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5-04-24 16:41:00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匯總八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匯總八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能辨認、判斷角和直角。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判斷、動手操作及合作交往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體驗數(shù)學來源于實踐的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畫角。

  難點:引導學生從實物逐步抽象出幾何角。形成角的表象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

  談話::小朋友還記得我們一年級學過哪些圖形嗎?

  教師出示一本書,問:誰知道這本書的這部分(師沿著一個頂點向兩邊摸,手勢指出兩條邊所夾著的`部分)叫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另外一種幾何圖形。 (板書課題:角)

  老師挑選了幾件物體,你能說說看,這些物體的角分別在哪里?(課件出示:書、剪刀和鐘面:讓學生逐一指出書上的角,剪刀形成的角,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形成的角。)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現(xiàn)在你能說說在我們的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中有角?

  (二)探究新知。

  1.豐富感知,形成角的表象。

  逐步抽象出角:認識了生活中的角,那么,數(shù)學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把剛才電腦投影的實物體逐漸去掉顏色及其他非本質的東西,只顯露出角,明確指出這就是角)。

  3.角的特點。

 。ㄕn件出示)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ㄒ早娒嫘纬傻慕菫槔┮粋角是由什么組成的?(一個點和2條線)

  對,這個點我們把它叫作角的頂點(扇動3次:出現(xiàn)頂點)由頂點引出的2條直線叫作角的邊。(扇動3次:出現(xiàn)邊)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一、 從生活中感知

  1、 欣賞建筑中的對稱美

  同學們,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嗎?老師這里也收集了一些著名建筑物的照片,咱們來欣賞一下,好嗎?(播放照片)

  你覺得這些建筑物怎么樣?

  這些建筑物之所以看起來這樣賞心悅目,是因為它們都具有一種對稱美。

  2、 欣賞生活中其他具有對稱性的物體

  除了有些建筑具有對稱的特點,生活中還有很多物體也是對稱的。你能來說一說嗎?

  是啊,對稱的物體的確很多。大家看,邊解說:許多動物的外形是對稱的。有些藝術品是對稱的。飛機的外形也是對稱的',如果飛機不對稱的話,會怎么樣?看來對稱不僅能給我們帶來美的感受,有時也是必須的。

  二、 在操作中研究

  1、 在操作中探究軸對稱圖形的特點

  現(xiàn)在把這些對稱的物體畫下來,可以得到一些平面圖形,(出示圖形)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呢,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咱們來比比看,哪個小組的同學最會研究!現(xiàn)在就請輕輕打開1號信封取出圖形,開始!(學生活動)

  交流:研究之后,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指名4個學生回答一下,學生回答的時候教師指導他舉起圖形展示,同時將他研究的圖形貼到黑板上。

  把沒有討論的圖形貼上黑板,

  那其余的圖形是不是也具有這樣的特點呢?

  是啊,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圖形都能對折,(板書:對折)(課件演示)

  對折后折痕兩邊的部分大小一樣、形狀一樣,(課件演示)能夠完全重合。(板書;完全重合)

  中間的折痕呢,就像一條軸,這種對折后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完成板書)

  2、試一試

  下面我們來看一看2號信封里的這些圖形(出示信封)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請一個小組的同學一起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教師收掉黑板上的六個圖形。

  交流:

  在我們研究的這六個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呢?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你能很快地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方法嗎?

 。ㄈ切危哼@種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梯形:這種梯形是軸對稱圖形。

  五邊形:這種五邊形是軸對稱圖形。

  長方形:還有誰和他折得不一樣?

  長方形除了豎著折兩邊能完全重合,橫著折也可以。(教師演示)

  正方形:正方形也有幾種折法可以使兩邊完全重合

  那有沒有不是軸對稱圖形的呢?你怎么會認為它不是呢?

  4、制作一個軸對稱圖形

  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什么是軸對稱圖形,那你想不想自己動手來制作一個呢?在動手之前,我們先來開個小小討論會,每個小組討論這三個問題:

 。1) 做什么圖形?

 。2) 選什么工具?

  (3) 怎么分工?

  好,開始!

  學生討論。

  你們討論出一個方案了嗎?

  那就請大家各顯神通吧,我們來比一比哪個小組的作品最有創(chuàng)意。

  教師巡視,要是他們時間夠的話可以請他們多做一個。要是發(fā)現(xiàn)做兩個的,請他們展示做的好的那個。

  交流:你們做的是什么圖形?是怎么做的?

