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師資格證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大綱
以下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通用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考試大綱,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通用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
一、考試目標
1.通用技術學科知識及能力
掌握《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中通用技術學科所要求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及學科發(fā)展的前沿知識;熟練掌握通用技術學科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探究新知識的意識與能力。
2.通用技術教學設計能力
能準確理解《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中通用技術學科的課程目標和基本理念,針對高中生的認知特征、知識與技能基礎、學習需求及個體差異等因素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能合理開發(fā)與利用教學資源,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創(chuàng)設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情境;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凸顯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技術設計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各學科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3.通用技術教學實施能力
能依據通用技術學科特點和高中生的認知特征及技術基礎,合理選擇教學方法,有效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掌握通用技術課程相關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組織形式和策略,具有課堂駕馭和應變能力;善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注重技術思想方法教育,培養(yǎng)學生技術探究的能力,并能根據學生學習反饋信息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
4.通用技術教學評價能力
掌握通用技術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和特點,掌握評價的原則和基本的評價方法;能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合理評價學生學習水平;積極倡導評價目標的多元性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能根據通用技術學科特點合理設置各種評價方式的權重,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診斷和發(fā)展功能;了解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對自己的教學過程和評價方式進行反思,并提出改進思路。
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一)通用技術學科知識
1.理解通用技術課程的課程性質、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
2.熟悉《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所規(guī)定的通用技術模塊結構和相應的內容標準。
3.掌握技術設計的一般過程,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和工農業(yè)生產;能對設計方案、設計過程和成果做出比較全面的評價。
4.能從技術設計的角度理解結構、系統(tǒng)、流程、控制等一般概念,掌握結構設計、系統(tǒng)設計、流程設計、控制設計的基本知識和思想方法,以及這些知識與日常生活和工農業(yè)生產的聯(lián)系和應用。
5.具備識讀和繪制簡單技術圖樣的能力;能使用常用的規(guī)范的技術語言進行交流;掌握常用工具的技術特性并能熟練使用與維護;熟悉一些常見材料的屬性及加工方法,并能根據具體設計方案進行選擇;掌握技術試驗的思想方法和操作技能,掌握技術測試的一般方法。
(二)教學設計
1.深刻理解通用技術課程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含義。
2.分析高中生學習通用技術課程的一般特征,結合高中生認知水平、已有知識與技能基礎來明確核心概念,確定教學重點與難點,并能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
3.能根據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情境和實踐活動。
4.善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技術設計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各學科知識綜合應用能力。
5.能合理開發(fā)和利用教學資源,具備資源收集、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等能力。
(三)教學實施
1.課堂學習指導
(1)掌握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重視技術思想和方法的學習指導,能依據通用技術學科特點和高中生的認知特征,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有效學習。
(2)能根據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優(yōu)化教學。
2.課堂教學組織
(1)掌握通用技術教學實施的基本步驟,善于引導學生親歷實踐的過程。
(2)具備項目引領的能力,包括項目的.開發(fā)能力和預設計能力。
(3)能有效組織管理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4)具備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5)能恰當選用教學媒體,整合多種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教學評價
1.通用技術學習評價
(1)掌握通用技術評價的知識、方法和內容,能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正確評價,有效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2)能針對通用技術學科的特點運用多樣性的評價方式,能合理設置各種評價方式的權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了解自身學習狀況,進而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
2.通用技術教學評價
(1)能依據《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通用技術學科倡導的評價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恰當體現(xiàn)評價的激勵、診斷和發(fā)展等功能。
(2)能運用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并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和評價,提出進一步改進方案。
《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
一、考試目標
1.化學學科知識運用能力。掌握化學專業(yè)知識及技能,具備化學學科的實驗技能和方法,了解化學所提供的、獨特的認識世界的視角、領域、層次及思維方法;掌握化學教學的基本理論,并能在教學中靈活運用;了解化學學科發(fā)展的歷史和現(xiàn)狀,把握化學學科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準確理解《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規(guī)定的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和實施建議,用以指導自己的教學。具有運用化學學科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化學教學設計能力。能根據《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規(guī)定的課程目標,針對高中學生的認知特征、知識水平及學習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能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個體差異確定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學會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根據不同課程模塊的特點,合理選擇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合理利用化學教學資源,設計多樣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所選教學內容的教案設計。具有基于課程標準、教材和教學設計知識進行教學設計的能力。
