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畫風》教學設計
《畫風》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十五課。主要講三個小朋友一起動腦筋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xiàn)在紙上的故事?旄俜志W小編一起來看看《畫風》的教學設計范文吧!
【教材分析】
《畫風》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四冊第十五課。主要講三個小朋友一起動腦筋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xiàn)在紙上的故事。課文內容淺顯,學生一讀即懂,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有感情地朗讀中去體會三個孩子的思想,學習他們敢想敢做、相互協(xié)作的精神。同時通過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畫風,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應盡量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樂讀、樂聽、樂思。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表現(xiàn)欲望,所以教師要采取鼓勵機制,激發(fā)他們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熱情。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閱讀能力,能把課文讀通讀順,具有初步的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指導學生閱讀這篇課文,可讓學生在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中,去體會課文中三個孩子的思想,去學習他們敢想敢做、相互協(xié)作的精神,想出別的、更多的畫風的辦法。
【設計理念】
1.“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參與式學習方式。重視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和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
2.“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缎抡n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7個生字,會讀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
3.了解風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學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觀察和發(fā)現(xiàn)。
過程與方法:
1. 在讀、議、畫中理解課文,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2.通過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兒童豐富的想象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要勤于觀察生活,遇到問題要動腦筋,善于合作,敢于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2.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培養(yǎng)孩子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難點】
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培養(yǎng)孩子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方法】
1.教法: 這篇課文淺顯易懂,我選用“由扶到放”的教學方法。教師以一個教練的身份給學生加油,并作適當?shù)囊龑,學生通過動手畫,動口說,以及各種形式的讀,在畫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說中訓練語言,讀中積累知識,感悟情境。創(chuàng)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2.學法:本節(jié)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引導學生運用畫、說、讀、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不但能悟課文中的主要內容,而且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手段】
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素材。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謎語:“云兒見它讓路,花兒見它點頭,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
2.學生猜謎語。(師板書:風)
3.播放風聲的錄音,讓學生說說聽到了什么聲音?
4.“風”能聽得見,感受得到,那它能畫出來嗎?這節(jié)課有三個小朋友要向我們展示他們畫風的本領。(板書課題《畫風》)
【設計意圖:通過猜謎語,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初讀課文,情趣識字。
1.聽課文朗讀。(要求:認真聽,把不認識的字及時畫出來。
2.學生在情景中識字。(多媒體出示課文中三個小朋友的頭像和名字)
(1)指名喊喊他們的名字,跟他們打聲招呼。
(2)去掉音節(jié),認一認,讀一讀。
(3)利用卡片認識“宋、陳、趙、濤、丹、藝”六個生字,說說班中誰跟他們同姓,并練習組詞。
3.認讀字詞(出示課件指名讀、組詞讀、齊讀)。
4.齊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設計意圖:用本課三個主人公的頭像導入,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在識記生字時,采用多種形式識字并檢查學生的識記生字情況!
三、圖文對照,朗讀感悟。
1.默讀課文,思考:三位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
2.學習交流。
誰來告訴大家他們是怎樣畫風的?(找出文中的有關語句讀一讀)
3.三個小朋友給大家?guī)砹怂麄儺嫷娘L,我們來看一看。(課件展示)
4.你們喜歡誰的畫?從畫中你是怎么看出有“風”的?(指導朗讀相應的語句)
【設計意圖:多媒體展示風的畫面,可以便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感悟出文中三位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從而想出其他更多的畫風的方法!
5.小結:畫中的景物美嗎?一陣風吹了,這些畫就更美了,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6.這么美的畫,老師給他配上了一首小詩。(出示小詩《風來了》)讀一讀,學生完成填空,練習說話。
風來了,風把旗子吹動了,風藏在飄揚的旗子里。
風來了,風把(雨絲)吹斜了,風藏在(斜斜的)雨絲里。
風來了,風把(小樹)吹彎了,風藏在(彎彎的小樹)里。
風來了,風把(風車)吹轉了,風藏在(呼呼直轉的風車)里。
……
【設計意圖:教學中不僅要注重讓學生朗讀感悟,還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句式訓練,注重多種文體的感悟,為以后寫作打下基礎!
7.角色朗讀,情感體驗。
(1)分角色練習讀文(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2)三位小朋友為我們帶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你會怎樣夸夸他們呢?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和需求選擇朗讀,創(chuàng)設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四、馳騁想像,描繪美景。
1.你們想畫風嗎?說一說怎么畫?
2.出示課件,了解生活中的風。
3.小組合作畫風,
4.寫一寫。
風來了,風把( ),風藏在( )。
【設計意圖:為了拓寬學習空間,增強學生語文實踐活動的能力,讓學生畫風,把自己的奇思妙想繪出來。利用動口說,動手畫的環(huán)節(jié),在說中訓練語言,畫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造了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法的全過程。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培養(yǎng)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五、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的收獲可真多,既讀了課文,又學會了畫風,希望你們也做個勤于觀察生活、遇到問題愛動腦筋的好孩子。
六、布置作業(yè)。
1.師:三個愛動腦筋的小朋友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風變成了畫。我們敬愛的葉圣陶爺爺卻把風變成了詩。齊讀《我們知道》
《我們知道》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樹葉在枝頭顫動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在那兒了。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樹木微微點頭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正走過。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泛起波紋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來游戲了。
2.風不但能在詩里,還能在歌聲里,誰能唱一唱風的歌
3.完成課后練習。
【二年級下冊《畫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畫風》08-31
小學二年級下冊《畫風》教學設計08-15
畫風教學設計08-18
《畫風》教學設計11-11
《畫風》教學設計08-02
有關《畫風》教學設計10-28
畫風教學設計范文08-30
《畫風》的教學設計范文10-30
畫風教學設計模板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