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教學計劃

數(shù)學教學計劃

時間:2025-05-27 12:02:56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精華】數(shù)學教學計劃6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翻開新的一頁,是不是需要好好寫一份教學計劃呢?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份精彩的教學計劃,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shù)學教學計劃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數(shù)學教學計劃6篇

數(shù)學教學計劃 篇1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二(3)班共有學生人,其中男 人,女人, 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上有很多差異,還需一段時間來適應新同學和新老師。由于人數(shù)都很多,在上課時不能做到生生到位,改作業(yè)也不能做到很迅速,因此平時打算采用生生互幫互助的方法,來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各方面能力。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

 。ㄒ唬 數(shù)與代數(shù)

  1、第一單元“數(shù)一數(shù)與乘法”。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數(shù)一數(shù)”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在這兩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第五單元“除法”。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和除法的互逆關系。

  4、第六單元“時,分,秒”。學生通過時,分,秒的學習,初步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情境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

  實際意義,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能夠準確地讀出中面上的時間,并能說出經過的時間。

 。ǘ 空間與圖形

  1、第三單元“觀察物體”。在這個單元學習中,學生將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物體可能是不一樣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第五單元“方向與位置”。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從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ㄈ 統(tǒng)計與概率

  1、第九單元“統(tǒng)計與猜測”。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根據(jù)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中《分類》。結合日常生活中必須進行的分類活動,感受分類的必要性,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排列和分類,并在這些活動中體驗活動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節(jié)日廣場”、“月球旅行”、“趣味運動會”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小調查”活動和貼近生活形式多樣化的應用性問題,旨在對某一知識進行實際應用。在從事這些活動中,學生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發(fā)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shù)學進行思考的能力;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三、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

  本冊教材以學生的數(shù)學活動為主線呈現(xiàn)學習內容,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操作,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經歷抽象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運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和體驗。下面結合具體學習內容,闡述本冊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色:

  在數(shù)與代數(shù)的學習中,重視動手操作與抽象概括相結合,體驗乘除的含義,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和符號感

  1、關于乘除法的含義

  第一單元的標題為“數(shù)一數(shù)與乘法”,第四單元的標題為“分一分與除法”,體現(xiàn)了教材要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幫助學生體驗乘法除法含義的設計思路。在學習乘法之前,教材安排了“數(shù)一數(shù)”的活動,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3個3個地數(shù),4個4個地數(shù),……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存在著大量可以用乘法表示的問題。而學生只學過加法,將感受到用相同數(shù)連加的方法進行計算有一定的局限性,從而體會到學習乘法的必要性。通過“兒童樂園”“有幾塊積木”“動物聚會”等情境,由幾個幾個地數(shù),抽象出用乘法算是表示的模型,使學生具體地體驗乘法的含義,而不是背誦乘法的結論。在學習除法之前,突出除法的本質是“平均分”。在大量的“平均分”活動中,抽象概括出除法算式。學生在活動中逐步體驗除法的含義。教材不要求學生背誦除法的結論,也不分“等分除”“包含除”。

  2、關于乘法口訣

  乘法口訣是我國小學生提高基本計算能力的有趣工具。本冊教材分兩段進行,“乘法口訣(一)”是2~5的乘法口訣,“乘法口訣(二)”是6~9的乘法口訣,共81句。教材采用“大九九”的形式,并分成兩段展開教學。其目的是為了分散記憶的難度,由于2~5的乘法口訣數(shù)目比較小,相對好記一些,所以教材先安排熟記2~5的乘法口訣,然后再進行6~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6~9的乘法口訣的數(shù)目比較大,但是有新學的口訣越來越少,而舊的口訣又得到相應的鞏固。除此之外,教材在乘法口訣的設計上還有以下特點:

 。1)每一部分口訣都是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情境引入的。

 。2)以5的乘法口訣作為其始內容進行編排。

 。3)在編制乘法口訣的設計上,逐步擴大學生探索的空間。

 。4)口訣編排設計上注意體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啟發(fā)學生找聯(lián)系、找規(guī)律,以便于學生來記憶口訣。教材安排了形式多樣的練習,有利于保證學生的基本計算技能。

  3、關于表內除法的應用

  本冊教材把表內除法的運算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首先乘除法的認識都是從實際情境引入的,本身就是應用問題的學習,另外通過以下兩個途徑加強乘除法知識的應用。

 。1)練習中配有富于童趣的、圖文結合的、或有多種信息,有是答案不唯一的問題,有時還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進行解決。

