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幼兒家庭教育知識
兒童的“基石”是由父母雙手奠定的,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一個公民的基本義務。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幼兒家庭教育知識,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幼兒家庭教育知識
一、走出寵愛過度的家庭教育誤區(qū)。
家長們對孩子百依百順,要什么給什么,千方百計地滿足孩子的需要,視孩子為心肝寶貝,不能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如:周末,一位年輕的母親從幼兒園里接她的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的臉上有輕微的傷痕,便問:“是不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抓傷的?”孩子點點頭,母親火了:“為什么不抓他?”之后有去找了老師……真是可悲啊!家長這么“愛”孩子,能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嗎?能適應社會的要求嗎?父母的愛心雖然可欽可佩,但是父母們應該好好想一想,這樣“愛”孩子,后果會怎樣呢?作為父母必須清醒的認識到:這樣做不僅傷害了孩子的心靈,還干擾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睙o產(chǎn)階級革命家劉少奇同志的孩子在上小學時,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學;锸巢,孩子身體漸漸瘦弱,保育員建議劉少奇把孩子接回家住,但被劉少奇拒絕了。他說:“孩子只有留在艱苦的地方,才能受到鍛煉和考驗!庇纱丝梢,老一輩革命家對孩子的愛,是一種理智的愛,一種真正的愛,希望家長們在借鑒的基礎上,對幼兒愛得適當,愛得合理,愛中有教,教中有愛,這樣才能使幼兒得以健康成長。
二、走出智力第一的家庭教育誤區(qū)。
把幼兒培養(yǎng)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也是廣大家長辛苦勞作的精神寄托。但是,不少父母對幼兒的教育偏重智力因素,只注重知識的灌輸,對制約其成長的其他因素則很少過問。認為孩子只有上大學才有出息,才能出人頭地,于是整天讓三、四歲的孩子背唐詩、背宋詞、認漢字、算加減,扼殺了幼兒愛玩的天性,阻礙了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智力是能力的核心和靈魂,發(fā)展幼兒的智力、培養(yǎng)幼兒的能力雖然重要。但是,如果家庭教育只注重智力因素,結(jié)果可想而知。相反,若能從全面發(fā)展入手,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進取心、堅持性、自制力和勇敢精神等,如: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幼兒相信自己的力量,并予以表揚和鼓勵;當幼兒在做某件事情、因其他原因半途而廢時,就應及時地給予督促、鼓勵,使他們堅持把事情做完做好;在游戲中讓幼兒擔任某些他們不喜歡的角色,以使他們的行為服從集體要求等等,這樣就能使他們的正常智力得以充分地發(fā)揮。
孩子們最怕寂寞無聊、悶著沒事,他們有一種強烈的愿望,總想投入到某項最喜愛的活動中去。當孩子們專心致志地投入到某種喜好的活動中時,他們的內(nèi)心就會充滿“成就感”,愉悅之情溢于言表。家長應該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愿,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活動場所,并進行熱心的鼓勵。因為興趣、自信是進步的動力。即使幼兒沒有超常的智力,只要有較好的心理品質(zhì),將來也可以成才,反之,將來有可能無所建樹,甚至成為“廢品”。作為父母,要想使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就必須在培養(yǎng)幼兒智力因素的基礎上,注重幼兒的全面發(fā)展。這樣孩子在幼兒時期就受到了科學的家庭教育,他們將會受益終生。
三、走出氛圍不良的家庭教育誤區(qū)。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家庭教育的另一個惱人的問題是,一方面家長們希望孩子成才,而另一方面家庭的氛圍卻不利于孩子成長。如:有的家長經(jīng)常搞窩里斗,鬧家患,打離婚,給幼兒的心靈造成創(chuàng)傷;有的家長則整天忙于工作、事業(yè)或做買賣賺錢,對孩子不管不問、放任自流,甚至在孩子面前也不檢點自己的行為……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的形象對幼兒的影響是巨大的,往往超出人們通常的認識。許多幼兒的性格、作風、行為習慣之所以很像父母,遺傳并非起決定作用,而主要是從父母的言談舉止、待人處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幼兒平時是很善于模仿的,他們對事物好壞的辨別還比較差,只要是父母和老師說的或做的,就認為是好的、對的、美的。他們每天都在用最精細的眼光去注意生活中的一切問題和觀察著大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切都想模仿,一切都想學。于是,父母便成了他們學習的示范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都像一張張生動形象的圖譜一樣展示在幼兒們面前,幼兒從中模仿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逐漸形成自己的是非標準、善惡觀念和行為習慣。所以,有人也把這個時期的教育稱為“圖譜教育”。如果父母在各方面的表現(xiàn)是良好的、適當?shù),幼兒看得見,學得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久而久之,幼兒就會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健康地成長起來。否則,正如魯迅所指出的:“父母的缺點,便是子孫滅亡的伏線,生命的危機。”
四、走出物質(zhì)獎勵的家庭教育誤區(qū)。
