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5-02-11 16:28:4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6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6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

  長方體的認識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立體圖形、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2.通過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進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學習品質(zhì)。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具運用:

  一些長方體物品,課件。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一、復習導入

  1.談話引入,回憶以前學過哪些幾何圖形?它們都是什么圖形?(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頁的主題圖。提問:這些還是平面圖形嗎?(不是)教師:這些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它們都是立體圖形。提問:在這些立體圖形中有一種物體是長方體,誰能指出哪些是長方體?

  3.舉例: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長方體的物體?長方體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課并板書課題。

  二、新課講授

  1.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1)請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學具,摸一摸,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長方體有平平的面)

  板書:面

 。2)再請學生摸一摸長方體相鄰兩個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講述:把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

  板書:棱

 。3)再請同學摸一摸三條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個點)講述:把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板書:頂點

 。4)師生在長方體教具上指出面、棱、頂點。學生依次說出名稱。

  2.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1)面的認識。

 、僬垖W生拿出長方體學具,按照一定的順序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一共有幾個面?(6個面)有幾組相對的.面?(3組)前?后,上?下,左?右。

 、谝龑W生觀察長方體的6個面各是什么形狀的?

  板書: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教師分別出示這兩種情況的教具。

  ③引導學生進一步驗證長方體相對的面的特征。

  板書: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苷垖W生完整敘述長方體面的特征。

 。2)棱的認識。教師出示長方體框架教具,引導學生注意觀察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稅的含義.

  2.理解算理,使學生學會計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3.初步掌握去銀行存錢的本領(lǐng).

  教學重點

  1.儲蓄知識相關(guān)概念的建立.

  2.一年以上定期存款利息的計算.

  教學難點

  “年利率”概念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過年開心嗎?過年時最開心的事是什么?你們是如何處理壓歲錢的呢?

  教師:壓歲錢除了一部分消費外,剩下的存入銀行,這樣做利國利民.

  二、新授教學

  (一)建立相關(guān)儲蓄知識概念.

  1.建立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稅的概念.

 。1)教師提問:哪位同學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guān)儲蓄的知識.

 。2)教師板書:

  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

  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出示一年期存單.

 。1)仔細觀察,從這張存單上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2)我想知道到期后銀行應(yīng)付我多少利息?應(yīng)如何計算?

  3.出示二年期存單.

 。1)這張存單和第一張有什么不同之處?

 。2)你有什么疑問?(利率為什么不一樣?)

  教師總結(jié):存期越長,國家就可以利用它進行更長期的投資,從而獲得更高的利益,所以利息就高.

  4.出示國家最新公布的定期存款年利率表.

 。1)你發(fā)現(xiàn)表頭寫的是什么?

  怎么理解什么是年利率呢?

  你能結(jié)合表里的數(shù)據(jù)給同學們解釋一下嗎?

 。2)小組匯報.

  (3)那什么是年利率呢?

  (二)相關(guān)計算

  張華把400元錢存入銀行,存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是2.88%.到期時張華可得稅后利息多少元?本金和稅后利息一共是多少元?

  1.幫助張華填寫存單.

  2.到期后,取錢時能都拿到嗎?為什么?

  教師介紹:自1999年11月1日起,為了平衡收入,幫助低收入者和下崗職工,國家開始征收利息稅,利率為20%.(進行稅收教育)

  3.算一算應(yīng)繳多少稅?

  4.實際,到期后可以取回多少錢?

  (三)總結(jié)

  請你說一說如何計算“利息”?

  三、課堂練習

  1.小華今年1月1日把積攢的零用錢500元存入銀行,定期一年.準備到期后把利息

  捐贈給“希望工程”,支援貧困地區(qū)的失學兒童.如果年利率按10.98%計算,到明年1月1日小華可以捐贈給“希望工程”多少元錢?

  2.趙華前年10月1日把800元存入銀行,定期2年.如果年利率按11.7%計算,到今年10月1日取出時,他可以取出本金和稅后利息共多少元錢?下列列式正確的是:

 。1)800×11.7%

 。2)800×11.7%×2

 。3)800×(1+11.7%)

  (4)800+800×11.7%×2×(1-20%)

  3.王老師兩年前把800元錢存入銀行,到期后共取出987.2元.問兩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多少?

  四、鞏固提高

 。ㄒ唬┨顚懸粡埓婵顔危

  1.預測你今年將得到多少壓歲錢?你將如何處理?

