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培訓考試

中國醫(yī)學史試題

時間:2025-02-14 06:28:20 松濤 培訓考試 我要投稿

2022年中國醫(yī)學史匯編試題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離不開試題,試題有助于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真實水平。你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2年中國醫(yī)學史匯編試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年中國醫(yī)學史匯編試題

  第一·二章

  選擇題

  1、 下列為人類最初的疾病的是 ( D )

  A 口腔疾病 B 創(chuàng)傷性疾病 C 孕產和小兒疾病 D以上都是

  2、傳說針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時期,相傳(B)發(fā)明了針灸

  A、黃帝 B、伏羲 C、神農 D、炎帝

  3、古代導引療法是在哪種最早的衛(wèi)生保健活動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D)

  A、用火 B、居處 C、衣著 D、舞蹈

  4、人類最早發(fā)現(xiàn)的藥物是(A)

  A、植物藥 B、動物藥 C、礦物藥 D、以上都是

  5、據(jù)現(xiàn)代對甲骨文的研究得知,殷商時期對人體部位已有基本認識、定位、命名,下列說法錯誤的是(C)

  A、象形字“心”表明當時已經(jīng)觀察到心的形狀 B、骨、脛、肘等字說明對骨髓腔和關節(jié)的一定認識

  C、對人體內臟器官的命名很多 D、發(fā)、髯等字是對人體生理現(xiàn)象和功能觀察的結果

  6、下列不是以主要癥狀命名的疾病是(C)

  A、耳鳴 B、下痢 C、疾言 D、蠱

  7、某本歷史文化典籍突出反映了預防為主的思想,如:“服之不狂”、“食之不疽”出自(B)

  A、《詩經(jīng)》 B、《山海經(jīng)》 C、《禮記》 D、《周禮》

  8、在婚姻嫁娶方面古人認識到“同姓”近親結婚對繁衍后代不利,(D)載“禮不娶同姓”

  A、《周禮》 B、《山海經(jīng)》 C、《詩經(jīng)》 D、《禮記》

  9、環(huán)境與疾病密切相關,下列哪項體現(xiàn)了這一點(C)

  A、輕水多疽與痤人 B、甘水多尪與傴人 C、重水多尰與躄人 D、苦水多禿與癭人

  10、下列哪項與酒無關(A)

  A、使單味藥向多味藥轉變成為可能 B、大量飲服可產生麻醉 C、秦代以前用來處理尸體 D、“通血脈”、“行藥勢”

  11、中醫(yī)藥起源于(A)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早期 D.封建社會中期期

  12、在先秦文獻中,最早記載藥物功效的是(C)

  A.《周易》 B.《詩經(jīng)》 C.《山海經(jīng)》 D.《周禮》

  20、為百藥之長的是(C)

  A.湯 B.藥草 C酒 D米

  21、相傳創(chuàng)制湯藥的是(C)

  A . 扁鵲 B . 岐伯 C . 伊尹 D . 華佗

  22、以下哪部醫(yī)藥類書籍不屬于夏到春秋時期的醫(yī)學著作 (D)

  A詩經(jīng) B山海經(jīng) C禮記 D本草經(jīng)集著

  23、以下不屬于夏到春秋時期的治療疾病的方法是 (D)

  A腹部按摩 B火灸 C沐浴 D跑步

  24、不是醫(yī)藥起源的是 ( D)

  A動物本能說 B巫說 C圣人說 D 植物本能說

  25、《周禮》將當時的宮廷醫(yī)生分成四類,這四類是 (A)

  A食醫(yī),疾醫(yī),瘍醫(yī),獸醫(yī) B食醫(yī),疾醫(yī),瘍醫(yī),牙醫(yī) C食醫(yī),疾醫(yī),瘍醫(yī),潰醫(yī) D 疾醫(yī),瘍醫(yī),牙醫(yī),潰醫(yī)

  26、下面選項錯誤的是 (B)

  A《詩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B《山海經(jīng)》是我國先秦時期的一部古籍,漢代以后都 大多認為是歷史書

  C《禮記》是論述先秦禮儀制度,孔子與弟子回答等內容的著作 D《周禮》是一部通過官制來表達治國方案的經(jīng)典書

  27、甲骨文中的醫(yī)藥衛(wèi)生記載聯(lián)系到了許多方面的知識,有錯誤的是 (D)

