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 推薦度:
-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半成品的遐想》觀察記錄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通用15篇)
區(qū)域活動是幼兒一種重要的自主活動形式,是根據(jù)幼兒發(fā)展需求和主題教育目標創(chuàng)設立體化育人環(huán)境,即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有效運用集體、分組和個別相結(jié)合的活動形式,組織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合作交往、探索發(fā)現(xiàn)的學習、生活和游戲活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1
當孩子們貼國旗時,他們在國旗右上角貼上五顆黃色的星星,而且排列不均勻。大星星和小星星排成一排。
評估和分析
兒童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兒童的觀察不夠細致。他們只看到國旗上有一顆大星星和四顆小星星,卻不注意星星的位置和順序。
教師的干預策略
教師了解星星的`位置,引導幼兒觀察四顆小星星是如何圍繞大星星排列的。
改善措施及目標
教師在引導幼兒觀察時,應注意星星的位置和順序,粘貼時應注意個性引導。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2
觀測時間:
10月21日
觀測對象:
龍浦、嘉成
觀察場景:
娃娃屋
觀察場景
下午,孩子們進入活動區(qū),開始玩游戲。龍浦進入玩偶之家后,拿起電話給媽媽打了過去。這時,嘉成看見了,一把抓住了它。他說:“給我一個,給我一個!饼埰植煌。兩個孩子立刻想要搶起來,留下“孩子們有玩具可以一起玩,其他人的事情可以討論”這句話。我馬上走過去說:“嘉成玩具是龍浦公司最先獲得的。”他演奏完后你能演奏嗎?雖然加成沒有搶,但他還是不愿意看龍浦手里的手機。我靈機一動。我在教室里找到了另一個電話,大聲地說:“貝爾·嘉成來接電話了!卑职衷谡夷。賈成高高興興地跑去接電話:“爸爸,你在上班嗎?”我把幼兒園搞砸了…聽著嘉成可愛的話,我笑了!
簡單的分析:
小班兒童年紀小,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與別人競爭。我利用兒童情緒易轉(zhuǎn)移的特點,及時干預和引導解決沖突,保證游戲活動的正常開展,不影響兒童游戲情緒!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3
觀察對象
xx
觀察記錄
兒童繪畫的主題是“我要飛翔”。他的臉很滑稽。他看起來像在睡覺,頭抬起來,四肢張開。
評估和分析
這個孩子很有潛力。他的繪畫技巧很好。雖然他看起來很滑稽,但他表現(xiàn)出“飛翔”的樣子。
教師的干預策略
事實上,“飛翔”的外觀是無法修復的。我只是引導孩子們飛到那里,他們所看到的,和他們所看到的基礎(chǔ)上飛行。
改善措施及目標
如何飛翔,如何在兒童繪畫中飛翔,在他的思想中是無法固定的'。我想通過豐富的想象力來引導孩子們畫出飛翔的樣子,并添加更多豐富的信息。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4
觀察對象
xx
觀察記錄
插入一個非常宏偉的飛機與雪花。機身和機翼的輪子都是可用的。插入的平面非常生動。
評估和分析
孩子的潛力是很好的,按照老師的要求插入了一個非常形象的.平面。教師期望孩子在此基礎(chǔ)上有更好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
教師的干預策略
教師引導幼兒能夠插上另一架戰(zhàn)斗機、直升機和未來的飛機,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改善措施及目標
對于潛力大的孩子,教師可以設定更高的目標。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5
