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九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試題匯編
1、加點字注音無誤的一項()
A.滯留(zhì)麾下(huī)詰難(jié)重蹈覆轍(zhé)....
B.旁騖(wù)褻瀆(xié)聒噪(guō)一抔黃土(péng)....
C.睿智(ruì)隕落(yǔn)相契(qiè)廓然無累(guó)....
D.扶掖(yè)恣睢(zì)別墅(yě)庶竭駑鈍(shù)....
2.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
A.腦羞成怒泥民百姓斷章取義諛詞B.狼狽不堪刻骨銘心無與倫比嗤笑
C.歇斯底里根深帝固懷古傷今潮迅D.涕泗橫流一愁莫展面面相覷桑梓
3.下邊有語病的一句()
A.任何個人的成績和人民群眾的偉大創(chuàng)造比起來都不過是滄海一粟。
B.事實證明,一個人知識的多寡,成就的大小,關(guān)鍵在于勤的程度。
C.在知識的海洋中,使我們感到自己的深深不足。
D.學校希望通過多種渠道,大力開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違法犯罪。
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是()
A.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總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使自己的學識淵博。....
B.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
C.生活中,人們往往因立場和角度不同而對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這種情形是屢見不鮮....
的。
D.人類在與大自然的較量中,最直接、最經(jīng)常的對手是悄無聲息的氣候。....
5.在下面語段橫線上依次填人關(guān)聯(lián)詞語,最準確的一項是()
在一定條件下,科學知識之所以正確是因為經(jīng)過了實踐的檢驗。條件變化了,原有的科學
知識會被人們用新的實踐去檢驗,會被修改和發(fā)展成新的科學知識。但人們之所以要不斷學
習是因為原有知識統(tǒng)統(tǒng)“過期變質(zhì)”,是因為新條件下產(chǎn)生的新知識能使人們的知識、
思維和智慧更上一層樓。
A.如果從而并非而B.如果從而不僅而且
C.雖然但是不僅而且D.雖然但是并非而
6.下面對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左牽黃,右擎蒼”一句,運用借代的修辭手法,塑造了詞人出獵時左手牽黃犬,右手托著蒼鷹豪
邁瀟灑的形象。
B.“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一句,描寫獵隊武士的裝束打扮,并以千騎飛馳的勇武氣勢來烘托親率
獵隊的詞人自己。
C.“持節(jié)云中,何時遣馮唐”一句,運用典故表達了詩人以馮唐自況,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
戍邊殺敵,報效朝廷。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貪殘侵掠”的天狼星暗喻數(shù)犯邊境的遼和西夏,表達詞人渴望
抗敵戍邊的雄心。
7.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A.程老師是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頭發(fā)剪得短短的,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樣有點像
男孩子。
B.那時候大家簡直好像馬上就會看見他揮著手帕喊著:“喂!菲利普”!
C.我孩子時候,在斜對門的豆腐店里確乎終日坐著一個楊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熟悉的樹木,村莊,橋梁??都在不停的后退,成為杜小康眼中的遙遠之物。
8.按照上下文連貫的要求,橫線上應(yīng)填的選項是()
蔥嶺腳下則是五顏六色的石頭,紫紅、黛青、黧黑、奶白、豆綠。傳說,這里是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地
方,不周山就是蔥嶺。這色彩繽紛的石頭,就是女媧補天之石嗎?。在這塊滄桑的大地上,今天,一代一代新中國的建設(shè)者
們,遠離家人,從內(nèi)地來到邊疆,潤色蔥嶺、美化蔥嶺。
、偬瞥诖嗽O(shè)立了“蔥嶺守捉”,高僧玄奘經(jīng)此講經(jīng)月余,然后去天竺國取經(jīng)。②當年周天子姬滿曾駕
著八駿到過這里。③1876年左宗棠率軍挺進新疆,驅(qū)除外寇,拱衛(wèi)了這片神圣的國土。
、軡h朝的都護
曾到此駐守。
A.③①④②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④①③②
9.與下面的句子銜接最恰當?shù)囊痪涫?)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學作品中經(jīng)常描寫的對象,它們各有所長:
A.梅花沒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沒有梅花那么芬芳。
B.雪花沒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沒有梅花那么芬芳。
10.從文學常識的角度看,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A.《西游記》—吳承恩《水滸傳》—施耐庵《聊齋志異》—蒲松齡《儒林外史》-吳敬梓
B.《故鄉(xiāng)》—小說《藤野先生》—散文《風箏》—散文《看云識天氣》-說明文
C.香菱、劉姥姥—《紅樓夢》星期五—《魯賓遜漂流記》韓麥爾先生—《最后一課》
