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參觀碑林的作文

時間:2025-02-25 18:16:28 秀鳳 好文 我要投稿

參觀碑林的作文(精選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參觀碑林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參觀碑林的作文(精選15篇)

  參觀碑林的作文 1

  今天,我去參觀了碑林書法,在跨進大門的那一刻,映入我眼簾的是清涼宜人的小池塘,綠油油的樹木,看不出一絲秋天的寂寞,這種境界令人心曠神怡,一看就是個書法圣地,我邁著輕快的步子走進去,將身心全部投入這“書法圣地”。

  我們進去參觀的第一個文物是一座大銅鐘,它重達兩噸,高達兩米多,真是宏偉壯觀,上面畫著各種各樣的動物騰云駕霧,有牛、有鳳凰、有仙鶴、有老虎,上面端正有力的楷書還寫著,這樣的鐘我從沒見過,聽說他還獲得世界明鐘大賽第二名呢,接下來我們正式參觀書法,我們看了顏真卿正直鏗鏘有力的楷書,還欣賞了王羲之優(yōu)雅又舒暢的行書,還看了康熙皇帝親自書寫的菊帖,還有的書法家用了古敘利亞文字來點綴,讓它看著更飽滿,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碑林的鎮(zhèn)館之寶它就像一個高高的玉璽,神圣的矗立,上面寫著柔美的篆書,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祖國書法是無價之寶,是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我會認(rèn)真的享受它學(xué)習(xí)他,將它永遠(yuǎn)牢記在心。

  參觀碑林的作文 2

  書法藝術(shù)的殿堂,非碑林莫屬。

  碑林位于西安市城墻內(nèi),是收藏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文化藝術(shù)寶藏。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這個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名勝古跡。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的書法家,如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quán)等等。他們的書法各成一體,將中國書法文化推向高潮,他們留下的字帖、文集,是書法文化的瑰寶。在碑林的第二展室,我看到了我最喜歡的書法家——王羲之的墨寶《集王羲之圣教序碑》。這個石碑不是王羲之親手所書,是唐代的.懷仁和尚,從王羲之行書中集成而來的,這個碑文完全展現(xiàn)了王羲之書法飄逸,行云流水的特點。我了解到,王羲之為了練好書法,他在院子里、大門邊、甚至廁所的外邊,都擺著筆墨紙硯,沒想到一個結(jié)構(gòu)好的字,就趕快寫到紙上,他廢寢忘食的聯(lián)系書法,最終成為一個書法大師,

  書法是中國古人文化與智慧的結(jié)晶,我的字寫得不好,我非常慚愧,我要向書法家門學(xué)習(xí),好好練字,爭取寫出漂亮的漢字。

  參觀碑林的作文 3

  今天,我來到了碑林博物館,那里有很多的石碑,上面有刻文。

  一進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石塊,上面的字是從右而左從上而下閱讀的,名字叫《于母竹刻石》,它高1.37米,是王世鏜的草書。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關(guān)帝師竹》,高1.59米、寬62厘米,比我還大。它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提名關(guān)帝師竹。關(guān)帝是指關(guān)羽。它以風(fēng)雨二竹的自然展性來體現(xiàn)關(guān)羽棲身曹營卻不失忠義的精神。石刻利用兩桿竹葉組成一首五言絕句,按大自然先風(fēng)后雨的自然規(guī)律排列,風(fēng)竹為:莫嫌孤葉淡,終究不凋零。雨竹為:不謝東郡意,丹青獨立名。

  其實,這只是人們附會關(guān)羽的關(guān)字游戲之作罷了。

  碑林是一個文化產(chǎn)地,它里面收藏了石碑,更收藏了古代人們智慧與技術(shù)的`結(jié)晶,是我們文化古國——中國的文化聚集地,其實這些文化遺產(chǎn)僅僅是古人杰作的滄海一粟。

  參觀碑林的作文 4

  國慶長假,爸爸媽媽帶著我來到了書法藝術(shù)寶庫——西安碑林。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距今已有930年的悠久歷史,以碑石薈萃而著稱。碑林館藏宏富,總藏石4000余方,碑石時代序列完整,被譽為“歷史文化的寶庫,書法藝術(shù)的殿堂”。碑刻的種類齊全,書體完備,真草篆隸行均有,居中國古代碑石收藏之冠。

  當(dāng)我面對一件件書法名作,講解者清脆的聲調(diào)會幫你更深刻地理解原作的精神;走在古代碑碣刻石之間,講解者郎朗的誦讀聲,會引發(fā)內(nèi)心的懷古幽思。觀賞一件件碑刻碣石,聽著講解就像聆聽一場精彩的演說,聽那些關(guān)于哲思、書法、博物一系列娓娓動聽的故事。面對豐碑碣石,仿佛與古人對話,與先賢交流,如同一樹花,增一瓣香,潤一片心,使人們的視野愈加開闊,想象更加豐富斑斕。它展現(xiàn)的不僅是古與今的融合,師與生的融洽,更是心與神的.融匯,思與行的融化。

  碑林,中華文明的寄托!我愛碑林,我愛我的祖國!

