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保密知識競賽活動試題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最新保密知識競賽活動試題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很多時候都會有考試,接觸到試題,借助試題可以更好地檢查參考者的學習能力和其它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自己的試題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保密知識競賽活動試題,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保密知識競賽活動試題 篇1
一、填空題(共10分,每小題2分)
1、新修訂的《保密法》列舉了( )種最常見、最典型的嚴重違規(guī)行為,只要有( )種行為之一的,不論是否產生后果,都將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工作人員離開辦公場所,應當將涉密載體存放在( )。
3、銷毀涉密載體,應當送( )指定的廠家銷毀,并由銷毀單位派專人押運監(jiān)銷。
4、電磁信號泄露泄密的方式主要是輻射和( )兩種方式。
5、銷毀磁介質、光介質等涉密載體,應當采用( )的方式徹底銷毀,確保( )。
二、單項選擇題(共20分,每小題1分)
1、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自2010年( )起實施。
A、8月1日 B、10月1日 C、5月1日
2、涉密計算機安裝從互聯(lián)網下載或來歷不明的軟件存在的泄密隱患主要是( )。
A、被植入“木馬”竊密程序 B、死機 C、盜版危害
3、《保密法》第三條規(guī)定:任何( )的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追究。
A、泄露國家秘密 B、竊取國家秘密 C、危害國家秘密安全。
4、處理涉密信息的計算機、傳真機、復印機等辦公自動化設備應當在單位內部進行維修,現(xiàn)場有專門人員監(jiān)督,嚴禁維修人員讀取或復制涉密信息;確需送外維修的,應當( )。
A、拆除涉密信息存儲部件 B、對涉密信息存儲部件進行加密處理 C、將涉密信息刪除
5、《保密法》第四條規(guī)定,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公開的事項,應當( )。
A、依法公開 B、以公開為原則公開 C、經保密審查后公開
6、關于傳遞涉密載體的做法不正確的是:( )。
A、在市內傳遞機密級和秘密級涉密載體,通過機要文件交換站進行,也可派專人送達 B、傳遞涉密載體,可由收件機關、單位的任何一工作人員簽收 C、寄往市外的涉密載體,要通過機要交通或機要通信部門傳遞
7、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 )都有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
A、國家公務員 B、共產黨員 C、企事業(yè)單位和公民
8、保密國家秘密的工作實行積極防范、突出重點、依法管理、( )的方針。
A、確保國家秘密安全 B、便利各項工作開展 C、既確保國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資源合理利用
9、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屆滿的,自行( )。
A、變更 B、公開 C、解密
10、涉密人員離崗、離職前,應當將所保管和使用的涉密載體全部清退,并( )。
A、登記銷毀 B、訂卷歸檔 C、辦理移交手續(xù)
11、收發(fā)涉密載體,應當履行( )手續(xù)。
A、清點、登記、編號、簽收等 B、交新 C、簽字
12、領導干部閱讀秘密文件、資料和辦理其他屬于國家秘密的事項,應當在( )內進行。
A、辦公場所 B、現(xiàn)場 C、家中
13、存儲國家秘密的介質,應按所存儲信息的( )密級標明密級,并按相應的密級文件管理。
A、最高 B、最低 C、相應
14、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的保密管理應實行( )制,由使用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的單位主管領導負責本部門的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的保密工作,并指定有關機構和人員具體承辦。
A、分工負責 B、單位負責 C、領導責任
15、某領導外出時提包被竊,找回后發(fā)現(xiàn)包內錢物丟失,涉密文件完整無缺。這一事件( )。
A、屬于泄密事件 B、不應視為泄密事件 C、在不能證明文件被不應知悉者知悉時,按泄密事件處理
16、發(fā)生泄密事件的機關、單位,應當在發(fā)現(xiàn)后的( )小時內,書面向有關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A、60 B、48 C、24
17、涉密信息設備改作非涉密信息設備使用或淘汰處理時,應當( )。
A、刪除涉密文件 B、格式化存儲部件 C、將涉密信息存儲部件拆除
18、使國家秘密被不應知悉者知悉的,屬于( )行為。
A、違規(guī) B、嚴重違規(guī) C、泄露國家秘密
19、《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26條規(guī)定,泄露國家秘密、工作秘密,或者泄露因履行職責掌握的商業(yè)秘密、個人隱私,造成不良后果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jié)較重的,給予( )處分;情節(jié)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A、降級 B、撤職 C、降級或者撤職
