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洛陽花下客散文隨筆
自唐代以來,牡丹之盛,莫過于洛陽,以“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傳于世。宋人歐陽修曾賦詩句“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來稱贊洛陽牡丹。而唐朝劉禹錫一首《賞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更是道盡了洛陽牡丹開花時節(jié),游人如潮的盛大場面。洛陽牡丹花會至今已經(jīng)舉辦三十四屆,每年四月,數(shù)以萬計的中外游客競相觀賞,爭睹“花王”芳容。我也曾有幸去過幾次,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一九八八年那一屆。
說了大概你也不信,我長到十幾歲時,還從未離開過我們那個山溝,也從未坐過公共汽車。每提及這些事,母親總會嘆道:“就咱三娃可憐了,從沒出過這山窩一步,包括小四也比他強。”為此,母親總是耿耿于懷。直到一九八八年,那年我上初二,四月的一天,父母商量了一下說:“今年就帶三娃去洛陽趕牡丹花會吧,也好讓他見識見識外邊的世界!背趼劥讼⒌奈,簡直喜極欲狂,別提心里有多激動。真的,我甚至連做夢都想到外邊看看了,看看母親說的火車,怎么象狼“嗷”的叫一聲飛駛而去,又怎么平穩(wěn)得在桌上放一滿杯茶水,也決不會溢出半滴,這些東西在我的腦海里都是謎呀!外邊的世界,對于當時的我實在太美、太具有誘惑力了。
出發(fā)的前一天晚上,我激動得睡不著覺。偏又天公不作美,天空中竟然堆積了許多烏云,當然,我的心里也布滿烏云。一顆,兩顆,三顆……還有十顆,我在數(shù)天空中能看到的星星。聽母親說一顆星星管半夜,還有希望,我默默在心里祈求老天千萬別下雨啊。可是星星在減少啊,每減少一顆,我心中的希望就熄滅一分。漸漸的,我找不到一顆星星了,真有種樂極生悲的感覺;氐轿堇铮揖湍菢幼谧狼,書也懶得看,每過一會就跑到外面看天。烏云越來越濃,夜越來越黑,我的心也越來越沉,雷聲轟轟隆隆響在天際,天空中竟稀稀落落地砸下雨滴,砸在我無望的心上。哎,老天不長眼,我別提有多懊惱了。
這時,母親看出了我的心思,過來安慰道:“快睡吧!孩子,這次不行,下個星期也是一樣的,花會要舉辦一個月呢!
“我怎么睡得著,人家已經(jīng)盼了一個星期了嘛!”我滿腹委屈。
“看這天,是陣雨,興許明早天就放晴了,不會耽擱的!蹦赣H寬慰我,“再說今晚睡不好,明天哪有力氣上路。”
聽了母親的話,我這才上床睡覺,外邊已經(jīng)能聽到雨滴落在地上的聲音了,可我希望真如母親說的,明早老天能賞個笑臉。
第二天,迷迷糊糊中,母親過來推我,“三娃,快起來,天晴了!闭娴,我一骨碌翻身下床,光著腳急忙跑到門外看,可不,昨夜的一場雨,空氣中也多了一份清新,沁人心脾,樹葉在陽光照耀下,顯得青翠欲滴。啊,天晴了,我竟然大聲吆喝起來,母親輕輕拍著我的光背,笑著說:“傻孩子,趕緊穿衣服去,咱們馬上就走。”
我穿好衣服,父母早已等在院中,我們出發(fā)了,我的心情一如出籠的小鳥,有種無比興奮的感覺。我們先要走十二里的山路,到鎮(zhèn)上乘公共汽車。我絲毫不感覺累,一路走在前邊,父母在身后看著我笑。
坐上公共汽車,眼睛好奇地打量著車窗外邊。路邊的風景倏倏地往后退,那些電線桿如被疾風吹到,竟然一路向后倒去。一二十分鐘的光景,到了宜陽縣城。然后換上前往洛陽的汽車,直奔洛陽而去。一路上,我看著慢慢高起來的樓房,漸漸感覺到洛陽已經(jīng)離我越來越近了。
到洛陽時,已經(jīng)是上午十點多鐘了,隨便吃了些東西,父親就帶我們先到了西苑公園。公園里環(huán)境清幽,早晨的晨霧似乎還沒有散近。游人并不太多,里邊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曲徑草地,假山修竹,真讓我眼界頓開,美不勝收。剛進入洛陽市區(qū)時的那種遺憾,在這里,暫時讓我得到了一些補償。
