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長度單位》知識點
上學期間,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那么,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長度單位》知識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shù)學《長度單位》知識點 篇1
1、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厘米。
2、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3、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將物體的左端對準直尺的“0”刻度,看物體的右端對著直尺上的刻度是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4、米和厘米的關(guān)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線段
⑴線段的特點:①線段是直的;②線段有兩個端點;③線段有長有短,是可以量出長度的。
、飘嬀段的方法:先用筆對準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點一個點,再對準要畫到的長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點一個點,然后把這兩個點連起來。
、嵌昙壣蟽詳(shù)學長度單位知識點歸納: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當不是從“0”刻度量起時,要用終點的刻度數(shù)減去起點的刻度數(shù)。
6、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練習本寬13(厘米)鉛筆長17(厘米)
黑板長2(米)圖釘長1(厘米)一張床長2(米)
一口井深3(米)學校進行100(米)賽跑教學樓高25(米)
寶寶身高80(厘米)跳繩長2(米)一棵樹高3(米)
一把鑰匙長5(厘米)一個文具盒長24(厘米)講臺高90(厘米)
門高2(米)教室長12(米)筷子長20(厘米)
小學數(shù)學《長度單位》知識點 篇2
1、尺子是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常用的長度單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寬度約有1厘米,伸開雙臂大約1米。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3、測量物體長度時:把尺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再看右端對著刻度幾,就是幾厘米。物體長度=較大數(shù)-較小數(shù),例如:從刻度“0”到刻度“6”之間是6厘米(6-0=6),從刻度“6”到刻度“9”之間是3厘米(9-6=3);還可以用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數(shù)出物體的長度。(算,數(shù))
4、線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長度。
5、畫線段的方法:從尺子的“0”刻度開始畫起,長度是幾就畫到幾。(找點畫線;有時還要先算出長度再畫線。如畫一條比6厘米短2厘米的線段。)
6、角有1個頂點,2條直邊。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鈍角比銳角大。銳角<直角<鈍角(鈍角>直角>銳角)。
7、用三角板可以畫出直角,直角要標出直角符號(也叫垂足符號)。
8、所有的直角都一樣大。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個角,4個都是直角。
9、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guān),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guān)。
10、每一個三角板上都有3個角,其中有1個是直角,另外2個是銳角。
11、角的畫法: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筆直的線,就畫成一個角。(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作角。)
練習:1、1米21厘米=( )厘米53厘米-18厘米=( )厘米;一棵大樹高10( )。 2、我的身高是( )米( )厘米。
3、一個角有( )個頂點和( )條邊;一本書寬15( )。
4、三角板中有三個角,有( )個直角。
5、角的兩條邊越長,角就越大。( )
小學數(shù)學加法心算技巧
1、分裂再湊整數(shù)加法;
比如;8+5=13,先把“5”分裂成“2”和“3”;那么就是8+2+3=10;
2、比如;77+8=85,先把“8”分裂成“3”和“5”;那么就是77+3+5=85;
3、變整數(shù)再減去
比如,26+18=44,把“18”變成“20-2”,那么就是26+20-2=44;
4、比如;387+983=1370,把“983”變成“1000-17”,那么就是387+1000-17=1370;
小學數(shù)學幾何公式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C=(a+b)×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C=4a。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S=ab。
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S=a.a=a。
5、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S=ah÷2。
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S=ah。
7、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徑=半徑×2:d=2r;半徑=直徑÷2:r=d÷2。
9、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c=πd=2πr。
10、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s=πr2。
小學數(shù)學《長度單位》知識點 篇3
長度單位是指丈量空間距離上的基本單元,是人類為了規(guī)范長度而制定的基本單位。
其國際單位是“米”(m),常用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長度單位在各個領(lǐng)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米: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標準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
分米:分米(dm)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于1米的十分之一。
厘米:長度單位,簡寫符號為:cm。
毫米:英文縮寫為mm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一、厘米和米都是長度單位,一般量較短的物體用厘米作單位,量較長的物體用米做單位。
二、知道一厘米,一米有多長。
1、圖釘?shù)拈L度大約是1厘米,食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
2、人的雙臂張開大約是1米;
3、一拃大約有多長,一步大約有多長;
三、要知道1米=100厘米,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計算。
四、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1、把尺子的零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就是幾厘米。
2、從幾刻度起量到幾厘米,就用大數(shù)減小數(shù),得幾就是幾厘米。如果用數(shù)的方法,要注意數(shù)段數(shù)。
五、會認線段、會量線段的長度、會數(shù)線段的數(shù)量。
1、線段有兩個端點,兩個端點之間是一條直直的線。線段的特征:線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長度。
2、直尺上5厘米到12厘米之間長( )厘米。
3、會數(shù)較復雜圖形的線段數(shù)(注意數(shù)的方法)。
六、會畫線段。如:
1、畫一條5厘米的線段。
2、畫一條比8厘米短3厘米的線段。
3、畫一條比3厘米長2厘米的線段。
4、畫線段標出長度。
【小學數(shù)學《長度單位》知識點】相關(guān)文章:
小學數(shù)學長度單位知識點10-18
數(shù)學長度單位復習要點06-01
數(shù)學長度單位復習課標05-12
《長度單位》的教學設(shè)計10-09
小學數(shù)學必備知識點12-07
小學數(shù)學廣角知識點10-18
小學數(shù)學知識點整理02-22
小學數(shù)學所需知識點12-07
小學數(shù)學進位加法知識點12-07
小學數(shù)學混合運算知識點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