  三、 識別軸對稱圖形

  1、 今天我們認識了什么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可以找到它。

  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在紙上的這些圖形中找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誰上臺來說說你找到了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紫荊花:它為什么不是呢?教師拿教鞭在屏幕上 一指,因為它里面的圖案對折后兩邊不能完全重合。

  C:為什么是呢?/誰有不同意見。這就說明并不一定要左右對稱才行,換個方向對折也可以,一次折不出,就多試幾次。

  2、 畫一畫。

  請同學們看第二張紙,

  圖上都只畫出了每個圖形的一半,你能畫出它們的另一半,使它成為一個軸對稱圖形嗎?

  我們先來畫第一個。

  請你說說你是怎么畫的?還有其他畫法嗎?

  第二種畫法更容易。

  先觀察給出的一半圖形,確定另一半圖形的各個頂點,再連點成線比較容易。

  再來畫一下第二個。

  請一個學生來展示一下。

  你和他一樣嗎?

  四、 全課小結

  好,現(xiàn)在我們來輕松一下,請同學們看這,教師表演剪紙。誰來說說我剛剛剪紙時運用了什么知識?課后請同學們到生活中去尋找一下,看看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軸對稱圖形的知識。

  你還能想到軸對稱圖形在生活中的作用嗎?

  機動:連一連

  你是怎么判斷的?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認識平面圖及平面上的前后左右的相對位置。

  2. 認識平面的路徑,并能通過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描繪出所走的路徑。

  3. 嘗試設計路徑,知道從同一出發(fā)點到同一目的地有不同的路徑,并能通過比較,從各種不同路徑中選擇較合理的路徑。

  4. 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并獲得平面圖和客觀空間的聯(lián)系,發(fā)展空間觀念,培養(yǎng)觀察、表達等能力。

  5. 初步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按要求描繪出所走的路徑,根據(jù)路徑尋找目的地。

  教學難點:

  正確的描繪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認識平面上的前、后、左、右。

  1.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學習。

  師:今天我們一起到公園里去玩,進了公園后你們想到哪里去玩?這里有一張公園導游圖,(出示導游圖)你們看得懂嗎?

  2. 認識平面上的前后左右。

  師:①從圖上看,公園里有什么?引導得出:“某某在左面,某某在右面,某某在前面,某某在后面! ②我想去亭子,應該怎么走?我想去某某,應該怎么走?

  3. 動手操作,加深認識。

  師:①用雙色片代替自己在平面圖上走一走(一生演示,其余自練) ②把雙色片放在大門位置,聽口令:

  (1)向左X格、向右X格、向前X格、向后X格;

  (2)先向左X格,再向前X格;先向前X格,再向右X格。

 、墼谶@張圖上,哪里是左?哪里是右?哪里是前?哪里是后?

  4. 學看平面圖

  師:(出示圖) ①在這張圖上,這里是什么位置?

  (在圖上標出前、后、左、右。)

 、趫D上有什么?

  (根據(jù)學生回答在圖上出示花圃、游船碼頭、兒童樂園、養(yǎng)馬場的標記)

  二、認識、描述路徑。

  師:小巧、小亞、小胖也在這兒玩,這些點代表他們所在的位置。

  1. 根據(jù)路徑,語言描述。

  (1)出示圖題1。

 、傩嗕浺簦何蚁肴セㄆ裕沂沁@樣走的:你們能不能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走幾格,說說我是怎樣走的?

 、谛喺埬銈冇孟蚯啊⑾蚝、向左、向右走幾格來說說她走的路線,(板書:前后,左右)可以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也可以用雙色片走一走,再說一說。

  (2)生操練,師巡視。

  (3)反饋交流:根據(jù)反饋情況,引出“起點格不要數(shù)。”

  2. 根據(jù)描述,畫路徑,找目標。

  (1)出示題3/1。

 、傩嗕浺簦含F(xiàn)在我把走的路線告訴你們,向右2格、向前4格、向右1格、向前2格。猜猜看,我去了花圃?游船碼頭?還是兒童樂園呢? ②學生討論、猜測。 ③驗證:畫一畫、走一走,圈出目的地。

  (2)根據(jù)小胖、小巧說的路線,找找他們去了哪里?

