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養(yǎng)與識見美文欣賞
經(jīng)一番挫折,長一番見識;容一番橫逆,增一番氣度;省一分經(jīng)營,多一分道義;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加一分體貼,知一分物情。
若學溫和,則于急怒時習之;若學止語,則于喧鬧時習之;若學恭敬,則于傲慢時習之;若學良善,則于狠戾時習之。
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肯規(guī)予者必肯助予,宜傾心聽之。
存心養(yǎng)性,須要耐煩、耐苦、耐驚、耐怕,方能純熟。
當可怨、可怒、可辯、可訴、可喜、可愕之際,其氣甚平,這是多大涵養(yǎng)。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yǎng),群行群止看識見。志存忍辱,不貪名利,將過歸己,深戒綺語。處事必忠,視人如己。得意不喜,失意不瞋,得意失意不動心。氣貴平和,情貴淡泊。
萬般補養(yǎng)皆虛偽,唯有操心是要規(guī)。
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占盡,聰明不可用盡。言語知節(jié)則愆尤少,舉動知節(jié)則悔吝少,愛慕知節(jié)則營求少,歡樂知節(jié)則禍敗少,飲食知節(jié)則疾病少。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小處不滲漏,暗處不欺隱,末路不怠慌,才是真正英雄。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大悲不悲,可以養(yǎng)心。失意事來,治之以忍;快心事來,治之以淡。
勿以妄心害真心,勿以習氣害元氣。忿怒生時要忍得過,嗜欲生時要耐得過。戒豪飲,豪飲傷神;戒貪色,貪色滅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飽食,飽食悶神;戒妄動,妄動亂神;戒多言,多言損神;戒多憂,多憂郁神;戒多思,多思憂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讀,久讀枯神。
心情愉快是肉體和精神的最佳衛(wèi)生法。
“無是無非又一天”,心靈的.平靜與身體的健康劃等號。
情憂不在多,一夕能白頭。
事到無心皆可樂,人非有品不能閑。
不說自己好,不道他人短。
儉,美德也,過儉則為慳吝,為鄙嗇,反傷施道;讓,懿德也,過讓則為足恭,為曲禮,多出機心。
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淡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
宦情太濃,歸時過不得;生趣太濃,死時過不得。
好說己長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長。
短不可護,護短終短;長不可矜,矜則不長。
小人樂聞君子之過,君子恥聞小人之惡。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人生至愚是惡聞己過。多忿害物,多欲害己,多逸害性,多憂害志。心慈者壽必長,心刻者壽必促。博厚悠久之道,寬大受福之基。人不求福斯無禍,人不求利斯無害。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是者博聞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明者遠見于未萌,智者避免于無形。得寵思辱,居安思危。滿招損,謙受益。用智如水,水濫則溢;用勇如火,火烈則焚。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必早。不要說可以誘發(fā)他人引起不良思想行為的話。不責小人過,不揭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yǎng)德。論人,當節(jié)取其長,曲諒其短。做事,必先審其害,后計其利。
論人須帶三分渾厚,非直遠禍。亦以留人掩蓋之路,觸人悔悟之機,養(yǎng)人體面之余,猶天地含蓄之氣也。不見其短,愚也,見而護,愚之愚也;不見人長,惡也。見而掩,惡之惡也。自己有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涵育以養(yǎng)深;別人有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yǎng)大。盡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寬。求肉體上愉快,則日趨鄙俗。求精神上愉快,則自然高明。寧受智毀罵,不用愚稱贊。
大丈夫論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當責備別人的過錯時,不可過于嚴厲,要顧及對方是否能承受。當教誨別人行善時,不可期望太高,要顧及對方能否做得到。覺人之詐,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動于色。此中有無限意味,亦有無限受用。覺人之詐而不說破,待其自愧可也,若夫不知愧之人,又何責焉?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擠之;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
【涵養(yǎng)與識見美文欣賞】相關文章:
經(jīng)典美文欣賞精選06-23
經(jīng)典美文欣賞03-05
經(jīng)典美文欣賞07-20
生命的滋味美文美文欣賞07-19
最新的經(jīng)典美文欣賞06-23
美文欣賞牽掛06-25
懷念美文欣賞06-16
柳絮美文欣賞07-15
在路上美文欣賞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