獎勵可分為物質(zhì)獎勵和精神獎勵兩種。獎勵孩子本質(zhì)上并不是壞事,但是,你必須明智的去選擇何時何地用何種獎勵。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獲得物質(zhì)獎勵,那么沒有得到物質(zhì)獎勵的時候,孩子就會變得完全灰心喪氣,他們甚至會認為沒有物質(zhì)獎勵的事情不值得去做。例如:讓孩子在洗澡的時候很聽話,晚上給他多講個故事是比較合適的獎勵。而如果你答應改天給孩子買個新玩具,那就會走入物質(zhì)獎勵的家庭教育誤區(qū)。物質(zhì)刺激的確能對幼兒的行為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使孩子有高度的積極性,可是產(chǎn)生的效力卻是短暫的。家長只考慮物質(zhì)刺激給幼兒帶來的短期效應,而未考慮給幼兒造成的危害。從長遠來看,這種手段注定會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當幼兒受到多次物質(zhì)刺激后,就會變得越來越依賴于物質(zhì)刺激,甚至做一點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另外,物資刺激實際上意味著對幼兒能力的懷疑,所以經(jīng)常接受物質(zhì)刺激的幼兒,在依賴于物質(zhì)刺激的同時,還會產(chǎn)生一種自卑感。因此,家長應當慎用物質(zhì)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勵的方法,給幼兒以精神上的激勵,促使幼兒不斷取得進步,到達成功的彼岸。
五、走出迫切“望子成龍”的家庭教育誤區(qū)。
家長們對孩子寄予厚望,“望子成龍”心切,期望子女有比自己更高的學問,更優(yōu)的待遇,更好的聲望。因而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用過高的標準來要求孩子,過早的進行“智力開發(fā)”,讓孩子念英語、背唐詩,剝奪了孩子幸?鞓返耐。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愛玩、愛動、自我約束力差的天性,家長不能不考慮這些因素,而盲目地讓孩子順著自己的意愿去做。孩子不但不能實現(xiàn)家長“望子成龍”的美好愿望,反而不能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搞得一事無成。這時,倒不如根據(jù)孩子的興趣愛好,加以適當引導,變成有利因素,對他們將來的發(fā)展起一些積極的作用。
家庭是育人的搖籃,家庭教育好似整個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每位家長都能正視家教中的誤區(qū),切實轉(zhuǎn)變自己落后的家教觀念,學習科學的教子方法,真正掌握家教的藝術(shù),全面提高自身的家教水平和家教素養(yǎng),才能最終避免家教誤區(qū)。愿我們的家庭教育開出成功之花,結(jié)出成功之果。
幼兒家庭教育知識
一、愛的陪伴,成長的起點
幼兒最需要的,莫過于父母溫暖的陪伴。在忙碌的生活節(jié)奏中,抽出時間與孩子共度親子時光,無論是共讀一本繪本,還是戶外的一次簡單散步,都能讓孩子感受到愛的力量。父母的陪伴,讓孩子在安全感中茁壯成長,學會信任與依賴,為未來的社交能力打下良好基礎。
二、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身教重于言傳”,在幼兒家庭教育中尤為重要。孩子們天生就是模仿者,他們會觀察并學習父母的一言一行。因此,父母應當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展現(xiàn)出積極向上、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品質(zhì)。通過自身的良好行為,為孩子樹立正面的榜樣,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
三、寓教于樂,激發(fā)潛能
幼兒階段,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旺盛。家庭教育應當寓教于樂,通過游戲、故事、音樂等多種形式,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鼓勵孩子提問、嘗試、失敗再嘗試,讓他們在探索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不斷發(fā)掘自身潛能。
四、情感溝通,建立信任
有效的情感溝通是幼兒家庭教育的橋梁。父母應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給予積極的反饋和支持。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挑戰(zhàn)時,及時給予安慰和鼓勵,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勇敢面對。通過真誠的交流,增進親子間的信任與理解,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五、培養(yǎng)習慣,奠基未來
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開始。在幼兒時期,家長應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社交習慣。通過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鼓勵自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引導孩子學會分享與合作等方式,幫助孩子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這些習慣將伴隨他們一生,成為他們未來成功的堅實基石。
【幼兒家庭教育知識】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安全小知識03-04
幼兒園防汛安全知識201702-09
幼兒教育專業(yè)基礎知識03-07
幼兒園安全教育知識內(nèi)容02-10
幼兒園暑假安全教育知識02-08
幼兒園春季疾病預防的小知識02-21
幼兒園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識06-08
幼兒夏季傳染病預防小知識范文01-16
幼兒園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內(nèi)容02-02
幼兒園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