  ①出示題、學生練習題3/2、3。

  ②生操練,師巡視。

 、鄯答伣涣。

  三、設計、選擇路徑。

  1. 設計路徑: ①小巧錄音:我想去游船碼頭,可是我迷路了。小朋友們,能幫幫我嗎? 把剩下的.路線畫出來,并記錄下來。

 、趯W生練習,教師巡視。

 、鄯答伣涣。(對不同的路線加以肯定)

 、苋绻闶切∏,你認為還可以怎么走?

  ⑤學生練習,完成練習紙第4題。(要求:畫出路線并做好記錄)

 、薹答伣涣鳎哼有其它設計嗎?

 、邘熜〗Y:只要能到達目的地,各種各樣設計都可以。

  2. 選擇路徑。

 、賻煟豪蠋煆男∨笥训脑O計中選了幾種,畫在一張圖上,(出示)你想走哪一條?為什么?(同桌討論)

 、诮涣餍〗Y:一般情況下我們選擇最近的路線走。

  3. 鞏固提高。

  ①小胖也想請你們幫他設計,他想到兒童樂園去。

  ②請你先設計一種路線,并記錄下來。如果你還有其它路線就在下面的圖中畫出。

 、凵毩,師巡視。

 、芊答伣涣鳎(展示學生作品)從這里出發(fā)到兒童樂園還有好多路可以走,課后大家還可以設計。

  四、總結歸納,完整課題

  師:今天玩的開心嗎?在玩的時候你學會了什么?(板書:路)

  五、聯(lián)系實際,拓展運用。

  1. 出示學校平面圖。(師介紹)

  2. 某某在校門口,某某在教室前,某某在操場邊。他們都想到歌唱室,該怎么走呢?大家來設計一些路線。 學生練習后展示、交流。

  3. 回家后自己出題,自己設計。 如:從校門→→→食堂、從操場→→→教室,可以怎么走?怎樣走最近?明天我們來評一評,誰是設計師。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4頁例3。

  【教學目標】

  1掌握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經歷探索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計算方法的過程。

  3在計算中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讓學生體會四則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四則混合運算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有括號的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說—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124÷4+13600—30×172

  播放課件:小紅與媽媽一起到服裝商場去買衣服。媽媽告訴售貨員買一件成人衣服,售貨員報價:78元。媽媽:再買3件同樣的兒童服裝。售貨員:一共要213元。小紅:兒童服裝多少錢—件呢

  教師:這個問題該怎樣解答呢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

  1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 怎樣才能求出兒童服裝的價錢呢

  2 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3全班交流匯報,總結方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213—78÷3213÷3-78(213-78)÷34引導學生分析對比,得出正確的算法。

  教師:第一種方法和第二種方法,應該先算什么呢“78÷3”、“213÷3”分別表示什么

  學生1:“78÷3”表示把成人衣服的價錢平均分成3份。

  學生2:“214÷3”表示把買一件成人衣服和3件兒童衣服的總價平均分成3份。

  教師:這樣求出來的,是一件兒童服裝的價錢嗎

  學生:不是。

  教師:第三種方法應該怎么算呢先算什么“213—78”表示什么再除以3呢

  學生1:先算“213—78”,表示 3件兒童服裝一共要多少錢。

  學生2:再除以3就是求一件兒童服裝要多少錢。

  教師:第三種方法與第一種方法比較,有什么不同呢

  學生1:第三種方法有括號,第一種方法沒有。

  學生2:第一種方法先算除法,第三種方法先算減法。

  學生3:第三種方法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第一種方法沒有括號,要先算除法。

  教師:同學們說得真好。算式里有了小括號,就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小括號的作用就是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

  4嘗試練習。

  教師:請看,你知道這兩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嗎同桌互相說說。(125—87)×25455÷(102-97)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這兩道題后,集體訂正。

  [點評:本段教學以學生熟悉的購物活動為素材,從生活情景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對解 掌握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

  三、鞏固運用

  1算一算,并說說有什么不同。100—72÷4(100—72)÷4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說說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兩種混合運算的方法及小括號的作用。

  2第7頁,練習一,第4題。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來讀這兩個算式,通過讀讓學生體會它們運算順序的不同。

