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年味咂咂香的抒情散文
小時候,大概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了。
那時候,一年似乎特別長,當日子終于在我們掰著手指的計算中走進歲末時,我們反而會希望時間過得再慢點,好讓我們有足夠的回味,足夠的享受。
進入農(nóng)歷十二月,我們依然是要下地的。把土地翻了,開好一個個小小的土坑,再每個小坑倒入半勺糞水,等糞水滲進土里,再將備好的已經(jīng)抽芽的土豆種插進小坑里,然后小心地培上由煤灰和干豬糞混合的肥料,但等開春之后,出苗抽莖長葉在根部長出一吊吊的土豆來。這種東西最省事,幾乎不要怎么操心,就能有收獲,我小時候雖然不算勤快,但卻是很喜歡它們的,不論是種,還是挖,我都特別樂意。但奇怪的是,我并不愛吃,覺得有點澀。
各家各戶門口,都無一例外的會堆上一大堆柴火。那時農(nóng)村里,幾乎家家戶戶都養(yǎng)著豬,少則一頭,多的三四頭,這似乎成了主婦們展示手段的一個窗口。養(yǎng)豬就得煮潲,一口大大的鐵鍋,架在柴火灶上,倒上一大鍋水,等水燒開,加入切碎的草或菜,直至煮熟甚至煮爛。煮一鍋潲可以吃上好幾天,每當給豬喂食時,便用木桶盛了,再用鍋煮了細糠加上一些米粥或米飯和在豬潲里就可以做豬食喂豬了。有的養(yǎng)豬能手,出籠一頭三四百斤的豬可得近千塊,若是好幾頭呢,那數(shù)字便很可觀。路過的人自是少不了嘖嘖贊嘆幾聲,主婦一高興,砍下幾斤精肉來,用干辣椒,冬筍,土蒜和生姜爆炒了,請鄰里幾個幫手的喝上幾盅,這氣氛影響得我們也分外歡喜,也會和著大人在旁傻笑。末了主婦們數(shù)一數(shù)賣得的錢,連夢中都是帶笑的。
進入過年的倒數(shù)十來天,我們變得更忙了。家家戶戶開始搞衛(wèi)生,樓上樓下,樓頂墻壁,家具都要打掃清洗的。樓頂房梁上是不準再留有像蛛絲這樣的“彈煤灰”的;家具,能抹的抹,能擦的擦,絲毫也不能含糊的。我們那時木器居多,像盛飯的、蒸飯的那些器物,燒水壺,挑水桶等等,都必須燒了熱水,取了谷糠倒上一些洗衣粉,狠命的擦洗,直至見了底色方可。那些家具什么的,怎么擺放,怎么添置,這似乎也很費思量,因為到時候鄰里親戚串門時難免要評頭品足一番,哪位主婦都不想被人小看的。
搞完衛(wèi)生,就該好好的準備年貨了。記憶中,年貨都是自家做的,非常豐盛,雞鴨魚肉是絕對不會少的。還有啊我們那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蒸米粑,煎“油棗”,煎“燙皮”,炒瓜子花生,做豆腐乳、辣蘿卜、辣榨菜等咸菜。剛蒸出的“耙哩”最好吃,取幾個用碗盛了,放上一小勺糖拌了吃,糯軟軟的,絕對叫你看著直咽口水。那時哥哥就因為一連能吃十幾個,而被人稱為“耙哩”客,現(xiàn)在有時提起那時往事,哥哥會很有感慨地說,現(xiàn)在不行了,能吃幾個就不錯了。煎“油棗”,那時大概也算我們那里一種特產(chǎn),方法是用面粉或者糯米粉和了,用圓筒滾薄,再切成指頭粗細長短的“油棗”,放入油鍋里煎,火的大小是必須要控制的,太大,太小,煎的油棗都不好看也不好吃,油棗一般以方正圓滾甜脆松爽為上品。在做“油棗”時我們少不了用那些邊角余料做各種各樣的動植物形狀,等煎熟后一看,邊吃邊笑。我家那時每年都至少要煎上一大壇子,母親連同壇子鎖到柜子里防我們無節(jié)制偷吃,因為必須要保證待客用,萬不可被我們這些饞貓偷食光了到時為難。我讀高中時,每次寒假后開學時都會帶上一大袋子,但往往不要半天便會一掃而光,那些不興這些食物的地方的同學真像饞貓見了鮮魚一樣聞香而來。豆腐乳,辣蘿卜等咸菜更是一絕,大清早煮一大鍋子的粥,夾上一大碗辣蘿卜,什么肉都比不上。