觀察對象
xx
觀察記錄
孩子們在樂樂超市的貨架上畫了很多蘋果,并把它們和2號聯(lián)系起來。這個數(shù)字與蘋果的數(shù)量不同。老師問他們?yōu)槭裁串嬤@么多蘋果,孩子們說他們喜歡。為什么架子連接到2?孩子聽不懂。
評估和分析
孩子們不理解老師的.要求,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讓孩子明白蘋果和2是相關(guān)的。
教師的干預策略
老師讓孩子們理解架子上水果的數(shù)量和水果的數(shù)量是一樣的。這個架子與2相連,所以我們應該畫兩個蘋果。
改善措施及目標
點數(shù)與貨架上的商品數(shù)量相同。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6
【案例】
豪豪買菜記
今天,當區(qū)域游戲一開始,豪豪就很高興的跑去華士菜場買菜了,菜場老板婷婷開始想要和他聊天。只見豪豪只顧自己悶頭揀著菜,婷婷說:“這個是5塊一斤!焙篮溃骸昂玫!庇谑悄弥送颖P里一放,還沒問多少錢,豪豪又趕緊走回去揀了好多不同種類的菜,如竹筍、西紅柿、胡蘿卜等,一起放到了秤盤里,這時一旁的凡凡湊近一看,說:“怎么一下子買這么多種菜啊,老板怎么稱?”豪豪:“那好吧,我下次少買點!闭f著轉(zhuǎn)身就走了,這時菜場老板婷婷發(fā)話了:“菜還沒拿就走了!”豪豪聽到后,跑回來一把抓住秤盤里的菜就走了。其他小朋友看見了,哈哈大笑……
【分析】
案例中的豪豪是我們班出名的愛哭幼兒,不管什么事只要不順心就會哭,哪怕天熱,他出汗了,自己一個人就在那哭,我們問他這樣做對不對,他的回答幾乎都是“好吧!下次不這樣了!倍医(jīng)過觀察發(fā)現(xiàn)豪豪的自理能力、同伴交往能力較差。由此分析上述案例中,豪豪的表現(xiàn)是因為平時的`社會交往積累太少,以及他的語言發(fā)展滯后,不管其他人問他,他的回答只有一種模式“好吧!下次不這樣了!
【指導策略】
1、教師的直接指導:從豪豪此次游戲的角度看,我們應該多讓豪豪參與游戲,并在一旁給予正確的游戲指導,讓其明白游戲規(guī)則;從豪豪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更耐心的教育他改掉一句話模式的回答,使其在以后玩游戲時能與其他幼兒交流自如。
2、幼兒同伴間的間接指導:給豪豪找一個好朋友,以組合的形式參與到游戲中,當然這個好朋友必須是語言表達能力、同伴交往能力發(fā)展較好,同時明白游戲規(guī)則的幼兒,帶領(lǐng)豪豪參與游戲,通過平行的游戲角色,以間接指導者的身份幫助豪豪。
3、家園合作:家長與教師應該很好的配合,只有家園合作,才能讓豪豪進步。因為如果只是在園時教師的教育,到了家家長仍對其不教導,則我們老師教育的效果將不見效。所以,教育要家園同步進行。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7
觀察時間:
20xx年10月10日
觀察地點:
中⑴班手工區(qū)
觀察要點:
能按折紙示意圖的步驟一步一步地折出“紙球”。
活動背景:
結(jié)合主題《我和空氣做游戲》,在手工區(qū)開展了折“紙球”,紙球吹氣進去會鼓起來,特別有趣。
幼兒行為描述:
劉宏強和郎智杰拿著紙,看了一會兒示意圖。劉宏強問:“老師,這個是不是第一步?”我:“是,你怎么看出來的?”劉宏強笑了笑:“因為有數(shù)字啊!北汩_始動手折,折到第三步不再動了,拿著折到第三步的紙張,來回翻轉(zhuǎn)對照著示意圖。而郎智杰的示意圖已經(jīng)遠離了自己的視線,在學著劉宏強折。大家都斷在第三步。這時,劉宏強看了看我:“老師,第四步怎么折呀?”我:“你哪里沒看懂?”劉宏強:“它是怎么變成這樣的呀?這個箭頭指的哪里看不懂!好難!我不會!”這時,朱恩琦從益智區(qū)走了過來:“我會折,奶奶教過我!我?guī)湍!”說著就放下手上的玩具邊說邊幫起劉宏強來:“我奶奶說折雙三角形很難的,這里一折就變成雙三角形了!然后就簡單了!”接著,沒一會兒就折完成了!劉宏強很開心的謝了朱恩琦,興高采烈的拿著折好的紙球給我看:“老師,你看我的紙球做好了!”郎智杰看到劉宏強的紙球在朱恩琦的幫助下完成了,便拿著自己未完成的作品讓朱恩琦幫忙。朱恩琦二話沒說也幫忙折好了!緊接著大家拿著自己的紙球吹氣,看到吹鼓起來的紙球都非常的高興!