 。2)通過數(shù)學故事、數(shù)學游戲、實踐活動等欄目,應用所學的知識。

數(shù)學教學計劃 篇2

  高三數(shù)學下教學計劃這學期,可以說大多數(shù)的學生的成績基本定型,但是仍然還有一部分學生有可能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數(shù)學成績,因此本學期不能因為到了高三下學期就對自己和學生松懈。根據(jù)學科的特點,結合我校數(shù)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以下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高中數(shù)學所有內容: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抓數(shù)學的通性通法,即教材與課程目標中要求我們把握的數(shù)學對象的基本性質,處理數(shù)學問題基本的、常用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如歸納、演繹、分析、綜合、分類討論、數(shù)形結合等。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以不變應萬變,使數(shù)學學科的復習更加高效優(yōu)質。

  研究《考試說明》,全面掌握教材知識,按照考試說明的要求進行全面復習。把握課本是關鍵,夯實基礎是我們重要工作,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是我們目標。

  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既要關心《課程標準》中調整的內容及變化的要求,又要重視今年數(shù)學不同版本《考試說明》的比較。結合上一年的新課改區(qū)高考數(shù)學評價報告,對《課程標準》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分析,探求命題的變化規(guī)律。

  二、學情分析:我今年教授兩個班的數(shù)學:(20)班和(23)班,經過與同組的其他老師商討后,打算第一輪20xx年2月初;第二輪從20xx年2月底至5月上旬結束;第三輪從20xx年5月上旬至5月底結束。

  三、具體措施

  (一)同備課組老師之間加強研究

  1、研究《課程標準》、參照周邊省份20xx年《考試說明》,明確復習教學要求。

  2、研究高中數(shù)學教材。處理好幾種關系:課標、考綱與教材的關系;教材與教輔資料的關系;重視基礎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

  3、研究08年新課程地區(qū)高考試題,把握考試趨勢。特別是山東、廣東、江蘇、海南、寧夏等課改地區(qū)的試卷。

  4、研究高考信息,關注考試動向。及時了解09高考動態(tài),適時調整復習方案。

  5、研究本校數(shù)學教學情況、尤其是本屆高三學生的學情。有的放矢地制訂切實可行的校本復習教學計劃。

  (二)重視課本,夯實基礎,建立良好知識結構和認知結構體系

  課本是考試內容的載體,是高考命題的依據(jù),也是學生智能的生長點,是最有參考價值的資料。

  (三)提升能力,適度創(chuàng)新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重點和永恒主題。教育部已明確指出高考從以知識立意命題轉向以能力立意命題。

  (四)強化數(shù)學思想方法

  數(shù)學不僅僅是一種重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種思維模式,一種思想。注重對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考查也是高考數(shù)學命題的顯著特點之一。數(shù)學思想方法是對數(shù)學知識最高層次上的概括提煉,它蘊涵于數(shù)學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應用過程中,能夠遷移且廣泛應用于相關科學和社會生活。在復習備考中,要把數(shù)學思想方法滲透到每一章、每一節(jié)、每一課、每一套試題中去,任何一道精心編擬的數(shù)學試題,均蘊涵了極其豐富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如果注意滲透,適時講解、反復強調,學生會深入于心,形成良好的思維品格,考試時才會思如泉涌、駕輕就熟,數(shù)學思想方法貫穿于整個高中數(shù)學的始終,因此在進入高三復習時就需不斷利用這些思想方法去處理實際問題,而并非只在高三復習將結束時去講一兩個專題了事。

  (五)強化思維過程,提高解題質量

  數(shù)學基礎知識的學習要充分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解數(shù)學題要著重研究解題的思維過程,弄清基本數(shù)學知識和基本數(shù)學思想在解題中的意義和作用,注意多題一解、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多題一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求同思維;一題多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一題多變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深刻性。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構建知識的橫向聯(lián)系,又養(yǎng)成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

  (六)認真總結每一次測試的得失,提高試卷的講評效果

  試卷講評要有科學性、針對性、輻射性。講評不是簡單的公布正確答案,一是幫學生分析探求解題思路,二是分析錯誤原因,吸取教訓,三是適當變通、聯(lián)想、拓展、延伸,以例及類,探求規(guī)律。還可橫向比較,與其他班級比較,尋找個人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根據(jù)所教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地組題進行強化訓練,抓基礎題,得到基礎分對大部分學校而言就是高考成功,這已是不爭的共識。

  四、教學要求:

  第二輪專題過關,對于高考數(shù)學的復習,應在一輪系統(tǒng)學習的基礎上,利用專題復習,更能提高數(shù)學備考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這一階段,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應試技巧,不要重視知識結構的先后次序,需配合著專題的學習,提高學生采用配方法、待定系數(shù)法、數(shù)形結合,分類討論,換元等方法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同時針對選擇、填空的特色,學習一些解題的特殊技巧、方法,以提高在高考考試中的對時間的掌控力。第三輪綜合模擬,在前兩輪復習的基礎上,為了增強數(shù)學備考的針對性和應試功能,做一定量的高考模擬試題是必須的,也是十分有效的。該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是:

