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注冊會計師《財務管理成本》測試題及答案2016
1、甲公司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支付率 50%,2014年甲公司每股收益2元,預期可持續(xù)增長率4%,股權資本成本12%,期末每股凈資產10元,沒有優(yōu)先股,2014年末甲公司的本期市凈率為( )。
A.1.20
B.1.30
C.1.25
D.1.35
【答案】B
【解析】本期市凈率=權益凈利率。×股利支付率×(1+增長率)/(股權成本一增長率)=2/10×50%×(1+4%)/(12%一4%)=1.3。選項B正確。
2、甲公司是一家生產和銷售冷飲的企業(yè),冬季是其生產經(jīng)營淡季,應收賬款、存貨和應付賬款處于正常狀態(tài),根據(jù)如下:甲公司資產負債表,該企業(yè)的營運資本籌資策略是( )。
甲公司資產負債表2014年12月31日
單位:萬元
資產 | 金額 | 負債及股東權益 | 金額 |
貨幣資金(經(jīng)營) | 20 | 短期借款 | 50 |
應收賬款 | 80 | 應付賬款 | 100 |
存貨 | 100 | 長期借款 | 150 |
固定資產 | 300 | 股東權益 | 200 |
資產總計 | 500 | 負債及股東權益總計 | 500 |
A.保守型籌資策略
B.適中型籌資策略
C.激進型籌資策略
D.無法判斷
【答案】C
【解析】穩(wěn)定性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20+80+100+300=500(萬元),自發(fā)性負債、長期負債和股東權益=500—50=450(萬元),穩(wěn)定性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大于自發(fā)性負債、長期負債和股東權益,屬于激進型籌資策略,選項C正確。
3、甲公司生產產品所需某種原料的需求量不穩(wěn)定,為保障產品生產的原料供應,需要設置保險儲備,確定合理保險儲備量的判斷依據(jù)是( )。
A.缺貨成本與保險儲備成本之差最大
B.邊際保險儲備成本大于邊際缺貨成本
C.缺貨成本與保險儲備成本之和最小
D.邊際保險儲備成本小于邊際缺貨成本
【答案】C
【解析】研究保險儲備的目的,就是要找出合理的保險儲備量,使缺貨或中斷損失和儲備成本之和最小。所以,選項C正確。
4、在設備更換不改變生產能力且新舊設備未來使用年限不同的情況下,固定資產更新決策應選擇的方法是( )。
A.凈現(xiàn)值法
B.平均年成本法
C.折現(xiàn)回收期法
D.內含報酬率法
【答案】B
【解析】對于使用年限不同的互斥方案,決策標準應當選用平均年成本法,所以選項B正確。
5、甲公司是制造業(yè)企業(yè),生產w產品,生產工人每月工作22天,每天工作8小時,平均月薪6600元,該產品的直接加工必要時間每件1.5小時,正常工問休息和設備調整等非生產時間每件0.1小時,正常的廢品率4%,單位產品直接人工標準成本是( )。
A.56.25元
B.62.4元
C.58.5元
D.62.5元
【答案】D
【解析】單位產品直接人工標準成本=(6600/22/8)×[(1.5+0.1)/(1—4%)]=62.5(元)。
6、甲公司生產某種產品,需2道工序加工完成,甲公司不分步計算產品成本,該產品的定額工時為100小時,其中第一道工序的定額工時為20小時,第二道工序的定額工時為80小時,月末盤點時,第一道工序的在產品數(shù)量為1oo件,第2道工序的在產品數(shù)量為200件。如果各工序在產品的完工程度均按50%計算,月末在產品的約當產量為( )件。
A.90
B.120
C.130
D.150
【答案】C
【解析】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100.×(20×50%/100)+200 ×[(20+80 ×50%)/100]=130(件)。
7、假設銀行利率為i,從現(xiàn)有開始每年年末存款為1元,n年后的本利和為[(1+i)N一1]/i元,如果改為每年年初存款,存款期數(shù)不變,n年后的本利和應為( )元。
A.[(1+i)]n+1-1/i
B.[(1+i)]n+1-1/i-1
C.[(1+i)]n+1-1/i+1
D.[(1+i)]n-1-1/i+1
【答案】B
【解析】預付年金終值系數(shù)和普通年金終值系數(shù)相比,期數(shù)加1,系數(shù)減1。
8、甲公司只生產一種產品,產品單價為6元,單位變動成本為4元,產品銷量為10萬件/年,固定成本為5萬元/年,利息支出為3萬元/年,甲公司的財務杠桿為( )。
A.1.18
B.1.25
C.1.33
D.1.66
【答案】B
【解析】財務杠桿系數(shù)=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一利息)=[(6—4)×10—5]/[(6—4)×10—5—3]=1.25。
9、甲公司擬發(fā)行可轉換債券,當前等風險普通債券的市場利率為5%,股東權益成本為7%,甲公司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0%,要使發(fā)行方案可行,可轉換債券的稅前資本成本的區(qū)間為( )。
A.4%~7%
B.5%一7%
C.4%~8.75%
D.5%~8.75%
【答案】D
【解析】稅前股權資本成本=7%/(1—20%)=8.75%,可轉換債券的稅前融資成本應在普通債券利率與稅前股權成本之間,所以選項D正確。
10、假設折現(xiàn)率保持不變,溢價發(fā)行的平息債券自發(fā)行后債券價值( )。
A.直線下降,至到期日等于債券面值
B.波動下降,至到期I:t之前一直高于債券面值
C.波動下降,至到期日之前可能等于債券面值
D.波動下降,至到期日之前可能低于債券面值
【答案】B
【解析】溢價發(fā)行的平息債券發(fā)行后債券價值隨著到期日的臨近是波動下降的,因為溢價債券在發(fā)行日和付息時點債券的價值都是高于面值的,而在兩個付息日之間債券的價值又是上升的,所以至到期日之前債券的價值會一直高于債券面值。
【注冊會計師《財務管理成本》測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預測試題及答案05-05
注冊會計師考試財務成本管理測試題及答案01-23
注冊會計師《財務管理成本》真題及答案04-05
2016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測試題(含答案)04-10
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檢測試題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