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隨筆:有淚空流在春天
馬年正月初三回老家拜親訪友,車子在新修的涇滲公路上駛過父母墳旁時,透過車窗我一眼就看見那滿是干枯荒草的墳冢了,墳頭一堆紙灰,一定是兄弟和侄子們大年三十燒的吧。這里是我父母長眠安息的家園,不知他們在那邊過得還好嗎,一絲悲涼傷感難免涌上心頭。
蛇年最后一天的夜幕降臨,已沒有多少吸引力的春晚快要開始了,妻子望著電視,卻和遠在千里之外值班的兒子說電話。我則拿上中午在街頭買的一大包冥幣和香燭,提了半瓶白酒走出家門,到小區(qū)外的河邊護欄前,蹲在那里點燃香燭插到桔子上,一沓一沓給我逝去的父母親及先祖?zhèn)儫堝X拜年,不遠處也有三三兩兩和我一樣的祭奠者。望著被寒風吹得忽閃忽閃的燭光和一張張被焚化的紙錢,我記憶的閘門不由被打開。
對我來說,六年前,即2008年的春節(jié)是很難忘掉的。臘月二十三那天,正是家家祭灶神的日子,我回到鄉(xiāng)下老家,準備接父親到縣城來過年。往年這天,父親都在他住的房間,把爐火架得旺旺的,桌子上擺放好文房四寶,裁好紅綠紙,給前來討要祭灶神的鄉(xiāng)鄰寫“上天言善事,下凡呈吉祥”的小對條,有些人家還提早來要父親寫春聯(lián),父親忙得不亦樂乎?赡谴挝一丶铱吹介T庭冷落,父親一人躺在床上,床頭邊放著待服的藥片。原來父親已病倒三四天了,在家服藥見效不大。和四弟商量后,我便叫車送父親到縣皇甫謐醫(yī)院入院治療。幾天后,病情稍有好轉(zhuǎn),醫(yī)生悄悄告訴我:父親是舊病復發(fā),癌細胞轉(zhuǎn)移,生命大概只剩三個月左右的時間了。其實在四年多前父親就被檢查出肺部長了腫瘤,手術(shù)治療后,恢復得還是非常好。后來竟能騎車去街上,在家也能干些輕微活兒,按照醫(yī)生囑咐,每年都要到唐都醫(yī)院復查一次。手術(shù)之前,父親的煙癮大得出奇,有時每天兩包也不夠抽。手術(shù)之后,他不但徹底戒了煙,而且還聞不得一絲煙味兒。前季去西安復查,醫(yī)生也沒說什么,怎么半年之后就復發(fā)了呢?唉,這比魔鬼還可惡的癌細胞,人類什么時候才能將你降服?到臘月二十九這天,我跟醫(yī)生說,三十早點用藥,下午我要接父親到家里去過年,正月初一、初二暫停兩天,初三繼續(xù)入院治療。醫(yī)生同意了。大年三十上午,我在病房陪著掛液體的父親,忽然聽得門外有不少人在走廊里說話。值班院長和醫(yī)護人員陪著縣上領(lǐng)導及衛(wèi)生局負責人在媒體記者跟隨下一齊涌入病房,原來是縣上領(lǐng)導看望慰問值班的醫(yī)護人員和住院病人。那一撥人離開后,父親高興的表情還仍然保留在臉上,剛才醫(yī)院的值班院長給他介紹來者的身份時,由于人多,加之又要回答領(lǐng)導的問話,他沒有一一記住來者都是些什么人,于是又問我了。中午時分,藥液正好滴完。攙扶父親下樓,打的回到家里,妻子和兒子忙端上飯菜,父親像嘗一樣,各樣只吃了兩三口便放下了筷子,喝了湯便進到房間里上床躺下。兒子見爺爺這樣,就跟了進去關(guān)上門,爺孫倆在里邊聊起了天。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妻子知道了醫(yī)生給我說的話,也顯得情緒低落,只是我的兒子尚且不知。下午飯時,父親只吃了幾個餃子和半個油餅,菜仍然沒吃多少,一小杯紅酒也只是抿了一小口還剩多半杯。飯后兒子打開電視,父親邊看電視邊對他的孫子說,早晨縣長領(lǐng)著人到醫(yī)院看望他了,顯得興奮不已。兒子說,您有福啊。我在一旁聽了,心里很是難受。大年三十在醫(yī)院里被人看望這是福嗎?