 。1)100加10乘10的積,和是多少

 。2)100加10的和,再乘10,積是多少可以讓學生反復讀兩遍,體會運算順序的不同,然后再計算。

  3第8頁,練習一,第5題。這是兩種混合運算的綜合練習,通過練習讓學生能分清它們的運算順序,并正確進行計算,以利更熟練地掌握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的方法。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呢

  (本案例由王蜀川提供)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第5~6頁例4、例5及課堂活動,練習一第11題。

  【教學目的】

  1經歷用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解決問題的實際體驗。

  2會解決涉及倍數(shù)關系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計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運算順序。125×4+54340×2—120(90—25)×32

  情境引入

  教師:你知道哪些動物可以稱得上是森林醫(yī)生嗎

  學學生:啄木鳥、山雀。課件出示例4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觀察后提出問題(或讓學生直接觀察教科書上的插圖)。

  學生:啄木鳥每天吃多少只害蟲

  教師:我們學習了混合運算,今天我們就來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點評:注重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對解決問題所需知識的復習,為學生解決問題做準備。]

  二、自主探索

  1教學例4。

  教師:從這個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數(shù)量他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學生1:山雀每天吃害蟲165只。學生2:啄木鳥每天吃的害蟲比山雀的3倍少45只。

  教師:啄木鳥每天吃害蟲有山雀的3倍那樣多嗎

  學生:沒有,比3倍少。

  教師:你能用圖(最好是線段圖)表示出他們每天吃害蟲的關65×3得到山雀吃害蟲只數(shù)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shù)沒有山雀的3倍那樣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還要在此基礎上減去45只才得到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shù)。

  指導學生寫出答語。

  教師將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學生畫線段圖并獨立解決,然后交流。

  學生1:我的線段圖這樣畫:學生2:我是這樣列式的:165×3+45。

  教師:你發(fā)現(xiàn)這兩個問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學生:相同點是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shù)與山雀吃害蟲的只數(shù)都有倍數(shù)關系。但一個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計算出3倍后要減去45只;一個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計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

  [點評:本環(huán)節(jié)一是注重學生對問題情境的理解,掃除解決問題的障礙;二是注重讓學生獨立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三是教師注意對學生探索的指導,特別是對畫線段圖的指導,讓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

  2。教學例5。

  教師:剛才我們解決了森林醫(yī)生吃害蟲的問題,下面我們來解決小朋友在集郵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課件出示例5(或讓學生直接觀察例題插圖),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學生獨立解決,再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解決方法。全班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學生1:我這樣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張郵票,必須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張郵票,因為題中告訴了小青的郵票張數(shù)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張郵票,可以直接用80減去15,因為題中告訴了小明比小華少15張。由此可以這樣列式:(80—15) ×3。

  學生2:我這樣思考,根據(jù)小明比小華少15張郵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郵票張數(shù)為:80—15=65張。根據(jù)小青的郵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郵票張數(shù),即:65×3=195張。列成綜合算式是:(80—15)×3。指導學生寫答語。

  [點評:學生有例4解決問題的實際體驗,這里先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交流,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注意強化分析法和綜合法這兩種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三、活動思考

  (完成第6頁課堂活動)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先在組內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全班交流。

  學生:相乘或與9相乘的積在80與100之間,由此我想到了90與99,由題中告知:按3顆或9顆的拿都要剩1顆,由此這些糖可能是91或100顆,但是題中又說到這些糖要比100顆少,所以應是91顆。

  四、獨立練習

  學生完成練習一第10題,做后交流。

  五、小結教師

  通過今天的問題解決,你有什么收獲

  (本案例由付秋萍提供)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教案選用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倒數(shù)的意義.

  2.能正確的求出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倒數(shù)并掌握求倒數(shù)的方法

  教學難點

  小數(shù)與整數(shù)求倒數(shù)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一)口算

  上面各式有什么特點?

  還有哪兩個數(shù)的乘積是1?請你任意舉出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

 。ò鍟撼朔e是1,兩個數(shù))

  二、引入新課

  剛才我們所舉出的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之間有一種特殊的'關系.

  (板書:倒數(shù))

  三、新課教學

  (一)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存在著怎樣的倒數(shù)關系呢?

  請看:,那么我們就說是的倒數(shù),反過來(引導學生說)是的倒數(shù),也就是說和互為倒數(shù).