D.三顧茅廬—《出師表》溫故知新、舍生取義—《孟子》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記》
二、積累運用(14分)
11.按要求默寫古詩文。(4分)
。1)塞下秋來風景異,。(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2)《武陵春》中最為人稱道的頗有新意寫“愁”的句子是,,。(李清照《武陵春》)
。3)過盡千帆皆不是,,。(溫庭筠《望江南》)
。4)《諸葛亮集》中有一句話,“賞不可不嚴,罰不可不均。”與《出師表》中的“,
”兩句意思一致。
12.名著閱讀
。1)、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與情節(jié),其中搭配不當?shù)囊豁検牵ǎ?分)
A,魯智深——倒拔垂楊柳B,孫悟空——大鬧天宮
C,諸葛亮——三顧茅廬D,劉姥姥——三進大觀園
。2)、《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將個個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個特征鮮明的外號。請用一句話
寫出《水滸傳》中你最熟悉的故事:。請寫出《水滸傳》中你
喜歡的一位好漢的外號:并說出此外號表現(xiàn)出的人物特征:。(3分)
13.仿寫(2分)
以“愛心”為陳述對象,仿造下面的句式,續(xù)寫兩個恰當?shù)谋扔骶,使之?gòu)成一組排比句。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
愛心是_____________,;
愛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探究名言(3分)下面是小鵬摘抄的魯迅名言,這些名言反映了魯迅的哪些精神?請你分別用四
字詞語概括。(概括出三種精神即可)(3分)
名言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名言二: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名言三: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名言四:單是說不行,要緊的是做。
名言五: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三、閱讀訓練
(一)文言文閱讀(13分)
。祝┯H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ㄒ遥└咦妫▌睿┰唬骸肮湟,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張良);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保ㄟx自《史記高祖本紀》)
15、解釋下列加點字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2)給饋餉,不絕糧道()...
16、下列各組句子加點詞意思不同的兩組是()(2分)
、佼斒乐掳偃f之軍②決勝于千里之外不求聞達于諸侯....
、畚粗涠哉闷渚挞芸捎嬋斩病S幸环对龆荒苡茫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面兩個句子。(4分)
。1)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2)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18、寫出源于選文中的兩個成語(2分)
(1)(2)
19、甲、乙兩文都談到了用人的問題,你認為諸葛亮和劉邦都強調(diào)了什么?你對此有何看法?(3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30分)
克隆快樂(13分)
在教學《凡卡》一課時,我刻意設(shè)計并且營造一種十分悲愴的氣氛,目的是讓孩子們深切地感受舊俄國社會窮苦孩子悲慘的命運,激發(fā)學生對凡卡的同情和對沙皇黑暗統(tǒng)治的痛恨。
在課尾時,我滿懷傷感地對學生講述道:“孩子們,你們知道嗎?凡卡提心吊膽好不容易有機會寫成的這封信,卻是一封無法讓爺爺收到的‘死信’,可九歲的凡卡哪里知道這些呀!他依然編織著自己最美麗的夢。這個結(jié)局似喜實悲,暗示凡卡甜蜜的希望將變成痛苦的失望,凡卡的悲慘生活還將繼續(xù)下去??”我從孩子們臉上凝重的表情中享受到了一種成功的愉悅,心里暗暗為自己的“煽情藝術(shù)”叫絕,此時我又趁熱打鐵說:“今天的作業(yè)就以《凡卡寄信以后》為題寫一篇小作文!
下課鈴響后,我拿著課本,邁著最輕快的步子回到辦公室,期待著孩子們的“杰作”,我知道他們已經(jīng)有動于衷了。
當我閱讀完學生的習作后,驚異地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雖寫出了凡卡盼望親人的急切心情,卻沒有寫凡卡飽受毒打的痛苦和悲慘死去的場面。相反,他們卻著力描述凡卡日后生活的幸福。有的寫老板突然良知覺醒,改變了對凡卡的態(tài)度;有的寫一位有錢的好心人收養(yǎng)了凡卡;有的寫凡卡成功逃跑,和爺爺一起過上幸福生活??
面對辦公桌上的這摞作文本,我迷惑了,茫然了:學生為什么會這么寫?這明明不符合事實,是我沒把當時的歷史背景介紹清楚?還是我沒把文章分析透徹呢???一串串疑問像一張張底片被清洗出來,令我無法動筆批閱,于是作文一本都沒改,先聽聽孩子們的想法再說吧。
第二天的作文講評課上,學生們憤憤不平的情緒,擊潰了我所有的假設(shè)。課堂已經(jīng)沒有了先前的平靜,孩子們爭著表白自己的心聲——
咱們班最有愛心的李露露最先發(fā)言:“凡卡夠可憐的,我們?yōu)槭裁床荒芙o他一點點生存的希望?老師,你真殘忍,人家契訶夫就不忍心看著他死,所以文章才嘎然而止,你卻要借我們的筆讓他死!蔽覇∪涣,原來她是這么理解作者意圖的,我備課時可從來沒這樣想過。
靦腆的高陽說:“要是凡卡還活在我們身邊,我一定會把自己的棉衣、皮鞋、面包給他寄去,希望他能像我們一樣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生活??”