20、在保密方面不負責任,致使發(fā)生重大失密泄密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較大損失的,對負有主要領導責任者,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損失的,對負有主要領導責任者,給予( )處分。
A、撤銷職務 B、嚴重警告 C、撤銷黨內職務
三、多項選擇題(共30分,每小題2分)
1、涉密計算機使用過程中,下列哪些行為存在泄密隱患:( )
A、手機充電 B、連接有線電視 C、連接MP3、數(shù)碼相機
2、因工作需要,從互聯(lián)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上將所需數(shù)據復制到涉密計算機及網絡,下列哪些方式符合保密要求:( )
A、直接使用優(yōu)盤 B、使用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的信息單項導入設備 C、使用一次性刻錄光盤
3、涉密計算機的身份鑒別方式,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保密規(guī)定:
A、涉密計算機口令設置長度不少于8位,更換周期不超過一個月 B、涉密計算機采用IC卡USB KEY與口令相結合方式,且口令長度不少于4位;如果使用純口令方式,則長度不少于10位,更換周期不超過1個星期 C、絕密級計算機采用生理特征(如指紋、虹膜等)身份鑒別方式
4、涉密計算機不得使用下列哪些設備:( )
A、無線鍵盤 B、無線鼠標 C、無線網卡
5、下列哪些行為不符合涉密移動存儲介質保密管理要求:( )
A、通過郵局郵寄 B、統(tǒng)一登記、編號,按密件管理 C、隨意交由他人使用
6、確因工作需要,經審批攜帶涉密筆記本電腦及移動存儲介質外出,下列哪些做法不符合保密要求:( )
A、交由親友們代為保管 B、交由賓館代為保管 C、留在賓館房間寫字臺抽屜內
7、淘汰處理的涉密存儲介質和涉密計算機、傳真機、復印機等設備的信息存儲部件,應當嚴格履行清點、登記手續(xù),送交( )銷毀。
A、保密行政管理部門銷毀工作機構 B、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承銷單位 C、廢品回收單位
8、將手機帶入涉密場所,存在下列哪些泄密隱患:( )
A、暴露涉密目標 B、通話被竊聞 C、周圍的聲音信息被竊聞
9、某部干部李某為方便加班,用個人優(yōu)盤從單位涉密計算機中拷貝了大量涉密文件帶回家中,接入連接互聯(lián)網的計算機并進行處理,致使優(yōu)盤中的涉密文件被竊取。李某的哪些行為違反了保密規(guī)定:( )
A、使用個人優(yōu)盤拷貝涉密文件 B、將存儲有涉密信息的優(yōu)盤帶回家中 C、將存有涉密信息的優(yōu)盤接入互聯(lián)網的計算機處理涉密信息
10、國家秘密信息不得通過下列渠道傳遞:( )
A、手機短信 B、互聯(lián)網電子郵件 C、普通傳真機
11、如何限定國家秘密的知悉范圍:( )
A、應當根據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圍 B、能夠限定到具體人員的,限定到具體人員 C、知悉范圍以外的人員,因工作需要知悉國家秘密的,應當經過機關、單位負責人批準
12、以下國家秘密載體保密管理不正確的是:( )
A、起草涉密文件、資料的過程稿、送審稿、討論稿等,都應按照密級文件管理規(guī)定妥善保管,不得隨意丟棄 B、未經批準攜帶國家秘密載體出境 C、涉密文件經過密封包裝后,可采用中國郵政專屬的EMS快遞服務傳遞
13、以下關于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對機關、單位保密工作開展情況監(jiān)督管理說法正確的是:( )
A、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發(fā)現(xiàn)機關、單位存在泄密隱患的,應當要求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B、對存在泄密隱患的設施、設備、場所,應當責令停止使用 C、對嚴重違反保密規(guī)定的涉密人員,應當建議有關機關、單位給予處分并調離涉密崗位
14、涉密人員的責任是:( )
A、熟悉本崗位的保密要求 B、按規(guī)定履行保密工作責任
C、熟悉保密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知識技能 D、做好涉密載體管理工作
15、為防止計算機病毒的侵入和破壞,以下做法不正確的有:( )
A、使用正版軟件 B、定期備份數(shù)據 C、設置登錄口令
D、安裝防病毒軟件
四、判斷題(共40分,每小題2分)
1、大量的事實證明,誰不懂保密、不會保密、不善保密,誰就會成為網絡泄密的責任者和網絡竊密的被利用者。 ( )
2、計算機硬盤、優(yōu)盤等存儲部件的信息,即使經一般數(shù)據刪除或格式化處理后,仍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恢復。 ( )
3、為安全起見,出差時應當將涉密計算機及其移動存儲介質放在行李中托運。 ( )
4、處理涉密信息的多功能一體機不得與普通電話線連接! ( )
5、嚴禁使用私人移動存儲介質存儲涉密文件、信息。 ( )
6、國家工作人員確因工作需要隨身攜帶密件、密品外出時,不得進入購物、娛樂等公共場所。 ( )
7、以竊取、刺探、收買的方式,非法獲得國家秘密的,不論其有無境外機構、組織、人員背景,都應當依據《刑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 )
