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堡的故事散文
福建第一古堡---蔡家堡,位于漳州市平和縣山格鎮(zhèn)隆慶村。蔡家堡始建于南宋紹定元年(1228年),古堡外形如英文字母“U”字形,當?shù)厝怂追Q“畚箕樓”。蔡家堡人文豐富、選址合理,歷經(jīng)八百年而不倒。神奇的古堡,令人贊嘆不已。那么,當年蔡家堡是如何建造起來的呢?在這八百年里,蔡家堡有哪些軼事呢?我們通過查閱蔡氏族譜及相關(guān)歷史資料,并走訪了當?shù)氐拇迕,收集到與蔡家堡相關(guān)的傳說。
一、孝敬父母,尋醫(yī)找藥。
村莊開基八百年,龍溪蔡港有淵源。蔡家堡所在地,平和縣山格鎮(zhèn)隆慶村。據(jù)族譜記載:隆慶村于南宋紹定元年(1228年)由蔡期遠從龍溪蔡港,遷入開基。蔡期遠(公元1208---1276年)。這“龍溪蔡港”就是現(xiàn)在的漳州龍海市榜山鎮(zhèn)平寧村西頭社。八百年前,蔡期遠從龍溪蔡港,來到隆慶村開基。隆慶村與龍溪蔡港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淵源。
母親生病求醫(yī)治,孝子采藥上山去。有一年,蔡期遠的母親得了一場大病,數(shù)月臥床不起。這時,蔡期遠的父親在異地做生意,已數(shù)年未歸。父親不在家,年少的蔡期遠作為家中長子,挑起了照顧母親的重任。蔡期遠在村里,本來就是一位有名的孝子,如今母親病痛在身,他萬分焦慮。蔡期遠四處求醫(yī)問藥,但病情卻不見好轉(zhuǎn),他心急如焚……。有一天,村莊來了一位做法事的道長。聽聞這位道長是一位有名的道醫(yī)。于是,蔡期遠就前往,請道長為其母親治病。道長見蔡期遠為母行孝之心切,很是感動,就答應(yīng)了他的要求,隨蔡期遠到他家,為其母親治病。道長先把脈問診后了解詳情,最后說:“這病需要有一種特殊的草藥治療,只是這種草藥長在深山,山高路遠不容易采!辈唐谶h說:“為了給母治病,山再高、路再遠,我都不怕!”道長見他如此孝心,就告訴他采藥路線,并將自己身上唯一的一株草藥標本送給蔡期遠對照,還叮囑草藥在煎用時越新鮮越有藥效。
第二天,蔡期遠在母親的病床前,跪拜三下,祝母平安!然后,背起行包,獨自踏上深山采藥的路程。
二、山洞避雨,仙人托夢。
深山采藥人疲勞,避雨入洞奇夢繞。蔡期遠按照道長所指示的方向,在深山里走了三天。但是,沒有找到那種草藥。這時他原先準備的干糧早已吃完了,肚子餓得咕!緡5仨,雙腳也走得抬不起來。正當他困餓相加之時,忽然山風(fēng)呼呼地叫。他抬頭望去,山頂上烏云翻滾,過一會兒,啪啪啪……的雨聲在深山里響起。他看到前面的山腰有一個石洞,立即快步朝石洞走去,進入洞里避雨。
洞里雖然不明亮,但從石縫射入的光線,依稀可辨石洞的模樣,有一塊石頭較平,可以蹲坐。這時洞外,雨聲陣陣;洞內(nèi),人困欲睡……。不知不覺地,蔡期遠在昏暗的石洞里睡著了。在睡覺時,他迷迷糊糊地看到一位老者,笑容可掬地對他說:“你是一位孝子,為母治病走入深山采藥,現(xiàn)困餓成這樣,感動了上蒼!”蔡期遠驚奇地問他:“您是誰呀?您怎么知道我的事情?”老者說:“稱呼我為‘王爹’即可!薄巴醯!您好!我要到哪里去才可以找到治療母親的草藥?”蔡期遠急切地求問王爹。老者王爹不緊不慢地梳理著長長的胡子,微笑地對蔡期遠說:“我送你三句話,這三句話你要記住,這是你今后的運勢。第一,只有追到山羊無路可逃時,你才會找到所要的草藥;第二,只有等到‘天翻’時,你才會時來運轉(zhuǎn);第三,當你看到有扁擔(dān)生根發(fā)芽時,你就定居于此地,子孫后代定能興旺發(fā)達、繁衍不息!辈唐谶h剛想問個明白,卻不見老者王爹了……他猛然一驚,就從睡夢中驚醒過來!