  2.以小組為單位,填寫一張存單,并算一算到期后能取回多少錢?

 。ǘ┒即1000元,甲先存一年定期,到期后連本帶息又存了一年定期;乙直接存了二年定期.到期后,甲、乙兩人各說自己取回的本息多.你認為誰取回的本息多?為什么?

  五、課堂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布置作業(yè)

  1.小華20xx年1月1日把積攢的200元錢存入銀行,存整存整取一年.準備到期后把稅后利息捐贈給“希望工程”,支援貧困地區(qū)的失學兒童.如果年利率按2.25%計算,到期時小華可以捐贈給“希望工程”多少元錢?

  2.六年級一班20xx年1月1日在銀行存了活期儲蓄280元,如果年利率是0.99%,存滿半年時,本金和稅后利息一共多少元?

  3.王洪買了1500元的'國家建設(shè)債券,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2.89%到期時他可以獲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七、板書設(shè)計

  百分數(shù)的應(yīng)用

  本金 利息 利息稅 利國利民

  利率: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探究活動

  購物方案

  活動目的

  1.使學生理解生活中打折等常見的優(yōu)惠措施,并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方案與策略.

  2.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滲透事物是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使學生能夠辯證、發(fā)展、全面地對待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價格表

  A套餐原價:16.90元 現(xiàn)價:10.00元

  B套餐原價:15.40元 現(xiàn)價:10.00元

  C套餐原價:15.00元 現(xiàn)價:10.00元

  D套餐原價:15.00元 現(xiàn)價:10.00元

  E套餐原價:18.00元 現(xiàn)價:10.00元

  F套餐原價:14.40元 現(xiàn)價:10.00元

  學生討論:如果你買,你選哪一套?

  2.教師出示價格表

  A套餐原價:16.90元 現(xiàn)價:12.00元

  B套餐原價:15.40元 現(xiàn)價:10.78元

  C套餐原價:15.00元 現(xiàn)價:12.00元

  D套餐原價:15.00元 現(xiàn)價:12.00元

  E套餐原價:18.00元 現(xiàn)價:13.50元

  F套餐原價:14.40元 現(xiàn)價:12.24元

  學生討論:現(xiàn)在買哪一套最合算呢?

  3.教師出示價格表

  每套18.00元,冰淇淋7.00元.

  第一周:每套16.20元;買一個冰淇淋回贈2元券.

  第二周:降價20%;買一個冰淇淋回贈2元券.

  第三周:買5套以上打七折;買一個冰淇淋回贈2元券.

  學生討論:

 。1)你準備在哪一周買

  (2)你打算怎么買?

 。3)你設(shè)計方案的優(yōu)點是什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課標教材三年級下冊第5頁例3及做一做,練習一第3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會辯認地圖上的方向(四個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運用所學的方位知識解決簡單的路線問題的過程中,了解同一路線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進一步感受方位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方位知識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應(yīng)用方位知識的意識。

  教學重點: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難點:能運用所學的方位知識(四個方向),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具學具:把第5頁例3的圖,制成“人物”可以靈活擺放的教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出示第5頁例3的圖(刪去圖中的人物及話語)

 。1)誰能在圖上指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說一說,體育場、電影院在少年宮的什么方向?

 。3)說一說,醫(yī)院在商店的什么方向?商店在醫(yī)院的什么方向?

  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別人向我們問路或我們向別人問路的問題,怎樣描述行走的路線,才不會讓人走錯路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路線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感悟描述行走路線的方法

  (1)小明的媽媽生病住院了,他想到商店為媽媽買些東西。從醫(yī)院出來后,向北走到第1個十字路口時(教師邊用人物圖片演示邊講述,最后把小明的人物圖片放在醫(yī)院旁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該怎么走了,你們能告訴他怎么走嗎?

  (2)請一名學生描述行走路線,教師在圖上根據(jù)他的描述移動小明的人物圖片,當學生的描述不明確時,教師就故意走錯,迫使學生調(diào)整描述的方法和語言,逐步讓學生感悟到描述行走路線的方法,最后把小明放在商店的.位置。

 。3)誰能再說一說小明從醫(yī)院旁的十字路口到商店的行走路線?

  2.體會同一路線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走法

  (1)小明買完東西,準備回醫(yī)院,他可以怎樣走呢?……還有別的路線嗎?

