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孤苦伶仃
孤苦伶仃1
【注音】gū kǔ líng dīng
【出處】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晉·李密《陳情表》
【解釋】伶仃:孤獨,沒有依靠。孤單困苦,沒有依靠。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無依無靠
【結構】聯(lián)合式
【相近詞】無依無靠、舉目無親、形單影只
【相反詞】兒孫滿堂
【押韻詞】肉袒負荊、戰(zhàn)兢兢、肺石風清、殺身出生、抹月批風、人急智生、不聲不吭、風塵之驚、髀肉復生、一路福星。
【歇后語】菩薩坐冷廟
【成語故事】晉武帝統(tǒng)一全國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啟用西蜀尚書郎李密,就下詔書任命李密為郎中。李密不愿出來做官,就寫《陳情表》上書晉武帝,說自己的祖母形影相吊、孤苦伶仃,待伺候祖母后再出來做官。
【成語示例】頭里有老太太,到底還疼我些;如今也死了,留下我孤苦伶仃,如何了局?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二回
【其它使用】
◎ 劉大話里透著悲凄,竟生出些孤苦伶仃的滋味。
◎ 可能是由于他從小沒有父母,孤苦伶仃,很小就進了戲班子學戲的緣故。
◎ 這家老大娘看小梅孤苦伶仃的一個婦女,就開了門,讓進屋里,拿出餑餑給她吃。
◎ 父親的故事是最平凡的:他從小孤苦伶仃,是本家的'一個窮嬸子把他拉扯大的。
◎ 我只是想,有你出場,會給孤苦伶仃的游子帶來無限溫暖。"
◎ 剛結婚的時候,她愛人是一個上無父母,下無兄妹的孤苦伶仃的青年。
◎ 不去吃飯倒沒什么要緊,"賀婭說,"只是別讓我哥孤苦伶仃一個人,進進出出連個伴也沒有。"
◎ 母女二人,孤苦伶仃,到了上海,萬苦千辛。
孤苦伶仃2
公元二六三年,司馬昭派遣鐘會、鄧艾等滅蜀之后,第.二年他的兒子司馬炎就廢除魏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晉武帝司馬炎為安撫蜀漢十族,便對漢蜀的舊臣采取籠絡收買的懷柔政策,征召他們?nèi)ヂ尻柸温。時李密在徘徊猶豫之中·決定暫時不去。于是以盡孝祖母為名,寫了上武帝的《陳情表》。他在《陳情表》中描寫他幼年時的'生活說:“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褥。臣侍湯藥,未嘗廢離。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
(意思是:我生下來才六個月,我慈愛的父親便去世了。我四歲的時候,舅父勸我母親改嫁,改變了我母親守節(jié)的志向。祖母劉氏憐憫我孤苦孱弱,親自把我撫養(yǎng)。我小的時候,常常生病,到了九歲還不能行走。孤單困苦,沒有依靠。直到長大成人,還是上面沒有叔伯,下面沒有兄弟,單身獨立,只有形體和影子互相安慰。并且祖母劉氏早年就有疾病,常常躺在床上,不能行動,我侍奉湯藥,不曾離開過她。
〔而今〕祖母劉氏的病日愈沉重,正象太陽快往西山落下去了一樣。她只有一絲兒氣了,生命非常危急,早晨都很難料到她能不能活到晚上。我沒有祖母,也就沒有今天;祖母沒有我,她也無法度過晚年。我們祖孫二人是相依為命的啊。
晉武帝看了他的《陳情表》后,為了維護其“以孝治天下”的幌子,就答應李密的請求,免于應征,并在生活上予以優(yōu)厚的照顧。
后來人們把“零丁孤苦”說成“孤苦伶仃”,用來形容困苦孤單,無依無靠。
【孤苦伶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