他雙手擦著眼睛,對剛才夢中的三件事進行回憶,越想越覺得很奇怪。
三、預(yù)言兌現(xiàn),時來運轉(zhuǎn)
山羊引路?草藥,母親康復(fù)人如初。這時洞外雨停了,蔡期遠貓著身走出洞口。放眼一看,雨后天晴山色新。
在石洞不遠的地方,有一棵大松樹。當蔡期遠快走到大松樹時,忽然看到有一頭山羊,在那里安靜地吃草。山羊不大,但很可愛,羊頭低下,羊尾搖擺不停;蛟S是人的腳步聲,驚動了山羊,山羊迅速地跑開,蔡期遠快步追去。
山路彎彎,樹木遮天。山羊在前面跑,蔡期遠在后面追,翻越了一個山頭又一個山頭,終于到了一個懸崖峭壁峭的地方。山羊停步了,并歪著頭來看看后面追趕而來的蔡期遠。蔡期遠喘著大氣,很快也爬上了山羊停步的那懸崖峭壁邊。
可他到了這里一看,山羊已無影無蹤。這峭壁有百余丈,流水潺潺,還有悅耳的山鳥聲,時叫時停。就在這懸崖邊,果真生長著幾株蔡期遠要找的草藥。這時蔡期遠把草藥采下,心中無限地感激夢中王爹預(yù)示,感激王爹救了他母親。
他沿著崎嶇的山路返回家,路上摘取山上野果充饑。然而,家中病母在床上已經(jīng)等待了四天,不見蔡期遠歸來,憂傷的愁云布滿了心頭。鄰里鄉(xiāng)親勸慰她說:“你是一位善良女人。平時鄉(xiāng)親們遇到困難,常常給予幫助。你兒子又是大孝子,眼前的困難只是暫時的,老天爺會相助的……”話音剛落,只見有位小孩飛跑著進來,一邊跑一邊喊著:“期遠哥回來啦!期遠哥回來啦!”屋里的人聽到喊叫聲,大家喜出望外。母親在病床上,高興地喊叫聲:“阿遠,你回來啦!阿遠,你回來啦……”蔡期遠背著草藥走到門前,聽到病母的呼兒聲,失聲地哭叫:“娘…娘…,我采到草藥了!”母親拉著兒子的手,露出了多日不見的笑容。她輕聲地問期遠:“你是怎么采到這種草藥?在哪里找到的?……”這時鄉(xiāng)親們都圍過來,也想聽一聽采藥的經(jīng)過。
蔡期遠坐在母親的病床前,一五一十地把避雨入石洞,困餓入睡,在夢中遇到一位老者,自稱是王爹的奇夢等事,告訴母親及鄉(xiāng)親們。大家聽后,紛紛地說,太神奇了!太神奇了!鄉(xiāng)親中的幾位長輩,聽到這個奇夢故事后,他們說蔡期遠的孝心不僅感動了大家,而且感動了上天。夢中自稱王爹的老者,其實就是一位神明。今后有神明保佑,期遠母親的病很快就會好的。
當即,期遠為母親熬藥。三、五天后,期遠母親的病情大有好轉(zhuǎn)。三個月后,期遠母親完全康復(fù)了。后來,期遠母親如從前一樣,可以到地里干農(nóng)活了。
期遠與母親,日出而作,日落而歸。農(nóng)耕日子如常,家人有說有笑,過著平靜的生活。
腳踩石翻天字現(xiàn),時來運轉(zhuǎn)好事近。有一天,蔡期遠到河邊挑水澆地,他踩動了一塊石頭,這塊石頭翻轉(zhuǎn)過來,蔡期遠差點摔倒。當他站穩(wěn)腳步后,轉(zhuǎn)過身來,認真地看著那塊石頭,這時他的眼晴突然明亮起來?吹绞^翻過來的那一面,竟有一個“天”字。這時,他突然想到,那天在山洞里做奇夢,老者王爹預(yù)言:只有等到“天翻”時,你才會時來運轉(zhuǎn)。如今這石頭翻轉(zhuǎn)過來,見到一個天字。難道說的就是這個事?他放下?lián),蹲下來捧起“天字石”。這“天”字明晰可見。 “天字石” ---是石頭的自然紋理,巧妙地形成了一個“天”字。
這時,蔡期遠心里想,王爹預(yù)言的第二件事,與今天的“天翻”是不是相同意思?是不是要時來運轉(zhuǎn),好事將臨?