夜幕降臨。我拿了早就買好的香裱、冥幣之類的和兒子到外邊的馬路邊去燒。這次,我心里不僅想著我那早逝的母親,還有對父親病情的擔憂;氐郊依,我們和父親一起看春晚,這期間父親的電話不時響起,都是兄弟子侄和外甥女們的新年祝福和問候。每接一個電話,父親都顯得興奮,都要告訴他們早晨縣長帶領(lǐng)很多人到醫(yī)院看望了他。大約九點多,父親要進去休息。我忽然靈機一動,從柜子里拿出錢包,將里邊3000元全部拿了出來,對父親說,今晚你就把這些錢裝在身上。父親理解我的意思,笑著將這些錢裝在了襯衣口袋,這期間妻子用我的手機拍了一段視頻。
父親脫了外衣躺下,我走出房間,想著醫(yī)生的話,心里像灌了鉛,眼睛也噙滿淚水。在我們鄉(xiāng)下有這樣的說法:人有三魂七魄,在年三十晚間,有一魂一魄都要離開人身去到陰司城報到,核實自己的陽壽。如果陽壽還有,則在生死簿上減去一歲,在正月初七(俗稱“人七”)這天放魂魄回來。于是就有了“人七”傍晚家家戶戶都要給家庭成員叫魂的習俗。如果一個人的陽壽在下一年里滿期,那么這一魂魄就被留下不再回來。凡去世的人不管在新年那天走,他的那一魂魄早在上一年的除夕夜走后就不再回附自身。所以,大凡年紀大、體弱病重者,家里人多半會在除夕夜給他們穿戴好,整夜不脫,以防他們來年命赴黃泉,免得那魂魄穿戴不整;诖,我就讓父親將那些錢裝上。
正月初三,別人家還在推杯換盞、沉浸在新年的喜慶之中,我的父親又回到冷清清的醫(yī)院,到正月初六這天,父親執(zhí)意要出院回老家,任憑我和親友咋勸,向來隨和的他就是不聽。 最后,我只好按他的意思辦了出院,在傍晚時分送他回到老家。這時他才對我說,“人七”到了,不管咋說也得回家啊。父親心里完全明白自己的病,是拖不了多久了,第二天他把我們召集到一起安排自己的后事,要我們在他去世后簡單辦理喪事,將他和我的母親葬在一起,不要念經(jīng)發(fā)文行禮去鋪排。他退休后經(jīng)常被人家請去當禮賓,穿長袍戴禮帽,作文行禮。他對這一套早就厭煩了,以至后來有人請他,他以有病為由推脫;诖,我們便提議給他提前過70大壽。時間定在了農(nóng)歷正月十七日。其實父親的生日在農(nóng)歷九月十七,我們知道是等不到那一天了。棺木已定做,一切準備就緒,正月十七那天,來了不少親朋好友,一起為父親迎放鴻木并祝賀七十華誕。電視臺播音員宣讀了縣長的題詞和縣教育局、文廣局等單位主要領(lǐng)導的題詞“為人師表,勞苦功高”;“父賢子孝,鄰里和睦”。父親的同事、縣政府督學邊燁先生和幾個單位領(lǐng)導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看到兒孫滿堂,親友滿座,父親激動得熱淚盈眶,在答謝時淚水還是流了下來。在這前后十幾天內(nèi),父親的飲食基本恢復到這次病前的狀況,精神狀態(tài)也就好了許多,不時和前來的客人說這說那。也就是這么十多天后,父親再次躺倒起不來了,我們心里都明白,都焦慮不安。四弟要我和他送父親到西安找教授,看再有無辦法。這時的父親已數(shù)日不進飲食,哪能禁得起這么遠路折騰?我給他們說沒必要了,哪知四弟犯了火爆脾氣,非去不可。為了免去是非和淘氣,老父親就這樣叫我們給折騰到了西安。當天,我看父親精神狀態(tài)極差,就在醫(yī)院對面的旅館住下來,一人看護父親,一人跑醫(yī)院。當年為父親做手術(shù)的教授要我去找回五年前的病歷。醫(yī)院檔案室不是一般資料室,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地下室的檔案室里找到。教授看過后,把父親的情況一問,要我們馬上回去,一刻都不敢耽過。我當即給老家的朋友打電話,要他務必在第二天上午到西安接我們回家。