  參觀碑林的作文 5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參觀了碑林博物館,它坐落在書院門一座古色古香的街上,碑林博物館有著600多年的歷史,有著4000余件石碑,因此有著中國書法和石刻藝術(shù)寶庫之稱。

  進了碑林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塊很大的石碑是唐朝皇帝李世民寫的字,字體很大、很豪放,不像漢朝的字很細(xì)、很秀氣,雖然這些字很大,但是有一面上面刻的字很小是楷書,其他三面寫的字都是瑤書,這個石碑上的碑額上的裝飾很華麗,上面刻著一條條青龍,因為這個上面刻的字是皇帝寫的字。在博物館里不光有李世民的字,還有王羲之、柳宗元、顏真卿、蘇東坡……等許多名人的字,在王羲之死后的'200多年,唐朝要刻一個名叫蘭亭序的石碑,蘭亭序是王羲之寫的,可是當(dāng)時他已經(jīng)去世了,唐朝就開始向民間各地搜集他的字,并且花重金收集,因此“一字值千金”就這樣流傳下來。

  在往后走,我們來到了一個展廳內(nèi),這個展廳有很多石頭做的雕像,都是些十分巨大的猛獸,因為古代人很迷信,皇帝死了以后就要把這些放在他的墳?zāi)骨皝肀Wo他的墳?zāi)。在這個展廳內(nèi),還有6幅雕像都刻得是馬,其中有兩副雕像是復(fù)制品,我最喜歡的一匹叫做白提烏。

  參觀完碑林博物館,我學(xué)到了很多知識,也知道很多書法家,覺得刻在這里的字很漂亮,我以后也要好好練字。

  參觀碑林的作文 6

  10月5日一大早,我和媽媽一到西安碑林博物館,西安碑林創(chuàng)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shù)博物館。館區(qū)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shù)室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 31900平方米,現(xiàn)有館藏文物 11000余件,11個展室,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

  我們第一個去的是第一室,第一室陳列以唐文宗開成二年(837)所刻石經(jīng)為主,有《周易》、《尚書》、《詩經(jīng)》、《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孝經(jīng)》、《論語》、《爾雅》等,共114石,228面,650252字,史稱《開成石經(jīng)》。 看完第一室,我完全被震撼在了其中,我媽媽把我領(lǐng)出第一室時,問我:“那上面刻的字好看嗎?”我沒有反應(yīng)上來還沉迷在第一室當(dāng)中。 我看完了碑林,一出來就震撼了我,這么壯觀的.文物令我感到驕傲、自豪,因為這是陜西的文物,我們陜西人一定要將這陜西文物保存的完好無損,讓它不受到任何風(fēng)出雨打,與太陽的暴曬,而是精心的保存,從不摧毀。我們要給后人留下比現(xiàn)在還要好還要精致的陜西文物。

  參觀碑林的作文 7

  今天,我去參觀了碑林書法,在跨進大門的那一刻,映入我眼簾的是清涼宜人的小池塘,綠油油的樹木,看不出一絲秋天的寂寞,這種境界令人心曠神怡,一看就是個書法圣地,我邁著輕快的步子走進去,將身心全部投入這“書法圣地”。

  我們進去參觀的第一個文物是一座大銅鐘,它重達兩噸,高達兩米多,真是宏偉壯觀,上面畫著各種各樣的動物騰云駕霧,有牛、有鳳凰、有仙鶴、有老虎,上面端正有力的楷書還寫著,這樣的鐘我從沒見過,聽說他還獲得世界明鐘大賽第二名呢,接下來我們正式參觀書法,我們看了顏真卿正直鏗鏘有力的楷書,還欣賞了王羲之優(yōu)雅又舒暢的行書,還看了康熙皇帝親自書寫的菊帖,還有的書法家用了古敘利亞文字來點綴,讓它看著更飽滿,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碑林的鎮(zhèn)館之寶它就像一個高高的玉璽,神圣的.矗立,上面寫著柔美的篆書,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祖國書法是無價之寶,是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我會認(rèn)真的享受它學(xué)習(xí)他,將它永遠(yuǎn)牢記在心。