  (2)誰能把同學們說的路線在圖上演示一下?仍然可以采用“根據(jù)描述演示的方式”,讓學生領(lǐng)悟描述行走路線的方法。

 。3)如果你是小明,你會選擇哪一條路線?為什么?

  3.學生自己提出路線問題自己解決路線問題

 。1)小明選擇了沿原路返回的路線,途中遇到一位叔叔向他問路(教師邊用人物圖片演示邊講述,最后把小明和叔叔的人物圖片放在例3的圖中的位置),你們猜猜這位叔叔會怎么問?學生可能會猜:

  請問去電影院怎么走?

  請問去少年宮怎么走?

  請問去體育場怎么走?

  ……

 。2)同桌兩個人合作,一人扮演叔叔問路,一人扮演小明回答,扮演叔叔的同學根據(jù)扮演小明的同學的回答,在圖上演示行走路線。

  三、鞏固練習。

  1.第5頁做一做。

 。1)學生獨立完成第(1)題,然后在圖中畫出小紅從家到游泳館的路線。

 。2)說一說,小紅、小蘭、小明上學的路線。

  (3)說一說,小紅、小蘭、小明放學的路線。

 。4)先男生提出問題女生解決問題,再女生提出問題男生解決問題。

  2.練習一第3題。

 。1)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

 。2)第(2)題,同桌互相提出問題互相解決問題。

  四、全課總結(jié)。

  今天學會了什么?描述路線時應(yīng)該注意些什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52頁練習十二的第69題。

  教學目的: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圓錐的體積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錐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2.填空。

  (1)一個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

 。2)圓柱的體積相當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 )倍。

 。3)把一個圓柱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削去部分的體積相當于圓柱的 ,相當 于圓錐的( )倍。

  二、課堂練習

  1.做練習十二的第6題。

  教師出示一個圓錐形物體,讓學生想一想怎樣測量才能計算出它的體積:

  讓學生分組討論一下,然后各自讓一名學生說說討論的結(jié)果,最后歸納出幾種行之有效的測量方法。例如,要求一個圓錐物體的體積,可以先用軟尺量出底面圓的周長,再求出底面的半徑,進而求出底面積,然后用書上介紹的方法,用直尺和三角板

  測量出圓錐的高,這樣就可以求出圓錐的體積。

  2.做練習十二的第7題。

  讀題后,教師可以先后提問:

  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要求這堆沙的重量,應(yīng)該先求什么?怎樣求?

  指名學生回答后,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做完后集體訂正。

  3.做練習十二的第8題。

  讀題后,教師可提出以下問題:

  這道題要求的是什么?

  要求這段鋼材重多少千克,應(yīng)該先求什么?怎樣求?

  能直接利用題目中的數(shù)值進行計算嗎?為什么?

  題目中的單位不統(tǒng)一,應(yīng)該怎樣統(tǒng)一?

  分別指名學生回答后,要使學生明白這里要先將2米改寫成200厘米,再利用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算出鋼材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然后再求出它的重量。最后計算出的`結(jié)果還應(yīng)把克改寫成千克。

  4.做練習十二的第9題。

  讀題后,教師提問:這道題要求糧倉裝小麥多少噸,應(yīng)該先求什么?

  要使學生明白,應(yīng)該先求2.5米高的小麥的體積,而不是求糧倉的體積。

  讓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做完后集體訂正。

  三、選做題

  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做練習十二的第10*、11*、12*題。

  1.練習十二的第10*題。

  教師:這道題要求圓錐的體積.但是題目中沒有告訴底面積,而只是已知底面周長和高。請大家想一想,應(yīng)該怎樣求出底面積?

  引導學生利用C=2r可以得到r= 。再利用SR,就可以求得S=( )。再利用圓錐的體積公式就可以求出其體積。

  2.練習十二的第11*題。

  這是一道有關(guān)圓柱、圓錐體積的比例應(yīng)用題。

  可以用列方程來解答。利用題目中圓錐和圓柱的體積之比,可以建立一個比例式。

  設(shè)圓柱的高為x厘米。

  =

  X=9。6

 。ㄗ⒁猓河捎趫A錐和圓柱的底面積S都相等,所以計算中可以先把S約去。)

  3.練習十二的第12題。

  這道題是拆分組合圖形,引導學生仔細分析圖形,不難看出它是由等底的圓柱和圓錐組合而成的:從圖中可以看出,圓柱和圓錐的底面直徑都是16厘米,而圓柱的高是4厘米,圓錐的高是17厘米。然后再根據(jù)圓的面積公式及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就可以求出這個組合圖形的體積了。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