那天傍晚,我自作主張,請了旅館附近一家診所的人員,求他給父親輸些能量,就是兩個500ml的瓶子,一個鹽水加維C、一個葡萄糖,那個家伙竟要了我們480元,人在難中,誰會計較錢多少。那天晚上,我們沒合一眼,半夜三點,液體滴完,我又給家里撥打了電話。那個夜晚,是我有生以來最長的一個夜晚。我又怕又恨,怕的是父親萬一回不去了,我將抱撼終身;恨的是四弟這么無知和偏激,既害人又害己。終于熬到了天亮,上午十點接我們的車來了,我們將父親抬到車上,司機一路狂奔,下午兩點,車子駛到了距老家7公里的西屯,我懸著的心才稍稍放了下來。剛進家門,父親自己一使勁就虛脫了,我們左右扶著,看他額頭的汗珠,臉色黃透,他說不行了。我們把他抬放到床上,一面又叫鎮(zhèn)上醫(yī)生搶救,總算平穩(wěn)了下來。在蘭州的三弟聽到這個情況,拿回4瓶白蛋白,又跑了趟西安,買回了標滿字母的藥品,一起給父親用上,就這樣持續(xù)了二十多天,農(nóng)歷二月二十九日上午八點半,父親還是走了,走到了他69歲的人生終點站。每年的春天,我們都是有淚空白流。
回想起父親的一生來,他給子女們的付出真是太多太多了,他把對子女們的關(guān)愛演繹得到了極致。他自己一生含辛茹苦,忍辱負重為的就是將我們都養(yǎng)育成人。在我九歲那年的暑假里,看父親在門前那里戴著草帽,穿著背心挖土打胡基(土坯),額頭的汗水不停往下掉。我在那里跑來跑去抓蝴蝶,差點被父親掄起的?頭撞上,嚇得父親大叫起來。他雙手拄著?頭,大聲呵斥。從沒受過父親斥罵的我,也大聲嚷道:你把我挖死了,權(quán)當沒有我就是了。哪知這句話更激怒了父親,氣得他掄起?頭將剛打好碼摞起來還沒曬干的幾塊胡基砸碎,帶著哭腔說:你這話比要我的命還傷人呀!年幼無知,想不到一句頂撞的話竟然會使父親如此傷心。因此,這件事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如今我的兒子有時偶然也會對我的好言勸告來一句“不用你管”一樣,叫人好不傷心!
還在我上初中時,家里每年都缺糧。周末,父親從幾十里外的學;貋,母親首先訴說的就是家中糧食支撐不了幾天,要父親想辦法,那時的糧食可不好找,即使有錢也買不到,因為糧食是國家的計劃物資。晚上,父親就跑去找生產(chǎn)隊長,找糧干(那時在生產(chǎn)隊專管糧食的人),好話說盡,屈辱受盡,一家七八口人每次只借得二、三十斤,有時還會空手而歸。那幾年,父親在離家二十多里遠的宅陽小學當校長,他和學校所在地的大隊生產(chǎn)隊干群關(guān)系好,特別是那個叫張正榮的生產(chǎn)隊長,是個早年參加剿匪,在嚴寒中凍傷雙腳,十個腳趾被截的傷殘退伍軍人,為人仗義。一天他聽到父親為家中無糧而發(fā)愁腸時,他便冒著風險,和會計、出納商量后,將生產(chǎn)隊里留的`貯備糧裝了幾袋,傍晚悄悄送到學校,以免其他社員看見。第二天早晨,父親捎話要我拉架子車去拉糧食。聽說父親弄了不少糧食,我很是興奮。請了半天假,借來隊里一輛架子車,沿公路一路小跑,等到了父親任教的學校時,滿頭大汗。父親給我煮了兩個荷包蛋、下了一碗扯面,吃飽喝好后,父親和另一個老師將幾袋糧抬到架子車上送我拉車回家。走在半路上歇息時,我忍不住想看看袋子里都裝著什么糧。逐個解開袋子看,是小麥、玉米、糜子、高粱,兩個只裝了半袋子的是黑豆和蕎麥。我真高興,這下我們家就不愁沒吃的了。