  參觀碑林的作文 8

  周五一早吃過早飯,我們終于踏上了期盼已久的研學(xué)征程。我們研學(xué)的目的地是我熟悉的城墻和古樸的碑林博物館。

  在我小的時候,爺爺帶我去過一次碑林博物館,但那時我太小,只記得那個地方有很多的石碑。所以這次研學(xué)前我在網(wǎng)上查閱到碑林博物館是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shù)目最大的一座寶庫。

  當(dāng)我們走進碑林博物館時,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座噴泉,聽講解員說池子里的水永遠(yuǎn)都是半池水。我看完后,心里就產(chǎn)生了疑問:水應(yīng)該能把水池填滿呀,為什么這個池子的水永遠(yuǎn)是半池呢?別急,講解員為我解開了謎底。原來碑林博物館又叫孔廟,孔子想讓他的弟子學(xué)習(xí)永遠(yuǎn)也學(xué)不完的知識,所以這個池叫“泮池”。

  再往里走,引起我注意的是一口大鐘,它的名字叫“景云鐘”,要用刻著金魚的木樁去敲打它,它才能發(fā)出美妙的聲音。還有碑林博物館里的石碑,各個都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美妙絕倫呀!

  碑林博物館里的知識奧秘是博大精深的,使我受益匪淺,同時也讓我這個西安娃感到無比的驕傲自豪。

  參觀碑林的作文 9

  10月5日下午,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游覽了西安碑林博物館,感受了書法藝術(shù)的魅力。

  西安碑林博物館共有七個碑石陳列室,每一個室都有不同的主題,陳列著不同的碑石。有些石碑呈長方形;有的是豎長方形,頂端還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或花紋;還有比較特別的棱柱體形狀。為了保護這些石碑上的'文字,大多數(shù)都被玻璃罩住了。因為年代久遠(yuǎn),游人眾多,很多文字已經(jīng)被抹平或者損毀,看不清楚了,真是遺憾啊。

  這么多室中,我更喜歡第三室。第三室主要陳列的是各種書體的珍貴石碑。有篆書《美原神泉詩序碑》;有隸書《熹平石經(jīng)》殘石;還有草書《懷素千字文》等等馳名中外的書法碑文。這里面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塊《熹平石經(jīng)》殘石了。這塊碑被破壞的很嚴(yán)重,從背面還能看到膠粘住的痕跡。雖然被玻璃罩住了,無法觸摸,但石碑上的文字挺拔、秀麗,又很整齊,極有氣勢,漂亮極了。石碑的頂端刻著15個大字,豐滿流暢,雄渾有力,我覺得在寫的時候一定用了不少力氣吧!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尤其是像我一樣的小學(xué)生,都趴在玻璃上,認(rèn)真地感受著我國書法藝術(shù)的無窮魅力。我們一定要保護好這些石碑,讓書法藝術(shù)的魅力一直流傳下去。

  參觀碑林,讓我在書法藝術(shù)的海洋中遨游,既增長了知識又開拓了視野,這里真是一個好地方。

  參觀碑林的作文 10

  十一假期的第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參觀了碑林博物館。碑林是西安一處著名的景點,這里存放著眾多歷代的碑刻,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

  碑林是古代的文廟,是紀(jì)念孔子的地方。碑林文廟的大成殿在1959年被雷火燒毀,現(xiàn)在在廣場上有一個黑色瓷磚拼成的大長方形就是大成殿的`基座輪廓。

  走進展廳,首先來到第一展室。第一展室 陳列的是《開成石經(jīng)》,內(nèi)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jīng)》、《禮記》、《春秋左氏傳》、《論語》、《孝經(jīng)》、《爾雅》等12部經(jīng)書,共計60多萬字,這些經(jīng)書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當(dāng)時為避免文人學(xué)士們在傳抄經(jīng)書時出現(xiàn)錯誤,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經(jīng)書刻在石碑上作為范本,立于長安城國子監(jiān)內(nèi),以供校對。《開成石經(jīng)》是目前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經(jīng)書。

  第二展室到第四展室陳列的大多書法名碑,以唐代為主。內(nèi)容上,虞世南《孔子廟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歐陽詢《黃甫誕碑》、歐陽通《道因法師碑》、張旭《斷千字文》、柳公權(quán)《玄秘塔碑》,以及僧懷仁集王羲之書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顏真卿《多寶塔碑》、《顏家廟碑》等,這些都是從古至今書法愛好者學(xué)習(xí)的范本。

  在第四展室我還看到了工作人員制作拓片的場景,這是我第一次了解拓片的制作,原來我們練字的很多字帖都是通過拓這些書法家的碑刻得到的呢!