黃狗狂叫油缸銀,意外得財不外宣。蔡期遠家里養(yǎng)有一條黃狗,平時期遠與母親到田間勞動, 黃狗也晃悠悠地跟隨著。有一天, 蔡期遠要到漳州府辦點事,這條黃狗也要跟隨,他幾次追趕黃狗回去,可走了一段路,黃狗又跟過來。如此地往返幾次,后來也就作罷,讓黃狗也隨行。
當他走了大半天,快到漳州府的一座山時,黃狗往密林的地方狂叫不停。主人一遍又一遍地叫黃狗過來,可黃狗一改常態(tài),不聽主人的話。蔡期遠只好到黃狗狂叫的地方,看一看是怎么回事?當蔡期遠走入一段密密的叢林路,他發(fā)現(xiàn)前幾天因暴雨沖刷,一處小山包現(xiàn)出了幾口油缸。出于好奇心,蔡期遠把其中一油缸掀開察看,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這油缸里裝滿了白銀。隨后,他又掀開幾口油缸,全部都裝滿了白銀。
這時蔡期遠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抱起黃狗,從頭輕輕地摸梳到尾……其欣喜之情,難以形容。
他把油缸里的一小部分白銀取出,裝在擔(dān)子中,其余的則收藏起來,然后用土把油缸埋好,做好記號,就挑起擔(dān)子返回家里。
回到家里,此事不敢張揚,只對母親言起。母親說:“這是天意!聽長輩們說,那座山很早就傳說過去有一個‘賊寨’,‘賊寨’搶了很多錢財,并把錢財埋入地下收藏。當年朝廷派兵剿滅了‘賊子’,但沒有找到什么錢財。想不到,今天卻被你意外找到了!彪m然蔡期遠得到意外之財,但他對外保密。在之后的日子里, 他象“螞蟻搬家”一樣,把白銀搬回藏好。生活還是和過去一樣節(jié)儉,每天一樣到田間勞動。
洪水受困搭草寮,扁擔(dān)為樁長芽苗。蔡期遠為了增長見識,準備利用手中的白銀做一番事業(yè),決定先從賣家鄉(xiāng)土特產(chǎn)豆皮和豆枝的小本生意做起。他挑著擔(dān)子,到九龍江沿岸的村莊去賣,他走過了一村又一村,把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賣出,再從他鄉(xiāng)收購其他特產(chǎn)回來變賣。雖然肩膀上的生意做不大,但生意做得有點起色。他所走的地方,也越走越遠。
有一次,他來到一個四面環(huán)水的開闊地帶休息。不料,這一天下起暴雨來,河水在數(shù)小時后就猛漲。來時,卷起褲管就可以趟過去的河,現(xiàn)在卻洪水滾滾,無法過河回去。蔡期遠只得望河興嘆。由于無人居住,只好在一處地勢較高的小山頭上安營扎寨,即搭起臨時的草寮躲雨。等待河水退后,才返回家鄉(xiāng)。
就地取材搭草寮時,搭到最后,少了一根樁柱。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樁柱,剛好前兩天有一根臨時代替斷木扁擔(dān)的竹子扁擔(dān),就拿來立樁。就這樣,草寮雖然低矮,被洪水困了三天,但幸好有買賣的東西未賣出,剩有豆皮、豆枝等可以吃,饑餓問題還是可以解決。
三天后,洪水退了。他準備拔營拆草寮回家,在拆樁柱時,蔡期遠突然發(fā)現(xiàn)竹子扁擔(dān)生根發(fā)芽了。這時,蔡期遠高興地蹦跳起來……。石洞奇夢中的王爹預(yù)言第三件事,終于在這里遇到了!
