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技術實務》習題
1.除二類居住建筑外,高層建筑的( D )和安全出口處應設燈光疏散指示標志。
A.電梯前室
B.設備用房
C.地下室
D.疏散走道
2.人防工程中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總建筑面積大于( B )m2的商業(yè)營業(yè)廳等公眾活動場所疏散走道的地面上,應設置能保持視覺連續(xù)發(fā)光的疏散指示標志。
A.300
B.500
C.800
D.1000
A.90
B.180
C.360
D.540
4.人防工程中的應急照明,其地面照度不應小于( D )lx,連續(xù)供電時間不應小于( )min。
A.1,20
B.1,30
C.5.20
D.5.30
5.機械加壓送風的防煙樓梯間的余壓應為( C )Pa。
A.20~30
B.30~40
C.40~50
D.50~60
6.機械加壓送風口的風速不宜大于( C )m/s。
A.5
B.6
C.7
D.8
7.高層民用建筑內長度超過( B )m的無直接自然通風內走道應設機械排煙系統(tǒng)。
A.15
B.20
C.40
D.60
8.防煙分區(qū)內的排煙口距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 B )m。
A.20
B.30
C.40
D.60
9.機械排煙口與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鄰邊緣之間的最小水平距離不應小于( C )m。
A.1.0
B.1.2
C.1.5
D.2.0
10.層數(shù)超過( B )層的高層民用建筑,其機械防煙加壓送風系統(tǒng)及送風量應分段設計。
A.24
B.32
C.34
D.50
11.帶裙房的高層建筑防煙樓梯問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當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開啟外窗進行自然排煙、裙房部分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時,其前室或合用前室應設置( B )。
A.局部機械排煙設施
B.局部正壓送風系統(tǒng)
C.向疏散方向開啟的甲級防火門
D.向疏散方向開啟的丙級防火門
12.靠外墻的采用自然排煙的防煙樓梯間,每( C )層內可開啟的外窗總面積之和不應小于( )m2。
A.3,2
B.5,3
C.5,2
D.3,3
13.火災探測器周圍( D )m內不應有遮擋物。
A.2.0
B.3.0
C.1.0
D.0.5
1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報警區(qū)域是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警戒范圍按防火分區(qū)或( A )劃分的單元。
A.樓層
B.房間
C.工作區(qū)
D.疏散通道
15.在設有空調系統(tǒng)的房間內,火災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 D )m。
A.3.0
B.2.5
C.2.0
D.1.5
16.根據(jù)房間高度選擇感溫火災探測器的靈敏度,當房間高度在7m時,應選擇( A )感溫火災探測器。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
17.火災探測器布置時,當梁凸出頂棚的高度超過( D )mm時,被梁隔斷的每個梁問區(qū)域至少應設置一只探測器。
A.200
B.400
C.500
D.600
18.火災探測器的布置,當房間被書架、設備或隔斷等分隔,其頂部至頂棚或梁的距離小于房間凈高的( A )時,每個被隔開的部分至少應安裝一只探測器。
A.5%
B.10%
C.15%
D.20%
19.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中的保護面積是( A )只火災探測器能有效探測的面積。
A.1
B.2
C.4
D.10
20.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一個報警區(qū)域宜由( A )個防火分區(qū)或同層相鄰幾個防火分區(qū)組成。
A.1
B.2
C.4
D.多
【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技術實務》習題】相關文章:
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技術實務》練習題03-01
注冊消防工程師《消防安全技術實務》習題03-26
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技術實務提升復習題05-31
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技術實務》模擬練習題07-30
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技術實務》仿真練習題03-25
一級消防工程師《技術實務》精選習題07-11
一級消防工程師技術實務習題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