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賀崤函古道申遺成功楹聯(lián)
崤函古道遺跡位于陜縣硤石鄉(xiāng)車壕村西南約2000米,為古代中原通往關中的咽喉,是東至開封西達長安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國古絲綢之路上一處極其珍貴的文化遺存。春秋時期著名的秦晉之戰(zhàn)在此鏖兵,唐代大詩人杜甫夜宿于此,寫下了著名詩篇《石壕吏》,F(xiàn)存古道遺跡長約150米,路面寬3米至6米,車轍寬約1.06米,轍痕深0.05米至0.3米不等,呈西北、東南向。轍痕系車輪在原自然石灰石質山坡上長期碾軋而形成,印痕清晰。除轍痕外,局部尚留有人工鋼釬鑿刻的痕跡。雖經風雨剝蝕,依然如初。加之周邊原始、自然的環(huán)境風貌,其真實性、完整性完全符合世界遺產對文物本體的要求。日前,崤函古道石壕段遺跡通過評審,成為絲綢之路中國段22處遺產點之一,也是三門峽市首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張項學
題石壕古道
深轍印堅韌,承車水馬龍,托起千年興國夢;
新園納古今,染天光仙韻,妝成一卷護遺情。
承載數(shù)千年,歷強漢燦星,盛唐明月,滄桑濃縮兩行印;
綿延幾萬里,走西疆馬隊,大漠駝幫,山岳長連一串珠。
游石壕古道
野槐蔥郁紫荊香,天賜羽林環(huán)道旁。
古井霞崗留馬影,殘碑暮壑隱刀光。
千年興替絲綢路,幾代繁榮演繹場。
蹄印依稀新韻近,回看高鐵越西疆。
張明學
崤函古道遺址
史裹煙塵,歲月滄桑,悠悠馳道知何處?
天憐形勝,風云板蕩,歷歷遺存獻此珍。
崤函古道感賦
閑云依翠嶺,古道石嶙峋。
蹄踏風云節(jié),轍吟文史神。
二京襟帶近,萬國往來親。
絲路播花雨,人間爛漫春。
方留聚
題崤函古道
撫輪印蹄痕,遙想絲綢之路,車轔轔,馬蕭蕭,更有駝鈴聲悅耳;
喜鐵龍高速,橫聯(lián)歐亞之間,人濟濟,貨滿滿,會當中國夢隨心。
崤函古道感賦
橫貫東西襟兩京,傳承華夏古文明。
蹄痕廣聚漢唐氣,車轍細梳歐亞風。
函谷崎嶇成大道,崤山磅礴翥蒼鷹。
俯瞰環(huán)球八萬里,千年絲路又成行。
王西川
題崤函古道車壕遺跡
兩行轍印;
一部詩書。
故道聞名,連結絲綢路;
車壕遺世,傳承奮斗魂。
車 壕
其 一
車壕故道越時空,轍跡橫陳山野中。
石上雙痕清歷歷,坡巔灌樹漫蔥蔥。
俯瞰層壑纏蛇徑,遠看流云繞峻峰。
自古崤函稱鎖鑰,天然形勝不虛名。
其 二
幾度千年遺舊容,風侵雨蝕未消形。
轔轔車馬行狹道,蟻蟻軍商走兩京。
連綴中原兵勢要,流通貨物國謀憑。
巉巖峭壁留真跡,青史長銘益世功。
李進才
石壕采風
斗轉星移數(shù)千載,路貫東西,轍臥古今,滄桑不掩江山氣;
秦兵漢隊六軍塵,戰(zhàn)駝蹬踏,車輪碾壓,嶺嶂猶留歲月痕。
七絕·石壕懷古
煦風曈日度崤函,覓跡尋蹤悼古賢;
一闋石壕凝血淚,長留峻骨耀河山。
清平樂·石壕緬杜甫
蒼巒夕照,丹彩濡圖稿,心事愴然臨古道,惆悵一懷縹緲; 依稀兵馬石壕,凄霜苦雨函崤,詩史疾呼民怨,高風萬世扶搖。
郭新華
題崤函古道
轍印兩行,似將秦漢和當今接軌;
史詩一段,已賦崤函與時代同輝。
尋轍印蹄痕,古道靜悄悄,惜不聞車馬轔轔響;
越桑田滄海,石壕名赫赫,且盡覽山川日日新。
崤函古道申遺成功賦
時空穿越到前秦,望里石壕轍印真。
側耳猶聞車馬過,回眸只見鳥花馨。
風馳電掣驚遙憶,三縱四橫承祖蔭。
甲午申遺功載冊,絲綢路上嵌奇珍。
王希運
題崤函古道
石印馬蹄,壕留車轍,數(shù)千年雨打風吹,盛景當時猶在目;
龍飛函谷,鳳舞崤山,幾萬里云馳電掣,坦途今日可通天。
詠崤函古道
蒼茫古道五千秋,轍印深深石上留。
鎖鑰二京函谷險,風塵萬里玉關悠。
曹公秣馬資征戰(zhàn),杜子吟詩愴別愁。
榛莽蕭蕭今遍野,坦途旁起上云頭。
張曉炳
數(shù)百里崤函古道,或深壑蜷曲,或峭壁蟠懸,塹險奇雄,陳列著中華圭表;
萬千年高硤石壕,有兵火烽臺,有賈商驛站,人文薈萃,凝成了絕世鴻圖。
絲綢之路申遺成功采風石壕
絲路綿延萬國通,崤函石坂最崢嶸。
車隨曲轍顛雙轂,馬踏臼潭追四風。
漢武明詔商貿旺,唐王篤信圣教弘。
郵亭漫敘周秦事,感慨前朝不朽功。
李月燕
古道尋幽,轍印深深芳草郁;
世遺在冊,石壕默默瑞云飄。
牛曉華
蹄痕轍印訴石壕舊事;
車水馬龍寫古道新篇。
【賀崤函古道申遺成功楹聯(lián)】相關文章:
楹聯(lián)的集錦05-18
楹聯(lián)集錦07-02
史上最長書房楹聯(lián)08-22
邢臺百泉楹聯(lián)10-21
遺孝的作文10-16
五字楹聯(lián)的集錦06-20
新居落成實用楹聯(lián)03-06
安福寺楹聯(lián)集錦07-06
游徽杭古道作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