此地方出現(xiàn)“竹扁擔(dān),插地發(fā)芽”的現(xiàn)象,說明這塊地很肥沃,有利于農(nóng)耕。這是一塊風(fēng)水寶地,蔡期遠決定搬來這里居住。
那天,蔡期遠高興地到四周圍察看地形,發(fā)覺這里的地勢隆起,四面環(huán)水,地形象個牛蹄印一樣。為慶祝王爹三個預(yù)言顯現(xiàn),蔡期遠決定把這個地方取名為“隆慶”。
四、大師指導(dǎo),王爹顯靈。
蔡氏宗親風(fēng)水師,謀劃建堡成大事。隆慶“牛蹄地”,雖然是一塊風(fēng)水寶地,但四面有溪河,暴雨后河水上漲,容易發(fā)洪水。所以在這里居住,要修建以石頭為基座的房子,以利于防洪。建房用的石頭要花費大量的錢財,而錢財?shù)氖拢靶┤兆印耙馔獾秘敗笔遣怀蓡栴},F(xiàn)在最大的事,是找一個風(fēng)水大師,謀劃建房方案。
為了找一個風(fēng)水師,謀劃建房方案。蔡期遠聽人家說,在建寧府建陽縣,有一位蔡氏宗親叫蔡元定(1135-1198),他是著名風(fēng)水師、理學(xué)家。他雖然去世了,但蔡元定的兒子也是著名風(fēng)水師、理學(xué)家,何不前往拜訪?于是,蔡期遠經(jīng)過千辛萬苦,到了建寧府建陽縣,拜訪了著名風(fēng)水師、理學(xué)家蔡元定的三個兒子---蔡淵(1156-1236)、蔡沆(1159-1237)、蔡沈(1167-1230)
作為宗親,蔡元定的三個兒子樂意為隆慶“牛蹄地”建房出謀獻策,并派蔡沈到隆慶現(xiàn)場勘察地形,給予在風(fēng)水方面的指導(dǎo)。
蔡沈風(fēng)水師認為,此地狀如牛蹄印,若建城堡,城墻應(yīng)依地形而建,前為方形,后呈圓形,取《周易》的“天圓地方”之意,又有陰陽調(diào)和之納,且城堡前端設(shè)石柵欄為半閉合口,前端又處在地勢最低處,有利于排水,防范雨天積水及洪澇,這樣可達到天人合一的意境。
建造城堡有了著名風(fēng)水師、理學(xué)家蔡元定的后代,在“風(fēng)水”和建筑方面的.總把關(guān),這使城堡建造,得以如期進行。
對岸山上?石來,王爹顯靈走水?。建城堡要用大量的石頭,在隆慶村對面的山上即“巖仔山”,就可以開?。“巖仔山”這一帶的石頭屬花崗巖,當?shù)厝怂追Q“青石”(如今,我們看到的蔡家堡地基的石頭,就是這種花崗巖即青石)。
但是從“巖仔山”到隆慶,相隔一條大河(現(xiàn)稱花山溪,河寬約200米)運載很不便。青石從山上?下,用竹排和木船運輸,運到隆慶建城堡。有時遇到暴雨,河水上漲風(fēng)浪大,時有船翻險情發(fā)生,這給建城堡帶來一定的困難。面對船翻之險,只得減少運載量,雨天就要停運。
有一年,暴雨連下三天,河水猛漲,建堡受阻。蔡期遠趕緊到河邊觀察水情,他在岸邊一處的旋渦水流地方,發(fā)現(xiàn)有一個尊木雕像,木雕像在水中不停地打轉(zhuǎn)。同他一起來觀察水情的人說,那雕像在這里旋轉(zhuǎn)了三天,至今沒有被水沖走。蔡期遠聽后,叫人把木雕像打撈上岸。這時,他發(fā)現(xiàn)神像的模樣,竟然與他那次在山洞里夢見的老者王爹一個樣。難道這是王爹顯靈,知道我們建城堡河中運石頭遇到困難,要來保佑我們?于是,蔡期遠急忙脫下外衣,把王爹神像包起來,高興地迎請到住地,并安排到一個房間安座,供大家上香敬拜。說來也真奇怪,自從供奉王爹神明后,河中運石頭建城堡,再也沒有發(fā)生過船翻人亡的事故了。建城堡的各項工序,都能順利進行。
次年的新春,他帶著家人及民工,首次舉行“旋水中,搶王爹神像”的活動,以祝來年得到王爹神明更好地保佑。
這項活動,后來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演變,變成了水中抬著王爹等神像奔走,并有雙獅水中舞動---即雙獅走水?活動。
五、眾神顯赫,護堡佑民。