  A人體部位 B 疾病 C治療 D房事

  是非題

  1、《山海經(jīng)》記載的藥物全是一藥治一病,或一藥治數(shù)病,或數(shù)藥治一病。 (×)

  2、《周禮天宮》記載當時的宮廷醫(yī)生分為食醫(yī)、疾醫(yī)、瘍醫(yī)、獸醫(yī)四科。這是醫(yī)學史上最早的醫(yī)學分科。 (√)

  3、《周禮天宮》記載醫(yī)師不僅掌醫(yī)治政令,而且主管各科疾病的醫(yī)療事務。 (√)

  4、春秋時期出現(xiàn)了以醫(yī)謀生的職業(yè)醫(yī)師。 (√)

  5、我國最早的原始醫(yī)療工具是砭石。 (√)

  6、據(jù)現(xiàn)代對甲骨文的研究知,早在夏朝人們就對人體部位已有基本認識、定位、命名,大部分沿用至今。 (×)殷商時期

  7、醫(yī)緩的“六氣致病說”成為后世病因學說的萌芽。 (×)醫(yī)和

  8、湯液是中醫(yī)最主要的劑型。 (×)

  9、在北京周口店出土的猿人牙齒和石器,是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人類化石。 (×)

  10、早期醫(yī)學是經(jīng)驗醫(yī)學,具有主動性和意識性。 (√)

  11、傳說針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時期,相傳黃帝發(fā)明了針灸 (×)伏羲

  12、成書于東漢的我國第一部本草著作神農百草經(jīng)托名于神農 (√)

  13、娶妻不娶周姓,三十回壯有金出自禮記 (√)

  14、《黃帝內經(jīng)》中“誰嘗百草而制九針”,是神農說的。 (×)

  15、湯液為百藥之長 (×)酒

  16、 伏羲是傳說中農業(yè)和中藥的發(fā)明者 (×)神農

  17、最早的衛(wèi)生保健有用火 ,居處,衣著,舞蹈。 (√)

  18、醫(yī)和創(chuàng)湯液 (×)伊尹

  19、《禮記》是論述先秦時期社會禮儀制度,孔子與弟子回答等內容的著作。 (√)

  20、“雨疾”意思是疾病像下雨一樣傳播,“疾年”意思是多疾之年 (√)

  21、內服藥是原始醫(yī)療的起源之一 (√)

  22、.醫(yī)和是戰(zhàn)國時期的主要醫(yī)學人物之一(×)春秋

  23、 《禮記》中皮膚破損為傷, 皮膚與肌肉斷裂為創(chuàng), 骨骼斷裂為折,皮膚,肌肉筋骨,斷裂為斷 (√)

  填空題

  1、《呂氏春秋》載:輕水所多_,_所多尰與躄人,甘水所多_,苦水所多尰與傴人。(禿與癭人;重水;好與美人)

  2、原始醫(yī)療的外治法有_、_、_。(砭石;針灸;按摩)

  3、原始人的疾病主要多見的為_、_、_三類。(口腔疾病 ;創(chuàng)傷性疾病 ;孕產和小兒疾病)

  4、古代先民認為_、_、_、環(huán)境是疾病產生的原因。(氣候;情志;飲食)

  5、歷史記載,伊尹與_有關、湯液的發(fā)明與使用、使單味藥向_轉變,促進了_的誕生,為臨床用藥經(jīng)驗進一步研究和總結提供條件。(湯液創(chuàng)制;多味藥;方劑)

  6、伏羲突出貢獻在_ 方面;神農突出貢獻在_方面(針灸;草藥)

  7、先秦時期《禮記》中記載的四種診斷方法歸納為 _、_、_、_。( 瞻 ;察 ;視 ;審 )

  8、關于醫(yī)藥起源有多種醫(yī)藥起源論,如醫(yī)源于_、_、_。(動物本能說;巫說;圣人說)

  9、我國現(xiàn)有最早的詩歌總集《_》 ;我國先秦時期的地理古籍《_》;記述先秦時期的社會禮儀制度的《_》等早期文化典籍。(詩經(jīng);山海經(jīng);禮記)

  10、 _制九針,_是農業(yè)和中醫(yī)藥的發(fā)明者,_的“六氣致病說”成為后世病因學說得萌芽。(伏羲;神農;醫(yī)和)

  11、人類_、_、_的第一要求,是醫(yī)學產生的基本條件之一。(生存;繁衍;保健)