  第六單元時、分、秒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學生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各種具體的活動,初步建立1分和1秒的時間概念,使隱性概念轉(zhuǎn)變?yōu)閷W生看得見、摸得著的顯性概念。

  2.嘗試估計經(jīng)歷的時間。知道1分=60秒。

  3.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

  課件、投影、活動的項目準備(皮球、跳繩、呼啦圈、口算卡、珠子)、學具鐘。

  教學過程:

  一、導入引新

  師:同學們,今天有這么多老師來聽大家上課,你們高興嗎?

  生:高興!

  師:那你們應(yīng)該怎樣表現(xiàn)呢?

  生1:要積極發(fā)言。

  生2:大聲地說話。

  生3:傾聽同學的發(fā)言。

  生4:開動腦筋思考。

  生5:

 。 評析 看似這段設(shè)計跟教學內(nèi)容沒有關(guān)系,其實這正是教師的精心安排,為后面自然引入1分做好鋪墊。)

  師:今天,就看誰的表現(xiàn)最棒。剛才打上課鈴時是11:05,現(xiàn)在是11:06,時間剛好過去了1分,那么1分的時間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聽一段1分的音樂,好嗎?

 。娔X播放1分的音樂,屏幕中鐘面上分針悄悄地走著,學生靜靜感受1分。)

 。 評析 讓所有同學一起初步感受1分的長短,教學中,若能邊聽邊劃拍子更好,這樣,學生感受到的1分將更加具體。)

  二、探究新知

  1.感知1分(活動1:做口算題)。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估計一下,你們在1分里能做哪些事情呢?

  生:

  師:以上都是大家估計的情況,剛才有位同學估計1分能做道口算題,那么你們1分大概能做多少題呢?接下來,我想請你們估計一下,1分能做多少道口算題?

  生:

  師:每個人都把自己估計的題數(shù)記在心里。

  記住了嗎?那么每一分到底能做多少題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吧。請同學們拿出口算紙,準備,開始。

  停,請把筆放下。請同學們交換口算紙,我們一起對答案。對的打。

  說說你們1分做對了多少題?(3人說)

  全體同學一起說吧。我1分做對題。哎呀,我們南師附小二(8)班同學的口算水平真棒呀。

 。 評析 把體驗1分和估算活動巧妙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能具體感知1分的長短。不但發(fā)展了學生的估算能力,而且較第一次活動,更能讓學生建立起個性化的1分概念。而且也有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的估算能力。)

  2.體驗1分(活動2)。

  師:口算是我們在課堂內(nèi)經(jīng)常進行的活動,那么課下你們喜歡進行哪些有趣的活動?

  生1:我喜歡跟爸爸下象棋。

  生2:我喜歡與同學比賽拍皮球。

  生3:我平時喜歡轉(zhuǎn)呼啦圈。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跳繩、皮球、呼啦圈、珠子(師說一種示意一下這種器材),同桌商量,選擇1項你倆最喜歡的活動。1分活動完后,還要評比各項比賽能手,有信心挑戰(zhàn)嗎?先商量好了的,就到這兒領(lǐng)取器材(學生領(lǐng)器材),準備好了嗎?準備開始。

  (電腦再現(xiàn)1分的音樂及時鐘,學生活動)

  師:停!把活動器材放回原處(上位),F(xiàn)在老師要現(xiàn)場采訪一下,你1分干了什么? (師貼課題:1分能干什么)

  跳繩的先來說吧。哪些是跳繩的(揮手),站起來。(師貼:跳繩,板書下)

  生:1分跳了下。

  師:1分跳下,(板書:下)祝賀你,跳繩能手(師發(fā)獎)。

  師:拍皮球的匯報吧。

 。ㄅ钠で颉⑥D(zhuǎn)呼啦圈、夾珠子的依次匯報,選出各項能手。)

 。 評析 通過學生喜歡的各種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到1分的長短。把抽象的1分概念轉(zhuǎn)化為我跳下是1分。)

  3.認識分與秒的關(guān)系。

  師:緊張的比賽結(jié)束了,聽,什么聲音又向我們走來。(電腦里顯示秒針走5秒的滴答聲鐘面)

  ( 評析 此處課件使用恰到好處。把在實際教學中不易操作的活動用課件來展示,幫助學生觀察、直觀感知秒針的走動及其聲音。)

  生:滴答聲。

  師:這是鐘面上哪根針走動的聲音?