8、涉密人員離開涉密崗位以后,就不再對本人在原涉密崗位上知悉的國家秘密事項承擔保密義務。 ( )
9、保密工作領導責任制主要是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管好自己,在保密工作方面作表率。 ( )
10、“業(yè)務工作誰主管,保密工作誰負責”是保密工作的重要原則。 ( )
11、配偶、子女和本人都是涉密人員,可以互相談論涉密事項。 ( )
12、保密范圍定的越寬,密級越高,越有利于國家秘密的安全。 ( )
13、摘錄、引用密件中屬于國家秘密的內容,應當以其中最高密級和最長保密期限作出標志。 ( )
14、各級機關和涉密單位編發(fā)的內部工作簡報都應當定為國家秘密。 ( )
15、單位內部復制涉密載體應當履行審批手續(xù),復制機密級以上涉密載體須經部門或單位領導批準,加蓋復制戳記,視同原件管理,并進行登記。 ( )
16、閱讀、承辦、使用密件,應當在符合保密要求的辦公場所進行,嚴禁擅自攜帶外出。 ( )
17、某領導攜帶涉密U盤參加行業(yè)工作會議,會議要求報書面材料,因時間緊急,該領導使用涉密U盤連接營業(yè)場所計算機打印了機密級匯報材料,再作刪除處理。 ( )
18、涉密計算機不得安裝無線鍵盤、無線鼠標、藍牙、紅外和無線網卡。 ( )
19、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在國際互聯(lián)網絡主頁、電子公告欄、聊天室、網絡新聞上發(fā)布、談論、張貼、傳播國家秘密。( )
20、在對外經濟合作中,凡涉及國家秘密的資料未經保密審查和批準,一律不得對外提供。 ( )
最新保密知識競賽活動試題 篇2
一.單選題
1、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共有( C )。
A、五章三十四條 B、五章三十五條 C、六章五十三條
2、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于( C )由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
A、2010年1月1日 B、2010年10月1日 C、2010年4月29日
3、制訂保密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計劃、政策、措施,制訂保密技術裝備體制標準,并督促有關部門配備達標。這是( B )的職責。
A、各級黨委保密委員會 B、各級政府__部門 C、中央國家機關__機構
4、中央國家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 B ) 本系統(tǒng)的__。
A、監(jiān)督或管理 B、主管或指導 C、檢查或督促
5、國家秘密是關系( A ),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
A、國家的安全和利益 B、國家的經濟安全和政治利益 C、國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利益
6、國家秘密及其密級的具體范圍,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分別會同外交、公安、國家安全和( B )規(guī)定。
A、其他有關部門B、其他中央有關機關C、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
7、機關、單位應當對工作人員進行 ( C ),定期檢查__。
A、崗位培訓 B、警示教育C、保密教育
8、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規(guī)定,泄露國家秘密,不夠刑事處罰的,可以酌情( C )。
A、給予警告處分 B、進行批評教育 C、給予行政處分
9、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的有關規(guī)定,關于政黨的秘密事項的正確表述是( C )。
A、政黨的秘密事項經__部門確認后,屬于國家秘密事項
B、政黨的秘密事項與國家秘密性質不同,不屬于國家秘密事項
C、政黨的秘密事項符合保密法有關規(guī)定的,屬于國家秘密
10、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 A )。
A、絕密、機密、秘密三級 B、絕密和機密兩級 C、秘密和機密兩級
11、( C )以上地方各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在其職權范圍內,主管本行政區(qū)域保守國家秘密的工作。
A、省級 B、市級 C、縣級
12、縣級以上國家機關和涉及國家秘密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設臵( A )或者指定人員,管理本機關和本單位保守國家秘密的日常工作。
A、機構 B、管理工作機構 C、業(yè)務指導機構
13、國家秘密及其密級的具體范圍,應當在( B )公布。
A、社會范圍內 B、有關范圍內 C、機關、企事業(yè)范圍內
14、對某一事項是否屬于國家秘密和屬于何種密級有爭議的,由國家__部門或者省、自治區(qū)、( C )的__部門確定。
A、地市 B、縣(區(qū)) C、直轄市
15、國家秘密事項的保密期限需要延長的,由( C )決定。
A、原確定密級的保密期限的機關、單位決定
B、原確定密級的保密期限的機關、單位的上級機關決定
C、原確定密級和保密期限的機關、單位或者其上級機關決定
16、對于國家秘密保密期限已滿而未收到原定密機關、單位延長保密期限通知的,該項國家秘密可以( A )解密。
A、自行 B、由上級機關 C、由部門
17、對絕密級的國家秘密文件、資料和其它物品,非經( A )批準,不得復制和摘抄。
A、原確定密級的機關、單位或者其上級機關
B、原確定密級的機關、單位的上級機關或上級部門