  12、火的使用和發(fā)明,也為_、_、_ 等治療方法提供了重要條件。(熱熨 ;灸法 ;湯藥)

  13、最早是衛(wèi)生保健有 _、_、_、跳舞。(用火;居處;衣著)

  14、甲骨文上記載,根據(jù)疾病的傳播特征命名的如_、_、_等,是目前有關流行病喝多發(fā)病的最早記錄(降疾;雨疾;疾年)

  15、《周禮》記載的醫(yī)事制度中將當時的宮廷醫(yī)生分為_、_、_、獸醫(yī)4科,這是醫(yī)學史上的最早醫(yī)學分科。(食醫(yī);疾醫(yī);瘍醫(yī))

  16、《禮記》中_為傷,_為創(chuàng),_為折,_,_,_為斷。(皮膚破損 ;皮膚與肌肉斷裂;骨骼斷裂 ;皮膚;肌肉筋骨;斷裂)

  補充:1、食物中毒、腸胃病、皮膚病等原始人疾病無考古證據(jù)。

  2、古代引導療法是在舞蹈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

  第三章

  選擇題

  1、.迄今中國醫(yī)學史上最早設立的麻風病隔離機構是(B)

  A.太醫(yī)局 B.癘遷所 C.太常寺 D.校正醫(yī)書局

  2、下列哪個不是馬王堆漢墓醫(yī)書 (C)

  A.《五十二病方》 B.《脈法》 C.《吳普本草》 D.《養(yǎng)生方》

  3、(A)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醫(yī)學經(jīng)典

  A黃帝內經(jīng) B.難經(jīng) C.神農百草經(jīng) D傷寒雜病

  4、傷寒雜病論的作者是(A)

  A張仲景 B.王叔和 C.華佗 D葛洪

  5、《神農本草經(jīng)》共記載藥物(A)。

  A365種 B252種 C 52種 D720種

  6、( B )確立了辨證論治的原則

  A《神農本草經(jīng)》 B《傷寒雜病論》 C《黃帝內經(jīng)》 D《八十一難經(jīng)》

  7、(B)被譽為“方書之祖”

  A《神農本草經(jīng)》 B《傷寒雜病論》 C《黃帝內經(jīng)》 D《八十一難經(jīng)》

  8、( B )創(chuàng)造并應用了中藥麻醉術

  A扁鵲 B 華佗 C 淳于意 D 張仲景

  9、說明方劑按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組合的書是(B)

  A.《難經(jīng)》 B.《神農本草經(jīng)》 C.《內經(jīng)》 D.《傷寒雜病論》

  10、 (B)真實反映了西漢以前的醫(yī)學水平,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方書

  A.導引圖 B. 五十二病方 C.小品方 D. 肘后備急方

  11、 最早提出“奇經(jīng)八脈”的名稱的是哪一本書 (B)

  A傷寒雜病論 B.難經(jīng) C.內經(jīng) D.神農本草經(jīng)

  12、《傷寒論》確立(A)

  A、六經(jīng)辯證論治原則 B、腑臟辯證論治原則 C、十二經(jīng)辯證論治原則 D、五蘊六氣辯證論治原則

  13、張仲景被稱為(A)

  A、張長沙 B、長沙方 C、張傷寒 D、長沙太守

  14、確立腑臟辯證論治原則的書是(A)

  A、《金匱要略》 B、《傷寒論》 C、《黃帝內經(jīng)》 D、《難經(jīng)》

  15、"養(yǎng)生"一詞,最早見于(A)

  A、《莊子》 B、《素問》 C、《靈樞》 D.《道德經(jīng)》

  16、誰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正式傳記的醫(yī)家(A)

  A、扁鵲 B、黃帝 C、華佗 D、倉公

  17、華佗于何時發(fā)明麻沸散(A)公元208年

  A、1800多年前 B、2000多年前 C、2100多年前 D、1600多年前

  18、《五十二病方》(A)

  A、以植物藥為主,動物藥次之,礦物藥居末 B、以動物藥為主,植物藥次之,礦物藥居末

  C、以礦物藥為主,植物藥次之,動物藥居末 D、以植物藥為主,礦物藥次之,動物藥居末

  19、《陰陽脈死候》約(A)字,脈法300余字

  A、100余 B、200余 C、300余 D、400余

  20、(A)提出藥物七情和合理論。

  A、《神農本草經(jīng)》 B、《本草備要》 C、《本草拾遺》 D、《本草綱目》

  21、闡述藥物采集、加工、炮制和制劑的書是(A)

