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2025年《論語》知識競賽試題(精選5套)
在學習、工作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會有試題,通過試題可以檢測參試者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大家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是好試題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5年《論語》知識競賽試題,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知識競賽試題 1
一、搶答題:
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仁者愛人”或“仁”)
2、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被譽為什么?(圣人)
3、孔子的弟子約有多少人?( B )
A、二千; B、三千; C、四千; D、五千。
4、“君子惠而不費”下面四句是什么?(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5、孔子認為生活的最高原則是什么?(仁)
6、“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試問是哪五者?(恭、寬、信、敏、惠 )
7、“匹夫不可奪志也”上面一句是什么?(三軍可奪帥也)
8、對于富貴,孔子的態(tài)度是什么?(取之以義)
9、孔子提倡哪兩種教學方法?(學思結(jié)合、溫故知新)
10、孔子十五歲開始立志于學,到了三十歲左右,通曉“六藝”,試問哪“六藝”?(《書》《詩》《易》《春秋》《禮》《樂》)
11、說出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質(zhì)至少三個。(仁、義、禮、智、信、勇)
12、孔子弟子中賢達者多少?(七十二)
13、“君子成人之美”后一句是?(不成人之惡)
14、孔子的政治主張是什么?(仁政)
15、孔子的消極思想是什么?(忠君尊王)
16、孔子被封為什么王?(B)
A、文惠王; B、文宣王。
17、孔子名什么?孔子字什么?(丘,仲尼)
18、孔鯉是孔子的第幾個兒子?(A)
A、第一個; B、第二個; C、第三個; D、第四個。
19、孔子首創(chuàng)了什么教育?(B)
A、貴族教育; B平民教育; C、素質(zhì)教育。
20、“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中的“憤”和“悱”各是什么意思?(憤:想弄明白而弄不明白。悱:想說而說不出來)
21、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下列哪一位?(C)
A、子路; B、曾皙; C、顏回; D、公西華。
22、哪一年是孔子誕辰2565周年?(D)
A、2000年;B、2004年;C、2008年;D、2014年。
23、孔子的生日是哪一天?(9月28日)
24、儒家講人生過程有八個過程,也稱“八條目”,請至少講出三條。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25、“六十而耳順”“耳順”是什么意思?(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
26、子貢在孔子的墳前蓋了一間小屋,為孔子守墳多少年?(14年)
27、孔子的母親的名字是什么?(顏征在)
28、現(xiàn)存《論語》共多少篇?(B)
A、19; B、20; C、25; D、28。
29、孔子在何處設(shè)教?(A)
A、 杏壇; B、桃壇; C、梨壇; D、田園。
30、孔子把什么視為道德的最高原則?(仁、義)
31、孔子整理、編訂了哪些古代典籍?(《詩》《書》《禮》《易》《樂》《春秋》)
32、孔子的思想什么時候成為封建社會正統(tǒng)思想?(漢朝以后)
33、孔子歸魯后,魯人尊以什么?(國老)
34、下列三項中,哪項與孔子無關(guān)?( A )
A、孔杯; B、孔林; C、孔道。
(注:孔杯:兄弟的代稱?琢郑嚎鬃蛹捌浜笠岬哪沟。孔道:孔子的學說。)
35、孔子所刪修的《春秋》是依據(jù)哪國史料整理而成的?(A)
A、魯朝; B、宋; C、秦; D、齊。
36、從何時起,《論語》被欽定為科舉考試必讀教科書?(B)
A、宋; B、元; C、明; D、清 。
37、“質(zhì)勝文則野”下一句是什么?(文勝質(zhì)則史)
38、孔子周游列國為期15年,對還是錯?(錯,應(yīng)是14年)
39、下列不是出自《論語》的成語是哪一個?(B,出自《孟子》)
A、朽木糞土; B、杯水車薪; C、禍起蕭墻; D、一匡天下。
40、請背出《論語》中孔子“教”與“學”理念的.句子不少于五句:
(1)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3)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4)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5)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6) 學而時習之。
(7) 溫故而知新
(8)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這則殆。
41、“孔子認為‘為仁之本’是‘忠義’”,這句話對還是錯?(錯。應(yīng)是孝悌)
42、“悌”是什么意思?(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
43、誰去世后,孔子悲呼“噫!天喪予!天喪予!”?(D)