幼兒行為分析:
、、幼兒很少接觸平面示意圖。在以前的活動中,多以折好的一步步立體的示意圖為主。所以看平面示意圖的經(jīng)驗基本沒有。在自己探索中,劉宏強通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示意圖是有步驟的,但有的符號不認識。劉宏強是個聰明好學的孩子,做事比較有條理,能先觀察再思考,遇到困難也會主動尋求幫助,語言表達能力也比較強。
、、朱恩琦的奶奶是名退休的幼兒教師,奶奶經(jīng)常會在家教她很多各方面的.內(nèi)容,所以她在各方面能力都比較強,能主動去幫助一些能力較弱的孩子。郎智杰動腦思考方面比較薄弱,自己會找便利的途徑去學習,既是優(yōu)點也是缺點。
、、中班孩子的合作意識日漸形成。
教育策略與建議:
⒈、為了豐富孩子對平面示意圖的認識,可以事先認識一些示意圖上的符號,比如“向后折”的符號,可搜集一些有這類符號的簡單折紙,讓孩子結(jié)合立體折紙示意圖進行嘗試、練習。以此類推積累孩子們對符號的認識,及折紙的技能方法。
、、中班孩子的合作意識漸漸形成,但分工不是很明確?梢砸龑麄冊诨顒忧吧塘恳幌赂髯宰鍪裁词虑,會看示意圖孩子的可以帶著不會看示意圖的孩子的孩子一步一步折,讓他們共同進步。
、、平面折紙示意圖可以與立體折紙示意圖相結(jié)合,隨著孩子的適應程度過渡到平面折紙示意圖。讓孩子們避免遇到困難退縮,也方便教師講解教學。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8
實錄:
今天的制作獅子活動內(nèi)容是用不同材料制作獅子,張子杰選來選去拿了一個土豆作為獅子胖胖的身體,可身上什么也沒有,怎么辦呢?
于是,他選了一個一次性盤子做獅子的臉盤,一張黃色的彩紙來做獅子的鬢毛,并貼了兩只耳朵、一個大鼻子、又畫了三只兇眼睛,接著開始做獅子的四只腳了,可是不知道為什么,他做著做著就停下來了,想了一會,還是不行,他走到我跟前對我說:“老師,我的獅子為什么腿都瘸了呀?”我看了一下他們桌子上都有幾個小的土豆、山芋,就對張子杰說:“你去找一找,哪些東西比較小點,能夠做獅子的腿的?”他開始找了一會沒找到,于是動翻翻、西翻翻,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小土豆,正好可以做獅子的腿,困難解決了,他有開始做了,不一會,張子杰開心地對我說:“老師,你看這是我做的獅子!”
觀察者隨感:
從觀察中可以出來,張子杰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想象力也不錯,就是動手能力還不夠,遇到困難總喜歡找老師幫忙,盡管獅子是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的',但從她臉上開心的笑容中可以感受到她正沉浸成功的喜悅中!
分析幼兒對本區(qū)域的興趣:
A、非常感興趣
B、一般
C、不感興趣
老師提供的材料是多種多樣的,有些是孩子們從自己的家里帶來的,所以活動的興趣較高,尤濤已經(jīng)掌握了獅子的基本特征,可是做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困難,這是由于孩子的年齡特點所致,另一方面,老師應該在制作前,示范一下各種材料的用法,再提供一些范例,讓幼兒在制作的過程中有一個參考,不至于無從下手,由于時間原因,幼兒不能對各組材料進行一一嘗試,因此我決定把這些材料提供在動手角,讓幼兒嘗試用多種材料進行制作裝飾獅子。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9
觀察內(nèi)容:
玩玩具
觀察對象:
楊雄凱
觀察時間:
20xx年9月
觀察方式:
隨機觀察
觀察過程:
“請小朋友把玩具收好!痹捯宦湟,楊雄凱就很快把自己的積木推倒在地上,還把旁邊小朋友的積木都推到,然后拼命的往筐里扔積木一邊扔一邊緊緊地抓住筐,看見小朋友過來,楊雄凱還沒等到積木全部收好就搬著筐往一邊走,想送進柜子。而小朋友也搬著筐,誰也不愿放手。
教育評價:
首先要表揚楊雄凱非常愿意幫助老師做事情,只要喊道收玩具收什么,他總是很積極收拾好自己組的玩具還要去收拾別的組的。玩玩具是楊雄凱最喜歡的事情,只要老師一說開始玩玩具,請坐的好的小朋友先拿,楊雄凱就坐得好好啊!老師真希望我們的'楊雄凱上課時也這樣,那就更好了!