  參觀完碑林,我被這些林立的碑刻震撼。中國古人高超的書法水平通過這些碑刻保留下來,是我們學(xué)習(xí)書法的最佳的“字帖”。碑林是一座文化之林,它既是西安的一塊瑰寶,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參觀碑林的作文 11

  西安碑林博物館,是全國最大的石質(zhì)書庫,它之所以叫碑林,是因為它里面碑石如林,藏石達3500余件。

  碑林里,有數(shù)不勝數(shù)的碑刻,年代不一,高低不同,大小各異,有些是行書,有些是楷書,有些是草書,還有些筆法筆體很難認(rèn),碑上記錄的事也是五花八門,有王羲之、顏真卿等書法家的杰作,也有皇帝和許多名人的筆跡。

  我印象最深的是《石臺孝經(jīng)碑》,這塊碑是由唐玄宗親筆書寫并注釋的。它形式獨特,四面都刻字,碑冠刻的是青龍騰空,它還有三層碑座,每一層都都刻有精美的.圖案。那石碑上都畫上了一個個格子,格子里是用楷書工工整整的刻上了每一個字,格子旁邊的小字是對該字的注釋。

  還有一個文字游戲《畫里藏字》碑,乍一看,是一幅漂亮的竹子,可走近仔細(xì)看,卻是一個個字,還是一首詩呢!畫即是字,字即是畫,字畫合一讓人嘆為觀止。

  我們最后去的一個展室里的碑全是原來放在國子監(jiān)給學(xué)生作范本,用處類似于現(xiàn)在字典一樣的碑。之所以有這樣的一些碑,是因為當(dāng)時還沒有印刷術(shù),學(xué)生們的課本都是他們自己用手抄出來的,你抄,我抄,他抄,難免會有些筆誤。有了這樣一個范本,學(xué)生們有了一個校對的地方。這塊碑上,用正楷端端正正地刻上每一個字,字字都工整準(zhǔn)確,讓人肅然起敬。

  參觀結(jié)束,我認(rèn)識到書法藝術(shù)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了解到西安碑林匯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馳名中外。

  參觀碑林的作文 12

  10月7日,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我期盼已久的碑林博物館。它坐落在一條古色古香的小街上。到了碑林的門口,我就迫不及待地跑進了碑林博物館。

  現(xiàn)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碑林吧:它由碑林、石刻藝術(shù)和文物展覽三部分組成,共12個展室,碑室7座、碑廊8座、碑亭8座,最有名的是它里面的石碑作品,上面刻的碑文各個都遠(yuǎn)近馳名。其中我最喜歡歐陽詢的《皇甫誕碑》,下面由我來給你們講解一下這個碑文。歐陽詢用了23年完成了《皇甫誕碑》。我為什么喜歡這個碑文呢?因為他寫出來的字剛勁有力,從碑文上都可以看出來歐陽詢寫字時態(tài)度非常端正。聽導(dǎo)游姐姐說這個碑文有28行,一行59字,書法用筆、結(jié)構(gòu)和字形具有北齊風(fēng)格,骨氣勁峭。很可惜的是,碑文早已殘缺不全,聽說碑文在明朝已斷為兩截。

  時間如流水,很快我們就游完了碑林。在我的腦海中,不停的`回憶著各種各樣的碑文,我暗暗下決心,決定練好書法將來成為有名的書法師。

  參觀碑林的作文 13

  剛走進館內(nèi),我就聞到了一股墨香味,定睛一看,原來是一位慈眉善目老爺爺在那里寫字,望著那工整的八個字------有容乃大,海納百川。我心里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因為那實在是太規(guī)范太整齊了。我望著那八個字出神,老爺爺笑呵呵地問我:“小朋友,你幾歲了?”我回答道:“我今年10歲了,上四年級!本瓦@樣你一言我一語地,我跟老爺爺攀談起來。老爺爺告訴我書法是由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一直演變到楷體,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shù),老爺爺問我有沒有興趣跟他學(xué)書法,我點頭如搗蒜,愉快地答應(yīng)了。老爺爺先教我認(rèn)識了筆墨紙硯,告訴我十一收假之后給他打電話。時間不知不覺過了很久,我又和爸爸繼續(xù)往里走。