黃子涵沒容高陽說完就搶著說:“還有我的動畫碟片和游戲機!痹谕瑢W們的笑聲中,他不好意思地又坐下了。??
咱們班的班長見同學們情緒稍微平靜時,接過話茬,無限感慨地說:“要是快樂也能克隆,那該多好!”教室里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不知道這掌聲是送給班長的,還是送給凡卡的。
是啊!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心靈里儲存的就是陽光,原來孩子們在用自己的“仁愛”給絕望的凡卡找一個生命的出口。為什么要用我的成熟來禁錮他們的童真呢?為什么要用我的評判來折斷他們想象的翅膀呢?
切不能用我們的沉重去凝固孩子們美麗的心靈!
20.概括文章故事情節(jié)(字數(shù)在15字以內(nèi))。(2分)
21
下課鈴響后,我拿著課本,邁著最輕快的步子回到辦公室,期待著孩子們的“杰作”,我知道他..
們已經(jīng)有動于衷了。
答:
22.根據(jù)提示品析下面句子在表達上的妙處。(4分)
。1)一串串疑問像一張張底片被清洗出來,令我無法動筆批閱。(注意修辭手法)
答:
。2)切不能用我們的沉重去凝固孩子們美麗的心靈!(注意“凝固”一詞)
答:
23.讀完全文后,你對題目“克隆快樂”的含義有了哪些認識?(3分)
答:
24.作文講評課上完了,“我”作為孩子們的老師對這節(jié)課要有一個結(jié)束語。請你代替老師擬寫,不超過60個字。(2分)
答:
人人皆可為國王(11分)
①說到權(quán)力和享受,國王可算是一國之最。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標,但我們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們?nèi)巳硕伎梢猿蔀樽约旱膰酢?/p>
、陔m然大有大的好處,但它卻不能占據(jù)全部的風光。比如,同是長度單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則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書甚至一張紙的厚薄則難為它了。同是觀察工具,望遠鏡可以觀數(shù)里、數(shù)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則不行,能揮灑自如的是顯微鏡。以人而論,權(quán)大位顯,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樂、平民之趣!都t樓夢》里鳳姐說得好,“大有大的難處”。據(jù)說現(xiàn)在的荷蘭女王也很為繼承人發(fā)愁,因為她的三個子女因擔心失去生活之趣對王位都不感興趣。
、墼诂F(xiàn)代社會里,每一個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國里成為國王,享受高呼萬歲的崇敬,享受鮮花和紅地毯。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國王;作家、畫家是欣賞者的國王;學者、教授是他學術(shù)領(lǐng)域的國王;幼兒園的阿姨、小學校的教師整天享受著孩子們的擁戴,也儼然如王——孩子王。就是牧羊人,在藍天白云下長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間唯我獨尊的國王感。
、墚斠粋人壯志難酬或懷才不遇時,他仍然可以為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北宋時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歡他,幾次考試不第連個做臣子的資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當“民”!胺灿芯幎加辛~”。因而他在詞壇成為了自己的國王——詞王。林則徐被清政府貶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卻爭相拜迎,淚灑長亭,贈衣贈食爭睹尊容。到住地后人們又去慰問,去求字。以至于待寫的宣紙堆積如山。在人格王國里林則徐被推舉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為王。我看過一場演唱會,那歌手也沒有什么名,但當時著實有王者風范,臺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澀地高喊“我愛你”,演唱結(jié)束,要跟他擁抱。
、迖醯木裣硎苡腥阂皇怯谐删透;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隨者。只要做到這三點,不管你是白金漢宮里的英國女王,還是拉著小提琴的街頭藝術(shù)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樣的滿足。要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只要誠實、勤奮就行——因為你雖沒有王業(yè)之成,大小總有事業(yè)之成;雖沒有權(quán)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雖沒有臣民追隨,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緣,也可能還有崇拜者。所以人人皆可為國王,誰也不用自卑,誰也不要驕傲。
25.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26.文章第②段運用的論證方法主要是什么?作用是什么?(3分)
27.文章第③段到第⑤段分別是從哪些方面來論述文章觀點的?(2分)
28.請在第④段結(jié)尾處列舉一個事例來補充論述。(2分)
29.你認為本文的觀點對生活中的哪些人會有非常大的觸動?(2分)
關(guān)于智力問題(9分)
什么是智力?有人說,智力的涵義包括聰穎、預(yù)見、速度,能同時應(yīng)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義為學習、作判斷的能力和想象力。在現(xiàn)代文獻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維的能力、推理的能力。
【九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試題】相關(guān)文章:
2015年初三語文上冊期末考試題02-26
一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題07-27
三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題01-13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試題01-13
六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試題01-21
六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試題03-26
三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試題08-13
關(guān)于五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題08-09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題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