”、“下車引之”時,元方卻“入門不顧”,元方這樣做是否失禮,你是怎樣看待的?
、傥曳磳τ讶说淖龇ǎ骸凹核挥,勿施于人”,自己沒有遵守約定就沒有權利去責備別人;作為一個長輩不應該在元方面前對陳太丘不尊重,這影響了父親在兒子心目中的形象,不僅沒有信用而且沒有禮貌。
、谠降淖龇ú⒎菬o禮:元方年僅七歲,我們不應對其求全責備;一個失信于人、不知自責而且當子面罵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見一斑,對這樣的人應該斷然拒之千里之外。
③有失禮儀: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仍不失為有識之人,怎么能因認得一時之錯便徹底否定一個人呢?原諒一知錯能改的人,不正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胸襟寬廣和修養(yǎng)嗎?
4、在你看來,友人是個怎樣的人?元方又有什么性格特征呢?
友人:“期日中”,結果“不至”,說明友人言而無信,不講信用;到來之后問元方,“尊君在不”表現(xiàn)得較為有禮;當?shù)弥愄鹣入x去時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說明他是一個缺乏教養(yǎng)、沒有禮貌的人;在元方義正言辭的批評后,他“慚”“下車引之”,較為誠懇,說明他是一個知錯就改的人。
元方:有良好的家庭修養(yǎng),懂禮識義;“入門不顧”,流露出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惡情感易外露的特點,體現(xiàn)出正直不阿的性格特點。(同‘方正’相聯(lián)系)
四、散思維,表立場
1、文章中有小小的遺憾,陳太丘無聲的抗議,元方因“入門不顧”而使知錯就改的友人尷尬,這樣在無形中就激化了矛盾,請同學們小組討論,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面對遲到的友人陳太丘應該怎樣做呢?面對友人的道歉,元方應該怎樣做呢?
、訇愄饝摰纫粫
、谌绻荒艿,就留一張紙條讓元方帶給友人,讓元方成為化解矛盾、傳遞友誼的使者。
③元方應該說話婉轉些,接受友人的道歉。(聯(lián)系生活實際,同學們之間發(fā)生的小矛盾和摩擦)
五、誦課文,悟哲理
1、請同學們背誦課文。
2、布置作業(yè):做完《智慧大課堂》。
【《陳太丘與友期》教案】相關文章:
《陳太丘與友期》教學設計09-22
陳太丘與友期教學設計07-19
《陳太丘與友期》的公開課教案欣賞07-25
《陳太丘與友期》教學設計(通用10篇)09-27
七年級《陳太丘與友期》的教學設計09-18
陳涉世家教案07-04
陳涉世家優(yōu)秀教案08-09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