  我看到了王羲之、顏真卿、蘇東坡等名人的字,知道了漢字有五種書體: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其中草書代表為顏真卿的肚痛貼,乍一看名字我覺得很好笑,走上前一看,只見肚痛貼上的字跡“亂七八糟”,講解員阿姨告訴我,因為顏真卿當(dāng)時肚子很痛,所以寫出來了這樣的草書。后來我看到了大詩人蘇東坡的字跡,那字只能用大大方方、整整齊齊來形容了。我想不懂為什么兩種字跡有如此大的.差別,后來才知道,原來蘇東坡寫的是楷書。

  看了這么多大師的真跡,讓我深知,練好書法很不容易,只有經(jīng)過反復(fù)的練習(xí)才能是自己的書法變得出神入化。一幅幅無與倫比的書法背后,是他們流下的無人能及的汗水,是他們艱辛付出才有他們今日輝煌之作。我暗自下了決心:在以后學(xué)習(xí)中,一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參觀碑林的作文 14

  陜西西安的下午,陽光明媚、萬里無云,出游在這旅行的我,來到了西安碑林博物館參觀。走進碑林博物館內(nèi),所映入我眼簾的是無數(shù)古代文人墨客撰寫的碑文,字體也是豐富多彩,小篆、楷體、隸書……

  應(yīng)有盡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柳公權(quán)的“柳體”與顏真卿的“顏體”,兩位書法大師的字可謂各有千秋、頓挫抑揚:顏體筆力十分強力、厚重;柳體爽利、挺秀,具有斬釘截鐵的氣勢。

  在這游覽碑林博物館的途中,我還認(rèn)識了拓印這項技術(shù),我看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先將墨涂在碑文上面,再將紙貼在有墨的碑文上,經(jīng)過細(xì)細(xì)的摩擦,這些字跡就印在了紙上,拿下來后,就是一幅完美的字畫。這次參觀碑林博物館,讓我學(xué)到了很多的知識,讓我更了解中華文明的精粹,我受益匪淺!

  參觀碑林的作文 15

  今年的10.1的小長假開始了,我和爸爸來到了西安碑林博物館參觀學(xué)習(xí)。

  碑林建于北宋時期,是由四千余方的石碑,墓志組成的,大大小小的墓碑?dāng)[放在館內(nèi),記載著從古至今的一個個歷史或故事。

  進入大門,往前走,一座古建筑出現(xiàn)在眼前,古建筑上刻有土黃色的碑林二字,導(dǎo)游講,這兩個字是由林則徐提的`,他還問我們仔細(xì)看這兩個字,有什么區(qū)別。那當(dāng)然是碑林的碑字少了一撇,導(dǎo)游繼續(xù)說下去:“這是古代的繁體字,其實繁體字的碑是對的,咱們已經(jīng)錯了很長時間了!”古建筑內(nèi)有一座巨大的石碑,叫孝經(jīng),這番景象合起來就稱為“石臺孝經(jīng)”。接著往里走,是一個石碑展覽室,字體分為五大字體,它們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在所有刻出的石碑中,我最欣賞的字就要數(shù)顏真卿的字了,顏真卿寫的字體是正楷,他的字大,正,齊,捺硬,撇彎,一波三折,該直的直,該彎的彎,他的字一下子就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邊走,我邊讀著石碑上的內(nèi)容,導(dǎo)游講到:“現(xiàn)在教科書里的古文都是從這一座座石碑上摘抄下來的!惫糯鷷械卣穑瑢(dǎo)致有些展覽品受到損壞,斷裂,有些石碑甚至成了碎塊,拼好搬到展廳來展覽,有些石碑能清楚的看出一道裂痕。

  石碑,不僅僅只能刻字,也能刻畫,不管在石碑上刻什么,都能告訴我們從古至今,傳了千百年的故事和歷史。西安真是一座歷史文化匯集的城市!

【參觀碑林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參觀碑林博物館作文(通用27篇)08-22

游碑林作文09-21

參觀的作文08-18

參觀世博園作文08-16

參觀花展作文08-18

有關(guān)參觀的作文09-02

參觀醫(yī)院作文09-02

參觀法院作文09-03

關(guān)于參觀作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