C、原確定密級的機關、單位
18、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guī)定,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jié)嚴重的,應當( A )。
A、追究刑事責任 B、進行批評教育 C、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19、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規(guī)定外,( C )。
A、絕密級事項不超過二十年,機密級事項不超過十年,秘密級事項不超過五年
B、絕密級事項不超過十年,機密級事項不超過五年,秘密級事項不超過一年
C、絕密級事項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事項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事項不超過十年
20、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的,依法追究( B )。
A、行政責任 B、刑事責任 C、經濟損失
21、涉密人員出境,應當經過( C )的批準。
A、公安機關B、部門C、批準、任用涉密人員的主管部門
22、絕密級國家秘密,( A )才能接觸。
A、經過批準的人員 B、省、軍級以上人員 C、機關工作人員
23、對外交往與合作中需要提供國家秘密事項的,應當按照( B )提供。
A、合同規(guī)定 B、規(guī)定的程序事先經過批準后 C、協(xié)議
24、根據《保密法》和《保密法實施辦法》,( B )主管全國的__。
A、國家__機構 B、國家保密局 C、國務院
25、縣以上地方各級政府的__部門,在上級__部門的指導下,依照保密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管理( A )的__。
A、本行政區(qū)域 B、所屬各級政府 C、本區(qū)機關單位
26、下列哪一事項不應當確定為國家秘密( B )。
A、國務院視察工作的行程安排 B、省長視察工作的行程安排
C、出訪活動安排
27、秘密載體經管人員離崗、離職前,應當將所保管的秘密載體( A )。
A、全部清退并辦理移交手續(xù) B、部分清退并辦理移交手續(xù)
C、全部清退可以不辦理移交手續(xù)
28、各機關、單位對所產生的國家秘密事項,應當依照保密范圍的規(guī)定及時確定密級,最遲不得超過( A )。 A、10日 B、20日 C、30日
29、傳遞秘密載體,應當包裝密封;傳遞秘密載體的信封或者袋牌上應當標明( C )。
A、密級 B、密級和編號 C、密級、編號和收發(fā)件單位名稱
30、某機關工作人員因工作需要攜帶秘密載體外出,其下述做法中正確的是( A )。
A、采取保護措施,使秘密載體始終處于自己的有效控制之下
B、報經本機關主管領導批準后,獨自攜帶絕密級文件外出
C、報經本機關主管領導批準后,二人共同攜帶絕密級文件外出參加涉外活動
31、各級國家機關、單位對所產生的國家秘密事項,應當按照( B )確定密級。
A、保密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 B、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guī)定
C、本機關單位的保密規(guī)定
32、對是否屬于國家秘密和屬于何種密級有爭議的,由( C )確定。
A、國家__部門 B、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__部門
C、國家__部門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__部門
33、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由確定密級的( C )標明密級。
A、辦公室 B、主要承辦人 C、機關、單位
34、國家秘密事項的密級確定以后,確定密級的機關、單位的上級機關發(fā)現(xiàn)不符合保密范圍規(guī)定的,應當( B )。
A、及時自行采取措施予以糾正 B、及時通知確定密級的機關、單位糾正
C、及時通知有關__部門采取措施予以糾正
35、出現(xiàn)下列哪種情況時,保密期限內的國家秘密事項可由確定密級的機關、單位及時解密。( A )
A、從全局衡量公開后對國家更為有利的 B、離保密期滿不足1個月的
C、對經濟發(fā)展有利的
36、情況緊急時,保密期限內的國家秘密事項可以由確定密級的( C )直接解密。
A、本機關、單位 B、國家__部門 C、上級機關
37、對于上級機關或者有關__部門要求繼續(xù)保密的事項,在所要求的期限內( C )。 A、自行解密 B、可以解密 C、不得解密
38、各機關、單位確定密級、變更密級或者決定解密,應當由( A )提出具體意見交本機關、單位的主管領導審核批準。
A、承辦人員 B、負責人 C、__部門
39、復制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或者摘錄、引用、匯編屬于國家秘密的內容,( A )。
A、不得擅自改變原件的密級 B、視情況需要可以改變密級
C、既可以保留原件的密級,也可以改變原件的密級
40、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員因工作需要知悉我國家秘密的,應按照( C )的原則,報有關機關批準。
A、“誰主管,誰負責” B、“一事一批” C、“誰主管,誰負責”和“一事一批”
41、在對外交往與合作中,通過正當渠道提供國家秘密時,應當以一定的形式要求( B )義務。 A、雙方承擔保密 B、對方承擔保密 C、如期歸還的
42、對外提供涉及經濟、科技和社會發(fā)展方面的國家秘密時,批準機關應當向( B )通報有關情況。
A、級政府的__部門 B、同級政府的__部門
