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情偶寄有鳥來儀散文隨筆
我獨(dú)居。敝居的陽臺大而空闊,圍欄上有個小小的平臺,置了幾盆花草,環(huán)境還算恬靜吧,便引來一些小精靈探頭探腦。
最先來的是一只斑鳩,遠(yuǎn)遠(yuǎn)地落在陽臺的曬衣架上,尾巴一翹一翹的,歪著頭,骨碌著眼珠打量我的屋子。有鳥來儀,吉祥。∥颐ψチ艘话衙,撒在平臺上餉客。它卻不領(lǐng)情,撲棱棱飛走了,但次日平臺上的米都不見了。我又抓來米,隔天又被吃光。如是者三。
“主雅客來勤”,此后斑鳩見我抓米來,亦不很躲,但仍舊遠(yuǎn)遠(yuǎn)地蹲在曬衣架上,身子朝外,作隨時準(zhǔn)備起飛狀,卻不時羞澀地回過頭來,對那一攤白米張望。我輕輕帶上紗門,躲在遠(yuǎn)處看。斑鳩吃相文雅,卻很警醒,吃幾粒米,抬頭瞥一眼紗門,生怕我突然冒出來——鳥對人始終存有戒心。
白花花的米也吸引了另一個族類,未幾,吵吵嚷嚷的麻雀來了。大約因?yàn)槁槿浮叭恕倍鄤荼,抑或不屑于爭食,斑鳩不再來了。于是,我這里成了麻雀的獨(dú)家食堂。
麻雀來,有時三四只,有時五六只。麻雀吃食,比斑鳩更警醒,絕不肯與人覿(dí)面,一邊啄米,一邊警覺地注視紗門,幾乎是吃一粒米,抬頭看一眼。
有一次,我撒了米,故意敞開紗門,就想清晰地看它們吃食,結(jié)果半日不來一只。我把米量增加,在平臺鋪成一長溜,非常醒目,同時盡量不去陽臺活動,諸如曬衣、給花澆水。如此這般地討好,然而一小時、兩小時、半日,一整天都不見它們的身影。
麻雀在與人的`交往中學(xué)精了,自知智力弗如人,人會用各種鳥兒識不破的機(jī)關(guān)捉拿它們。人與別的鳥類或許可能建立人鳥相親的關(guān)系,對麻雀則不能。我們對它們傷害太深,這種傷害的遺傳密碼已給了它們的子孫后代,在它們的基因里已留下人是“天敵”的烙印。
讀馮驥才的《珍珠鳥》。那是一只十分可人的小鳥,懵懵懂懂地不知道怕人。在他伏案時,它跳到桌上,跑到他的稿紙上,繞著他的筆跳來跳去,嗒嗒地啄他顫動的筆尖。他手撫它細(xì)膩的絨毛,它不但不拒絕,反而友好地回啄他兩下。它落到他的肩上,一會兒,居然在他肩頭睡著了。他輕輕抬一抬肩,它沒醒,睡得熟,還呷呷嘴,好像在做夢——一幅生動的人鳥相親圖。
那天伏桌小憩,忽見一只小鳥,在屋內(nèi)飛繞,是麻雀!它落到桌上,小腳輕輕跳著,搜尋桌上的餅干渣,飛到杯沿上,呷一口杯中的水,仰脖咽下。我希望它落到我肩上,那樣,我一定一動不動,讓它感到是一段可靠的樹枝。結(jié)果它飛到我的頭頂,用它的喙揪我的頭發(fā),啄我的頭皮屑,癢癢的,我樂不可支。醒來是個夢。
其實(shí)人本質(zhì)上是愛鳥的。但什么時候鳥兒也能喜歡人,喜歡與人相處,彼此信賴,自由交往呢?忽然想起王維的一首小詩:“遠(yuǎn)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多么美的一種境界!
【閑情偶寄有鳥來儀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閑情偶寄,閑情偶寄散文06-20
閑情偶寄優(yōu)美散文隨筆08-24
閑情偶寄散文06-11
歲末閑情散文隨筆02-22
山居閑情散文隨筆02-23
散文隨筆:云中誰寄錦書來06-01
偶作寄朗之原文及賞析02-11
夏日閑情詩賦如我散文隨筆07-22
我有梧桐,等你來?xiàng)⑽碾S筆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