A、顏征在; B、孔鯉; C、子路; D、顏回。
44、孔子死后,魯哀公親制誄(lěi)文悼念孔子,誄文中稱孔子為什么?(尼父)
45、歷代帝王除親自前往曲阜致祭外,還派官員致祭孔子,前后共有多少次?(A)
A、196次;B、128次;C、156次。
46、孔廟的主體建筑命名為什么?(大成殿)
47、孔子教子學詩學禮,歷來傳為美談?鬃雍蟠苑Q以什么傳家?(詩禮)
48、孔子年輕時曾經(jīng)擔任過哪兩種卑微的工作?(委吏:管理倉庫;秉田:管理畜牧)
49、(孔廟)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稱中國三大古建筑群。1961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50、山東曲阜孔廟內(nèi)有建筑104座,466間,古樹1250株。更是我國罕見的大型碑林之一,各類碑刻有多少塊?( A )
A、2000多; B、1500;多 C、1000多。
51、孔府即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緊鄰孔廟,是孔子嫡長孫世襲衍圣公的衙署和府第,有(“天下第一家”)之稱。
52、孔府為中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53、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
54、在孔子以后的兩千多年里,孔子思想首先傳入(朝鮮、越南、日本)等亞洲國家。
55、一九八八年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們聚會巴黎,他們得出的結(jié)論之一便是:人類要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56、“四書五經(jīng)”中的“四書”是指哪四部儒家經(jīng)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二、請根據(jù)以下提示,說出具體內(nèi)容:(共5題,每題10分)
1、 根據(jù)提示,說出他是誰?(顏回)
A、他是魯國人 B、他是七十二賢之一
C、他死后,孔子連呼“天喪予!天喪予!” D、他敏而好學,能聞一知十
2、 根據(jù)提示,說出他是誰?(子貢或端木賜)
A、他是最早的儒商 B、他是孔子七十二門徒中最富有的弟子
C、他是一個出色的外交家 D、孔子死后,他守了六年的喪。
3、 根據(jù)提示,說出他是誰?(子路或季路或仲由)
A、他隨孔子游學于列國 B、他死于衛(wèi)國的內(nèi)亂中
C、孔子見南子時,他很不滿 D、他耿直好勇
4、 根據(jù)提示,說出這是春秋時哪個國家?(齊國)
A、魯昭公兵敗曾逃亡至此 B、它在現(xiàn)在的山東境內(nèi)
C、孔子曾在此聽過韶樂 D、是周朝諸侯國之一,姜姓
5、根據(jù)提示,說出這是哪座城市?(洛陽)
A、它是我國的六大古都之一 B、孔子曾問禮于此
C、歷史上曾被稱為東都 D、以盛產(chǎn)牡丹出名
《論語》知識競賽試題 2
《論語》十則
、僮釉唬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③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④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⑤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⑨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解釋加粗詞的含義
1.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2.吾日三省吾身 。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5.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溫故而知新 。
7.士不可以不弘毅 。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二、翻譯下面句子。
9.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1.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三、閱讀全文,回答下列問題。
14.《論語》中闡述學習與思考關(guān)系的句子是什么?
15.生活中表示既善于從正面學習,也善于從反面借鑒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那句話來說明?
16.孔子借題發(fā)揮,教育弟子勤學好問的句子是什么?
17.闡述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是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的.句子是什么?
18.孔子感嘆時光易逝,以勉勵自己和學生要珍惜時間求學的句子是什么?
19.閱讀下列《論語》中的句子,把序號填入空格內(nèi)。
、賹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③學而時習之。④默而識之。⑤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⑦學而不厭,誨人不倦。⑧溫故而知新。⑨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談學習態(tài)度的有: 談學習方法的有:
20.哈爾濱經(jīng)貿(mào)洽談會召開,冰城百姓喜迎各國嘉賓,《論語》中有一句話可以表達這種喜悅,這句話是什么?
