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氣溫的時間變化用氣溫曲線圖來表示,那么氣溫的空間變化如何表示呢?
學生回答:等溫線。
【問題】什么是等溫線?如何分析?
【板書】1。等溫線
活動1:請同學們結(jié)合所學等高線圖完成下表。
1)讀等高線圖,回答:
①A、B、C三地哪里是山頂,哪里是盆地?
②⑵ 甲、乙兩地,哪里的坡度大?這與等高線的稀疏有何關系?
2)讀等溫線圖,回答:
⑴ A、B、C三地哪里是低溫中心?
⑵ B、C兩地,哪里的溫差大?這與等溫線的稀疏有何關系?
3)對比并完成表格
課件展示:等高線圖、等溫線圖
學生回答:
【過渡】同學們,學習了分析等溫線的要點后,我們一起來分析課本P56頁圖3.17“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看看你掌握了嗎?
【板書】2。世界氣溫分布的基本規(guī)律
活動2:學生分析課本P56頁圖3.17 “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 說明世界氣溫分布的基本規(guī)律 。
學生回答:氣溫從低緯到高緯逐漸遞減 。(板書)
分析:這個規(guī)律反映了世界氣溫的水平分布。
【過渡】我們可以在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上看到西安年均溫,那么,西安一年中最高的氣溫出現(xiàn)在什么時候?僅從氣溫的角度考慮,烈日炎炎,到哪里可以避避暑呢?
學生回答:……
活動3:大屏幕展示,(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以下方案,并分析)分析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
1)上山(動畫演示氣溫垂直遞減原理 得出結(jié)論 計算)
2)下海(分析1月、7月海陸氣溫差異,并且進行實驗證明)
3)往兩極(分析1月、7月世界氣溫分布規(guī)律)
(課件展示,學生分析并回答)
分析:
1)上山反映了地形對氣溫的影響,海拔每升高 100米 /-0.6 ℃。
2)下海反映了海陸分布對氣溫的影響,夏季陸地升溫快,氣溫高,冬季陸地降溫快,氣溫低。
實驗:分析海陸分布對氣溫的影響
加熱燒杯中的沙子和水,用溫度計記錄加熱前后的溫度,對比夏季海洋與陸地的溫度差異;記錄冷卻后的兩支溫度計的溫度,對比分析冬季海洋與陸地的溫度差異。
3)往兩極反映了緯度位置對氣溫的影響,無論是1月、7月還是世界年均溫的分布規(guī)律都從低緯向高緯遞減。這是由于地球是一個球體,在地球上不同地區(qū)獲得的太陽熱量是不同的;在赤道地區(qū)由于緯度低獲得的多,而兩極地區(qū)緯度高獲得的少。
【回顧小結(jié)】
【板書】(課件展示)
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緯度、地形、海陸分布
【過渡】我們了解了烈日炎炎的夏日,到哪里可以避避暑,即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也學習了等溫線的閱讀,并分析了世界氣溫分布規(guī)律,F(xiàn)在學校氣象站要通過考試招聘小站長,我們大家都去試一試,看看我們現(xiàn)在的本領能不能順利通過!
活動4:課堂練習(課件展示)
1)A、 B何處氣溫差別大?(A處溫差小于B處)
2)圖中虛線是哪一條回歸線?(23.5°N)
3)你認為A處和B處最有可能是何種地形類型?為什么?
A處山頂,
因為海拔高氣溫低;
B處盆地或洼地
因為海拔低氣溫高
4)該圖表示是 南 半球的 夏 季季節(jié)的等溫線的分布圖,請說明理由。(氣溫由北向南遞減,說明是南半球;同緯度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
【小組討論】……
教師補充、總結(jié):給出答案
【總結(jié)】我們學到了哪些知識與技能?
我們領悟了哪些生活的道理?
學生總結(jié):……
|
由氣溫曲線圖反映氣溫時間變化引出等溫線反映氣溫空間變化
對比法,根據(jù)已有知識等高線的判斷分析等溫線的判斷,從而降低學習難度。
對比法,根據(jù)已有知識等高線的判斷分析等溫線的判斷,從而降低學習難度。
學以致用并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從生活中的避暑問題引入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比直接進行分析更生動、更能引發(fā)學生的興趣
動畫、圖片、實驗演示,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時間允許可以讓學生動手實驗,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并且使結(jié)論更有說服力)
學以致用
鞏固練習
加深理解
通過讀圖,比較分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對比分析等綜合思維能力。
鍛煉學生課堂知識總結(ji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