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注意力集中訓練的方法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兒童的注意力訓練
注意,是一種多面的、動態(tài)的、多層次的過程,并且受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響。注意,有隨意注意和不隨意注意之分。定向反射是注意的生理機制。大腦的額葉、腦干、丘腦在調節(jié)隨意注意方面有重要作用。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韮和淖⒁饬τ柧,希望大家喜歡!
出生后3個月的嬰兒,由于條件性定向反射的出現(xiàn),開始能夠較集中地注意一個新鮮事物;五六個月時能夠比較穩(wěn)定地注視一個事物,但持續(xù)時間很短。隨著活動能力的增長,生活范圍的擴大,孩子從出生后的第二年起,對周圍很多事物感興趣,也能稍長時間地集中注意某一個事物,專心地玩弄一個玩具,留心注意周圍人們的言語與行動。到了幼兒期,注意的穩(wěn)定性不斷增長,可以較長一段時間去做他們感興趣的游戲或者聽講故事。由于學前幼兒仍以無意注意起主導作用,他們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僅短暫,而且很容易轉移。例如四五歲的孩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故事,突然窗外傳來一群孩子的歡笑聲,他們的注意就會立即轉向窗外。
有意注意在孩子入學之后,在教學的影響之下斷續(xù)進行,但有意注意的形成卻是孩子入學準備應有的重要條件之一。一般說,孩子在幼兒園通過活動所提出的一定目的,如組織參與游戲,尤其是參與一些比賽性的作業(yè)或勞動,為了實現(xiàn)這些目的任務,他們就會不斷有意識地調節(jié)和控制自己的行動,促進有意注意的發(fā)展。曾有研究報道,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隨年齡增長而逐漸遞增:2~3歲嬰兒能集中注意10分鐘左右,5~7歲15分鐘左右,7~10歲20分鐘左右,10~12歲25分鐘左右,13歲以上30分鐘。
在咨詢門診中,常見有不少幼兒的家長前來訴說:孩子在幼兒園表現(xiàn)得注意力很不集中,10分鐘都耐不住,老師特別反感,認為孩子有多動癥。雖然,對學齡前期兒童不診斷"注意缺陷"與"多動綜合征",但為了孩子能夠適應日后上學,對這些幼兒的注意力應當加以適當訓練,方法如下:
1.彈琴數(shù)數(shù)由家長或老師彈琴,每彈一個音,讓孩子數(shù)一個數(shù),彈到某一個音時就停下,叫孩子說出一共彈了多少個音。
2.拍球數(shù)數(shù)由一個孩子或大人拍球,每拍一下,讓別的孩子數(shù)一個數(shù),拍到一定數(shù)時,突然停下,看孩子能否說對拍球的總數(shù)。
3.物品變位在桌子上擺幾件物品,讓孩子看清楚后,令他轉過身去,將物品變換位置或取走其中的一兩件物品,再讓他轉過身,說出物品的變位,或者說出被取走的物品名稱。
4.數(shù)字變位在黑板上順序貼出由1~10的10個數(shù)字,讓孩子觀察并認識這些數(shù)字,然后讓他轉過身去,把個別數(shù)字交換位置或者取走,再讓他轉回身來,迅速說出哪個數(shù)字變了位或者已被取走。
5.復述圖畫給孩子看一張或一組有趣的圖畫,然后移開,讓他復述所見圖畫。
6.看幾何圖形數(shù)數(shù)在黑板上畫出由易到難順序排列的幾何圖形,讓孩子對各類幾何圖形進行分析判斷和計數(shù),這樣既訓練他的注意力,也訓練其觀察力,提高思維能力。
此外,還可以讓孩子經常練習一些拍球、走平衡木、滑滑板等體育活動。如果孩子能夠熟練地在平衡木上走動,或者玩滑板時,可以在他玩的同時,訓練他接投給他的球,這樣既訓練其動作,又訓練其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拓展:其他方法介紹
1、環(huán)境控制
應該給孩子提供安靜的、干擾較少的環(huán)境,當孩子在看書、做游戲時,家長要盡量避免使孩子分心。有的家長讓孩子坐在電視機旁,一邊畫畫,一邊看電視,這不是在訓練孩子分心嗎?當孩子專注于一件事情時,有的家長隨意干擾、打斷孩子的活動,如問孩子無關的問題,給孩子吃東西,讓孩子拿東西,讓孩子接電話等。他們以為,孩子還小,幼兒園又沒有正規(guī)的作業(yè),這樣做無所謂,其實等到有所謂的時候,就已經晚了。因此,家長最好在孩子二三歲時,就固定一張小桌子、小椅子,離電視、廚房等干擾多的地方遠一些。當孩子專心畫畫、做手工、搭積木時,家長不要驚動他們。當孩子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要讓孩子把桌面上無關的東西拿開,例如畫畫時,就留下畫紙、畫筆,不要把玩具、積木、書本都堆在桌子上;在孩子玩游戲時,也不要一下子提供過多的玩具,不然這都會導致分心。
