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類的語言語文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2、說明文的層次結構
二、教學法
講授法
三、教學時數(shù)三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了解作者,通讀課文了解大意,給課文分段,寫出段落大意。重點分析第一小段。
二、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從說明文的閱讀要點入手,分析怎樣閱讀說明文,從而導入新課。
(二)介紹作者語言學家呂叔湘
。ㄈz查預習題第三條
查詞典,大體辨析下面各組詞。
意圖組合障礙倚賴
意念連綴阻礙依賴
意思組成
意義
。ㄋ模┩ㄗx課文完成下列題目
1、這三件事兒都是極不平常的,都是使人類不同于別的高等動物的
------------。(特征,特征之一)
2、。一句話,人類語言的特點就在于能用變化無窮的-----------,表達變化無窮的---------。
3、人類語言采用--------作為手段,而不采用手勢或圖畫,也不是偶然的。
(五)用一句話歸納三小段的大意
第一段:強調(diào)人類的語言是使人類不同于別的高等動物的特征之一。
第二段:說明人類語言的特點就在于能用變化無窮的語音,表達變化無窮的意義。
第三段:說明人類語言采用聲音作為手段,而不采用手勢或圖畫,也不是偶然的。
(六)師生共同閱讀第一小段
1、請同學朗讀第一小段
2、找出本段的重點句子。
3、一小段共有幾句話,可分幾個層。
4、第一句話和第二句話是什么關系?如何理解好象稀松可是實在?
5、第三句話到第七句話是什么關系?采用什么說明方法?
6、為什么先比吃飯、走路,后比說話?
7、討論讀中提示
8、總結這一小段
(七)小結本課內(nèi)容
。ò耍┳鳂I(yè)
1、整理課堂筆記
2、預習第二小段
板書設計
人高等動物
1、人類會燒熟了吃1、別的動物都吃生的
2、人類直起身子來用兩2、別的動物讓身體跟地
條腿走路,把上肢解面平行,有幾條腿使幾條腿
放出來干別的、更重
要的活兒。
3、人類的嘴除了吃東西3、別的動物的嘴只會吃東西
還會說話。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第二小段,討論有關練習。理解語言的準確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檢查作業(yè)
二、師生共同分析第二小段
1、指名朗讀這一小段
2、用一句話歸納人類語言的特點
3、給這一小段分層次
第一層:敘述作者對兩句的認識過程。
第二層;通過對比,分析這兩句話的說法。
第三層:從語音和語義兩個方面分析人類語言能隨機應變的原因
4、討論第一層次
思考這兩句錯在哪里?與下文有什么關系?
5、討論第二層次
通過鸚鵡、猩猩和人進行比較,說明了什么?
討論這一層次與下文有什么關系?
討論讀中指示
6、分析第三層次
。1)這一部分是什么結構?
。2)第8、9兩句從什么角度分析人類語言的特點?
。3)第10句總結特點
(4)體會第11句的作用
7、討論這一小段中幾處括號的作用
8、討論讀中指示
9、小結這一小段
三、揣摩語言的準確性。
1、其實這三件事兒都是極不平常的,都是使人類不同于別的高等動物的特征。
(為什么要加上別的二字?)
2、只有人類直起身子來用兩條腿走路,把上肢解放出來干別的、更重要的活兒。
(上肢改成手行不行?為什么?)
3、至于猩猩,根據(jù)西方學者拿黑猩猩做試驗的結果,它們能學會極其有限的一點符號語言,可是學不會把它變成有聲語言。
(極其有限的一點對符號語言起了什么作用?)
本人意圖
4、形成無數(shù)的意念
表達各種復雜的意思
表達變化無窮的意義
(意圖與意念有什么區(qū)別?意思與意義有什么差異?)
五、討論思考和練習第二條:
閱讀第2段,想想為什么先說鸚鵡、猩猩的所謂語言,為什么從大師兄的作文說起。
六、小結本課
七、作業(yè)
1、整理課堂筆記
2、預習第二小段
板書設計
人類語言的本質特點
內(nèi)部結構:音素音節(jié)多音節(jié)
連綴組合
。ㄒ环矫嬗衷伲┳兓療o窮
隨機應變表達功能:無數(shù)意念,配以語音,綜合運用(一句話)
(另一方面又然后)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研讀第三小段;體會說明文的結構的層次;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檢查作業(yè)
二、師生共同分析第三小段
1、齊讀這一小段
2、思考這一小段可分幾個層次?
第一層:指名中心句
第二層:說明為什么語言用聲音作為手段?
第三層:總結歸納全文。
3、分析第二層次
4、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把聲音與形象進行比較?
聲音的優(yōu)點是:A白天和黑夜都能發(fā)揮作用,且不受阻礙;
B聲音的有效距離大
C聲音可以把手解放出來
D聲音的速度快
聲音的缺點是:沒有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
形象的優(yōu)、缺點是什么?
5、分析最后一句的作用。
A在本段中的作用是什么?
B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本文三段都運用了比較說明的方法。說說運用這些方法對具體說明人類語言的特點有什么作用。
7、討論文中的讀中提示。
三、聯(lián)系全文,分析說明文的層次結構。
四、觀全文,說說三段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五、結全文的寫作特點
1、層次清楚,有條不紊的說明。
2、語言特點。
六、呂叔湘先生曾批評下面一些語句不夠準確,你能看出毛病來嗎?
1、7月底到8月中旬的非洲,陽光燦爛,繁花似錦
七、歸納總結全文的中心思想。
八、布置作業(yè)
1、預習下一課的內(nèi)容
【人類的語言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人類的語言》教案設計08-20
《人類的朋友》的教學教案09-28
語文教案大自然的語言09-19
人類的老師的教案11-18
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教案09-10
大自然的語言語文教案07-30
小學語文教案:大自然的語言06-02
大自然的語言優(yōu)秀語文教案09-22
追求人類更大的自由教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