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的讀后感1000字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币煌胫嘁煌腼,都要想到來得不容易;半根絲半根線,都要常常想到得來的艱辛。
“自奉必須儉約”,自己的飲食用度要節(jié)儉、節(jié)約。“宴客切務留連!蔽矣X得這句話要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自己宴客的時候,不宜太奢侈浪費,關鍵是誠心誠意,有禮有節(jié)。二是自己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也不要有奢求之心,吃飽就好了,也不要逗留太長時間,讓主人為難,給別人增添不必要的麻煩。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憋嬍彻(jié)約、節(jié)儉,不奢侈浪費,自己菜園里的瓜果蔬菜勝過奇珍異食。
“勿貪口腹而恣殺牲禽”,不要因為貪口腹之欲而肆意殺害牲畜及家禽。
以上四句,都是朱柏廬在《朱子治家格言》里反復談到,要從吃喝用度上來節(jié)儉、節(jié)約的問題,說明從飲食上來節(jié)儉非常重要和必要。
也許有的人會說,以前是因為物質(zhì)貧乏吧,才需要提倡節(jié)儉,現(xiàn)代社會,物質(zhì)那么豐富,再來談節(jié)儉會不會過時了。其實,古今中外,無論貧富,少長老幼,都需要培養(yǎng)而具備節(jié)儉的美德。
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每個家庭的持家之本。歷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古圣先賢幾乎在每一本經(jīng)典里都會無一例外地談到勤儉節(jié)約問題。
《論語》里,談儉約的經(jīng)句俯拾即是。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笨鬃诱f:“讀書人立志追求人生理想,以簡陋的衣服與粗糙的食物為可恥,那就不值得與他談論什么道理了!弊釉唬骸百t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說:“回的德行真好!一碗飯,一瓢水,住在破舊的巷子里。別人都受不了這種清貧的生活,他卻不改變自己原有的`快樂。回的德行真好。 弊釉唬骸帮埵枋筹嬎,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笨鬃诱f:“吃的是粗食,喝的是冷水,彎起手臂做枕頭,快樂就在其中了。∮貌徽?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對我就好像浮云一樣!痹谡俊墩撜Z》里,從孔子到其弟子,都在提倡“君子謀道不謀食”的思想,為了追求“道”,雖吃的是粗茶淡飯,亦是快樂的。
《道德經(jīng)》里,老子也說:“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太多的美味吃多了,會令人味覺減弱,反而品嘗不出食物原汁源味自然的美味,所以圣人們以能吃飽為原則,而不追求五花八門、奇珍異食。
《曾國藩家訓》中,曾國藩也有一條十六字治家箴言:“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面對奢華的飲食,他說:“一食千金,吾不忍食,目不忍睹”。
喜歡孫中山先生的題詞——“飲和食德”,其出處:“飲和”語出《莊子·則陽》:“故或不言而飲人以和”;“食德”語出《周易·訟》:“六三,食舊德”。吃喝后感覺自在、享受和樂,飲要和諧,食應道德,享受先人的德澤。也就是要吃自然天成的食物,返樸歸真、順其自然。
如今提倡的“光盤行動”,從各級政府到普通民眾,倡導厲行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吃光盤中的食物,不浪費糧食,就是在傳承和弘揚我們的古德,令人欣喜。
現(xiàn)在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學校、個人在餐前,都要誦念“飯食之德”和“感恩詞”:
飯食之德——“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自奉必須簡約,宴客請勿流連。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勿貪口腹而恣殺生禽”(即出自《朱子治家格言》,蘿卜青菜保平安人生。“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出自《弟子規(guī)》。廚中有剩飯,路上有饑人。
“飯食之德”的誦念,可以提起自己的恭敬心,時時提醒自己不要浪費飲食,以培養(yǎng)自己的福德。
【朱子治家格言的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
朱子治家格言精選06-08
朱子治家格言05-27
關于朱子治家格言06-05
朱子治家格言鑒賞07-25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03-05
有關朱子治家格言02-24
朱子治家格言的讀后感范文12-20
《朱子治家格言》讀后感2篇02-18
朱子治家格言讀后感(精選11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