  1、強化知識的綜合性和交匯性,鞏固方法的選擇性和靈活性。

  2、檢查復習的知識疏漏點和解題易錯點,探索解題的規(guī)律。

  3、檢驗知識網(wǎng)絡的形成過程。

  4、領會數(shù)學思想方法在解答一些高考真題和新穎的模擬試題時的工具性。

  五、在有序做好復習工作的同時注意一下幾點:

  (1)從班級實際出發(fā),我要幫助學生切實做到對基礎訓練限時完成,加強運算能力的訓練,嚴格答題的規(guī)范化,如小括號、中括號等,特別是對那些書寫像霧像雨又像風的學生要加強指導,確保基本得分。

  (2)在考試的方法和策略上做好指導工作,如心理問題的疏導,考試時間的合理安排等等。

  (3)與備課組其他老師保持統(tǒng)一,對內協(xié)作,對外競爭。自己多做研究工作,如仔細研讀訂閱的雜志,研究典型試題,把握高考走勢。

  (4)做到有練必改,有改必評,有評必糾。

  (5)課內面向大多數(shù)同學,課外抓好優(yōu)等生和邊緣生,尤其是邊緣生。班級是一個集體,我們的目標是水漲船高,而不是水落石出。

  (6)教研組團隊合作

  虛心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博采眾長,對工作是很有利的。校長一直強調團隊精神,所以我們要在競爭的基礎上合作,合作的基礎上競爭,合作也是我校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們幾位老師準備做到一盤棋的思想,有問題一起分析解決,復習資料要共享。在工作中,教師間的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78)平等對待學生,關心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宗旨是教出來的學生不一定都很優(yōu)秀,但肯定每一位都有進步;讓更多的學生喜歡數(shù)學。力爭以嚴、實、精、活的教風帶出勤、實、悟、活的學風。

數(shù)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高三第一輪復習一般以知識、技能、方法的逐點掃描和梳理為主,通過第一輪復習,學生大都能掌握基本概念的性質、定理及其一般應用,但知識較為零散,綜合應用存在較大的問題。第二輪復習的首要任務是把整個高中基礎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強化數(shù)學的學科特點,同時第二輪復習承上啟下,是促進知識靈活運用的關鍵時期,是發(fā)展學生思維水平、提高綜合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因而對講、練、檢測要求較高。

  強化高中數(shù)學主干知識的復習,形成良好知識網(wǎng)絡。整理知識體系,總結解題規(guī)律,模擬高考情境,提高應試技巧,掌握通性通法。

  第二輪復習承上啟下,是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促進靈活運用的關鍵時期,是促進學生素質、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因而對講練、檢測等要求較高,故有二輪看水平之說.

  二輪看水平概括了第二輪復習的思路,目標和要求.具體地說,一是要看教師對《考試大綱》的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確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教師講解、學生練習是否體現(xiàn)階段性、層次性和漸進性,做到減少重復,重點突出,讓大部分學生學有新意,學有收獲,學有發(fā)展.三是看知識講解、練習檢測等內容科學性、針對性是否強,使模糊的清晰起來,缺漏的填補起來,雜亂的條理起來,孤立的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形成系統(tǒng)化、條理化的知識框架.四是看練習檢測與高考是否對路,不拔高,不降低,難度適宜,效度良好,重在基礎的靈活運用和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

  二、時間安排:

  1.第一階段為重點主干知識的鞏固加強與數(shù)學思想方法專項訓練階段,時間為3月104月30日。

  2.第二階段是進行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能專項訓練,時間為5月1日5月25日。

  3.最后階段學生自我檢查階段,時間為5月25日6月6日。

  三、怎樣上好第二輪復習課的幾點建議:

  (一).明確主體,突出重點。

  第二輪復習,教師必須明確重點,對高考考什么,怎樣考,應了若指掌.只有這樣,才能講深講透,講練到位.因此,每位教師要研究20xx-2010湖南對口高考試題.

  第二輪復習的形式和內容

  1.形式及內容:分專題的形式,具體而言有以下八個專題。

  (1)集合、函數(shù)與導數(shù)。此專題函數(shù)和導數(shù)、應用導數(shù)知識解決函數(shù)問題是重點,特別要注重交匯問題的訓練。

  (2)三角函數(shù)、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此專題中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數(shù)的圖像與性質,恒等變換是重點。

  (3)數(shù)列。此專題中數(shù)列是重點,同時也要注意數(shù)列與其他知識交匯問題的訓練。

  (4)立體幾何。此專題注重點線面的關系,用空間向量解決點線面的問題是重點。

  (5)解析幾何。此專題中解析幾何是重點,以基本性質、基本運算為目標。突出直線和圓錐曲線的交點、弦長、軌跡等。

  (6)不等式、推理與證明。此專題中不等式是重點,注重不等式與其他知識的整合。

  (7)排列與組合,二項式定理,概率與統(tǒng)計、復數(shù)。此專題中概率統(tǒng)計是重點,以摸球問題為背景理解概率問題。

  ((9)高考數(shù)學思想方法專題。此專題 中函數(shù)與方程、數(shù)形結合、化歸與轉化、分類討論思想方法是重點。

  (二)、做到四個轉變。

  1.變介紹方法為選擇方法,突出解法的發(fā)現(xiàn)和運用.

