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美術上冊筆墨千秋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美術上冊筆墨千秋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美術上冊筆墨千秋教案 1
課題:筆墨千秋
課型:新授課
課時: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中國畫法發(fā)展的歷程和中國畫的分類;理解中國畫筆墨的特點,掌握中國畫中用筆的方式方法,并學會簡單的中國畫畫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中國畫作品,講解和示范國畫的用筆與用墨的特點,學生體驗筆墨的運用并嘗試學會怎樣去評價和欣賞中國畫作品。
情感與態(tài)度:通過欣賞活動,感悟中國民族特色的造型美感,激發(fā)學生對中國藝術審美特點的探究興趣,使之熱愛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中國畫法發(fā)展的歷程和中國畫的分類;中國畫中不同畫面筆法筆墨的運用特點。
難點:能夠初步運用中國畫的筆墨等知識描述和分析中國畫作品。
教學過程:
導入:
展示兩幅不同類別的風景畫(油畫與水墨畫),引導學生觀察并討論兩者的區(qū)別,引出中國畫的特點。
認識中國畫:
歸納中國畫的特點:講究意境營造,尚神韻意趣;以大觀小、小中見大的觀察方法;神似的形象塑造;筆墨變化呈現(xiàn)藝術心靈等。
學生列舉自己知道的中國畫作品,并簡單描述畫面內(nèi)容及筆墨運用。
中國畫的流變:
展示不同時期的'中國畫作品(如戰(zhàn)國《人物龍鳳帛畫》、唐代《五牛圖》等),探討分析線描、工筆、寫意的演變過程。
中國畫的分類:
按照藝術表現(xiàn)手法分為工筆畫、寫意畫、兼工帶寫三種形式,并舉例說明。
筆墨的運用:
通過圖例(如唐代吳道子《送子天王圖》、清代黃慎《漁翁漁婦圖》)說明中國畫中不同畫面筆法筆墨的運用特點。
課堂練習:
學生嘗試用簡單的筆墨技法在宣紙上進行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小結與反思:
歸納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學生分享學習心得,教師進行總結與反思。
八年級美術上冊筆墨千秋教案 2
課題:筆墨千秋
課型:新授課
課時:第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中國畫筆墨的特點,掌握中國畫的用墨方法;了解中國畫的意境和影響意境的主要元素。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不同畫面筆墨的運用,感悟其形質(zhì)之美,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傳承、學習和熱愛的情感。
情感與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對學習中國畫的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中國畫的用墨方法;中國畫的意境和影響意境的主要元素。
難點: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中國畫作品的.意境。
教學過程:
回顧復習:
提問學生關于中國畫的特點及分類,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
用墨賦彩:
講解中國畫的用墨技巧,如墨的層次、干濕濃淡等,以明代徐渭的《墨葡萄圖》為例進行說明。
學生欣賞黃賓虹《山水圖軸》,觀察分析筆墨特點。
中國畫的意境美:
講解中國畫追求的特殊意境,如氣與勢的表現(xiàn)、筆與墨的經(jīng)營、實與空的變換等。
以朱耷《游魚圖》、石濤《蘭花圖》為例,分析落款及印章的作用,黑白、虛實在中國畫中的運用。
比較欣賞:
比較不同畫家作品(如馬遠《踏歌圖》、郭熙《早春圖》)的深遠法、高遠法,以及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散點透視法。
課堂練習:
學生嘗試用所學筆墨技法創(chuàng)作一幅簡單的中國畫作品,教師巡回指導。
展示與評價: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評價,教師進行總結點評。
小結與反思:
歸納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學生分享學習心得,教師進行總結與反思。
【八年級美術上冊筆墨千秋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美術上冊教案07-22
八年級美術上冊課程立體紙模型教案09-26
人教版小學美術上冊教案匯總09-22
人美版八年級上冊美術《紙板的創(chuàng)想-成型方法》教案09-20
八年級上冊教案:臺階07-26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0-03
五年級美術上冊非洲熱舞美術教案08-13
湘教版美術八年級上冊《觸摸美麗》教學設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