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下學期生物重要知識點歸納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高二必備的生物知識點
在高二的生物學學習中,我們會遇見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這些知識概念都是需要我們去理解明白,區(qū)分清楚的。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知識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二的生物知識點 1
一、細胞器之間分工
(1)雙層膜
葉綠體:存在于綠色植物細胞,光合作用場所
線粒體:有氧呼吸主要場所
(2)單層膜
內質網(wǎng):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加工,脂質合成的場所
高爾基體: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包裝
液泡:植物細胞特有,調節(jié)細胞內環(huán)境,維持細胞形態(tài)
溶酶體:分解衰老、損傷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
(3)無膜
核糖體:合成蛋白質的主要場所
中心體:與細胞有絲分裂有關
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
核糖體 內質網(wǎng) 高爾基體 細胞膜
(合成肽鏈)(加工成蛋白質) (進一步加工)(囊泡與細胞膜融合,蛋白質釋放)
三、生物膜系統(tǒng)
1、概念:細胞膜、核膜,各種細胞器的.膜共同組成的生物膜系統(tǒng)
2、作用:見課本49頁。
使細胞具有穩(wěn)定內部環(huán)境物質運輸、能量轉換、信息傳遞
為各種酶提供大量附著位點,是許多生化反應的場所
把各種細胞器分隔開,保證生命活動高效、有序進行
高二的生物知識點 2
人和高等動物的神經調節(jié)
1.神經調節(jié)結構基礎和調節(jié)過程
(1)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構成
2.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
(3)神經纖維未受到刺激時,細胞膜內外的電荷分布情況是外正內負
(4)當某一部位受刺激時,其膜電位變?yōu)橥庳搩日?/p>
拓展:
、倥d奮的傳導方向和膜內側的電流傳導方向一致 ②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形式是電信號,特點是速度快
(5)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通過突觸進行的
拓展:
、偕窠浽'軸突末梢經過多次分支,最后每個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狀或球狀叫做突觸小體;突觸前膜是神經元的軸突末梢,突觸后膜是神經元胞體或樹突。
、谶f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受體的化學本質是糖蛋白。
、凵窠涍f質存在于突觸前膜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因此興奮只能從一個神經元的軸突傳遞給另一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
、芘d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速度與在神經元之間的傳導速度不一樣,神經纖維上快。
、菖d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有單向的特點
3.人腦的高級功能
(6)人的大腦皮層除了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機體的反射活動外,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等方面的高級功能。
(7)人類特有的神經中樞:言語區(qū)
高二的生物知識點 3
1、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參與下,動物或人體對內外環(huán)境變化作出的規(guī)律性應答。
3、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
4、反射。喊ǜ惺芷、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個部分。
5、反射活動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
6、興奮:是指動物或人體內的`某些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tài)變?yōu)轱@著活躍狀態(tài)的過程。
7、神經沖動:是指在神經系統(tǒng)中,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興奮。
8、靜息狀態(tài):是指在未受刺激時,神經纖維所處于的狀態(tài)。膜外側帶有正電荷,膜內側帶有等量的負電荷,整個神經元細胞不顯電性。
9、靜息電位:指未受刺激時,神經元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xiàn)未外正內負。
10、興奮狀態(tài):指受刺激后,神經元細胞受刺激部位膜外側帶負電荷,膜內側帶有等量正電荷的狀態(tài)。
1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以電信號(局部電流)的形式傳導的。
