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國學(xué)智慧

《龔遂治渤海郡》對照翻譯及原文

時間:2024-08-16 08:20:08 秀鳳 國學(xué)智慧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龔遂治渤海郡》對照翻譯及原文

  《龔遂治渤?ぁ烦鲎浴稘h書·龔遂傳》《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xué)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jì)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龔遂治渤?ぁ穼φ辗g及原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龔遂治渤海郡原文閱讀

  出處或作者:《漢書·龔遂傳》

  龔遂字少卿,山陽南平陽人也。以明經(jīng)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賀。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歲饑,盜賊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選能治者,丞相、御史舉遂可用,上以為渤海太守。時,遂年七十余, 召見,形貌短小,宣帝望見,不副所聞,心內(nèi)輕焉,謂遂曰:“渤海廢亂,朕甚憂之。君欲何以息其盜賊,以稱朕意?”遂對曰:“海瀕遐遠(yuǎn),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勝之邪,將安之也?”上聞遂對,甚說,答曰:“選用賢良,固欲安之也!彼煸唬骸俺悸勚蝸y民猶治亂繩,不可急也;唯緩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鄙显S焉,加賜黃金,贈遣乘傳。

  至渤海界,郡聞新太守至,發(fā)兵以迎,遂皆遣還,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鋤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毋得問,持兵者乃為(盜)賊。遂單車獨(dú)行至府,郡中翕然,盜賊亦皆罷。渤海又多劫略相隨,聞遂教令,即時解散,棄其兵弩而持鉤鋤。盜賊于是悉平,民安土樂業(yè)。遂乃開倉廩假貧民,選用良吏,尉安牧養(yǎng)焉。

  遂見齊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儉約,勸民務(wù)農(nóng)桑,令口種一樹榆,百本薤、五十本蔥、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雞。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春夏不得不趨田畝,秋冬課收斂,益蓄果實菱芡。勞來循行,郡中皆有蓄積,吏民皆富實。獄訟止息。

  龔遂治渤海郡對照翻譯

  龔遂,字少卿,是山陽郡南平陽縣人。因為通曉儒學(xué)做了官,做到昌邑王國的郎中令,為昌邑王劉賀效力。

  漢宣帝劉詢即位,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渤海及其鄰郡年成不好,盜賊紛紛出現(xiàn),當(dāng)?shù)乜な責(zé)o法捉拿制服。皇上想選拔善于治理的人,丞相御史推薦龔遂可以勝任,皇上任命他做渤海郡太守。當(dāng)時龔遂已經(jīng)70多歲了,被召見時,由于他個子矮小,宣帝遠(yuǎn)遠(yuǎn)望見,覺得跟傳聞中的龔遂不相合,心里有點(diǎn)輕視他,對他說:“渤海郡政事荒廢,秩序紊亂,我很擔(dān)憂。先生準(zhǔn)備怎樣平息那里的盜賊,使我稱心滿意呢?”龔遂回答說:“渤?さ靥幒I,距京城很遠(yuǎn),沒有受到陛下圣明的教化,那里的百姓被饑寒所困,而官吏們不體貼,所以使您的本來純潔善良的臣民偷來您的兵器,在您的土地上玩玩罷了。您現(xiàn)在是想要我用武力戰(zhàn)勝他們呢,還是安撫他們呢?”宣帝聽了龔遂的應(yīng)對,很高興,就回答說:“既然選用賢良的人,本來就是想要安撫百姓!饼徦煺f:“我聽說治理秩序混亂的百姓就如同解紊亂的繩子,不能急躁;只能慢慢地來,然后才能治理。我希望丞相御史暫時不要用法令條文來約束我,讓我能夠根據(jù)實際情況,不呈報上級而按照最有效的辦法處理事情!毙鄞饝(yīng)了他的要求,格外賞賜他黃金物品派遣他上任。

  龔遂乘坐驛車來到渤?み吔。郡中官員聽說新太守來了,派出軍隊迎接。龔遂把他們都打發(fā)回去了。然后下達(dá)文件命令所屬各縣:全部撤銷捕捉盜賊的官吏;那些拿著鋤頭、鐮刀等種田器具的都是良民,官吏們不得查問;拿著兵器的才是盜賊。龔遂獨(dú)自乘車來到郡府,郡中一片和順的氣氛,盜賊們也都收斂了。渤?び钟性S多合伙搶劫的,聽到龔遂的訓(xùn)誡和命令,當(dāng)即散伙了,丟掉他們手中的兵器弓箭,而拿起了鋤頭鐮刀,盜賊這時都平息了,百姓安居樂業(yè)。龔遂于是就打開地方的糧倉,賑濟(jì)貧苦百姓,選用賢良的地方官吏,安撫養(yǎng)育百姓。