C、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政府的__部門
43、召開涉及國家秘密內容的會議時,主辦單位應當采取相應的保密措施,下面哪一項措施是錯誤的( B )。
A、具備安全條件的會議場所 B、使用無線話筒
C、依照保密規(guī)定使用會議設備和管理會議文件、資料
44、有下列哪種表現(xiàn)的,有關機關單位依照保密法給予獎勵( C )
A、在保密崗位工作 B、撿到文件資料上交__部門
C、對泄露或者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的行為及時檢舉
45、發(fā)生泄密事件的機關、單位,應當迅速查明( B ),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并報告有關__部門和上級機關。
A、主要、次要責任者,及一切涉密者
B、被泄露的國家秘密的內容和密級、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的范圍和嚴重程度、事件的主要情節(jié)和有關責任者
C、事件屬于敵我矛盾或人民內部矛盾,及處理上采用法律手段或行政手段的根據
46、對單位存在重大泄密隱患或發(fā)生失泄密事件負有主要領導責任的黨政領導干部,視其情節(jié)輕重,按照干部管理權限應當給予( C )處分。
A、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 B、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或者留黨察看
C、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
47、凡泄露國家秘密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有關機關、單位應當依照規(guī)定并根據被泄露事項和行為的具體情節(jié),給予( C )。
A、批評教育 B、黨紀處分 C、行政處分
48、凡泄露國家秘密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哪種情形應當從重給予行政處分( B )。
A、丟失國家秘密文件資料沒有造成損害后果的
B、以謀取私利為目的泄露國家秘密的 C、過失泄露1份秘密級文件資料危害不大的
49、泄露絕密級國家秘密,情節(jié)特別輕微的,可以酌情( B )行政處分。
A、免予 B、從輕給予 C、從重給予
50、以下行為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及其實施辦法規(guī)定的“泄露國家秘密”的是( B )。
A、使國家秘密被不應知悉者知悉的 B、不應知悉國家秘密者被動知悉國家秘密的
C、使國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觸范圍,而不能證明未被不應知悉者知悉的
最新保密知識競賽活動試題 篇3
一、判斷題:
1、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公開的事項,應當依法公開!( √ )
2、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和工作秘密。( × )
3、新修訂的保密法從行政層級和密級兩方面對定密權做了限定,不再授予縣級機關定密權,取消了設區(qū)的市、自治州一級機關絕密級定密權。( √ )
4、國家秘密的知悉范圍,應當根據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大范圍。( × )
5、絕密級國家秘密載體應當在符合國家保密標準的設施、設備中保存,并指定專人管理;( √ )
6、禁止在互聯(lián)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線和無線通信中傳遞國家秘密。( √ )
7、辦案過程中的密級鑒定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或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鑒定。( √ )
8、機關、單位負責人及其指定的人員為定密責任人,負責本機關、本單位的國家秘密確定、變更和解除工作。( √ )
9、根據新保密法規(guī)定,縣級機關、單位擁有定密權。( × )
10、機關、單位對在決定和處理有關事項工作過程中確定需要保密的事項,根據工作需要決定公開的,正式公布時即視為解密。( √ )
11、中央國家機關、省級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絕密級、機密級和秘密級國家秘密;設區(qū)的市、自治州一級的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只能確定秘密級國家秘密。( × )
12、新保密法規(guī)定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內部四級。( × )
14、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滿的,經定密機構審定后方可解密。( × )
15、機關、單位對外交往與合作中需要提供國家秘密事項,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員因工作需要知悉國家秘密的,應當報市級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并與對方簽訂保密協(xié)議。( × )
16、涉密人員離崗離職實行脫密期管理。( √ )
17、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對存在泄密隱患的設施、設備、場所,應當要求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 )