  和存在怎樣的倒數(shù)關系呢?2和呢?

  (二)深化理解

  教師提問

  1.什么是互為倒數(shù)?

  2.怎樣理解這句話?(舉例說明)

 。ǖ牡箶(shù)是,的倒數(shù)是,不能說是倒數(shù),要說它是誰的倒數(shù).)

  3.0有倒數(shù)嗎?為什么?1有倒數(shù)嗎?為什么?(0雖然可以看作幾分之0,如,,但是把分子、分母調換位置,分母為0,不成立,所以0沒有倒數(shù),另外0和任何數(shù)相乘卻為0.1可以寫作,1與相乘還是1,符合倒數(shù)的意義,所以1的倒數(shù)是1).

  (三)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

  1.例:寫出、的倒數(shù)

  學生試做討論后,教師將過程板書如下:

  所以的倒數(shù)是,的倒數(shù)是.

  (能不能寫成,為什么?)

  總結:求一個數(shù)(0除外)的倒數(shù),只要把這個數(shù)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

  2.深化

  你會求小數(shù)的倒數(shù)嗎?(學生試做)

  三、訓練、深化

  (一)下面哪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

 。ㄑ菔菊n件:倒數(shù)的認識1)

  (二)求出下面各數(shù)的倒數(shù)

 。ㄑ菔菊n件:倒數(shù)的認識2)

  (三)判斷

  1.真分數(shù)的倒數(shù)都是假分數(shù).()

  2.假分數(shù)的倒數(shù)都小于1.()

  3.0沒有倒數(shù).()

  (四)提高

  如果末尾加上=1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0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2怎么填?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有關倒數(shù)的哪些新知識?什么叫倒數(shù)?怎樣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五、課后作業(yè)

 。ㄒ唬┫旅婺膬蓚數(shù)互為倒數(shù)?

 。ǘ⿲懗鱿旅娓鲾(shù)的倒數(shù).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20以內的數(shù),掌握其順序,并能比較大小。

  2、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

  3、會比較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等、會按照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能確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能識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幾何體;會認讀整時、半時、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整時四種情況。

  4、初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圖表中的數(sh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教師與學生一起復習所學內容,為后面的練習做鋪墊。

  二、練一練。

  1、第1題可先讓學生觀察圖,明確題意,再說一說左上、右下、右上、左下所指示的位置,并填空。

  2、第2題,先讓學生填空,再說一說規(guī)律,也可以讓學生先說一說規(guī)律,再填空。

  3、第3題是鞏固數(shù)的組成。

  4、第4題目的是能正確熟練地進行20以內加減法運算。

  5、第5題鞏固認識鐘表的四種情況。

  6、第6題是鞏固比較數(shù)的大小,它不是直接把兩個數(shù)字拿來比,而是要先運算再比較大小。

  7、第7題先讓學生觀察圖,說一說圖的`意思,再提出問題并交流和解答,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8、第8、9、11題, 先讓學生觀察圖,說一說圖的意思,并且列式計算。

  9、第12題,教師先讓學生觀察圖,明確圖中符號的含義和題目的意思,再進行統(tǒng)計。

  10、第15題,先觀察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然后獨立地思考,嘗試解決問題,在此可組織交流與討論。

  11、第18題,是一幅連環(huán)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編數(shù)學故事,然后說一說,算一算。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教材第25~26頁練習五第10~14題。

  教學要求: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進行口算和解答兩數(shù)相差多少的應用題,體會數(shù)學在生活里的應用。

  教具準備:第13題問題的紙條。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板書:應用題練習

  二、基本題練習

  1、小黑板出示應用題,要求口頭列式計算。

  (1)白兔17只,灰兔8只,白兔比灰兔多幾只?

 。2)羽毛球30個,乒乓球85個,羽毛球比乒乓球少幾個?

  學生口答算式、得數(shù),老師板書。同時要求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

  2、小結:兩個數(shù)比較,從多的數(shù)里去掉少的一個數(shù),剩下的就是多多少,換一種說法也就是少的一個數(shù)少多少。

  3、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請小朋友一起做第10題,3分完成,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完成后集體訂正。

  三、變式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11題。

  讓學生說一說題意,說明題目中告訴我們哪幾個條件,要求哪幾個問題。

  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指名說說。

  這三個問題為什么都用減法?