  2.變全面覆蓋為重點講練,突出高考熱點問題.

  3.變以量為主為以質取勝,突出講練落實.

  4.變以補弱為主為揚長補弱并舉,突出因材施教

  5.做好六個重在。重在解題思想的分析,即在復習中要及時將四種常見的數(shù)學思想滲透到解題中去;重在知識要點的梳理,即第二輪復習不像第一輪復習,沒有必要將每一個知識點都講到,但是要將重要的.知識點用較多的時間重點講評,及時梳理;重在解題方法的總結,即在講評試題中關聯(lián)的解題方法要給學生歸類、總結,以達觸類旁通的效果;重在學科特點的提煉,數(shù)學以概念性強,充滿思辨性,量化突出,解法多樣,應用廣泛為特點,在復習中要展現(xiàn)提煉這些特點;重在規(guī)范解法的示范,有些學生在平時的解題那怕是考試中很少注意書寫規(guī)范,而高考是分步給分,書寫不規(guī)范,邏輯不連貫會讓學生把本應該得的分丟了,因此教師在復習中有必要作一些示范性的解答。

  (三)、克服六種偏向。

  1.克服難題過多,起點過高.復習集中幾個難點,講練耗時過多,不但基礎沒夯實,而且能力也上不去.

  2.克服速度過快.內容多,時間短,未做先講或講而不做,一知半解,題目雖熟悉,卻仍不會做.

  3.克服只練不講.教師不選范例,不指導,忙于選題復印.

  4.克服照抄照搬.對外來資料、試題,不加選擇,整套搬用,題目重復,針對性不強.

  5.克服集體力量不夠.備課組不調查學情,不研究學生,對某些影響教與學的現(xiàn)象抓不住或抓不準,教師頭頭是道,夸夸其談,學生心煩意亂.不研究高考,復習方向出現(xiàn)了偏差.

  6.克服高原現(xiàn)象.第二輪復習大考、小考不斷,次數(shù)過多,難度偏大,成績不理想;形成了心理障礙;或量大題不難,學生忙于應付,被動做題,興趣下降,思維呆滯.

  7.試卷講評隨意,對答案式的講評。對答案式的講評是影響講評課效益的大敵。評講的較好做法應該為,講評前認真閱卷,講評時將歸類、糾錯、變式、辯論等方式相結合,抓錯誤點、失分點、模糊點,剖析根源,徹底矯正。

  四、在第二輪復習過程中,我們安排如下:

  1. 繼續(xù)抓好集體備課。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必須抓落實,發(fā)揮集體智慧的力量研究數(shù)學高考的動向,學習與研究《考試大綱》,注意哪些內容降低要求,哪些內容成為新的高考熱點,每周一次研究課。

  2.安排好復習內容。

  3.精選試題,命題審核。

  4.測試評講,滾動訓練。

  5.精講精練:以中等題為主。

數(shù)學教學計劃 篇4

  教材教法分析

  本節(jié)課是蘇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必修(2)第2章第三節(jié)的第一節(jié)課.該課是在二維平面直角坐標系基礎上的推廣,是空間立體幾何的代數(shù)化.教材通過一個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讓學生感受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的必要性,內容由淺入深、環(huán)環(huán)相扣,體現(xiàn)了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能夠很好的誘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知識的探究過程中.同時,通過對《空間直角坐標系》的學習和掌握將對今后學習本節(jié)內容《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和選修2-1內容《空間中的向量與立體幾何》有著鋪墊作用.由此,本課打算通過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討論,利用類比建立起空間直角坐標系.

  學情分析

  一方面學生通過對空間幾何體:柱、錐、臺、球的.學習,處理了空間中點、線、面的關系,初步掌握了簡單幾何體的直觀圖畫法,因此頭腦中已建立了一定的空間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剛剛學習了解析幾何的基礎內容:直線和圓,對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根據(jù)坐標利用代數(shù)的方法處理問題有了一定的認識,因此也建立了一定的轉化和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這兩方面都為學習本課內容打下了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偻ㄟ^具體情境,使學生感受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的必要性

  ②了解空間直角坐標系,掌握空間點的坐標的確定方法和過程

 、鄹惺茴惐人枷朐谔骄啃轮R過程中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

 、俳Y合具體問題引入,誘導學生探究

  ②類比學習,循序漸進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用類比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探究新知識,使學生感受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和研究事物從低維到高維的一般方法.通過實際問題的引入和解決,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感受數(shù)學刻畫生活的作用,不斷地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

  教學重點

  本課是本節(jié)第一節(jié)課,關鍵是空間直角坐標系的建立,對今后相關內容的學習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所以本課教學重點確立為空間直角坐標系的理解.