21. CCTV百家講壇曾連續(xù)解讀《論語》心得,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請結(jié)合《論語十則》中的相關(guān)句子也談?wù)勀愕男牡谩?/p>
答案:
1、 悅:愉快。
2、省:多次進行自己檢查。
3、罔:迷惑。殆:危害。
4、齊:相同
5、女:通汝,你。是,這。知,通智,聰明。
6、故,舊的知識。
7、弘毅:寬廣,剛毅。
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9、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10、光讀書學習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卻不去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11、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卻不感覺滿足,教導他人不知疲倦。
12、幾個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為我的教師的人在中間;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他們的短處,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13、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1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5.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8.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9.②③⑥⑦⑨、①④⑤⑧
20.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1.略
《論語》知識競賽試題 3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忽施于人。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1)學而不思則罔________
。2)是知也_________
(3)人不知而不慍________
。4)誨女知之乎___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所不欲,忽施于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關(guān)于學習態(tài)度的,還是關(guān)于學習方法的.?請聯(lián)系你的生活實際談?wù)剬Υ说母惺堋?/p>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項分析不確切的一項是( )
A.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蛇@一句主要闡述的是學習態(tài)度,指出要虛心向一切人學習。
B.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用反問的語氣,強調(diào)了學習知識不在于讓別人了解,而在于提高自己。
C.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闡述的是做學問不能不懂裝懂。
D.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今天仍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它啟示人們在學習上應(yīng)該虛心好學。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轉(zhuǎn)折用法的一項是( )
A.學而時習之
B.溫故而知新
C.擇其善者而從之
D.人不知而不慍
參考答案:
1.(1)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2)通智,聰明
。3)生氣發(fā)怒
(4)教導
2.(1)選擇他的優(yōu)點學習,把他的缺點拿來對照自己,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它。
。2)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
3.關(guān)于學習方法,感受略 。
4.D
5.D(以上主觀題意對即可)
《論語》知識競賽試題 4
一、基礎(chǔ)訓練
1、《論語》是先秦諸子散文之一,是一部散文著作,主要記錄 ,它是 家最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與 、 、 共稱“四書”。
2、曾子認為,每天應(yīng)該從哪些方面反省自己?
3、孔子認為對先進和落后的兩種態(tài)度是
4、孔子贊嘆音樂創(chuàng)作的高妙的句子是
5、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⑴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 ⑵已的不欲,勿施于人(施: )
、鞘坎豢梢圆缓胍悖ê胍悖 ) ⑷君子成人之美(美: )
⑸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斯: )
6、翻譯下列句子。
、乓娰t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剖坎豢梢圆缓胍悖沃囟肋h。
、蔷映扇酥溃怀扇酥異。
、炔粓D為樂之至于斯也。
7、找出文中的兩個成語,并解釋其中一個。
二、同步解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乏。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點)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平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8.曾子認為每天應(yīng)從哪三個方面進行自省?
9.孔子認為作為終身遵守的準則是什么?
10.孔子對富與貴的態(tài)度是什么?
11.孔子認為應(yīng)該如何得到官?你贊成孔子的觀點嗎?
12、孔子為什么贊同曾子的觀點?
13、你的理想是什么?學了《論語》十則后,對你世界觀的形成有什么幫助嗎?