3.化學教學實施能力。掌握高中化學教學實施的基本步驟,能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掌握化學教學的組織形式和策略;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社會實際,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和技能;理解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習方式及其影響因素,認識高中學生建構化學知識和獲得技能的過程;注重科學方法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引導學生在學習體驗中獲得化學學習的方法;具有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能力,合理發(fā)揮多種媒體在化學教學上的功能。具有較強的教學實施能力。
4.化學教學評價能力。了解化學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及特點,掌握基本的評價方式;積極倡導評價目標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發(fā)揮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功能;能夠運用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改進教學。具有一定的教學評價能力。
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一)學科知識運用
1.化學專業(yè)知識
(1)掌握與中學化學密切相關的大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結構化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
(2)掌握中學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化學學科實驗技能和方法,能夠運用化學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問題。
(3)了解化學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化學研究的專門性方法、化學學科認識世界的視角及思維方法;了解化學發(fā)展史及化學發(fā)展動態(tài)。
2.化學課程知識
(1)理解高中化學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和課程目標。
(2)熟悉《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所規(guī)定的模塊結構、內容標準和要求。
(3)理解高中化學教材的編寫理念、編排特點及知識呈現(xiàn)形式,能夠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使用教材。
3.化學教學知識
(1)了解化學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及教學方法等一般知識。
(2)認識化學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及其規(guī)律,掌握中學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等核心知識教學的基本要求及教學方法。
(3)知道化學教學活動包括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作業(yè)批改與考試、課外活動、教學評價等基本環(huán)節(jié),能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組織化學教學活動。
(二)教學設計
1. 化學教材分析能力
(1)根據《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及教材的編寫思路和特點,掌握高中教材編寫指導思想,確定課時內容在教材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化學教學內容與化學課程內容、化學教材內容和化學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能對化學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和組織。
(3)通過教材內容分析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分析確立教學重點與難點,并闡述相應的教學解決方案。
2. 確定化學教學目標
(1)領會“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教學目標的含義。
(2)能夠根據《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和學生的認知特征確定具體課程內容的教學目標并準確表述。
3. 選擇教學策略和方法
(1)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和高中學生認知特點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確定學生的學習起點,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
(2)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起點,明確教學內容與學生已有知識之間的關系,確定教學內容的'相互關系和呈現(xiàn)順序。
(3)了解化學資源的多樣性,能根據所選教學內容合理開發(fā)、選擇和利用教學資源。
4. 設計化學教學程序
(1)理解化學教學內容組織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夠設計合理的教學流程。
(2)通過研究典型的化學教學設計的案例,掌握教學設計的方法,評價教學案例的合理性。
(3)能夠在規(guī)定時間內按照化學課時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完成所選教學內容的教案設計。
(三)教學實施
1. 課堂學習指導能力
(1)了解化學情境創(chuàng)設、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的方法,掌握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有效學習。
(2)知道中學生化學學習的基本特點,能夠根據化學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特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
2. 課堂組織調控能力
(1)掌握化學教學組織的形式和策略,具有初步解決化學教學過程中各種沖突的能力。
(2)了解對化學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教學活動因素進行調控的方法。
3. 實施有效教學能力
(1)能依據化學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特征,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有效地進行化學課堂教學。
(2)掌握化學實驗教學的功能、特點和方法,強化科學探究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能恰當選用教學媒體輔助化學教學,整合多種教學資源,提高化學教學效率。
(四)教學評價
1. 化學學習評價
(1)了解化學教學評價的知識和方法,具有正確的評價觀,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正確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能夠結合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教師評價,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化學學習的狀況,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
2. 化學教學評價
(1)能夠依據《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倡導的評價理念,發(fā)揮教學評價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等功能。
(2)了解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夠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和評價,提出改進的思路。
【高中教師資格證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大綱】相關文章:
2017教師資格證《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中)考試大綱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