  教學難點

  通過建立恰當?shù)目臻g直角坐標系,確定空間點的坐標。

  先通過具體問題回顧平面直角坐標系,使學生體會用坐標刻畫平面內任意點的位置的方法,進而設置具體問題情境促發(fā)利用舊知解決問題的局限性,從而尋求新知,根據(jù)已有一定空間思維,所以能較容易得出第三根軸的建立,進而感受逐步發(fā)展得到空間直角坐標系的建立,再逐步掌握利用坐標表示空間任意點的位置.總得來說,關鍵是具體問題情境的設立,不斷地讓學生感受,交流,討論.

數(shù)學教學計劃 篇5

  一、課程學習目標

  1、了解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概念,能夠正確應用sinA、cosA、tanA三個銳角三角函數(shù)表示直角三角形中兩邊的比;記憶 、 、 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函數(shù)值,并會由一個特殊的三角函數(shù)值說出這個特殊角。

  2、理解直角三角形中邊與邊的關系,角與角的關系和邊與角的關系,會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以及銳角三角函數(shù)解直角三角形,并會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銳角三角三角形的學習,進一步認識函數(shù),體會函數(shù)的變化與對應的思想,通過解直角三角形的學習,體會數(shù)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并結合實際問題對微積分的思想有所感受。

  二、本章知識結構圖

  三、本章內容安排

  1、主要內容:本章內容可分為兩節(jié),第一節(jié)主要學習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概念,第二節(jié)主要是研究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內容。第一節(jié)內容是第二節(jié)的基礎,第二節(jié)是第一節(jié)的應用,并對第一節(jié)的學習有鞏固和提高的作用。銳角三角函數(shù)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地工具,解直角三角形在實際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這也為銳角三角函數(shù)提供了與實際聯(lián)系的機會。

  2、本章的重點: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概念和解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3、本章的難點: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概念。

  4、本章的中考的地位和作用:①《銳角三函數(shù)》是各地中考的熱點之一,分值一般占10分左右,由于解直角三角形的應用廣泛,更容易提升學生的解決事實問題的能力,所以分值比例還呈上升的趨勢,僅以我市近三年的中考卷足以說明,詳見下面統(tǒng)計表:

  時間

  分值08年09年10年

  題號11、1911、15、188、11、14、20

  分值99.510.5

  比例7.5%7.9%8.6%

 、诒菊聝热菖c學過“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等內容聯(lián)系密切,并為高中數(shù)學中三角函數(shù)等知識的學習做好準備。

  四、課時安排

  1、本章教學時間按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shù)學九年級下冊《教師教學教學用書》是12課時,但是,根據(jù)我鎮(zhèn)教育中心統(tǒng)一安排了第十周的周四、周五(即20xx年4月21、22日)進行全鎮(zhèn)第一次的模擬考的要求,再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經備課組研究制定出中考備考計劃,根據(jù)計劃確定初步安排7節(jié)課,詳見如下:

  28.1 銳角三角函數(shù) ……3課時

  (1) 28.1銳角三角函數(shù)---正弦 ……1課時;

  (2) 28.1銳角三角函數(shù)---余弦和正切 ……1課時;

  (3) 281銳角三角函數(shù)---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 ……1課時。

  28.2 解直角三角形 ……4課時。

  (1)28.2解直角三角形 ……1課時;

  (2)28.2解直角三角形的應用(1)---測量問題 ……1課時;

  (3)28.2解直角三角形的應用(2)---方向角和坡度問題 ……1課時;

  (4)《銳角三角函數(shù) 》的單元復習課 ……1課時。

  2、單元測試卷是否要講評或是否要進行補考要看學生測試成績作最后的決定,如果成績不好,那么就統(tǒng)一去級補考,確保單元過關,每個模塊過關。

  五、教學中應注意問題:

  1、狠抓預習習慣。

  我國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一句名言:“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教學實踐證明,凡是學得好的同學都有預習的好習慣,用學生的話來說,預習了,上課就像復習,先人一步,一步領先,步步領先。因此,我們必須狠抓學生的預習習慣。怎樣才能把預習環(huán)節(jié)落到實處?《花城中學精品課程教學案》是一個很好的抓手,我們必須花大量的時間去抓學生課前做教學案的預習導學部分,我們還用了一根斜紋的橫格線的標志來區(qū)分它:“ ”,要求每個同學都要努力完成,老師開始在課堂上檢查,及時反饋預習情況,促進學生養(yǎng)成預習習慣。預習就像數(shù)學的運算問題,成敗在運算。如果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最好自已在上課前批閱學生的預習成果,使自已心中更有數(shù),教學案的內容呈現(xiàn)可以根據(jù)自已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變通,而不是一成不變,教學案強調學生必須課前預習。