教育措施:
1、教師要和楊雄凱多交流,告訴哪些事情是應該做的而哪些事情是不應該做的,如:收積木時應該收自己的,將積木輕輕的一塊一塊放進筐里,不允許嘩啦啦把自己和別人的積木全推倒,而使地上到處都是積木。送玩具也是幾個小朋友輪流的,學會商量,不要每次都搶著送,而使得一個也送不成,浪費了時間。
2、建議家長在家時多給楊雄凱做一些安靜的活動。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10
觀察目的:
了解幼兒建構(gòu)游戲的能力,觀察幼兒動手能力、語言能力、交往能力等發(fā)展情況。
觀察記錄:
紅紅和明明在建構(gòu)區(qū)玩紙杯游戲,紅紅從插在一起的一疊紙杯中拿下一只紙杯遞給明明,明明把紙杯反扣在地上,再接過紅紅給的第二只紙杯,他們反復進行著這樣的活動,地上放滿一層紙杯。紅紅從一疊紙杯中抽出一紙杯紙時,越來越興奮,有時嘴里會冒出“7”、“5”等數(shù)字,手上還剩幾個杯子時,她自言自語道:“我還有呢。”接著又說:“我還剩兩個,還剩一個!奔t紅手上沒有紙杯了,她爬走了,紙杯作品處只有明明一人還在忙活。紅紅爬到另一組小朋友堆高的紙杯處,拿起小朋友堆的第三層上的紙杯,松手讓紙杯掉在地上,然后笑起來:“倒了!边@時,還有一組小朋友堆的紙杯高樓倒了,紅紅看見大笑:“又倒了!奔t紅指著自己的紙杯作品說:“我的紙杯不倒”。紅紅回到自己的`紙杯前,明明還在獨自忙活,紅紅將第一排的紙杯做了修改,她拿起一只紙杯反扣在兩只紙杯上,連續(xù)完成了四個,然后看了看自己的作品興奮地大笑。
評價分析:
小班幼兒大部分時候還是以“平行游戲”為主,他們在游戲中交流的語言并不多,有時是自言自語。紅紅在和明明一起游戲時遞給明明一個紙杯,明明就放一個紙杯,紅紅有時多抽出一個紙杯她還要放回去一個,紅紅按照自己定的規(guī)則在游戲。這一過程紅紅和明明沒有一點語言交流,他們的交流來自于傳遞紙杯的合作動作,還有他們所默認的紙杯擺放方式。紅紅在玩紙杯游戲的過程中看得出非常開心,她在遞紙杯時還不時冒出一些數(shù)字表達她的紙杯即將遞完的成功感。紅紅在看到別的小朋友作品倒了異常興奮,是因為她覺得自己的作品最好不會倒,但是,在觀看了別人作品后,紅紅還是受到啟發(fā),她將自己的紙杯作品也向上堆了一層,紅紅充滿自信的孩子,很滿意自己的作品。
支持策略:
1.紅紅雖然語言表達較好,但是還是自己和自己說,她和明明的語言交流幾乎沒有,除了傳遞紙杯,其余都是各自忙活,教師可以牽線搭橋式間接參與進來,引導孩子多一些合作的內(nèi)容以及語言的交流。
2.明明和紅紅的作品以平面為主,可以啟發(fā)他們?nèi)绾螌⒓埍训酶吒叩挠植粫,挑?zhàn)一下紙杯堆高的游戲。
3.教師提供的紙杯有兩種顏色,在接下來的游戲可以試著啟發(fā)幼兒將紙杯按顏色分類建構(gòu),或提供一兩種輔助材料增加紙杯游戲的趣味性。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11
觀察地點:
編織區(qū)
實地記錄:
編織區(qū)的嘉杰小朋友正在用玉米皮聚精會神的編辮子,可每當編到接頭的地方,就用左手拿著玉米皮笨拙的向里面塞,并且也不管其它的幾股玉米皮,就亂七八糟的.編起來;梁慧楠小朋友當編到接頭的地方時,一連幾次都接不進去,就是接進去,用手一編又掉出來了,還有的干脆想放棄,不編了。
評析:
針對幼兒遇到困難就想放棄的跡象,我采取了鼓勵、對幼兒的點滴提高進行表揚,并給幼兒講述了《烏鴉喝水》的故事,使幼兒懂得了應對困難僅有勇于嘗試、堅持不懈、不輕易放棄,才能戰(zhàn)勝困難的道理。在接下來的幾次區(qū)域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編織區(qū)的幼兒逐漸增多,并且編織的又快又好,基本沒有斷頭的現(xiàn)象。有時幼兒還會幾個一組以比賽的形式編織,看著孩子們編織的那么投入,拿著自己的作品歡樂的玩耍,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12
觀察對象:
XX
性別:
男
年齡:
6周歲
活動資料:
生活活動
觀察目的
培養(yǎng)幼兒不打斷別人講話,耐心傾聽的習慣。
觀察實錄
團體活動完畢,孩子們?nèi)ズ人,子墨來到我身邊小聲對我說:“教師,我想給小朋友們唱首歌,行嗎?”“能夠。 蔽沂指吲d地回答他。我組織好孩子們,說了子墨的想法,子墨開始唱了,可剛唱了第一句,有的孩子就喊:“我也會”;“他唱得不對”......活動室亂作一團,子墨的歌聲被淹沒了,只聽見嬉笑聲。子墨難過地回到了座位上。
平時活動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種情景,教師話說到一半,孩子們就開始七嘴八舌了,部分孩子也經(jīng)常插嘴,不等教師把話說完就急于回答,結(jié)果答非所問。
分析記錄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表現(xiàn)欲十分強,可是不知等待、隨意打斷別人說話,話聽一半的.壞習慣也凸顯了出來。在大班時培養(yǎng)幼兒良好傾聽習慣是十分重要的。
采取措施
1.首先讓幼兒換位思考一下,體會子墨的心境。
2.告訴幼兒隨便打擾別人講話是沒有禮貌的行為,也是十分厭惡的。
3.團體講讀相關(guān)繪本《大熊有一個小麻煩》
4.組織一些團體游戲,培養(yǎng)幼兒傾聽習慣,如“傳話筒”“聽指令做動作”“和我說相反”等等。
5.班內(nèi)安排一些師幼對答小游戲:如“小嘴巴—沒聲音”“XXX—請注意”“聽我說—請您講”等等。
6.教師自身找原因,要耐心聽幼兒說話以身作則。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13
觀察地點:
自然角
實地記錄:
在我們自然角里來了一樣東西。當我把它拿出來給小朋友看,然后問他們:“明白這是什么么?”孩子們?nèi)齼蓛傻膿u搖頭,說:不明白。被我料到啦!呵呵,于是我告訴他們:這是干的`海帶。干的海帶小朋友一般沒有接觸過的,所以就開始了我們的認識過程。
評析:
幼兒對新奇的事物十分感興趣的,所以,我們要抓住幼兒的心里去開展一切的教學活動。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14
區(qū)角觀察分析:
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表現(xiàn)特別進取,平時有什么新鮮事兒都想動一動、試一試,并還會提出疑問,是個十分好奇好問又善于思考的孩子,可是這個孩子團體面前說話的膽子較小,小組之間小朋友之間的交流還是很活躍的。本次的區(qū)角活動記錄表,主要記錄了這一孩子在有關(guān)燈的探索性主題活動及延伸的相關(guān)活動中的一些表現(xiàn),下頭我對這一孩子的探究行為作如下的分析與思考:
第一、在實錄中我們不難看出淳淳是個天生好奇、喜歡觸摸、把弄、操作與提問題的孩子,有較強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感興趣并且觀察的細致性也較強。如在孩子們自發(fā)的與教師交流中,他也積極參與,補充別的小朋友沒有發(fā)現(xiàn)和提到的事,還能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的疑惑提出來。
第二、淳淳也是一個喜歡探究,善于思考喜愛動手動腦的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后樂于進取解決,什么事兒都能引起他的探究,并且對于問題能提出問題,并經(jīng)過自己的探索進行驗證,同時還能積極參與調(diào)查,在我們的每次的主題開展中,他調(diào)查總是最進取的,燈的主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第三、淳淳還是會用記錄來表達自己探究發(fā)現(xiàn)的孩子。意大利教育家“以其幼兒的100中語言震撼了全世界幼教工作者的心。確實,記錄也是幼兒表達表現(xiàn)的一種方式。實錄中淳淳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了電珠通電連接的方法,作為教師應善于觀察聆聽幼兒這種表達方式,關(guān)注解讀幼兒的探索行為。
