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伶官傳序滬教版高三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伶官傳序滬教版高三上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的字、詞、句的意義及其用法:
2.學習本文嚴謹的議論結構:
3.明白“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文中的關健字、詞、句:
2.文章的議論思路。
教學步驟:
1.導入新課
1.學生:說出“唐宋八大家”的名字。學生或教師作出評判。
2.學生:舉出已學過的歐陽修的課文名。參考:《醉翁亭記》
3、 教師:如果說《醉翁亭記》通過寫醉翁亭的秀麗風光,通過勾勒太守與種民同樂的圖畫,抒發(fā)了作者的政治理想的話,那么,《伶官傳序》則是通過寫后唐莊宗接受和執(zhí)行其父遺命等一串故事,通過總結寵信伶人這一教訓,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歐陽修的《伶官傳序》。(板書標題)
說明:
激發(fā)興趣,勾起回憶,通過比較,引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1.朗讀課文:學生朗讀,教師正音。
2.分組競賽: 解釋個別字義,說明特殊用法。 (幻燈)
字:原——推究 約——訂立盟約
函——用盒裝 本——考察
乃——你 其——一定
詞:伶人——樂工
人事——人的作用
句:盛以錦囊——狀語后置
告以成功——狀語后置
身死國滅——表被動
3.互相研討:共同翻譯全文,教師注意答疑。
1.思考: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學生答)
答案:雖日天命,豈非人事哉?(板書)
說話:用現代漢語表述這一中心論點。要求 簡潔明了。(學生說)
提示:參照課文注釋。
答案:盛衰成敗,由于人事。(板書)
2、思考:為了證明中心論點,作者采用了什么論據?怎樣過渡到分析中去的?(學生答)
參考答案:(教師引導、評述)
論據:莊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實。
過渡:文中“原莊宗之所以……可以知之矣”這一句。
3、學生說話:簡述莊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實。
教師總結并板書:(見下)
恪遵父命
得—— ——成則由人
終于報仇
一改初衷
失—— ——敗也由人
由勝而敗
4、思考:從論證角度上考慮,作者采取了什么論證方法?
答案:正反對比。(板書)
5、思考:作者從莊宗得失天下的史實中得到了怎樣了結論?
參考:A“皆自于人!
B“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C“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板書)
學生:用現代漢語將作者的這些結論再說一遍。
教師:注意糾正錯誤。
6、教師歸納:本文在論證結構上有一條嚴謹的思維線索,它按照“提出論點——例證分析——得出結論”的方式進行議論,顯得中心突出,結構嚴謹。(板書)
7、思考:處于北宋中葉的歐陽修,為何要寫《伶官傳》并冠以短序?
學生:回答。
參考:以古喻今,告誡當時北宋統治者,要吸取歷史的教訓,居安思危,防微杜漸,不應滿足于表面的繁榮。(板書)
注意:引導學生盡可能地說出上面兩個成語。
字、詞、句是關鍵,必須首先予以解決。
通過競賽,更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首先讓學生理清文章的綱。
把握文體特點,掌握論據。
了解內容,弄清史實,得出觀點。
明確論證方法。
初步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落實字詞的理解。
明白文章的思路,學會嚴謹的論證。
進一步了解作者寫作意圖。
讓學生靈活運用成語。
3.課堂延伸
1.思考:你學了這篇課文以后,從莊宗這一史實和作者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樣的啟發(fā)?
參考答案:
a:小事不小
b:玩物喪志
c:事在人為
d:以古為鏡
e:……
【伶官傳序滬教版高三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伶官傳序》教學設計01-24
伶官傳序教學設計(通用5篇)04-30
伶官傳序教學設計(通用6篇)03-16
滬教版《論語》教案及習題02-27
敬業(yè)與樂業(yè)滬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4-28
滬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飯錢的教學教案07-23
滬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新型電影》教案05-20
滬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葡萄是酸的》教案06-11
滬教版九年級上冊《沉船之前》教案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