  2、要轉變教學理念,堅持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我們編寫的《花中精品課程教學案》的原則就是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其中,學生的自主體現(xiàn)在預習,預習強調就是獨立完成,而在課堂上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合作交流的機會,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特別是生生互動,根據(jù)教育心理學規(guī)律,學生的同伴互助的影響比老師單獨教的效果更大,因此,我們還在學生的座位安排上也考慮異組同質的分法,方便學生在課堂上能開展小組合作,這樣,才能適應當前的課程改革,才能應對考試的變化。

  3、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偻怀鲋攸c,突破難點。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以前這個模塊是叫《解直角三角形》,而現(xiàn)在是叫《銳角三角函數(shù)》,為什么把名字更換呢?個人認為是因為本章重難點之一都是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概念,是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銳角三角函數(shù)又是一種超越函數(shù),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學生不好理解,怎樣才能突破這個重難點呢?我們首先先讓學生回憶學過哪些函數(shù)?什么叫函數(shù)?接著我們就設計了三個探究活動,讓學生通過計算、探索、歸納、證明,就可以讓學生對變量的性質以及變量之間的對應關系有深刻的認識,加深對函數(shù)觀念的理解,這樣的編寫方式就是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探索空間,開闊思路,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效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谔貏e注意通法和通解的訓練。由于中考一般把角變成特殊角處理,這樣往往會使一些題目出現(xiàn)特殊的解法,如果忽略了一般的解法,那么會防礙了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比如,教材P88的例4的解法是屬于通法,不過例中的條件把兩個方向角 、 分別取值為 和 后,則出現(xiàn) ,所以△PAB是一個直角三角形了,這樣很容易利用特解求出PB的距離了,而不用聯(lián)合兩個直角三角形的通解來求解。如果我們不注重通法的訓練,那么特解會在更多的情況下是解決不了通解的題目,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一題多解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壑匾晹(shù)學思想方法的運用。愛因斯坦曾說過,“方法是最有價值的知識”,本章有幾個十分重要的思想方法是需要強化運用的,比如,轉化思想、建構直角三角形的建模思想以及化曲為直的微積分的基本思想等等。

  4、注重應用的意識和加強與實際的聯(lián)系,學以致用。

  數(shù)學源于生活,是實際的需要。這章書在前言提出意大利的斜塔問題和后面的鋪設水管的長度問題、測量中的仰俯角問題、方向角問題及斜面的坡度問題等等,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解直角三角形在實際中的廣泛應用,我們必須提高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方法的歸納能力,比如,測量問題的一些專用的術語等等,首先必須準確理解,其次根據(jù)題意把實際問題抽象出數(shù)學問題,通過解決數(shù)學問題得到數(shù)學問題的答案,再將數(shù)學問題的答案回到實際問題上;顚W活用,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豐富有趣的實際問題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5、注意加強知識間的縱向聯(lián)系,使所學知識更加系統(tǒng)化、網(wǎng)絡化。

  全等三角形的有關的理論對理解本章內容有積極的作用。例如,在研究解直角三角形的可解性時,在直角三角形的六個元素中,除直角外,如果再知道兩個元素(其中至少有一個邊),這個三角形就確定下來,因此,這個直角形就可解了,事實上,我們還可以把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邊角關系式中從方程的角度去理解它,加強知識間的縱向聯(lián)系,使所學知識更加系統(tǒng)化、網(wǎng)絡化。

  6、不要急于結束新課,確保堂堂清。

  我校從20xx年開始實行真正的雙休日制度,再加上我們在初三階段數(shù)學課每周只安排了6節(jié),因此,我們在今年2月24日(開學第二周末)才開始講授《銳角三角函數(shù)》,本章的內容雖不多,不過很多的實際應用題,更需要學生能夠理解題意后才能建模,而這個恰好我們的學生的學習的難點所在,因此,在講授新課時,一定要講清概念,專用的術語等,讓學生在練習中切實掌握數(shù)學知識和數(shù)學的方法,不要急于趕進度,避免積重難返,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此外,由于我校每節(jié)課時是四十分鐘,如果大家是每節(jié)課是四十五分鐘的話,建議在每節(jié)課的最后五分鐘進行當堂過關測試就更好了。

數(shù)學教學計劃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算法的含義,體會算法的思想;

  (2)能夠用自然語言敘述算法;

  (3)掌握正確的算法應滿足的要求;

  (4)會寫出解線性方程(組)的算法;

  (5)會寫出一個求有限整數(shù)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體會解方程的一般性步驟,從而得到一個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步驟,這些步驟就是算法,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算法;

  (2)同一個問題也可能有多個算法,能模仿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步驟,寫出一個求有限整數(shù)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3、情感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對計算機的算法語言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明確算法的要求,認識到計算機是人類征服自然的一個有力工具,進一步提高探索、認識世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算法的含義,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判斷一個數(shù)為質數(shù)和利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算法設計.