第四、淳淳這孩子其他各方面都很好,就是團體面前缺乏大膽表達的膽子。其實從平時的觀察中發(fā)現(xiàn),他不是不會表述自己的想法與思考,在小組中交流孩子很進取的但在大團體中就膽怯。所以作為教師要善于觀察,創(chuàng)設機會讓其在團體面前進行表達。實錄中的調(diào)查交流活動教師就是創(chuàng)設了很好的機會,讓淳淳介紹,從而提高了淳淳在團體面前交流的信心。
還有淳淳還是一個善于反思、思考、注意持久性較強,并能改善自己探索行為的孩子。在實錄中電珠通電的活動雖然剛開始時由于幼兒年齡特點的決定,他們探索的初級階段都是以無意注意為主的,就如實錄中的描述一樣,剛開始淳淳是無目的的探索活動,而恰恰成功了,可其實還不明白真正的原因,于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又進行了第二次的有目的的探索活動,雖然失敗了,可是還是不放棄,在思考與反思中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
對本次區(qū)角觀察的思考:
第一、觀察能幫忙教師思考適合孩子教育策略。觀察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在科學探究活動中,觀察是教師獲得個體和群體信息的主要途徑。教師經(jīng)過觀察,發(fā)現(xiàn)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在不斷思考、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努力尋求一種最適宜的結(jié)果。在這過程中,教師看到了幼兒思維的過程,看到了幼兒在過程中的發(fā)展,并更清楚地了解、掌握幼兒的發(fā)展水平。本次的觀察記錄中教師在觀察了解的基礎(chǔ)上來實施相應的指導策略。如在電珠通電的活動中,當教師看到淳淳實在無意的情景下使電珠亮了,教師邊調(diào)整了其策略,讓他經(jīng)過再次的嘗試,從而了解電珠通電的正確連接方法,而后的第二次觀察,教師發(fā)現(xiàn)淳淳在探索后仍未找到答案,這時教師便給了適宜的指導,指導的方法以啟發(fā)為主,而不是直接指導。當時教師就問了看看電線里有什么?教師這樣問的目的主要讓淳淳找出探索中的障礙,淳淳僅有解決了主要困難,才會有以后的發(fā)現(xiàn)和成功,這也說明觀察能幫忙教師思考適合孩子教育策略,推動孩子的探索,增強自信。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過:“惟有經(jīng)過觀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內(nèi)在需要和個別差異,從而采取相應的指導策略。
第二、觀察使教師學會了“等待”,明白了等待的價值。適時適宜的等待是一種教學策略,在探索活動中,幼兒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疑惑,有時可能因為正在思考問題,使探索行為暫時表現(xiàn)得不那么明顯;有時可能因為遇到了超出了他們本事范圍的難題或者因為技能上達不到而使探索行為遭遇失敗。作為教師不要急于去采取指導,有時候采取適度的“等待”,教師要學會留出時間,留出空間,等待幼兒的自然成熟;或者說是在進取地尋找一個成熟的時間,一個更好的教育點。教師應相信幼兒有本事發(fā)現(xiàn)問題的奧秘,并應讓幼兒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如在實錄中,教師發(fā)現(xiàn)剛開始時是無意的成功,于是引導他再試一次,可連續(xù)幾次還是失敗,這時教師已觀察到淳淳是被表面的成功所蒙蔽時,我沒有對他們的`行為做出所謂權(quán)威的否定,而是在第一次探索中,提醒他再試一試;
