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婦產科主治醫(yī)師知識點:胎位異常分類、分娩機制
胎位是指胎兒先露的指定部位與母體骨盆前、后、左、右的關系,正常胎位多為枕前位。妊娠30周后經產前檢查,發(fā)現臀位、橫位、枕后位、顏面位等謂之胎位不正(malposition of fetus),其中以臀位為常見。胎位不正如果不糾正,分娩時可造成難產。
持續(xù)性枕(橫)后位:
分娩機制:胎頭多以枕橫位或枕后位銜接,若不能轉為枕前位,機制為:
(1)枕后位:胎頭俯屈好,以前囟為支點,胎頭頂部及枕后部自會陰前緣娩出。胎頭俯屈不良,以鼻根為支點,前囟、頂部及枕部自會陰前緣娩出,多需手術助產。
(2)枕橫位:多需用手或胎吸將胎頭轉為枕前位娩出。
胎頭高直位:
分類
(1)胎頭枕骨向前靠近恥骨聯(lián)合者為胎頭高直前位。
(2)胎頭枕骨向后靠近骶岬者為胎頭高直后位。
分娩機制:
(1)胎頭高直前位:加強宮縮促使胎頭俯屈并轉為枕前位經陰道分娩,若試產失敗應行剖宮產。
(2)胎頭高直后位:一經確診應進行剖宮產。
前不均傾位:一經確診應盡快以剖宮產終止妊娠為宜。
面先露:
分娩機制:頦前位若其它正?山涥幍婪置;頦后位可于胎兒面部達盆底時向內旋轉135°,轉為頦前位分娩。
臀先露
分類
(1)單臀先露(腿直臀先露):最多見。髖關節(jié)屈曲,膝關節(jié)直伸,先露臀部。
(2)完全臀先露(混合臀先露):較多見。髖關節(jié)及雙膝關節(jié)均屈曲,有如盤膝坐,先露臀部和雙足。
(3)不完全臀先露:較少見。以一足或雙足、一膝或雙膝、一足一膝為先露。
分娩機制:單臀先露可以經陰道分娩。
為使宮頸和陰道充分擴張,消毒外陰之后,用“堵”外陰法。宮縮時用無菌巾以手掌堵住陰道口,讓胎臀下降,待宮口及陰道充分擴張后才讓胎臀娩出。一般需要做胎臀吸引。
【婦產科主治醫(yī)師知識點:胎位異常分類、分娩機制】相關文章:
2017婦產科主治醫(yī)師考試《正常分娩》模擬試題及答案08-22
2017婦產科主治醫(yī)師考試《正常分娩》試題(含答案)07-20
2017婦產科主治醫(yī)師考試《正常分娩》提分題及答案10-07
2024婦產科主治醫(yī)師考試《正常分娩》模擬題及答案08-23
2017婦產科主治醫(yī)師考試《分娩并發(fā)癥》模擬試題及答案08-20
2017婦產科主治醫(yī)師考試《正常分娩》測試題(附答案)09-17
2017婦產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知識點鞏固題及答案10-01
婦產科主治醫(yī)師模擬試題10-17
陜西婦產科主治醫(yī)師報考條件05-05
寧夏婦產科主治醫(yī)師報考條件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