  難點:把自然語言轉化為算法語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課題

  問題1:把大象放入冰箱分幾步?

  第一步:把冰箱門打開;

  第二步:把大象放進冰箱;

  第三步:把冰箱門關上.

  問題2:指出在家中燒開水的過程分幾步?(略)

  問題3:如何求一元二次方程 的解?

  第一步:計算 ;

  第二步:如果 ,

  如果 ,方程無解

  第三步:下結論.輸出方程的根或無解的信息.

  注意:在以上三個問題的求解過程中,老師要緊扣算法定義,帶領學生總結,反復強調,使學生體會以下幾點:

 、儆懈F性:步驟是有限的,它應在有限步操作之后停止,而不能是無限地執(zhí)行下去。

 、诖_定性:每一步應該是確定的并且能有效地執(zhí)行且得到確定的結果,而不應當是模棱兩可的。

 、圻壿嬓裕簭某跏疾襟E開始,分為若干個明確的步驟,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執(zhí)行完前一步才能進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準確無誤,才能完成問題。

 、懿晃ㄒ恍裕呵蠼饽骋粋問題的算法不一定只有唯一的一個,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⑤普遍性:很多具體的問題,都可以設計合理的算法去解決。

  注:其他還有輸入性、輸出性等特征,結論不固定.

  提問:算法是如何定義?

  (二)師生互動、講解新課

  x-2y=-1 ①

  回顧(課本P2內容): 寫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x y=1 ② 的算法.

  解:第一步,②×2 ①,得5x=1;③

  第二步,解③,得x= ;

  第三步,②-①×2得5y=3;④

  第四步,解④ ,得y= ;

  第五步,得到方程組的解為 x= ;y= 。

  思考1:你能寫出求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步驟嗎?

  上題的算法是由加減消元法求解的,這個算法也適合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對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組 可以寫出類似的求解步驟:

  第一步,①×b2-②×b1,得 ;③

  第二步,解③,得 .

  第三步,②×a1-①×a2,得 ;④

  第四步,解④,得 ;

  第五步,得到方程組的解為

 。ǜ咚瓜シǎ

  思考2:根據(jù)上述分析,用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可以分為五個步驟進行,這五個步驟就構成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一個“算法”.我們再根據(jù)這一算法編制計算機程序,就可以讓計算機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那么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算法包括哪些內容?

  思考3:一般地,算法是由按照一定規(guī)則解決某一類問題的基本步驟組成的.

  你認為:

  (1)這些步驟的個數(shù)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

  (2)每個步驟是否有明確的計算任務?

  總結:在數(shù)學中,按照一定規(guī)則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明確和有限的步驟稱為算法.

  算法(algorithm)一詞出現(xiàn)于12世紀,源于算術(algorism),即算術方法.指的是用阿拉伯數(shù)字進行算術運算的過程.在數(shù)學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明確的和有限的步驟.現(xiàn)在,算法通?梢跃幊捎嬎銠C程序,讓計算機執(zhí)行并解決問題.后來,人們把它推廣到一般,把進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驟稱為算法.

  廣義地說,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驟或程序.菜譜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機的使用說明書是操作洗衣機的算

  法,歌譜是一首歌曲的算法.在數(shù)學中,主要研究計算機能實現(xiàn)的算法,即按照某種機械程序步驟一定可以得到結果的解決問題的程序.比如解方程的算法、函數(shù)求值的算法、作圖的算法,等等.

  (三)例題剖析,鞏固提高

  例1(課本P3例1):如果讓計算機判斷7是否為質數(shù),如何設計算法步驟?

  算法:

  第一步,用2除7,得到余數(shù)1,所以2不能整除7.

  第二步,用3除7,得到余數(shù)1,所以3不能整除7.

  第三步,用4除7,得到余數(shù)3,所以4不能整除7.

  第四步,用5除7,得到余數(shù)2,所以5不能整除7.

  第五步,用6除7,得到余數(shù)1,所以6不能整除7.

  因此,7是質數(shù).

  課堂練習1:

  整數(shù)89是否為質數(shù)?如果讓計算機判斷89是否為質數(shù),按照上述算法需要設計多少個步驟?

  思考4:用2~88逐一去除89求余數(shù),需要87個步驟,這些步驟基本是重復操作,我們可以按下面的思路改進這個算法,減少算法的步驟.