  A、《神農本草經(jīng)》 B、《本草備要》 C、《本草拾遺》 D、《本草綱目》

  是非題

  1、《黃帝八十一難經(jīng)》為我國現(xiàn)存的最早的醫(yī)學經(jīng)典。 (×)內經(jīng)

  2、《傷寒論》載方113首,《金匱要略》載方262首。 (√)

  3、戰(zhàn)國至東漢有許多著名醫(yī)家,“起死回生”的典故即出自于華佗。 (×)扁鵲

  4、《內經(jīng)》在分析病因病理時。特別強調精神對疾病的影響,如怒則傷肝,悲則傷肺。 (√)

  5、《內經(jīng)》最早提出“奇經(jīng)八脈”學說。(×)難經(jīng)

  6、《黃帝內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存的最早有關經(jīng)脈的文獻。 (×)陰陽十一脈經(jīng)和足臂十一脈經(jīng)

  7、“癘遷所”是迄今中國醫(yī)學史上最早設立的瘟疫隔離機構。 (×)麻風病

  8、《神農本草經(jīng)》收載藥物365種,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 (√)

  9、病在四肢血脈者,宜飲食而在夜;病在骨髓者,宜空腹而在旦。 (×)

  10、《足臂十一脈灸經(jīng)》和《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比《靈樞.經(jīng)脈》少手太陰經(jīng) (×)手厥陰經(jīng)

  11、病在胸膈以上者,先服藥后食;病在心腹以下者,先食而后服藥;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飲食而在夜 (×)

  12、《神農本草經(jīng)》對藥物炮制進行了說明,提出了藥物七情和合理論 (√)

  13、《卻谷食氣》是有關診斷的文獻,并介紹了我國獨有的養(yǎng)生術 (×)

  14、《傷寒雜病論》是我國最早的方書,被譽為“方書之祖” (×)

  15、《導引圖》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體育帛畫 (√)

  16、戰(zhàn)國時期精于望診,切脈的是外科鼻祖華佗 (×)

  17、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方書是傷寒雜病論 (×)

  18、云夢秦簡主要是秦代的法律制度、行政文書 (√)

  19、《五十二病方》真實反映了西漢以前的醫(yī)學水平,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方書 (√)

  20、《胎產書》是迄今我國發(fā)現(xiàn)最早婦產科文獻 (√)

  21、《難經(jīng)》以問答釋難的形式編撰而成 (√)

  22、《難經(jīng)》首創(chuàng)"獨取寸口" 的診脈方法 (√)

  23、《神農本草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 (√)

  24、《神農本草經(jīng)》完整提出四氣五味的藥性理論 (√)

  醫(yī)學考試試題

  一、填空題(每空2分)44分

  1. 正常膽汁24小時分泌( )ml,顏色呈( ),清亮無沉渣;術后24小時分泌膽汁( )ml,達( )ml可恢復飲食,顏色呈( )。

  2. 胸腔閉式引流 : 引流液體菌導管位置( );引流氣體( );膿胸( )。

  3. 胸腔引流瓶低于引流口平面( )cm。

  4. 腦室引流引流袋懸掛于距側腦室( )cm高度,搬動時( )引流管,雙側腦室引流時,應( ),不可( ),避免形成( )。

  5.正常腦脊液顏色( );腦脊液24小時分泌( )ml,引流應24小時小于( )ml。

  6. 開顱術后一般引流( )天,不宜超過( )天。

  7.急性闌尾炎腹痛特點是( )。

  8.腦室引流管拔管前遵醫(yī)囑先夾閉引流管一段時間,并觀察患者有無( )及( )等顱內高壓癥狀。

  二、單選題(每題2分)16分

  1.闌尾切除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 )。

  A、出血 B、腸粘連 C、切口感染 D、腹腔感染

  2.胃管不通暢時遵醫(yī)囑用20ml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胃管直至通暢但哪種疾病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