12、突觸小體:指神經元軸突末梢膨大呈杯狀或球狀的結構。內有突觸小泡,小泡內有神經遞質。
13、突觸:指突觸小體與其他神經元的細胞體、樹突或軸突相接觸所形成的結構。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
14、只有軸突末梢的突觸小泡內有神經遞質,所以,興奮只能由軸突末梢傳遞給其他神經元。
15、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的受體。
16、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
17、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包括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全部智力活動,涉及聽、說、讀、寫。
18、語言中樞:位于人大腦左半球,為人腦特有。
19、語言中樞功能障礙:
、、W區(qū)功能障礙:不能寫字;能看懂文字,能講話,能聽懂話。
、、V區(qū)功能障礙:不能看懂文字;能寫字,能講話,能聽懂話。
、、S區(qū)功能障礙:不能講話;能看懂文字,能寫字,能聽懂話(運動性失語癥)。
、、H區(qū)功能障礙:不能聽懂話;能寫字,能看懂文字,能講話。
高二的生物知識點 4
1.群落外貌
群落外貌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態(tài)或表相而言。它是群落中生物與生物間,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綜合反映。陸地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決于植被的特征,水生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決于水的深度和水流特征。陸地生物群落的外貌是由組成群落的植物種類形態(tài)及其生活型所決定的。
2.生活型類型
目前廣泛采用的是丹麥植物學家raunkiaer提出的系統(tǒng),他是按休眠芽或復蘇芽所處的位置高低和保護方式,把高等植物劃分為五個生活型,在各類群之下,根據(jù)植物體的高度,芽有無芽鱗保護,落葉或常綠,莖的特點等特征,再細分為若干較小的類型。下面就raunkiaer的生活型分類系統(tǒng)加以簡介:
、俑呶谎恐参镄菝哐课挥诰嗟孛25㎝以上,又可根據(jù)高度分為四個亞類,即大高位芽植物(高度﹥30米),中高位芽植物(8-30米),小高位芽植物(2-8米)與矮高位芽植物(25厘米~2米)。
②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之下,多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鄣孛嫜恐参锔卵课挥诮孛嫱翆觾,冬季地上部分全部枯死,多為多年生草本植物。
、茈[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較深土層中或水中,多為鱗莖類塊莖類和根莖類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一年生植物以種子越冬。
、輗aunkiaer生活型被認為是進化過程中對氣候條件適應的結果,因此它們的組成可反映某地區(qū)的生物氣候和環(huán)境的狀況。
從表上可知,每一類植物群落都是由幾種生活型的植物所組成,但其中有一類生活型占優(yōu)勢,生活型與環(huán)境關系密切,高位芽植物占優(yōu)勢是溫暖潮濕氣候地區(qū)群落的特征,如熱帶雨林群落;地面芽植物占優(yōu)勢的群落,反映了該地區(qū)具有較長的嚴寒季節(jié),如溫帶針葉林落葉林群落;地上芽植物占優(yōu)勢,反映了該地區(qū)環(huán)境比較濕冷,如長白山寒溫帶暗針葉林;一年生植物占優(yōu)勢則是干旱氣候的荒漠和草原地區(qū)群落的特征,如東北溫帶草原。
一種群
定義1:在一定空間中生活相互影響彼此能繁殖的`同種個體的集合。應用學科:生態(tài)學(一級學科);種群生態(tài)學(二級學科)定義2:種內具有相同繁殖習性產卵場所生態(tài)習性和形態(tài)特征的區(qū)域性群體。應用學科:水產學(一級學科);漁業(yè)資源學(二級學科)
二群落
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多種生物種群的有規(guī)律的組合,具有復雜的種間關系。我們把在一定生活環(huán)境中的所有生物種群的總和叫做生物群落,簡稱群落。組成群落的各種生物種群不是任意地拼湊在一起的,而有規(guī)律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群落。如在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各種生物種群是根據(jù)人們的需要組合在一起的,而不是由于他們的復雜的營養(yǎng)關系組合在一起,所以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極不穩(wěn)定,離開了人的因素就很容易被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所替代。
居住在一個地區(qū)的一切生物所組成的共同體,它們彼此通過各種途徑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例如一座森林中的一切植物為其中棲息的動物提供住處和食物,一些動物還可以其他動物為食,還有土壤中生存的大量微生物,它們靠分解落葉殘骸為生,這一切組成一個整體稱為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有一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在不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有不同的生物群落。生態(tài)環(huán)境越優(yōu)越,組成群落的物種。種類數(shù)量就越多,反之則越少。
