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故鄉(xiāng)的寶塔寫景美文
寶塔就站在我老家的后山頂上。
站在山腳下,遠遠望去,你一定會肅然起敬,這哪是塔啊,分明是一個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老人。傳說,南宋末年,縣令在全縣征集能工巧匠,花了幾天幾夜,精心挑選了好幾百名匠師,歷時整整兩年的時間才建成了這座寶塔。這在當時,不能不說是一項巨大工程,也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走到塔前,你一定會被它的氣勢所征服。一千多年風(fēng)沙塵埃的雕琢,一千多年雨霧雪水的滋潤,每一塊石頭都是那樣的滄桑、古樸,又那樣的精致、鮮活。它們整齊地一圈又一圈,一層又一層,密密地堆成塔身,直指蒼穹。塔身呈八邊形,共七層,每層塔檐八個角上都有一頭石獅,工匠們別具匠心,把石獅子的每一個部位,甚至細小到眼睛,都雕刻得栩栩如生。石獅立塔中,大有威震八方之感。
寶塔下面有一扇圓拱門。走進去,石塊中的水汽,夾雜著苔蘚的芳香撲鼻而來,涼涼的、淡淡的,讓人感覺清爽極了。塔底足有十尺見方,很寬敞,抬頭向上看,塔身由大變小,層層上舉,壯觀得很。光線通過塔身,從中間的孔洞中斜射進來,在塔內(nèi)交織成美妙的、變幻莫測的圖案,頓時讓人產(chǎn)生如人幻境般的錯覺。沿著幾十級石梯攀上塔頂,你的'視野會豁然開朗起來:藍天下,繁華的“小南京”(新市老街的別稱),滔滔的汨羅江水盡收眼底。
兒時,寶塔就是我們小伙伴的樂園,我們的快樂時光大都是在這里度過的。有一次,聽老人們說這個古塔下面埋了寶物,趁著大人出門的機會,我們哥兒幾個拿了鋤頭,偷偷躲在塔里挖了起來。挖了半天也不見寶物的蹤影。正挖得汗流浹背之際,我爺爺突然出現(xiàn)了。平常連手指頭都舍不得動我們的爺爺,那天破天荒開了“殺戒”,抓著我們每個人一頓好揍。等我們一個個安靜下來,爺爺語重心長地跟我們講道理,說這寶塔有靈氣,是村里人的神,鄉(xiāng)人如敬畏神仙一般敬畏它,保護它。誰動了它,誰就是要村里人的命!
有一個故事,一直在村里人的心頭保存著——
1945年8月,日本人投降退兵時,一個受傷的年輕日本兵掉了隊,躲藏在塔內(nèi)。有一天,被一個鄉(xiāng)親發(fā)現(xiàn)了,他趕緊沖下山去報信。奇怪的是,寶塔似乎讓鄉(xiāng)親們忘記了仇恨,他們找來了草席、棉被,送來了糧食、藥物,像約定好似的輪流看護他。一天天過去,他的傷終于養(yǎng)好了。一個晚上,趁著夜色,鄉(xiāng)親們給他換好衣裳,派人護送他上了火車
我特地問過父親:“日本人那么可惡,不如讓他死了,為什么還要救他呢?”
父親長長地嘆了口氣,目光里滿是嚴肅與堅定:“仇恨是有的,但仇恨歸仇恨,良心歸良心!”
我發(fā)現(xiàn),父親說這話的時候,神情跟寶塔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