  2、完成練習五第12題。

  四、綜合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13題。

 。1)口頭提出用加法算的問題,再算出來?陬^列式。

 。2)口頭提出用減法算的'問題,再算出來。

  讓學生先提一個問題,老師按學生提的問題用紙條貼出。

  用減法算的問題還可以怎樣提?

  學生換多或者少的說法后,老師進一步強調:美術組比科技組多幾人,就是科技組比美術組少幾人,計算的方法是一樣的,都是用30減去20。

  (3)讓學生用其他不同的說法提問題。(如:科技組再增加多少人就和美術組同樣多等)

  2、做練習五第14題。

  弄清題意。

  口答第(1)題的結果。

  口答第(2)題,要聯(lián)系具體張數(shù),利用生活經驗,必要時可以用線段圖表示,說明小娟要給小林多少張。

  五、全課小結

  六、課堂作業(yè):練習五第14題第(1)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4的減法

  教學目標:在學生理解4的`組成及初步理解減法意義的基礎上,能真確地計算4以內的減法。

  教學重難點: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

  教學具準備:教學掛圖、學具盒、實物、磁性貼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

  1. 口答:

  4 4 4 3 ()

  / / / / /

  3 () 1 () () 2 2 1 1 3

  1+1=() 2+1=() 3+1=() 2+2=()

  2-1=() 3-2=() 3-1=() 1+2=()

  2. 看圖寫算式:

  ( )+( )=( ) ( )+( )=( )

  ( )+( )=( ) ( )+( )=( )

  三. 導入新課

  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4的加法,我們已經知道把兩個數(shù)合起來等于4用加法計算,那么從4里面去掉一個數(shù),應該用什么方法來計算呢?

  揭示課題:

  四. 新授.

  1. 教學“4-1=3”(在磁性黑板上貼圖演示計算過程)

  (1) 貼出4只蝴蝶,邊貼邊讓學生數(shù)數(shù),師問:“一共有幾只蝴蝶”?

 。2) 教師拿走一只,問:飛走了幾只蝴蝶?板書:“1”

 。3) 還剩幾只蝴蝶?即從4只蝴蝶里去掉一只,還剩幾只?(看圖回答)

 。4) 列式計算:

  師問:用什么方法計算?在4和1中間添上什么符號?(-號)

  小結:從4只蝴蝶里面去掉1只,還剩3只。

  (5) 齊讀算式:4-1=3

  2. 教學4-3=1(在磁性黑板上貼圖演示計算過程)

 。1)、貼出4只蝴蝶,邊貼邊讓學生數(shù)數(shù),師問:“一共有幾只蝴蝶”?

 。2)、教師拿走3只,問:飛走了幾只蝴蝶?板書:“3”

 。3)、還剩幾只蝴蝶?即從4只蝴蝶里去掉3只,還剩幾只?(看圖回答)

 。4)、列式計算:

  師問:用什么方法計算?在4和3中間添上什么符號?(-號)

  小結:從4只蝴蝶里面去掉3只,還剩1只。

 。5)、齊讀算式:4-1=3

  3。 教學4-2=2

  請4名優(yōu)秀生演示4-2的過程:

 。1)、請4名學生排隊,師問:“教室里有幾個學生”?學生回答后,師板書“4”。

 。2)、走出去2個學生,師問:“出去幾個學生”?然后板書“2”

  (3)、師問:“教室里還剩幾個學生”?即從4個學生里去掉2,個學生,還剩幾個?

  (4)、用什么方法計算?在4和2中間添上什么符號?

 。5)、齊讀算式:

  4-2=2

  五、 鞏固練習

  1、 齊讀算式:4-1=3 4-3=1 4-2=2

  2、 請一名學生板演(用磁性貼片:“汽車”演示)

  4-3=1 4-1=3 4-2=2

  3、 請大家齊動手擺一擺。(用學具盒)

  4-3=() 4-1=()

  4-2=()

  4、 想一想。(請學生填空,并根據(jù)出現(xiàn)的情況進行個別輔導。)

  4-1=( ) 4-2=( ) 4-3=( )

  3+1=( ) 2+2=( ) 1+3=( )

  六、 教師小結(略)

  布置作業(yè):一課一練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5-14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典05-11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29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02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8-0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31

北京小學數(shù)學教案08-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示例04-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集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