另外,父母還要注意創(chuàng)造有結構的家庭環(huán)境和有規(guī)律的家庭活動。家庭的日常生活,如吃飯時間、睡覺時間,都應盡量做到有規(guī)律;應有明確、一致的家庭規(guī)則,訓練孩子理解和執(zhí)行這些規(guī)則,這對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具有重要作用。如起床后疊好被子,玩具玩完后放回抽屜等。同時,父母本身也要以身作則,做事情有計劃、有條理,善始善終,不盲目沖動和感情用事。例如,有一位母親給孩子講故事,經常是講著講著,就扯到別的事情上去了,詢問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或者,邊看電視邊講,講著講著就看電視去了,看了一段再接著講,或者,講了幾句又忙家務去了。結果老師反映,孩子在幼兒園聽故事的時候,注意力非常不集中,聽了幾句就東張西望。這位媽媽無意中“培養(yǎng)”了孩子的分心。
2、行為矯正
可以運用行為矯正的有關原理改進孩子的不注意行為,這里介紹一種在講故事中插入“覺察信號”的方法,對于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都適用。父母給孩子講述一個故事,可以事先錄好,由錄音機講述。在每個故事中,有10個事先隨機安排好的行為指示語,這些行為指示語有的與故事內容有關,如“大象的鼻子很長,小朋友請把你的手放在鼻子上”;有些指示語與故事無關,如“請舉手”、“請你閉上眼睛”等。這些指示語便成為“覺察信號”。在講故事之前,父母可以用一木棒串10顆木珠,告訴孩子如果他能按照指示語的要求做,每做對一次就可以從木棒上拿一顆木珠給他。聽完故事后,孩子可以憑木珠換取糖果或其他獎品,例如一顆木珠換一顆糖。但如果故事沒有堅持聽完,就得不到獎品。按這種方式,每天訓練一次,連續(xù)訓練一個月,將會有效地改善孩子的分心和注意缺乏等問題。在訓練過程中,可以變換獎品的形式,所選故事應符合孩子的興趣,剛開始訓練時故事不宜太長。
3、游戲
父母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培養(yǎng)注意力的游戲,例如:
哨兵站崗:給孩子規(guī)定一個情境,讓孩子扮演“哨兵”的角色,保持靜站姿勢,堅持時間越長越好。這種游戲有助于發(fā)展孩子肢體保持注意的能力。
釣魚:讓孩子手持魚竿,去釣指定目標,釣到后給予獎勵。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視覺注意的能力和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
穿珠子:讓孩子把中間有孔的珠子用繩子串起來,可根據(jù)孩子的年齡調整難度。開始可選擇珠孔較大的珠子,用粗而硬的繩子,然后逐漸縮小孔的大小,并改用細而軟的繩子。例如,2歲的孩子可選用直徑1厘米的珠子,要求穿起3粒;3歲的孩子可選擇直徑為0.5厘米的珠子,要求穿5粒。這種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視覺注意的能力和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
悄悄話:告訴孩子一句話,如“冰箱里有飲料,沒有西瓜”,讓他以傳悄悄話的形式去告訴另外的家庭成員,事后檢查正確率!扒那脑挕钡膬热菁伴L短,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能力而定。這個游戲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聽覺注意的能力。
圖形辨別:給孩子一幅背景較復雜的圖,讓他根據(jù)指令在圖中找到某種對象,例如“幫我找到正方形”,“把你的手指頭放在小狗上”。這種視覺的圖形――背景辨別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視知覺能力和選擇性注意能力。
聲音辨別:給孩子聽一段音樂,讓孩子在音樂的背景中辨別出一些小動物的叫聲或者小朋友的說話聲。也可以錄下周圍環(huán)境的各種聲音,如說話聲、哭聲、笑聲、風雨聲、流水聲、炒菜聲等,讓孩子辨別出其中的某一種聲音。這種聽覺的對象――背景辨別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聽知覺能力和選擇性注意能力。
另外,像走迷宮、倒背數(shù)、摹仿繪畫等活動,都是訓練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兒童的注意力訓練】相關文章:
兒童注意力集中訓練的方法09-06
訓練孩子的注意力的方法09-19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訓練方法有哪些05-17
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及處理方法08-22
兒童思維訓練游戲05-05
兒童注意力不集中該怎么辦08-27
培養(yǎng)學生注意力的方法05-17
如何提高注意力的水平06-30
怎樣使上課注意力集中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