三、美文賞讀
⑴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谱迂曉唬骸熬又^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⑶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茸釉唬骸暗轮恍,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勺釉唬骸爸卟换螅收卟粦n,勇者不懼。”
、试釉唬骸拔崛杖∥嵘,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4、給下列字注音:
。 ) 更( ) 徙( ) 傳( )
15、為下列句子中的字詞選擇正確的義項:
、乓娰t思齊焉( )A、賢明 B、賢明的人 C、舊時敬詞,用于平輩或晚輩
⑵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A、反省 B、節(jié)省 C、國家行政區(qū)域
、蔷又^也,如日月之食焉( )A、拜訪 B、犯過錯 C、過錯
、雀,人皆仰之( )A、更改 仰望 B、改錯 仰望 C、改錯 敬仰
、勺釉诖ㄉ显唬 )A、河邊 B、船上 C、四川境內(nèi)
⑺德之不修( )A、助詞,的 B、主謂之間,無實義 C、它,代詞
、淌俏釕n也( )A、表判斷 B、這 C、真實
⑼知者不惑( )A、知識 B、知識分子 C、聰明
、挝崛杖∥嵘恚 )A、太陽 B、日子 C、每天
16、文中的第1則談的是什么意思?在課文的六則當中有一段和它類似,請你默寫出來。
17、本文中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表明相似觀點的句子是
18、文中有一句流傳至今的成語,它 就 是
19、給下面句子選擇正確的譯文。
⑴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
A、看見賢明的地方便想著與之對齊,看見不賢明的地方就檢查自己。
B、看見賢明的人便想要向他看齊,看見不賢明的.人便要檢查自己。
C、看見賢明的人思念齊國,看見不賢明的人就返回內(nèi)地或自己所在的省。
D、發(fā)現(xiàn)賢明的人思念齊國,看見不賢明的人就要檢查自己。
、七^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
A、經(jīng)過它的時候,人們都看見了它;夜晚的時候,人們都仰慕它。
B、有了過錯時,人人都能看到它,改正過錯時,人人都仰望著他。
C、拜訪的時候,人人都看見了它;換一種說法,人人都仰望著它。
D、有了過錯時,人人都能看到;更不可能理解的是,人人都仰望著它。
⑶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
A、有知識的人沒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沒有憂慮,勇敢的人沒有畏懼。
B、知識意味著沒有疑惑,仁義意味著沒有憂慮,勇敢意味著沒有畏懼。
C、聰明的人沒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沒有憂慮,勇敢的人沒有畏懼。
D、聰明意味著沒有疑惑,仁義意味著沒有憂慮,勇敢意味著沒有畏懼。
參考答案:
1.孔子的言行;《大學》《中庸》《孟子》
2.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4.三月不知肉味
5.⑴誠實⑵施加⑶遠大的抱負和堅強的意志⑷美德⑸這樣
6.⑴看見德行優(yōu)秀的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優(yōu)秀的人也要(對照著)檢查自己。⑵讀書人不可以沒有遠大的抱負和堅強的意志,承擔的責任重大,艱難的道路還很長。⑶君子應(yīng)該成就別人的美德,不應(yīng)該促成別人的惡行。⑷不料想音樂創(chuàng)作竟然達到如此高的境界。
7.任重道遠、成人之美、見賢思齊,解釋略
8.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9、恕
10、以其道得之
11、通過修養(yǎng)仁德而得到,觀點有道理,有正確的一面,但不全面。
12、因為曾子的話暗合孔子的想法。孔子一生本想通過做官以仁道治天下,然而終不得志,最后產(chǎn)生了“道不得,乘桴浮于!钡南敕ā
13、言之有理即可。
14.略
15、⑴B⑵A⑶C⑷B⑸A⑹B⑺A⑻B⑼C⑽C
16、意思是看到別人的長處,就應(yīng)向別人學習,看到別人的短處就要反省自己身上有沒有類似的缺點,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1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信乎?傳而習乎?”
18、見賢思齊
19、依次是:BBC)
《論語》知識競賽試題 5
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6分)
①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之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
②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論語·季氏》)
10.“知者”(智者)說話有什么講究?請簡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11.孔子認為在侍奉有德位的君子時,應(yīng)如何正確說話?請簡要說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答案:
10. (2分)智者講究說話的時機,該說就說,不該說就不說。
11. (4分)①說話要沉穩(wěn),不要急躁;②說話要坦誠,不要隱瞞;③說話要察言觀色,把握最佳時機。
譯文:
、倏鬃诱f:“可以跟他說話卻不跟他說,就會失掉了朋友(錯失人才);不可以跟他說話卻跟他說,就會說錯話。有智慧的'人不會失去朋友(錯失人才),也不會說錯話!
②孔子說:“侍奉君子容易有三種過失:(君子)還未說到,(你)就先說了,這叫急躁;(君子)已經(jīng)說到,你還不說,這叫隱慝;不看臉色而貿(mào)然說話,這叫瞎子!
【《論語》知識競賽試題】相關(guān)文章:
環(huán)保知識競賽試題10-02
國學知識競賽試題07-10
國學知識競賽試題01-27
安全知識競賽試題08-11
憲法知識競賽試題03-25
2017保密知識競賽試題10-29
小學國學知識競賽試題08-23
公司保密知識競賽試題09-15
消費維權(quán)知識競賽試題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