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古鎮(zhèn)優(yōu)美散文
大研古鎮(zhèn)在麗江,我就住在古鎮(zhèn)里。
是夜里凌晨落機,被一位普米族的姑娘接機到飯店。那姑娘好讓人心動,說著南方口味的普通話,詞語的尾音很輕柔,很貼人心。我老問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姑娘竟不回避,委婉的讓人心悅誠服。我說她是搞導(dǎo)游的,她笑了,說是做水凈化器生意的,今天幫朋友來接機。我感慨她沒有做旅游,她說她是普米族人,性子直的不會轉(zhuǎn)彎,人也長的不漂亮,做不來的喲。我笑了,卻到了古鎮(zhèn)。
古鎮(zhèn)在燈火里,輝煌耀眼,能看到天上的明月和星辰,藍的天就像一潭深湖,清澈而明凈,只見星星在湖底閃爍。從霧霾中走出的人,突然落得如此清明的世界,真是喜出望外。
入住了一座木樓,到處雕梁畫棟的,長長的沿廊里安靜的能聽到腳踏木質(zhì)的咯吱咯吱聲。那聲音很清亮,隨步子打著節(jié)奏,腳下卻很柔軟,像踏在浮云間。入得云南,這一夜的夢都在云里飄著。
奇怪的,早早就醒了,推門往外去,全然一個木的世界。木門、木柱、木梁、木窗,窗上有花格,梁上有花紋,屋頂上的灰瓦間還臥著一個瓦貓。陽光從屋頂斜下了,瓦檐下的燈籠就紅彤彤的耀眼,像一個個紅火球兒漾得滿園喜慶。陽光真好,藍天上浮過一朵白云,像一條龍,張牙舞爪的。慢慢的,就幻化出一片葉,飄在那里不動。
院里有水池,池中有噴水的瓶子,晶亮亮的水珠兒在那里跳躍,滿院便叮叮咚咚的響。清晨的花草很有精神,藤架上開滿了紫色的花。這里到處都有綠,盆兒、瓶兒,木樓的隔檐上,綠葉四處垂掛,如清泉漫瀉,春色滿園,其實這天還在正月里。池中有魚,大紅的尾巴,不游,嘴兒也不動。它在等待陽光!陽光仍在木樓上。院中很靜,聽得見風(fēng)兒的絲絲聲。
突的在紅色的木柱上,看到一個小牌,稱我的住處為“貓居”,且有兩句詞語:“貓咪高臥清靜處,貴客尋覓幽雅居”原來這木樓能讓我這般清心,在幽雅中獨處,是與這里的文化有關(guān)。我開始細察這座木樓,這里到處有著龍的圖紋,騰云駕霧的樣子,梁柱間顯現(xiàn)著各種花紋圖案,木墻上掛著佛的圖像,有藏傳佛教的釋文。而木樓之上有著成片的脫漆,盡管可以看到翻新的痕跡,卻也能感覺出那里透出的分量。木樓的歷史一定很久遠。
踏出木樓,才看到一塊石碑,上書:木王府驛站舊址。便問到一位納西族人,她說:此樓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怨不得我的感覺會那般強烈,原來我是在歷史的長廊中獨行呢。
我踏入這座古鎮(zhèn),就像走進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中,木樓里的感覺越來越強烈。這里無處不是木的柱,木的墻,木的門窗,木的閣樓,木櫈?zāi)咀滥疽,木的門檻,木的樓梯。就連入廁,也要踏上木梯,望著原木的花紋,舒心小解。這木樓之下,便是青石,石階、石礅、石鼓、石獅、石槽、石欄、石橋,青石的屋基,彩石的道路,各種石的怪獸。有的一面墻都是青石所砌,明顯著鑿石的紋線,竟像一副石雕畫。
而木石之上是湛藍的天,雪白的云,云是成朵成朵的飄。飄過木樓的頂,就能看到灰藍的瓦和尖翹的樓角,樓脊上常常就臥著一只瓦貓。貓是陶土所制,張著大口,面目猙獰且又形象可愛。它們永遠面向遠方,凝視蒼穹,張牙舞爪的面對任何鬼神與邪惡。怨不得云南的民宅之上都要請它鎮(zhèn)宅,視為神怪。這種瓦中之物,倒是這座古鎮(zhèn)極顯神趣。下為青石,中為原木,上是灰瓦藍天,白云朵朵,人皆在自然天地中過活,何樂而不為呢。
說此處如畫,畫常在水中。這里幾乎條條街上有流水,流水無聲,緩緩而動,清亮亮的水底能看到石的花紋。有開闊的河在古鎮(zhèn)中流,就有了小橋流水與人家。而水中則無船,無魚。有水草叢生,扯著長長的綠莖,與腳邊屋前木樓檐下的花花草草融在了一起,這里便成了一個綠色世界。這綠在流水中,石槽中,木桶中,各式各樣的花盆和花瓶里,借天時地理的憂勢,竟長出了各自百般的情態(tài),讓我這北方的漢子,喜歡養(yǎng)植花草的人,為之驚奇,為之愧嘆!竟也想到一句詩詞:“麗郡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飛花!