18、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鑒定有關事項是否屬于國家秘密以及屬于何種密級。( √ )
19、不準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國家秘密。( √ )
20、國家秘密事項的密級和保密期限一經確定,就不能改變。( × )
二、 單項選擇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于_______修訂通過,自_______起施行。( B )
A、1999年8月5日,2010年4月29日
B、2010年4月29日,2010年10月1日
C、2010年4月30日,2010年10月1日
2、國家秘密是關系國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_______知悉的事項。( C )
A、縣處以上領導干部
B、共產黨員
C、一定范圍的人員
3、國家機關和涉及國家秘密的單位保守國家秘密的日常工作,由_______管理。( B )
A、上級機關和上級單位
B、本機關和本單位
C、同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4、《新保密法》共有_______。( C )
A、五章三十五條
B、六章四十條
C、六章五十三條
5、《新保密法》規(guī)定,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公民都有保守_______的.義務。( A )
A、國家秘密
B、黨和國家秘密
C、商業(yè)秘密、工作秘密
6、《新保密法》的立法依據是( A )。
A、憲法
B、刑法
C、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指示
7、_______主管全國的__。_______主管本行政區(qū)域的__。 _______管理本機關和本單位的__。( A )
A、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國家機關和涉及國家秘密的單位(簡稱機關、單位)
B、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國家機關和涉及國家秘密的單位(簡稱機關、單位);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C、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國家機關和涉及國家秘密的單位(簡稱機關、單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8、國家秘密及其密級的具體范圍,由_______分別會同外交、公安、國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關機關規(guī)定。( B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B、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C、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
9、機關、單位確定、變更和解除本機關、本單位的國家秘密,應當由_______提出具體意見,經_______審核批準。( B )
A、本機關、單位負責人;定密責任人
B、承辦人;定密責任人
C、承辦人;本機關、單位負責人
10、機關、單位應當按照_______確定密級,同時確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不能確定保密期限的,應當確定解密的條件。( B )
A、重要程度
B、國家秘密及其密級的具體范圍的規(guī)定
C、解密的條件
11、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規(guī)定外,絕密級不超過_______,機密級不超過_______,秘密級不超過_______。( B )
A、四十年;三十年;二十年
B、三十年;二十年;十年
C、二十年;十五年;十年
D、十五年;十年;五年
12、國家秘密解密方式包括自動解密和審查解密。在審查解密過程中,機關、單位對一些保密期限即將屆滿、仍需繼續(xù)保密的國家秘密事項,應當在_______重新確定保密期限。( A )
A、原保密期限屆滿前
B、原保密期限屆滿后
13、國家秘密的知悉范圍,應當根據工作需要限定在_______。國家秘密的知悉范圍能夠限定到具體人員的,限定到具體人員;不能限定到具體人員的,限定到機關、單位,由機關、單位限定到具體人員。 ( A )
A、最小范圍;
B、最大范圍;
C、最合適范圍;
14、國家秘密的知悉范圍以外的人員,因工作需要知悉國家秘密的,應當經過_______批準。( B )
A、本機關、單位的涉密載體管理人
B、機關、單位負責人
C、本機關、單位的定密責任人
15、涉密信息系統(tǒng)按照_______實行分級保護。( C )
A、系統(tǒng)范圍大小
B、機關、單位保密程度
C、系統(tǒng)涉密程度
16、因工作需要攜帶涉密載體外出,要經_______批準;禁止攜帶_______涉密載體參加涉外活動。( C )
A、本機關、單位的涉密載體管理人;秘密級
B、本機關、單位的定密責任人;機密級
C、本機關、單位的主管領導;絕密級
D、本機關、單位的定密責任人;絕密級
17、根據現(xiàn)有規(guī)定,機關、單位經批準后,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對外提供_______以下國家秘密,_______國家秘密不得對外提供。( B )