  龔遂看見渤海一帶風(fēng)俗很奢侈,喜歡從事那些不切于民用的行業(yè),而不愛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就親自帶頭實行勤儉節(jié)約的作風(fēng),鼓勵百姓從事耕作和養(yǎng)蠶種桑。他下令:郡中每個人種一株榆樹、100棵薤菜、50叢蔥、一畦韭菜;每家養(yǎng)兩頭母豬、5只雞。百姓有佩帶刀劍的,讓他們賣掉刀劍買牛犢,他說:“為什么把牛和犢佩帶在身上!”春夏季節(jié)不允許不到田里勞動生產(chǎn),秋冬時督促人們收獲莊稼,又種植和儲藏瓜果、菱角、雞頭米等多種經(jīng)濟(jì)作物,勸勉人們照規(guī)定辦事,遵守法令,郡中人們都有了積蓄,官吏和百姓都很富足殷實,犯罪和打官司的都沒有了。

  注釋:

  1、兩千石(dàn):此指郡守。

  2、禽:通“擒”,捕捉,捉住。

  3、赤子:百姓

  4、潢池:即池塘。此指渤海郡。

  5、心內(nèi)輕焉:內(nèi)心輕視龔遂。

  6、廢亂:法紀(jì)廢弛,社會動亂。

  7、海瀕:靠近海邊的地方。

  8、不沾圣化:沒有受到皇帝的教化。

  9、說:同“悅”,開心。

  10、鉤:鐮刀。

  11、翕然:一下子安定下來。

  12、劫略相隨:指盜賊團(tuán)伙。

  13、倉廩:公家的糧倉。

  14、假:借。

  15、末技:指工商業(yè)。

  16、畜(xù):同“蓄”,飼養(yǎng)。

  17、課:督促。

  18、勸:鼓勵。

  19、牧養(yǎng)焉:管理并教養(yǎng)百姓。

  20、犢:小牛。

  21、循:同“巡”。

  22、芡: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俗稱“雞頭”。

  作者簡介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堅,扶風(fēng)安陵(今陜西省咸陽市)人。東漢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與司馬遷并稱“班馬”。班彪之子,班超之兄。著有《漢書》《白虎通義》《兩都賦》等。

  班固十六歲入洛陽太學(xué),二十三歲父死后歸鄉(xiāng)里。以父所撰《史記后傳》敘事未詳,乃潛心繼續(xù)撰述力求精善。漢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被人誣告私改作國史,下獄。其弟班超辯明其冤,出獄后被任為蘭臺令史,奉命撰述東漢開國以來史事,與陳宗、尹敏、孟異等共撰成《世祖本紀(jì)》。遷為郎,典校秘書,又自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孫述等列傳、載記二十八篇。明帝復(fù)命他完成前所著書。他認(rèn)為《史記》以漢朝“編于百王之末,廁于秦項之列”,不妥,決心撰寫起自漢高祖、終于王莽共二百三十年事跡的《漢書》。漢章帝時,以文才深得器重,遷官玄武司馬。建初四年(79年),章帝召集諸儒在白虎觀講論五經(jīng)同異,命其記述其事,撰成《白虎通德論》(一名《白虎通義》)。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隨竇憲出擊匈奴,為中護(hù)軍,參預(yù)謀議。次年,行中郎將事。永元四年,竇憲失勢自殺,他受牽連免官、被捕,死于獄中。

  班固一生著述甚豐。所撰《漢書》,為“前四史”之一;以“漢賦四大家”之一,其《兩都賦》開創(chuàng)了京都賦的范例,列入《文選》第一篇;所編《白虎通義》集當(dāng)時經(jīng)學(xué)之大成。

【《龔遂治渤?ぁ穼φ辗g及原文】相關(guān)文章:

《登高》原文及對照翻譯06-16

《師說》原文及對照翻譯07-29

《謀攻》原文及對照翻譯07-10

國學(xué)經(jīng)典:勸學(xué)原文對照翻譯11-08

《蘇武傳》原文及對照翻譯06-25

《秋水》原文閱讀及對照翻譯08-10

將進(jìn)酒原文及對照翻譯03-15

論語十則原文翻譯「對照翻譯」02-03

《登泰山記》原文翻譯及對照翻譯11-16

陳情表原文翻譯「對照翻譯」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