走在古鎮(zhèn)的小巷里,你是很費眼神,因為你的視界中,已經(jīng)充滿了驚喜和意外。而小巷里密密匝匝的商鋪,卻又讓你眼花繚亂的不能歇息。在這一家挨著一家的店鋪里,總是能看到亮光光的銀器,店主正在制做銀鐲而敲打的咣咣聲響。能看到滿屋的墻上地上,掛著的,放著的,大大小小的非洲手鼓。這手鼓制作精細,配飾華麗,還是近些年才常常創(chuàng)入人們的`視線。曾在西安古城的旅游景區(qū)里,沿街道邊看到過這樣的鼓手,伴著節(jié)奏極強的樂曲,入神貫注地打起手鼓,隨著那種形體節(jié)奏和他眼神中閃動的喜悅,鼓手便成為一種藝術(shù),誘惑著成群的人圍觀不止。而古鎮(zhèn)里的鼓樂,竟讓我駐步,因為眼前的鼓手都是靚麗的姑娘,穿著民族彩裝,個個神采奕奕,望著圍觀的游客,喜笑吟唱。一首“我的小寶貝”那種極具優(yōu)美而沉迷、空曠且又沖擊心靈的曲調(diào),足以使人流連忘返,百聽不厭。還好,這里處處皆有這樣的鼓手,這樣的舞臺,“小寶貝”的樂曲就不曾間斷。這種非洲手鼓與網(wǎng)紅的曲調(diào)給這座古鎮(zhèn)帶來的歡樂,真是難以估量,因為它已經(jīng)成為這里的一種文化和藝術(shù),成為納西文化的另類現(xiàn)象。
總是順著彎曲的道路慢行,彩色的石徑常常會讓人迷途往返,這里的街與巷相互串連,雖說沒有死路,一旦誤入,總會繞著大圈而又走回原處。多虧那些石碑導(dǎo)示圖,否則如入八卦迷魂陣了。其實,細心游轉(zhuǎn),你會看到各種牌坊,看到明清時的城樓,看到蝕跡斑斑的古老石橋和那充滿納西文化的街名。當(dāng)然東巴文字在這里處處皆是,凡有漢字的地方總是有象形文字在那里表現(xiàn),目睹這種趣味橫生的文字,內(nèi)心會起波瀾。想象人類文字的產(chǎn)生是一種多么有趣的旅行,而在納西族人的古鎮(zhèn)間,竟能尋覓到這種旅途的風(fēng)景,這真是一個意外的喜悅。
走入古鎮(zhèn)的四方街,一片四千平米的空闊天地里,展開地圖細察,你會吃驚這座古鎮(zhèn)的布局。原來這里的道路無規(guī)無矩成網(wǎng)狀,說是古城卻無城墻,依山勢而建,順水流而設(shè),走在寬街小巷間,常常會生出曲徑通幽之感。然而無論你是從何處走來,到了四方街便是古鎮(zhèn)的中心了。此處還有說頭,據(jù)傳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璽形狀而建,是茶馬古道上最重要的樞紐站,明清以來各方商賈云集,民族文化從這里交匯生息,如今就成了麗江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地,也是麗江古城的代名詞了。
若能走遍這座古鎮(zhèn),就能踏過三百五十四座石橋,這個數(shù)字真讓人吃驚!足以說明這古鎮(zhèn)的水道多么豐富。就像這些石橋的名字,美名其曰鎖翠橋、映雪橋、大石橋、萬千橋、馬鞍橋、南門橋、仁壽橋等等。而每每立于一座古橋之上,看到橋邊墻上涂滿了東巴文化的象形文字,人的思緒就會遠走高飛,飛往拉市海那茶馬古道的原始族群,飛往納西族原始部落的白沙古鎮(zhèn),飛往玉龍雪山以及人間天堂似的香格里拉。那是一種人與自然無比和諧,相互交融的美麗世界,那里有著神秘與崇尚,有著敬畏與向往,有著天人合一的神圣境界。
就在登上獅子山的陡階旁,我看到了一扇木門,深紅的漆已經(jīng)脫落,斑斑駁駁的半掩著,這扇門可以告知它的歷史,而門里正坐著一位老太太,穿著納西族人典型的青藍與紅與花配飾的服裝。那張爬滿深皺,蒼老而黑黝的面孔,會讓你看到納西族人歷經(jīng)滄桑和飽經(jīng)磨難的歷史。在這個人滿為患的古鎮(zhèn)中,走遍大街小巷都難以見到的古稀老人,你不得不尊敬地走近她。想與她交流,她且沉默不語,有人想拍照,老人拒絕并用手遮擋,唯獨那雙失去神采的眼睛,望著你。無語之間就有了一種隔膜,因為你畢竟是闖入她們家園的外來者哪。
從這雙眼里你究竟讀到了什么!老人的拒絕又意味著什么!外來者的闖入又能帶來什么!當(dāng)然,我在這座古鎮(zhèn)中行走,不可能孤獨,而是被成千上萬的人擁擠著,在市場運作下的紛繁雜世里度步。還是那位普米族姑娘告訴我,今天的古鎮(zhèn)原住民納西族人已經(jīng)很少了,多是外來人在這里賺錢,也就是說這個民族的文化傳承將會發(fā)生變化,而這種變化會給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歷史名城帶來什么!
我無法釋懷自己,向那位老人點點頭,耳聞兩岸酒吧里傳出的陣陣搖滾,踏上那高高的石階,隨著人流獨行而去。我多么希望這座古鎮(zhèn)永遠保留著藍天和白云,清清的玉河和悠閑的步態(tài),保留住座座木樓里散發(fā)出的民族文化和氣息。因為這樣,我的獨行才具有意義。
【獨行古鎮(zhèn)優(yōu)美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古鎮(zhèn)遐想優(yōu)美散文07-02
散文精選《獨行》07-02
千年古鎮(zhèn)優(yōu)美散文07-04
黃昏獨行散文06-19
秋雨獨行隨筆散文02-27
獨行抒情散文03-26
古鎮(zhèn)憶舊經(jīng)典散文07-13
江岸獨行散文隨筆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