A、絕密級;機密級
B、機密級;絕密級
C、秘密級;機密級
18、一般情況下,核心涉密人員的脫密期為_______,重要人員的脫密期為_______,一般涉密人員的脫密期為_______。( A )
A、3年到5年;2年到3年;1年到2年
B、2年到3年;1年到2年;1年以下
C、3年到4年;2年到3年;1年以下
D、3年到4年;1年到2年;1年到2年
19、機關、單位應當將涉及絕密級或者較多機密級、秘密級國家秘密的機構確定為_______,將集中制作、存放、保管國家秘密載體的專門場所確定為_______,按照國家保密規(guī)定和標準配備、使用必要的技術防護設施、設備。( B )
A、保密要害部位;重要保密單位
B、保密要害部門;保密要害部位
C、保密監(jiān)管單位;重要保密單位
D、保密監(jiān)管單位;保密要害部位
20、從事國家秘密載體制作、復制、維修、銷毀,涉密信息系統(tǒng)集成,或者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等涉及國家秘密業(yè)務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應當經過_______,應當與受委托的機關、單位簽訂_______,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 A )
A、保密審查核發(fā)資質證書;保密協(xié)議
B、上級業(yè)務主管部門批準;保密協(xié)議
C、上級業(yè)務主管部門批準;合同
D、保密審查核發(fā)資質證書;合同
21、互聯(lián)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運營商、服務商發(fā)現(xiàn)利用互聯(lián)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發(fā)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國家秘密的,應當立即_______,保存有關記錄,向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應當根據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刪除涉及泄露國家秘密的信息。( A )
A、停止傳輸
B、保存
C、刪除
22、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履行保密管理職責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_______;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_______。 ( A )
A、處分;刑事責任
B、警告;行政責任
C、警告;刑事責任
23、這次保密法修訂改_______為_______,不論是否產生泄密實際危害后果,只要發(fā)生了列舉的1種嚴重違規(guī)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C )
A、結果論;事實論
B、行為論;事實論
C、結果論;行為論
24、互聯(lián)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運營商、服務商違反本法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的,由_______或者國家安全機關、信息產業(yè)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予以處罰。( C )
A、工商部門
B、稅務部門
C、公安機關
25、涉密人員上崗應當經過保密教育培訓,掌握保密知識技能,簽訂_______,嚴格遵守保密規(guī)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 B )
A、保密責任狀
B、保密承諾書
C、保密協(xié)議書
26、涉密人員離崗離職實行_______管理。( A )
A、脫密期
B、定期匯報
C、行政監(jiān)督
27、_______國家秘密載體應當在符合國家保密標準的設施、設備中保存,并指定專人管理。( B )
A、機密級
B、絕密級
C、秘密級
28、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對保密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非法獲取、持有的國家秘密載體,應當予以_______。( C )
A、查封
B、銷毀
C、收繳
29、機關、單位對是否屬于國家秘密或者屬于何種密級不明確或者有爭議的,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_______確定。( A )
A、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B、安全部門
C、公安部門
30、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變更的,應當及時_______知悉范圍內的機關、單位或者人員。( C )
A、指派專人通知
B、電話通知
C、書面通知
【最新保密知識競賽活動試題】相關文章:
2017最新保密知識競賽活動試題07-29
2015年保密知識競賽活動試題06-04
2017最新保密知識競賽試題07-14
2015最新保密法知識競賽試題04-04
“百萬網民學法律”保密法知識競賽活動試題03-07
公司保密知識競賽試題01-25
2017保密知識競賽試題03-09
保密知識培訓考試題04-24
保密知識培訓考試題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