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雨夜的散文 推薦度:
- 春的散文 推薦度:
- 月亮的散文 推薦度:
- 童年趣事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描寫家鄉(xiāng)老房子的散文:老屋
家鄉(xiāng)的老房子總是讓人懷念,那里有著我們許多童年的回憶,那里有著許多關(guān)于農(nóng)村的習(xí)俗趣事。
最近一次回老家是好幾月之前了。暑假里一家人正在熱熱鬧鬧吃午飯,吃到一半,父親的電話響了,我開玩笑說,看來今天又有人找你出去玩了?墒菦]想到,電話那頭傳來的竟是三爺去世的消息。父親放下電話,匆匆收拾衣物趕回老家,我和母親也趕在天黑前回去了。
農(nóng)村的規(guī)矩,老人去世,鄰里鄉(xiāng)親都要來幫忙,兒孫后輩要守靈三夜,然后厚葬于祖墳之中。我們回去的時候,靈堂就搭在三爺家的堂屋,外面支了棚子,排著八仙桌和長板凳。哀歌四起,到處都擠滿了人,很多面孔對于我已經(jīng)極為陌生了。他們是我的親戚,可我大多都不認(rèn)識。
我和小妹(三爹的女兒)不知道該干什么,又不能隨意走動,就湊在一起玩手機打發(fā)時間。父親跟我倆說,走,我們回去看看徐家的“故宮”。我倆都笑了,那可不是“故宮”嘛。
我的老家在柑樹村,但是柑樹村卻沒有什么柑樹,村里的大部分人家都蓋起了兩三層鋼筋水泥的新房,只有我家的老屋還是幾十年前的模樣,墻壁是夯土的,在經(jīng)年的風(fēng)雨中剝落了光滑的外衣,露出疙疙瘩瘩的土塊。
老屋在距離三爺家?guī)撞铰愤h(yuǎn)的地方。小時候,我就是在這幾間土坯房里度過了最快樂的暑假時光。那是一層的平房,一間堂屋,兩邊各有幾間臥房,再往旁邊是灶火(廚房),灶火后面圍出一塊養(yǎng)豬養(yǎng)雞的地方。屋后有一排很高的榆樹,屋前是個不大的院壩,旁邊有點薄田,種著幾株花椒樹,也常年種些蔥,蒜苗,豇豆,西紅柿什么的。也有年份種過佛手瓜,冬天一到,瓜藤枯萎,我和妹妹(二姑的女兒)就扯下來引火燒炭取暖,結(jié)果把整個佛手瓜架子都扯散了,竹竿噼噼啪啪倒了一地。院壩邊上有一個紅薯窖,平日里用石板蓋著。要吃紅薯的.時候,就把蓋子搬開,放一個竹筐下去,再讓妹妹拉著繩子下到窖里,把紅薯撿進(jìn)筐中。我沒怎么下去過,大人們也從來不讓我干這些,都說我做不了。我們在老家養(yǎng)過雞,養(yǎng)過羊,有一年還養(yǎng)過一只小狗,叫果果,后來走丟了,再也沒找回來。
以前老屋還住人的時候,因為地界問題,和隔壁二爺家鬧得不可開交,雖比鄰而居,卻互不理睬。一家的雞跑到另一家去吃蟲,都會被趕走。直到我們搬離老房子多年,奶奶還念念不忘那塊界碑子,催促父親回去看看,別被人挪走了。大人們有時候也不耐煩,跟奶奶說別管這些閑事,老房子又不住人,守著那個界碑干什么。奶奶卻總是嘮嘮叨叨跟我說,以前有個算命先生打咱們家門前過,說那塊地風(fēng)水好,將來要出人才的,我不能讓人占了便宜去……
因為住得近,我和妹妹也經(jīng)常到三爺家玩,他家有打糧的機器,那時候在鄉(xiāng)里還很少見,二樓有個露臺,少有人打擾,我們就搬著小板凳到露臺上,一邊寫作業(yè),一邊過家家,玩累了就直接在他家吃飯。三爺有個孫女叫蘭蘭,比我們都年幼,那時候瘦瘦小小的,不甚言語。我今年暑假回老家的時候,她已然長成了婷婷的大姑娘,身邊圍著好幾個妹妹。