離父親任教不遠的一個山區(qū)村子叫桑園,這里背靠塬邊,澗河從那里流過,村子里不僅有桑園,還有菜園、果園。那時節(jié)蘋果是極少見的,偶爾只聽人說起蘋果,真沒見過,更不用說吃過。在那少吃沒喝的計劃經(jīng)濟年代,能吃到的水果就是每年夏天才有的桃、杏以及秋天成熟而長在溝邊的酸棗、杜梨了。那年后季開學不久,大概是1975年吧,父親周末回家,綁在自行車貨架上的黃色帆布包鼓鼓囊囊的,我急忙去解下來問是啥東西,父親笑著要我猜,我猜不準便將包兒抱進屋里,奶奶蹣跚著走過來問我啥好東西,我說是“洋桃”,我不認得就隨口胡亂取了個名兒。一時,姐姐、弟弟們都來了,母親也收工回來了,奶奶小心翼翼把蘋果放在盆子里,舀了一瓢涼水倒下去,胡亂攪了幾下就撈出來,我們伸手接過還在流水的蘋果吃起來,那香甜的味道至今仍忘不了,這些年來,我雖然吃了數(shù)不清且早已尋常不過的蘋果了,什么秦冠、富士、喬納金、國光、紅星......,那怕是來自青島、煙臺的,或者來自天水、靜寧的,還是本鄉(xiāng)本土出產(chǎn)的,但總沒有那一種能比得上那時候吃的頂端有棱、紅艷艷的香蕉蘋果來。也就是從那時起,父親基本上每周回家都會帶一包蘋果來。這樣的時間每年都能持續(xù)將近兩個月。于是,那些年我們一直盼望著秋天,等待著每年秋天父親帶回香甜的蘋果。
教了一輩子書的父親,在干好份內(nèi)工作外,平生最大的愛好除了吸煙就是栽樹。在原來舊窯莊的門前,栽了數(shù)百棵樹木,好多都已被砍伐蓋了房屋,有些還在,長得已有一人合抱那么粗了?撤ミ^的地方,樹根處又長出枝條,現(xiàn)今也有碗口那么粗壯。每到夏天,綠樹濃蔭,小鳥棲息,鶯歌燕舞。林下種的藥材牛子,每年也能帶來一定的經(jīng)濟效益。搬到原上房莊后,父母親先是在院子周圍栽樹,然后又在不大的院內(nèi)栽植果樹、種菜養(yǎng)花,幾年時間把個農(nóng)家小院弄得跟公園一般。春天花艷,夏天濃蔭,秋天果香,冬天則盡情享受收藏的果蔬和幸福。特別是每年夏天,我回到家里幫兄弟夏收,吃住在父母那兒,看到父親在果樹下支一張床,床頭放一杯茶,打開收音機,躺在那里聽單田芳的評書《隋唐英雄傳》,聽那過癮的、掙破嗓子的秦腔《斬單童》、《三對面》;我和母親則在房里閑聊天。望著父親那笑瞇瞇的表情,我感到這就是父親所說的“享!卑。1994年父親提前退休了。我每次回家,都能看到他在不停干這干那,一刻也不閑著。吸著廉價的煙,喝著極普通的茶,穿著極普通的衣服,種菜養(yǎng)花,聽廣播,幫母親做飯,帶孫子。這樣的好日子也僅僅過了幾年。2001年母親忽然病逝,父親從此形單影只,悶悶不樂?删褪窃谶@樣的情況下,他不愿離開老家,即使我或三弟亦或姐姐,不論哪個接去,他也呆不了幾天就急著要回去。我們也就只有;丶铱赐。2003年,父親被查出肺部腫瘤。手術(shù)后,父親面對病魔威脅,盡管受了不少委屈,但仍沒有失去熱愛生活的勇氣和信心。當2008年的春天剛剛來到時,父親卻走了。說來也怪,父親在院子里栽植的一棵最大的蘋果樹,那年春天也再沒有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隨父親一起走了,每年仲夏就能盛開五顏六色的牡丹也從此不見了蹤影,院落里頓失生機,顯得荒涼和冷清。
父親走了,永遠走了,我們從此無家可回,只好流落在外。早在母親去世后,我們就覺得家不完整了;父親患重病后,更覺著這殘缺的家怕是支撐不了多久。我們擔心,我們害怕?蓳暮秃ε碌哪且惶煺l也無法阻擋的來了,這是怎樣的悲傷和無可奈何!如今雖然老家還有兄弟一家,但沒有父母親的家總叫人感覺到像沒有鋪蓋的土炕一樣,潮濕冰冷、布滿塵埃,誰還愿意脫了鞋襪上去呢?
如今,我們只好在每年的清明、農(nóng)歷十月初一回到長滿蒿草的父母墳墓前上香燃化紙錢,一表哀思;再就是回到老屋看看,以期找回點什么,給流淚的心一個安撫。
【散文隨筆:有淚空流在春天】相關(guān)文章:
清明有淚雨紛紛的散文隨筆07-05
天不是空的散文隨筆04-26
杯中酒不空-散文隨筆04-13
浮生還夢是空-散文隨筆03-31
無事心不空-散文隨筆04-05
時間有淚的經(jīng)典美文03-30
往事隨風憶已空散文隨筆05-11
八月的心空散文隨筆08-29
春天的散文隨筆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