  生:秒針。

  師:對,就是這根又細又長的秒針在鐘面上跑得最快,(點擊:閃動秒針)它可以記錄比1分還短的時間。

  師:看,秒針滴答一聲走多遠?

 。娔X顯示秒針走1秒的滴答聲鐘面)

  生1:走1小格。

  生2:1秒。

  師:它走1小格是1秒。誰能學學秒針走1秒的滴答聲?

 。 評析 這一設(shè)計看似多余,但其實是在讓學生感知1秒的長短。)

  (生學)學得怎么樣?我們再來聽一遍。(點擊)還有誰想學。

  師:那它走5小格是幾秒?

  生:5秒。

  師:誰能模仿秒針走5秒的滴答聲?她學得怎么樣?那么你能試試嗎?誰會用數(shù)數(shù)的方法數(shù)出5秒?

  師:同學們,猜一猜,1分內(nèi)你能聽到多少次秒針走的滴答聲?

  生猜想(幾人說)。

 。 評析 這一猜的活動,可以引發(fā)學生估計,也可引發(fā)學生推理。)

  師:到底多少次呢?我們來做個實驗吧。請大家拿出學具鐘,撥動秒針1圈,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操作匯報。

  生:我發(fā)現(xiàn)秒針走1圈,走了60小格,是60秒。(板書:60秒)

  生:分針走了1小格,是1分。(板書:1分)

  師: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看屏幕,大家邊觀察邊默數(shù)。

  (電腦課件進行驗證)

  師:秒針走1圈,同時分針走1小格,那么分與秒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 評析 此處不是直接告知學生結(jié)果,而是讓學生在前面充分體驗的基礎(chǔ)上,自己去探究分與秒之間的.關(guān)系,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生1:1分=60秒。

  生2:60秒=1分。

  師:原來你們都有同樣的發(fā)現(xiàn)。(板書:1分=60秒)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大聲讀一讀吧。(生齊讀:1分=60秒,60秒=1分)

  4.估計1分。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觀察鐘面發(fā)現(xiàn)1分=60秒,那么沒有鐘、也沒有表,怎樣掌握1分的時間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

 。 評析 讓學生逆向思考多久是1分,有助于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1分的概念。)

  生1:默數(shù)60下。

  師:數(shù)給大家聽聽。

  生2:數(shù)脈搏。

  師:我們一起來試試。右手指尖搭在左手的脈搏上,就可以感到脈搏在跳動。

  生3:打60個點。

  師:示范一下。

  生4:數(shù)心跳。

  師:示范一下,注意把手放在胸部偏右一些的位置。

  師:同學們有的是默數(shù),下面,用你們喜歡的方法閉上眼睛估計1分的時間,可不要發(fā)出聲響。時間到了,就輕輕地舉手示意,看誰估計的時間最接近1分,明白嗎?

  師:閉眼,開始。

 。娔X顯示1個無聲的鐘面)

  師:好,估計的最準確。你真了不起。

  5.總結(jié)。

  師:同學們太了不起了,今天我們進行了許多1分時間的活動,你們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能和大家聊聊嗎?

  生:

  師:同學們說的都不錯,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從活動中體驗了1分時間的長短,認識了分和秒的關(guān)系,懂得要珍惜時間。

  三、新知拓展

  師:下面我們一起玩1分競猜游戲。在珍惜時間這4個板塊的后面都藏有判斷題。請第一小組組長選擇題板第一組選擇的是珍,對用yes錯用no,明白嗎?答對的就贏得一枚金牌。

 。 評析 此處教師適時融入了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育人目的。)

  四、總結(jié)全課

  師:在競猜游戲中,我們獲取了許多有關(guān)1分的信息,同時也覺得時間過得真快啊。我們一起看比賽結(jié)果,今天的冠軍是第組,祝賀他們。希望大家今后能像現(xiàn)在這樣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五、案例點評

  活動設(shè)計有層次。如播放音樂是教師對學生的統(tǒng)一要求,做口算題是讓學生個性化地感知1分的長短。有利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驗感知1分的長短,建立1分的具體表象。接下來的又一活動是讓學生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旨在加強學生對1分的直觀感受,寓教于樂。但感覺教師安排的跳繩拍皮球等活動,活動強度較大,不宜在課堂教學中進行。

