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立冬的意義與習俗
立冬,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標志著冬季的開始,它不僅承載著自然界萬物更迭的深刻內(nèi)涵,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意義與習俗。在這個季節(jié)轉(zhuǎn)換的節(jié)點上,人們以各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寄托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立冬的意義與習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立冬的意義與習俗
立冬意義:萬物收藏,歸避寒冷
冬這個字在漢文的意思里極為絕妙,一是它與凍同音,人們聽到冬聲,即會聯(lián)想到凜冽的北風和寒冷的霜雪;二是它為無絲可傍身御寒的終字,意為天地萬物的活動都趨向休止,準備蟄伏過冬。人們一年可收成或勞累的時間也應該結(jié)束了,是收藏、補冬和養(yǎng)精蓄銳等待來春的時候了。
立冬三候: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
我國古代將立冬后每5天再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此節(jié)氣水已經(jīng)能結(jié)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jié);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后,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立冬進行食補,為抵御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
立冬習俗
吃餃子
北方有諺語說“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兩頭翹翹,中間鼓鼓的餃子,看起來就像人的耳朵。因為立冬是秋冬季之交,依“交子之時”的說法,我們必須得吃餃子,它也有咬破混沌天地,迎來新生之意。
冬泳
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xié)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全國冬泳可劃分為四個層次區(qū):氣溫以17℃作為冬泳的起點;水溫以8℃作為冬泳的冷度標志。17℃以下的水溫給人以冷感,低于8℃以下則有冷、麻、強冷刺激的感覺。
吃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xiāng),有立冬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qū)避疫鬼,防災祛病。
燒香
滿族有燒香的習俗。立冬,秋糧一入庫,這個季節(jié)便是滿族八旗和漢軍八旗人家燒香祭祖的活躍季節(jié)。漢八旗的祭祀稱燒旗香跳虎神,滿八旗稱燒葷香。燒葷香57天,在操辦祭祖燒香的頭三天,全家人一連十天吃齋,不吃葷腥。
立冬的意義與習俗
立冬的意義
立冬,顧名思義,“立”即建立、開始,“冬”則指冬季。這一節(jié)氣,標志著秋季的結(jié)束和冬季的正式到來,太陽到達黃經(jīng)225°,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逐漸減少,氣溫逐漸下降,萬物開始進入收藏、休眠狀態(tài)。在自然界中,草木凋零,蟲獸蟄伏,一切都顯得寧靜而深邃,展現(xiàn)了大自然生生不息、循環(huán)往復的哲理。
對于人類而言,立冬不僅僅是一個天文現(xiàn)象或氣候變化的標志,更是一種時間感知與生活方式調(diào)整的信號。它提醒人們要開始注重保暖,調(diào)整飲食,以適應即將到來的寒冷季節(jié)。同時,立冬也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景,象征著團圓、安寧與希望。
立冬的習俗
吃餃子:在中國北方地區(qū),立冬有吃餃子的習俗。因為餃子形狀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餃子,冬天耳朵就不受凍。此外,餃子也象征著團圓和幸福,家人圍坐一起包餃子、吃餃子,溫馨而美好。
補冬:立冬后,天氣漸寒,人體需要更多的能量來抵御寒冷。因此,民間有“立冬補冬,補嘴空”的說法。人們會吃一些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雞肉等,以及根莖類蔬菜如蘿卜、白菜等,以達到滋補身體、增強體質(zhì)的目的。
賀冬:古時,人們會在立冬這天舉行祭祀活動,以祈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雖然現(xiàn)代社會這樣的儀式已不多見,但一些地方仍保留著慶祝立冬的習俗,如舉辦冬令營、冬泳比賽等,以獨特的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儲藏與準備:立冬之后,隨著氣溫的下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也進入了休眠期。農(nóng)民們會利用這段時間對糧食進行晾曬、儲藏,為即將到來的寒冬做好準備。同時,家家戶戶也會開始準備過冬的衣物、被褥等,確保家人能夠溫暖過冬。
【立冬的意義與習俗】相關(guān)文章:
北方立冬習俗簡介11-09
立冬習俗有哪些11-07
立冬習俗吃什么11-08
詳解立冬的“補冬”習俗11-07
古代立冬的三大習俗11-07
廣東立冬習俗大揭秘11-09
蘇州人的立冬習俗詳解11-08
立冬的由來05-05
立冬諺語農(nóng)諺11-07
雨水的習俗與養(yǎng)生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