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罐子的聲音》教案與反思范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罐子的聲音》教案與反思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shè)計背景
小班幼兒很愛玩,對聲音也很感興趣,結(jié)合教材,我設(shè)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聽聽玩玩中,感受罐子發(fā)出好聽的聲音。
2.聽辯不同的物體發(fā)出的不同的聲音,發(fā)展聽覺能力。
3.感受聲音給人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能聽辯出不同物體發(fā)出的不同聲音,發(fā)展聽覺能力。
難點:能根據(jù)指示找到不同的罐子。
活動準備
1.裝有核桃,花豆,沙的罐子若干,空罐子一個。
2. 《幸福拍手歌》伴奏,標記牌,黑板。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搖一搖
1.老師出示一個空罐子,搖一搖,問:“這個罐子里有東西嗎?”“你們怎么知道沒有東西的?”(沒聽到聲音)
2.老師變戲法,把核桃放進罐子里,搖一搖,問:“現(xiàn)在里面有東西嗎?”“為什么?”(有聲音因為里面有東西)
二.聽一聽,猜一猜
1.教師請幼兒用耳朵找到一個有東西的罐子玩一玩。
2.讓幼兒為自己的罐子,找相同的朋友,老師根據(jù)罐子的聲音把幼兒分三組坐下
3.讓幼兒了解每個罐子中的材料。
教師:“今天老師在罐子里放了三種東西(沙寶寶,花豆寶寶,核桃寶寶),出示標記牌,讓孩子依次認識沙,花豆,核桃標記牌。
“請你們猜猜哪個罐子里的是沙(花豆,核桃)寶寶?”感知不同的物體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三.延伸探究活動
聽聽想想,罐子里沒聲音就代表沒物品嗎?出示裝有紙的罐子,搖一搖,沒聲音,為什么?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幼兒對活動很感興趣,學習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活躍,能充分調(diào)動他們動手,動腦和動口的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觀察力和聽覺能力。能達到教學目的。
不足:可能在最后加上一些品德教育效果會更好一些。(如:聲音雖然好聽,但在別人休息或工作的時候,我們不能發(fā)出太大的聲音,以免影響別人……)
【《罐子的聲音》教案與反思】相關(guān)文章:
罐子的聲音小班教案08-24
《熊寶寶的空罐子》教案10-17
托班數(shù)學好玩的罐子教案10-25
小班科學活動罐子的秘密教案08-30
小班科學《好聽的聲音》教案與反思06-25
托班數(shù)學教案:罐子叮當響10-14
聲音的教案09-15
托班數(shù)學教案之罐子叮當響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