  A、食管胃手術后 B、腸梗阻 C、結直腸手術后 D、胰腺炎

  3.膽道手術后T管引流病人護理,不正確的是( )。

  A、妥善固定T管 B、觀察24h膽汁引流量 C、必要時可用無菌鹽水沖洗導管

  D、置管7天可拔管

  4.膽道T管引流和腹腔引流管的護理措施,兩者不同的是( )。

  A、保持引流管通暢 B、每天更換引流袋 C、觀察引流量和性狀

  D、拔管前夾管觀察1~2天

  5.膽道T管拔除前,夾管觀察的內容是( )。

  A、體溫、血壓、意識 B、腹痛、體溫、黃疸 C、腹痛、嘔吐、體溫

  D、黃疸、血壓、意識

  6.T管拔除指征是( )。

  A、引流管通暢,膽汁顏色正常 B、引流膽汁量逐日減少

  C、大便顏色正常,食欲好轉 D、造影無殘余結石,夾管后機體無異常變化

  7.應放置T管引流的手術是( )。

  A、膽囊切除術 B、肝葉切除術 C、膽總管探查術 D、門-腔靜脈吻合術

  8.急性闌尾炎的最常見最重要體征為( )。

  A、右下腹固定壓痛點 B、腰大肌試驗陽性 C、直腸右前方觸痛

  D、閉孔內肌試驗陽性

  三、多選題(每題3分)24分

  1.進行腦室引流管護理時應評估患者的( )

  A、瞳孔大小 B、對光反射 C、意識狀態(tài) D、生命體征 E、進食情況

  2.腦室引流管護理的主要目的有( )

  A、保持引流通暢 B、防止逆行感染 C、測量顱內壓 D、腦室造影 E、便于觀察引流液的性狀、顏色、量

  3.關于胸腔閉式引流管護理正確的選項是( )

  A、胸腔閉式引流瓶長玻璃管應沒入水中3~4cm

  B、水封瓶內的水柱一般波動幅度在4~6cm表示引流通暢

  C、術后患者若血壓平穩(wěn),應采取半臥位

  D、24小時引流量少于100ml,膿液少于20ml,胸片顯示肺膨脹良好、患者無呼吸困難,可考慮拔管

  E、胸腔閉式引流瓶的位置應低于胸腔40~60cm

  4.正常腦脊液( )

  A、無色透明 B、無沉淀 C、術后1~2天可略帶血性 D、 呈毛玻璃狀 E、有絮狀物

  5.保持胸腔閉式引流通暢的方法有 ( )

  A、患者取半坐臥位 B、囑患者患側臥位 C、翻身時防止受壓、打折,扭曲

  D、鼓勵咳嗽,深呼吸 E、定時擠壓胸膜腔引流管

  6.胃腸減壓期間應觀察的內容( )

  A、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量 B、記錄24h引流總量 C、觀察患者水電解質平衡情況 D、加強口腔護理 E、胃腸功能恢復情況

  7.引流袋的位置低于切口平面的有( )

  A、腹腔引流 B、T管引流 C、胸腔閉式引流 D、腦室引流 E、尿管引流

  8.急性闌尾炎常見的并發(fā)癥有( )

  A、切口感染 B、出血 C、粘連性腸梗阻 D、闌尾殘株炎

  四、判斷題(每題2分)16分

  1.腦室引流管的長度應以患者左側或右側臥位時不緊繃為宜( )。

  2.搬動腦室引流患者時,應先夾閉引流管,待患者穩(wěn)定后再打開( )。

  3.雙側腦室引流時,兩側引流管可同時打開( )。

  4. 鼻飼、梗阻、穿孔、腸道、賁門、胃手術胃管脫出可重新置管( )。

  5.胸腔閉式引流管脫出立即通知醫(yī)生( )。

  6.闌尾切除術后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鼓勵患者術后6h即可下床活動,以促進腸蠕動恢復,防止腸粘連( )。

  7.腹腔引流管用膠布Y型固定,防止滑脫,標識清楚( )。

  8.留置腦室引流管期間,保持患者平臥位,如要搖高床頭,需遵醫(yī)囑對應調整引流管高度( )。

【中國醫(yī)學史試題】相關文章:

2017年中國醫(yī)學史試題及答案06-01

中國國醫(yī)節(jié)醫(yī)學史參考試題(附答案)08-18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比賽試題09-17

2017中國漢字聽寫大賽試題10-12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試題及答案(精選2套)05-21

語文閱讀試題:為中國建筑求索10-22

2015中國公路法模擬試題08-27

中國古詩詞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09-01

2017年《中國詩詞大會》試題庫及答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