  (1)用i表示2~88中的任意一個整數(shù),并從2開始取數(shù);

  (2)用i除89,得到余數(shù)r. 若r=0,則89不是質數(shù);若r≠0,將i用i 1替代,再執(zhí)行同樣的操作;

  (3)這個操作一直進行到i取88為止.

  你能按照這個思路,設計一個“判斷89是否為質數(shù)”的算法步驟嗎?

  算法設計:

  第一步,令i=2;

  第二步,用i除89,得到余數(shù)r;

  第三步,若r=0,則89不是質數(shù),結束算法;若r≠0,將i用i 1替代;

  第四步,判斷“i>88”是否成立?若是,則89是質

  數(shù),結束算法;否則,返回第二步.

  探究:一般地,判斷一個大于2的.整數(shù)是否為質數(shù)的算法步驟如何設計?

  在中央電視臺幸運52節(jié)目中,有一個猜商品價格的環(huán)節(jié),竟猜者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大體猜出某種商品的價格,就可獲得該件商品.現(xiàn)有一商品,價格在0~8000元之間,采取怎樣的策略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說出比較接近的答案呢?

  例2、一群小兔一群雞,兩群合到一群里,要數(shù)腿共48,要數(shù)腦袋整17,多少只小兔多少只雞?

  算法1:S1 首先計算沒有小兔時,小雞的數(shù)為:17只,腿的總數(shù)為34條。

  S2 再確定每多一只小兔、減少一只小雞增加的腿數(shù)2條。

  S3 再根據(jù)缺的腿的條數(shù)確定小兔的數(shù)量: (48-34)/2=7只

  S4 最后確定小雞的數(shù)量:17-7=10只.

  算法2:S1 首先設 只小雞, 只小兔。

  S2 再列方程組為:

  S3 解方程組得:

  S4 指出小雞10只,小兔7只。

  算法3:S1 首先設 只小雞,則有 只小兔

  S2 列方程

  S3 解方程得 ,則

  S4 指出小雞10只,小兔7只.

  算法4:S1 “請一名馴獸師”所有小雞抬一條腿,所有小兔抬兩條腿

  S2 有小兔 只

  S3 有小雞 只

  S4 指出小雞10只,小兔7只.

  算法5:S1 有小兔 只

  S2 有小雞 只

  二分法:

  對于區(qū)間[a,b ]上連續(xù)不斷,且f(a)f(b)<0的函數(shù)y=f(x),通過不斷地把函數(shù)f(x)的零點所在的區(qū)間一分為二,使區(qū)間的兩個端點逐步逼近零點,而得到零點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例3(課本P4例2):寫

  出用“二分法”求方程 的近似解的算法.

  算法分析:

  令f(x)= ,則方程 的解就是函數(shù)f(x)的零點.

  第一步,令f(x)= ,給定精確度d.

  第二步,確定區(qū)間[a,b],滿足f(a)·f(b)<0.

  第三步,取區(qū)間中點 .

  第四步,若f(a)·f(m)<0,則含零點的區(qū)間為[a,m],否則,含零點的區(qū)間為[m,b].

  將新得到的含零點的區(qū)間仍記為[a,b];

  第五步,判斷[a,b]的長度是否小于d或f(m)是否等于0.若是,則m是方程的近似解;否則,返回第三步.

  (四)課堂小結,鞏固反思

  1、算法的主要特點:

  (1)有限性:一個算法在執(zhí)行有限步后必須結束;

  (2)確切性:算法的每一個步驟和次序必須是確定的;

  (3)輸入:一個算法有0個或多個輸入,以刻劃運算對象的初始條件.所謂0個輸入是指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條件.

  (4)輸出:一個算法有1個或多個輸出,以反映對輸入數(shù)據(jù)加工后的結果.沒有輸出的算法是毫無意義的.

  2、計算機解決任何問題都要依賴算法,算法是建立在解法基礎上的操作過程,算法不一定要有運算結果.設計一個解決某類問題的算法的核心內容是將解決問題的過程分解為若干個明確的步驟,即算法,它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但有以下幾個基本要求:

  (1)符合運算規(guī)則,計算機能操作;

  (2)每個步驟都有一個明確的計算任務;

  (3)對重復操作步驟作返回處理;

  (4)步驟個數(shù)盡可能少;

  (5)每個步驟的語言描述要準確、簡明.

【數(shù)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數(shù)學教學計劃 數(shù)學教學計劃書07-30

數(shù)學教學計劃09-04

數(shù)學教學計劃07-17

數(shù)學的教學計劃08-06

實用的數(shù)學教學計劃范文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計劃范文10-10

實用數(shù)學教學計劃數(shù)學教學應用07-11

人教版數(shù)學教學計劃09-15

數(shù)學個人教學計劃08-23

通用數(shù)學教學計劃10-23

最新數(shù)學的教學計劃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