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君子的名言120句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說的,寫的,歷史紀錄的,經(jīng)過實踐所得出的結論或建議,以及警世的比較有名的言語。究竟什么樣的名言才是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君子的名言120句,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同利為朋。--宋·歐陽修
2、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
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
4、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宋·蘇軾
5、君子之為利,利人;小人之為利,利已。--明·方孝孺
6、君子之心不勝其小,而氣量涵益一世。--清·金纓
7、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不耽風月之趣。--明·洪自誠
8、君子不重則不威。--論語
9、君子得時如水,小人得時如火。--漢·劉向
10、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論語·憲問》
11、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wèi)靈公》
12、君子浩然之氣,不勝其大,小人自滿之氣,不勝其小。--明·薛萱
1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
14、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史記
15、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禮記
16、君子樂與人同,小人樂與人異。君子同其遠,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17、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18、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論語
19、君子山岳定,小人絲毫爭。--唐·孟郊
20、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論語·憲問》
21、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
2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23、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左傳
24、君子暇豫則思義,小人暇豫則思邪。--阮子
25、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蕕之不相入。--宋·朱熹
26、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間而已。--宋·朱熹
27、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通鑒
28、君子揚人之善,小人揚人之惡。--唐·吳兢
29、君子以道德輕重人,小人以勢輕重人。--清·宋綞
30、君子有終生之憂,無一朝之患也。--孟子
31、君子于細事未必可觀,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雖器量淺狹,而未必無一長可取。--宋·朱熹
32、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
33、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無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勢利,故患得患失,無所不為。--宋·胡宏
34、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禮記·中庸》
3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論語·為政》
36、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荀子·天論》
37、小人當退黜之時,往往疾視其上。君子則窮通皆樂,未嘗一日忘其君。--《讀易詳說》解《易·否·初六》
38、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莊子·山木》
39、臣聞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惡惡,近君子而遠小人。善善明,則君子進;惡惡著,則小人退矣。--《貞觀政要》卷五
40、怪小人之顛倒是非。不知慣顛倒方為小人。惜君子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見君子。
41、學會分辨小人,因為得罪一個小人比得罪個君子還要麻煩。我以前就得罪過小人,還好我也比較齷齪,才能應付得了。心有余悸,心有余悸啊
42、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墩撜Z》——即使是小小的技藝,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對于遠大的事業(yè)恐怕有所阻礙,所以君子不去干這些。
43、看得破,忍不過,心火難滅因有禾。君子難遭君子成,小人自有小人磨。吃虧積福,欠債難躲,嗔什么?
44、君子生活在世上,能甘心穿不好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甘心艱苦勞動,這樣就沒有過失了。
45、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小人道長,君子道消。
46、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47、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司馬遷
48、把誠實守信當作立身之本的人,稱為君子,把奸詐虛偽當作立身之本的人,稱為小人。"
4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50、是以君子握道而治,據(jù)德而行,席仁而坐,杖義而強,虛無寂寞,通動無量。陸賈
51、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52、人活著最終是為了什么?我們總在感嘆,這個世界變化太快,成熟不是看你的年齡有多大,而是看你能擔起多大的責任。敢于擔當,才能贏得別人的敬重與關懷,贏得別人的認同與信賴。英雄因為擔當而偉大,君子因為擔當而崇高。
53、君子之學,死而后已。顧炎武《與人書六》《顧炎武文集》
54、君子寧為維護尊嚴而死,不為茍且偷生而寡廉鮮恥。印度古代泰米爾族詩人思想家和倫理哲學家瓦魯瓦爾《古拉爾箴言政事篇》
55、君子之心,似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樽哉\《菜根譚》
56、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利為友。歐陽修
57、芝蘭生于森林,不以無人而不勞君子修道立德,不因窮困而變節(jié)。
58、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吨杏埂
59、而所有這一切,冥冥之中似乎都在呼應著《周易》中的那句開門第一卦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l
60、古代的君子都像懷抱美玉而不愿輕易出售一樣,而后來的人卻拿石頭冒充美玉而在市場上向眾人炫耀,比喻君子有德才而深藏不露,而勢利小人則弄虛作假來炫耀自己。"
61、“諾言神圣,不可違背,君子出言當如立約,唯此一念,至高無上。金錢權力地位皆不可于之并論。”
62、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浊稹墩撜Z。憲問》
63、君子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64、君子雖然也愛錢財,但是需用合法的正當?shù)耐緩饺〉;小人放縱地追求財利,不顧天理國法。
65、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氣和仁義廣結好緣,多結識良友,那是積蓄無形資產(chǎn)。很多成功就是來源于無形資產(chǎn)。方海權
66、君子不作垢業(yè),亦不立芳名。
67、天行鍵,君子自強不息。周易
68、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献永衔崂,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献
69、譯君子不會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70、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
7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別人的惡處。小人則與此相反。)
72、君子志于擇天下。劉炎
73、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為的氣節(jié),是撐天撐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蟲一蟻不忍傷殘,一縷一絲勿容貪冒,變可為萬物立命天地立心矣!閼鳌恫烁T》
74、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呂氏春秋》卷四《尊師》。
75、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
76、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易卜生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jīng)。周南。關雎》
77、據(jù)我觀察,大部分人都是在別人荒廢的時間里嶄露頭角的。君子志于擇天下。
78、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荀況
7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80、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81、君子以儉德辟難!吨芤追瘛
82、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fā),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xiàn)良好的意愿和正當?shù)囊,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蚴俏ǹ痔煜虏粊y,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83、有過失而知道悔改的人,仍然不失為君子知道自己有過失卻不改正的人,只能稱他為小人了。"
84、君子于細事未必可觀,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雖器量淺狹,而未必無一長可取。——(宋朱熹)
85、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盾髯哟舐浴
86、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國諸葛亮
87、君子得時如水,小人得時如火。漢-劉向
88、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無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勢利,故患得患失,無所不為(宋胡宏)
89、君子以道德輕重人,小人以勢輕重人(清宋綞)
90、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禮記〉
91、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左傳〉
92、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
93、君子揚人之善,小人揚人之惡(唐吳兢)
94、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論語〉
95、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
96、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通鑒〉
97、君子得時如水,小人得時如火(漢劉向)
98、君子暇豫則思義,小人暇豫則思邪〈阮子〉
9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
100、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蕕之不相入(宋朱熹)
101、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間而已(宋朱熹)
102、君子浩然之氣,不勝其大,小人自滿之氣,不勝其。餮妫
103、君子之心不勝其小,而氣量涵益一世(清金纓)
104、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
105、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宋蘇軾)
106、君子不重則不威〈論語〉
107、君子有終生之憂,無一朝之患也〈孟子〉
108、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109、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史記〉
110、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不耽風月之趣(明洪自誠)
111、君子于細事未必可觀,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雖器量淺狹,而未必無一長可取(宋朱熹)
112、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同利為朋(宋歐陽修)
113、君子山岳定,小人絲毫爭(唐孟郊)
114、君子之為利,利人;小人之為利,利已(明方孝孺)
11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
116、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117、君子看重的是道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11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9、君子能夠團結他人,而不與人勾結,小人相互勾結卻并不團結。
120、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同利為朋。--宋·歐陽修
【君子的名言】相關文章:
君子的名言01-01
君子的名言12-28
關于君子的名言11-08
有關君子的名言09-30
君子的名言14篇12-28
有關君子的名言320句07-13
關于君子的名言(3篇)11-18
關于君子的名言3篇11-09
有關君子的名言精選120句08-09
關于君子的經(jīng)典名言280句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