神廟祠堂巧修建,護堡佑民兩相兼。據(jù)族譜記載: 隆慶村蔡氏“追遠堂”即主祠堂,由三世先祖蔡均明于元朝順帝末期(公元1358年) 始建,主祠堂和其他“房系”的祠堂,由十幾座祠堂形成的祠堂群落,其位居于蔡家堡的中心軸上。
目前隆慶村保存的三座古神廟,兩座始建于公元1229年,一座為紹慶堂---主祀王爹神明【注:現(xiàn)址上的“紹慶堂”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另一座在城堡南大門出口處,建有“福德正神大伯公廟”。公元1289年,城堡東大門,再建“福德正神大伯媽廟”,始建時間晚于南大門的“伯公廟”六十年,這是為什么呢?這里面有一個傳說。
我們現(xiàn)在前往“伯公廟”和“伯媽廟”參拜,發(fā)現(xiàn)有兩個不尋常地方:
第一,伯公與伯媽沒有“同廟敬拜”,而是各守一門。這種現(xiàn)象在“土地伯公文化”上屬于十分罕見現(xiàn)象。
第二,南大門的伯公廟中的伯公,面朝南門;而東大門的伯媽廟中的伯媽, 沒有臉朝東門,而是背對東門。
據(jù)當?shù)卮迕褡孑呄鄠,本來伯公和伯媽是“同廟敬拜”的, 因伯公比較大方,對敬拜者,有拜則賜福,而賜福他人多了,自身的“福份”則減少。伯媽認為這樣不妥,應(yīng)依“功德”大小來賜福,因伯公和伯媽意見不一致,時有爭吵之事發(fā)生……后伯媽就托夢給當時的蔡家堡族長,要求分開。但剛托夢時,族長不以為然,后連續(xù)托了三次夢。族長大驚,再也不敢有誤,立即召開族人會議商定,最后就決定在城堡東門,另修建一座神廟,主祀伯媽。又因城堡東門朝向是大溪河(現(xiàn)稱花山溪),過往船只很多,為行船平安,土地伯媽面朝花山溪,以保佑過往船只一帆風(fēng)順,百姓出入蔡家堡平安。
紹慶堂剛好建在隆慶“船渡口”附近。自古以來,紹慶堂香火鼎盛,王爹除保佑當?shù)匕傩诊L(fēng)調(diào)雨順外,還保佑前來敬奉的百姓出外平安,求學(xué)、為官、經(jīng)商、謀事順利有成。平和民間也因此留傳了一句話---“出了隆慶船渡口,就是一條龍”,這也體現(xiàn)了王爹神威顯赫和靈驗。
六、帝師造訪,美句增色
蔡家堡歷史名人, 蔡相爺朝拜宗親。平和蔡氏第一宗祠有著660年的歷史。自古以來就在祠堂前,立著三支石碑旗桿。這石碑旗桿,是蔡氏后裔為朝廷命官的標志。從“漳州府進士名單”等資料中查看,平和隆慶有:明代崇禎十六年(1644年)武進土蔡文龜。其他兩個官員在族譜上只寫著……因年代久遠,未詳考。
蔡新(1707---1799年)是蔡家堡的宗親,是漳州歷史上行政級別最高的官員,曾任清乾隆朝的文華殿大學(xué)士和五部尚書,又是嘉慶的老師,時人稱為蔡相爺和帝師。
蔡相爺?shù)铰c村蔡家堡巡視之事,隆慶村民代代相傳。因隆慶村是平和縣蔡氏最早開基的村莊,蔡新做為蔡氏的同族人,曾到隆慶村蔡家堡“探親”,敬拜神廟“紹慶堂”諸神明。
當時,蔡相爺?shù)交ㄉ较獙Π兜纳缴,巡察溪河、水利情況。當他登高遠眺,看到蔡家堡“前方后圓”如“牛蹄狀”的奇特建筑造型,以及整個村莊的美景,贊嘆不已,并吟到:“何時仙人踏水來?余有錦靴在人間……!币蛴械蹘煹脑煸L,且留有美句,為蔡家堡增色不少。
現(xiàn)在的蔡家堡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以上故事也為蔡家堡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蔡家堡的故事散文】相關(guān)文章:
莫家的故事散文10-12
宋家堡泵站年終工作總結(jié)02-16
一家人的故事經(jīng)典散文03-05
我們阿哈家的故事散文隨筆02-25
家的經(jīng)典散文10-06
家經(jīng)典散文07-28
家-經(jīng)典散文05-15
寫物的優(yōu)秀散文:木蘭陂與蔡京01-10
蔡元定的“慎獨”家風(fēng)散文隨筆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