那天夜里,父母和叔叔嬸嬸按照農(nóng)村的規(guī)矩為三爺守靈,一夜未眠。我兩三點的時候陪爺爺奶奶去大爹家休息,到凌晨四點還是睡意全無,就干脆穿上衣服去陪爸媽。從大爹家到三爺家不過幾百米,就一條鄉(xiāng)間小路,雖然是凌晨,路上無人,我也沒什么可害怕的。那時候,天空反射出透明的深藍(lán)色,很高很高,就像魯迅在《秋夜》中說的“我生平?jīng)]有見過這樣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離開人間而去,使人們仰面不再看見”。那一整天,我都覺得心里堵著什么東西,很不痛快,夜里也睡不著覺。不曾想,見到枯坐一夜的父母,竟撲倒在母親懷里,淚流不止。父母很驚慌,不停地問我是不是被誰欺負(fù)了,我說沒有,只是控制不住地難過,控制不住地想哭。我不敢承認(rèn)自己害怕,害怕有一天爺爺奶奶也會突然離我而去,而我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臨。
白天里我看見爺爺眼角掛著淚,嗚咽著不說話,我就一直陪著他,一步不離地跟著他,也不說話,只是把他的胳膊挽得很緊。這種擔(dān)心失去的感覺我以前有過,但是從未像那天那樣強烈。我跟爺爺提起過想給他寫一本書,他擺擺手,說有什么好寫的,爺這一輩子,東晃晃西晃晃,也就這么過去了,啥事也沒做成,又有什么可寫。他不愿意,我也不強求,但心里卻一直有這么一個夙愿。他是我最親的人,我最初的性格和愛好都來自于他,但對于爺爺?shù)倪^去,我?guī)缀跻粺o所知,就好像對于我生命的源頭一無所知。我想為他寫書,而且我能寫的很好。
我也從來不認(rèn)為只有偉人才可以寫傳記,每個人都是自己所處時代的投影,越是平凡普通,就越能照出那個時代的原樣。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驕傲,苦難和擔(dān)當(dāng),沒有誰可以逃避,也沒有誰可以分擔(dān)。而文字,就是最好的紀(jì)念和祝福……
三爺入土的時候,所有人都去送,小孩子拿著花圈走在最前面。大人們跪在墳頭上燒紙,焦黃的火紙被火苗瞬間舔成黑色,又被山上推推搡搡的風(fēng)卷到空中。黑色的紙屑漫天盤旋,如同一場盛大的儺舞,在祭祀什么偉大的神靈。它們在空中劃過的線條像神秘的符咒,或許在揭示著生命輪回的秘密,但你我,誰也看不懂。
這么多年,我眼見了故土鄉(xiāng)村的日漸落寞,但卻無能為力。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多半是由鄉(xiāng)村孕育出來的,鄉(xiāng)村的失語必然會導(dǎo)致傳統(tǒng)的靜默。“禮失”,難道真的可以“求諸野”嗎?在我的故鄉(xiāng),人們就這樣埋葬了一個人,又一個人,就這樣在悄無聲息中埋葬了過去所有的記憶,也埋葬了整整一個時代的印記……
而那老屋,依舊空在荒草里,也空在時間的流里。
【本文作者:籽言。(公眾號:尋常)】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描寫家鄉(xiāng)老房子的散文:老屋】相關(guān)文章:
描寫老房子的美文:老屋01-04
家鄉(xiāng)的老屋-抒情散文06-28
老屋經(jīng)典散文07-02
老屋的散文08-21
老房子散文06-30
家鄉(xiāng)的老屋-作文06-29
老屋記憶的散文09-14
孤獨的老屋散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