第二次探索中提醒他看看里面的東西,然后繼續(xù)耐心的等待。我這樣做的目的:首先,我們很清楚孩子的好勝心理往往讓他們不能虛心的理解教師的好言相勸,倒不如讓他們“頭撞南墻自然回頭”;其次,讓孩子親身體驗失敗的過程也是一種有價值的經(jīng)驗,并且這種經(jīng)驗反面更為記憶深刻!選擇等待我正是要留給孩子充分的探索空間和時間,等待孩子自然的成熟,同時,我也在進取的尋找一個更恰當、更有意義的教育契機。當然等待并不是無限量的,在孩子們無法用現(xiàn)有的經(jīng)驗來解決問題時,我們再一味的等待很可能挫傷他們的探索興趣。就在孩子趨于放棄時,我及時對他們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這種肯定給了孩子很有力的鼓勵,讓他們的探索欲望從低谷中爬上來,接下來我給了他們一點提示,給他們在前一個活動過程中剛剛獲得的還未曾穩(wěn)固的新經(jīng)驗和實際遇到的問題之間架了一座橋,聰明的孩子一點就透,立刻就把新經(jīng)驗遷移到所遇到的問題中來。
第三、聆聽幼兒的心聲和觀察幼兒的行為是教師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徑,因為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都隱含于其中。幼兒正處于直覺行動思維階段,他們內(nèi)在的思維往往在一言一行上表現(xiàn)出來,并且在行動的過程中,他們的思維還往往有新的發(fā)展。所以作為教師應供給豐富的探索材料為幼兒科學探究供給物質(zhì)上的保證,同時還應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有秩序的、生氣勃勃的、愉快的環(huán)境,是容易為幼兒所理解的,讓幼兒喜歡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新奇、動態(tài)的物質(zhì)環(huán)境。才會使幼兒產(chǎn)生感的興趣!芭d趣是個水閘,依靠它,能打開注意的水庫并指引注意留下來”。在實錄中教師為幼兒的調(diào)查安排了一次團體交流的活動,孩子們因為有了調(diào)查活動作鋪墊,孩子便講的滔滔不絕,可是在這熱鬧的背后,教師還是能關(guān)注到全面的孩子,當教師看到淳淳的表情和行為時,教師就利用鼓勵的語言給淳淳供給了這樣一次在團體面前大膽交流的機會,使淳淳增強了在團體面前表達的自信心。
總之,在區(qū)角探索活動中,幼兒是主人,是幼兒在活動,而不是教師在主導幼兒。教師的指導應側(cè)重于觀察和指導,經(jīng)過觀察幼兒的言行,推測幼兒的思維方式或過程,分析幼兒的所思所想,預測幼兒正在進行的探索活動可能發(fā)展的方向,從而迎合幼兒的需要;基本原則是尊重幼兒的活動意愿,這樣有助于幼兒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并且有助于幼兒自主性學習;更有助于幼兒初步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15
觀察地點:
表演區(qū)
實地記錄:
在小劇場表演的`時候,小朋友們都愿意上臺表演,可是Andy有點害羞,尤其看到爸爸媽媽來,他就更抗拒在大人面前表演。
評析:
黃以心是個很靦腆的小孩,可是最近我們班組織的這個活動,他提高了不少,那天爺爺奶奶來接他,他就開始愿意在我們面前表演了。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大班區(qū)域觀察04-12
幼兒園小班區(qū)域觀察04-01
沙盤與幼兒園觀察記錄10-02
幼兒園大班活動室的幼兒觀察記錄06-19
觀察記錄《藍天超市》科學活動07-16
談游戲活動中的觀察記錄09-26
中班班級活動觀察記錄10-12
幼兒園關(guān)于午睡的觀察記錄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