未到洛陽之前,我已經(jīng)知道一些關于洛陽的歷史。洛陽素有“九朝古都”之稱,在歷史的長河里,曾經(jīng)閃耀著多么耀眼的光輝,洛陽的建筑也曾經(jīng)是盛極一時的。在我的想象中,這樣的古都,總該有一些歷史的風煙和陳跡吧!可是沒有,沒有一道城墻,也沒有一磚一瓦,能告訴我這個城市的過去,直到我進了西苑公園。
我一路所看到的這個城市,完全是現(xiàn)代化的城市,高樓大廈,寬敞的馬路,以及飛駛的小汽車,都在告訴著我,曾經(jīng)的洛陽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曾經(jīng)豪華絕代的金谷園,如今也被改建成了汽車站,我不知道,一個城市發(fā)展成這樣,究竟該高興呢,還是該感到悲哀?我似乎覺得應該高興,畢竟現(xiàn)在是人民的天下,畢竟“舊時王謝堂前燕”,已經(jīng)“飛入尋常百姓家”。但我又覺得,一個城市就算是到了人民手中,也應該把以往的、許多好的東西給保存下來,就象龍門石窟、白馬寺以及白園這些市郊的景點?墒,市區(qū)的建筑,很少能讓人懷想起古代文明所造就的繁華了,仿佛歷史突然出現(xiàn)了斷層,昔日的王城,好象在一夜之間消失了,隨之突兀般地崛起了現(xiàn)在這個洛陽。
后來,我進了王城公園,這里就是廣為天下傳的牡丹的家園。王城公園始建于1955年,因座落在東周王城遺址上而得名,是全國唯一的遺址公園,為河南省最大的綜合性公園,擁有獨特的“牡丹精品、周鼎雄踞、河圖洛書、靚思飛瀑、鳳闕迎轂”等王城景觀。進入園內(nèi),游人如織,因為天氣很好,很適合游人玩賞,在這里我也是第一次見到了外國的游人。可惜的是,昨夜的一陣雨,同樣襲擊了洛陽開得正艷的牡丹,花瓣萎落了一地,紅的',黃的,白的……天姿國香,竟然憔悴成如今這副模樣,心中很有些不忍。也有含苞待放的,嬌羞欲語,宛若待嫁的新娘。淑麗端莊的牡丹仙子,神態(tài)安詳,亭亭玉立在牡丹苑中。當年的牡丹,不曾屈服于權傾一方的武則天,被貶到了洛陽之后,她依然按著自己的花季,自己的秉性生存著、開放著。牡丹之鄉(xiāng)雖遠在山東菏澤,可到了洛陽卻開得更艷,她這是用另一種方式,向武后顯示她的神圣不可侵犯吧!我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種敬意,也不再為沒能看到她那嬌媚的樣子感到可惜了。滿地的蝴蝶蘭倒開得正艷,猶如許多美麗的蝴蝶,雜然飛舞于草叢間。
走著走著,竟然走到了一個古代建筑前面,上書“韶樂臺”,飛閣流丹,屋脊翼然,仿佛大鵬欲展翅高飛云間。一排的妙齡女子,一色的古裝打扮,分列在石階兩邊,猶如當年的洛神又降臨人間,抑或是牡丹仙子重回凡塵。拾級而上,但聞鐘鳴之音,黃鐘大呂,悠遠嘹亮。原來是幾個同樣著古裝的女子,在演奏古代的編鐘,一時之間,叮當作響,余音繞梁,頓覺一身的清爽,仿佛悠悠之間,我已經(jīng)穿越了時空隧道,回到了遙遠的漢唐。
園內(nèi)當時還有許多游樂設施,母親極想讓我玩玩,但收費挺高的,我知道父母的不易,也理解他們的心情,但我都一一推辭了。
出了王城公園,已經(jīng)是夕陽斜下了,本想去老城感受一下歷史的風煙,聽說那里還能看到一面古城墻以及一些盛唐時期古都的影象,但時間不允許,我們沒有在洛陽過夜,直接返回了宜陽縣城。
后來也帶妻兒趕了兩次花會,雖然花開依舊,但當年慈愛的母親已經(jīng)不在了,所以,留在我記憶深處的,永遠是第一次賞牡丹花時的情景。
【曾是洛陽花下客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原文及賞析10-18
花下笑著傾聽過的散文隨筆09-02
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7
夏走洛陽南極散文隨筆08-28
我的鄉(xiāng)土優(yōu)雅的洛陽散文隨筆08-26
跡作人間客散文隨筆05-25
花下的沉思作文03-28
2017,曾是擁有經(jīng)典散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