  課堂中的活動教學不宜太過花哨;顒拥哪康氖菫榱俗寣W生在活動中體驗做數(shù)學的過程,加強對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理解。所以,課堂中的活動只要能說明問題就好,不必太多、太花哨。有的課堂教學活動很多,一個接著一個,讓人眼花繚亂,課堂中學生也都愿意參與,表面看起來熱熱鬧鬧,但過后學生學到了什么數(shù)學知識?是否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恐怕很難說,教學目標被熱鬧的活動沖淡了,數(shù)學本質(zhì)的東西反而被掩蓋起來了。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61頁的例5、例6,及相應(yīng)的“做一做”。

  教學目標:

  1、掌握用比例知識解答含有比例關(guān)系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2、熟練地判斷兩種相關(guān)聯(lián)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加深對正、反比例意義的理解。

  教學重點:

  能正確地運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比例數(shù)量之間的關(guān)系,并能根據(jù)正、反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判斷下列每題中的兩個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關(guān)系?

 。1)購買課本的單價一定,總價與數(shù)量。

 。2)差一定,減數(shù)與被減數(shù)。

 。3)總路程一定,速度與時間。

 。4)零件總數(shù)一定,生產(chǎn)的天數(shù)與每天生產(chǎn)的件數(shù)。

  2、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guān)聯(lián)的量,用k表示定量,正比例和反比例關(guān)系可以用哪個式子來表示?(板書:正比例: =k(一定) 反比例:xy=k(一定))

  3、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用比例解決問題。

  二、自學互動,適時點撥

  【活動一】正比例的應(yīng)用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匯報交流

  學習任務(wù)

  1、出示例5主題圖,閱讀與理解。

 。1)閱讀題目。

  (2)理解題意:已知條件是什么?所求的問題是什么?

  2、分析與解答。

 。1)提問:觀察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的問題,大家認為這道題我們可以怎么進行思考呢?

  (2)小組交流

 、僖鉀Q水費的問題,就要知道水價和用水量。

 、谒畠r雖然不知道,但它是一定的。

 、劭梢韵人愠雒繃嵥膬r錢,再算出10噸水的價錢;也可以用比例的方法解決。

 。3)用算術(shù)方法解答: 28÷8×10

 。4)交流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賳栴}中有哪兩種量?它們對應(yīng)的數(shù)據(jù)分別是什么?

 、谒鼈兂墒裁幢壤P(guān)系?你是根據(jù)什么判斷的?

 、鄹鶕(jù)這樣的比例關(guān)系,你能列出等式嗎?

 。5)學生獨立解答,組織交流。

  解:設(shè)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x元。

  28/8=x/10

  8x=28×10

  8x=280

  x=280÷8

  x=35

  3、回顧與反思。

 。1)28:8和x:10分別表示什么?(水費單價)

 。2)如果列出的比例是8:28和10:x可以嗎?為什么?(可以,因為8:28和10:x都表示1元可以用水多少噸,是一定的。)

 。3)你有什么方法檢驗自己的解答是正確的呢?

  4、即時練習:王大爺家上個月的水費是42元,上個月用了多少噸水?

  【活動二】反比例的應(yīng)用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匯報交流

  學習任務(wù)

  1、出示例6,閱讀與理解。

 。1)題目中已知條件和所求的問題分別是什么?

 。2)題目中哪個量是一定的?(總用電量)

  2、分析與解答。

  (1)題目中的兩種變化的量能組成什么比例?為什么?(因為“每天用電量×天數(shù)=總用電量”,所以每天用電量和天數(shù)成反比例關(guān)系。)

 。2)學生獨立用比例知識解答,組織交流

  解:設(shè)原來5天的用電量現(xiàn)在可以用x天。

  25x=100×5

  25x=500

  x=500÷25

  x=20

  3、回顧與反思:解決這類問題的關(guān)鍵是什么?(找出哪兩個量的乘積一定,只要兩個量的乘積一定,就可以用比例關(guān)系解答。)

  4、即時練習:現(xiàn)在30天的用電量原來只夠用多少天?

  三、達標測評

  1、課本第62頁“做一做”第1、2題。

  先用比例知識解答,再說一說兩道題數(shù)量關(guān)系有什么不同,是怎樣列式解答的。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31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02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29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5-11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8-04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5-14

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08-22

小學數(shù)學教案[集合]07-23

實用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