煎“燙皮”,更是一種技術(shù)活,甚至可稱得上是藝術(shù)的。煎之前,“燙皮”要放在太陽底下曬,或者放火上烘,待一定溫度之后才可下油鍋煎。“燙皮”有大有小,有方有圓,有素有花,有厚有薄的。我最愛的有堿水“燙皮”,方方正正,巴掌大一塊的.“燙皮”下油鍋一煎,便大了幾倍,吃起來特香特脆。還有一種叫“吧什”,具體做法特復雜,小時候跟著母親做過不少,但現(xiàn)在具體程序竟想不起來了。只依稀記得,要用上不少顏色夾花,紅綠黃用的多些,那時媽媽大概是個做吧什的高手,我跟著她也能做各種各樣的夾花,雖然不見得真像某種花,但卻真的很好看。橢圓形的“吧什”中間夾出各種圖案,待油煎了后用盤子裝了擺上桌,真是一道風景呢,味道也香甜香甜的,沒人不愛,沒理由不愛。所謂過年,要的就是這種忙活,有得做,有得吃,雖累而樂,F(xiàn)在,我們幾乎都是直接上商場買,反而提不起吃的興趣。
到了除夕那天,家家戶戶貼春聯(lián),家里有毛筆字寫得好的,這天大概就沒個閑時。春聯(lián)的內(nèi)容倒并不怎么講究,幾乎都是從農(nóng)家歷上照抄就是,甚至貼反了也沒人較真。但必須貼,大紅的春聯(lián)一貼,立時就添了喜氣,如果不貼,門前便感覺帶些晦氣,不吉利的。大人小孩忙完了都會洗個大澡,把舊衣洗了晾起。除夕夜不管是分家沒分家的都聚在最年長的老人家里,全家吃團圓飯,熱熱鬧鬧,開開心心。吃完飯后要守歲,沒電視時坐在一起吃著東西聊著天,有電視時守在電視機前看電視,那時有沒有“春晚”呢,倒完全沒印象了。大人照例要給孩子壓歲錢的,我們小時有三、五塊就算非常不錯了。午夜時分,大家陸續(xù)睡去。大人通常在睡前要“閉財門”,燒香許愿之后,極為慎重的關(guān)好大門小心上床。等到天亮前后,各家各戶都會放鞭炮。這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們小孩睡在床上也會側(cè)著耳朵傾聽誰家鞭炮更響,想得更久更急促,這意味著財運旺與不旺,若響一下停一下,心里便難免會咯噔起來,一整年都會是個心病,若遇不好的事,難免又要聯(lián)系起來,說早知道會這樣的。等自家鞭炮響后,開了財門,大家便陸續(xù)起床,開始新的一年新的一天。
這新年的第一天,禁忌很多。比方說,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不能打掃衛(wèi)生更不能倒垃圾,不能挑水,初一早上要吃素,這些對我們小孩來說,真有點難。但有新衣穿,可以放開了吃,倒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初二起,我們便開始拜年,走親戚,拿紅包,浩浩蕩蕩,熱熱鬧鬧,幾乎一直到元宵節(jié),都是這么快快樂樂的過。想想那時,真的好懷念呢。
現(xiàn)在過年,哪還有什么節(jié)味呢。有人說,現(xiàn)在更好啊,天天像過節(jié),哪天不吃得好,穿得好?我卻只是搖頭,現(xiàn)在是有節(jié)無味啊。
【幼時年味咂咂香的抒情散文】相關(guān)文章:
老故事咂出新滋味作文08-22
那時年少抒情散文11-19
彼時年少抒情散文03-24
無論何時年華都盛開-抒情散文04-09
當時年少春衫薄抒情散文11-19
流香的年味散文05-28
含香的抒情散文06-19
香嫂抒情散文10-12
覓香抒情散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