三生物圈
定義1:地球上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一切生物組成的總體。
定義2:地球上存在生物有機體的圈層。包括大氣圈的下層巖石圈的上層整個水圈和土壤圈全部。應用學科:生態(tài)學(一級學科);全球生態(tài)學(二級學科)
四生態(tài)環(huán)境
定義:影響人類與生物生存和發(fā)展的一切外界條件的總和,包括生物因子(如植物動物等)和非生物因子(如光水分大氣土壤等)。
生態(tài)環(huán)境(ecologicalenvironment)就是由生態(tài)關系組成的環(huán)境的簡稱,是指與人類密切相關的,影響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各種自然(包括人工干預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質和能量)或作用的總和。
到了高中,你首先要明確的一點就是,在高中,學習的科目沒有大科、小科之分,只有高考和非高考科目之分。比如對于理傾學生來說,語數(shù)外、理化生是高考科目,其他為非高考科目;對于文傾學生來說,語數(shù)外、政史地是高考科目,其他為非高考科目。因此,如果大家把生物當成初中的小科,當成文科來看待,指望考前背一背,可以這樣說,這種情況下你的高中生物是根本學不好的。如果你指望生物考前背背就可以考高分,那是天方夜譚!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高中尤其是在生物考試中,你也很難取得高分,更何況你考前背背呢。
高二的生物知識點 5
1、組成成分(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的區(qū)分依據(jù):按它們的營養(yǎng)功能)
生態(tài)系統(tǒng)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種成分: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包括陽光、熱能、空氣、水分和無機鹽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三大功能類群: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1)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無機環(huán)境)
、贌o機物質:CO2、O2、N2、NH3、H2O、NO3-等各種無機鹽
②有機物質:糖類、蛋白質等
、燮渌宏柟、熱能、壓力、pH、土壤等
(2)生產者:主要是指綠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細菌等。(自養(yǎng)生物屬于生產者,生產者屬于自養(yǎng)生物)
、倬G色植物
、谒{藻、光合細菌(一種能進行光合作用而不產氧的特殊生理類群原核生物的總稱,如紅螺菌、紫硫細菌、綠硫細菌、紫色非硫細菌等)
、刍芎铣杉毦合趸毦、硫細菌、鐵細菌、氫細菌等
(3)消費者:包括各種動物。它們的生存都直接或間接地依賴于綠色植物制造出來的`有機物,所以把它們叫做消費者。消費者屬于異養(yǎng)生物。(從活體中獲取營養(yǎng)的、營寄生生活的)
、俅蟛糠謩游(但不是所有的動物)
、诜蔷G色植物(菟絲子等)、食蟲植物——豬籠草、茅膏菜、捕蠅草(食蟲植物屬于綠色植物,能通過葉綠素吸取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把從環(huán)境中攝取來的二氧化碳、水等無機物質合成有機物質,把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起來,在生態(tài)上扮演生產者的角色。捕蟲時則屬于消費者。)
、勰承┪⑸(根瘤菌、炭疽桿菌、結核桿菌、釀膿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蟲草屬真菌等)、寄生生物(蛔蟲、線蟲、豬肉絳蟲、大腸桿菌等)、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噬菌體等)。
消費者的作用:加快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對于植物的傳粉和種子的傳播等有著重要作用。
(4)分解者:將動植物的遺體殘骸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主要是指細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營腐生生活的生物。分解者不一定都屬于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屬于分解者)
、俅蟛糠治⑸(圓褐固氮菌、反硝化細菌、乳酸菌等細菌,酵母菌、霉菌、蘑菇、木耳、靈芝等真菌、放線菌);
、谝恍﹦游(蚯蚓、蜣螂、白蟻、甲蟲、皮蠹、糞金龜子等)。
【高二的生物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二生物會考知識點歸納08-20
高二生物選修一知識點總結06-07
生物知識點復習10-17
高二下學期生物重要知識點歸納07-02
高二物理知識點11-01
高二物理知識點11-09
高二政治知識點06-02
高二物理知識點01-10
高二物理知識點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