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1年正月初四習俗
2021年正月初四習俗1
農歷正月初四是什么日子
在老皇歷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大年初四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清掃室內,把垃圾收集堆到一處,這也是中國民俗中說的“扔窮”。
正月初四風俗:
作為古老的中國年俗之一。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籮。所謂折籮,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牛羊肉鋪在這一天要到馬神廟燒香,因為羊王、牛王、馬王均在馬神廟內供奉,以南郊馬神廟的羊王像最有名。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大小伙計,分發(fā)紅包。過去北京有句老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說官話!毖鐣芯朴胁,酒后慣例是吃包子。掌柜這時舉杯祝賀,向大家道“辛苦”,這就叫“官話”。官話講完后包子端上來,掌柜的親自夾包子,包子放誰碗中,誰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辭退之人飯后自動收拾行李告辭,所以這頓便宴俗名叫“吃滾蛋包子”。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不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從初一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yè),婦女不用針線。
正月初四有什么習俗
1、迎灶神送火神
正月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板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
2、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
后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商家春節(jié)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
初四日下午三點,接五路儀式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直到晚上九、十點鐘結束。先是擺案桌,一般用兩張八仙桌拼起來即可。頭桌是果品如廣橘、甘蔗,寓意財路廣闊,生活甜蜜;二桌是糕點,寓意高升、常青;三桌為正席,供全豬、全雞、全魚,并元寶湯等。半桌是飯、面、菜,一碗路頭飯中插一根大蔥,蔥管內插一株千年紅,寓意興沖沖、年年紅。第三桌上的酒菜須等接上五路財神后方可奉上。大家滿懷發(fā)財的希望,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fā)大富。
3、全家一起吃折羅
正月初四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牛羊肉鋪在這一天要到馬神廟燒香,因為羊王、牛王、馬王均在馬神廟內供奉,以南郊馬神廟的羊王像最有名。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大小伙計,分發(fā)紅包。過去北京有句老話: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說官話!毖鐣芯朴胁耍坪髴T例是吃包子。掌柜這時舉杯祝賀,向大家道“辛苦”,這就叫“官話”。官話講完后包子端上來,掌柜的親自夾包子,包子放誰碗中,誰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辭退之人飯后自動收拾行李告辭,所以這頓便宴俗名叫“吃滾蛋包子”。
正月初幾出遠門比較好
俗話有說“七不出門八不歸”,意思就是說初七不出門,初八不回家。但是現在大家對于這方面的忌諱越來越少了。
七不出門八不歸的由來:
其實古時由于外出不如現在的交通那么方便,一般出去都是三年五載才會回來。所以出門之前就要安排好家里面的事情后才可以走。
七不出門指:柴、米、油、鹽、醬、醋、茶。要置辦好這些才可以走。
八不歸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要做好這八件事情,才可以回家。
古人把這些定為做人的基本準則,違法任何一條都會對不起祖宗,對不起親人,而無顏回家見江東父老。所以七不出門八不歸,并不是我們所誤解的那樣,這樣的說法也被一些不明其理的人以訛傳訛,甚至還專門來發(fā)文來講這個道理,導致大家誤以為真。
2021年正月初四習俗2
1、迎灶神、接火神
正月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板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從月朔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yè),婦女不用針線。
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討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fā)達致富。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暗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fā)達的希望,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fā)大富。民國時,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開店門,燈燭輝煌,盛設供壇,接“財神”,并蜂擁去財神廟“換元寶”。
2、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商家春節(jié)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
初四當天下午三點,接五路儀式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直到晚上九、十點鐘結束。先是擺案桌,一般用兩張八仙桌拼起來即可。頭桌是果品如廣橘、甘蔗,寓意財源廣闊,生活甜蜜;二桌是糕點,寓意高升、常青;三桌為正席,供全豬、全雞、全魚,并元寶湯等。半桌是飯、面、菜,一碗路頭飯中插一根大蔥,蔥管內插一株千年紅,寓意興沖沖、年年紅。第三桌上的酒菜須等接上五路財神后方可奉上。大家滿懷發(fā)達的希望,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fā)大富。
接五路須主人帶上香燭別離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計依次向財神禮拜,拜后將原供桌上的馬幛火化,暗示恭送財神,儀式才算是結束了。
3、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媧創(chuàng)世神話的`“羊日”。晉人董勛《問禮俗》載曰:“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于門,七日貼人于帳!痹诶匣蕷v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4、吃折籮、扔窮
全家人要在一起吃折羅,打掃年貨,并要到院中準備“扔窮”。
正月初四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牛羊肉鋪在這一天要到馬神廟燒香,因為羊王、牛王、馬王均在馬神廟內供奉,以南郊馬神廟的羊王像最有名。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大小伙計,分發(fā)紅包。過去北京有句老話: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說官話!毖鐣芯朴胁,酒后慣例是吃包子。掌柜這時舉杯祝賀,向大家道“辛苦”,這就叫“官話”。官話講完后包子端上來,掌柜的親自夾包子,包子放誰碗中,誰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辭退之人飯后自動收拾行李告辭,所以這頓便宴俗名叫“吃滾蛋包子”。
5、做大歲
在莆田,除夕大年三十,叫做歲,而初四叫做大歲。這是有著歷史原因。相傳明朝年間,倭寇不時騷擾我國東南部沿海地區(qū),一次,莆田人在高高興興過年三十時候,倭寇殺過來,燒殺搶掠,幸存的人們跑進了山里。后來倭寇被打退了,人們也從山里回家了,但是年沒過成,而且很多家庭也失去了親人。所以在莆田,初二是嚴忌去別人家里拜年串門,因為在古代莆田,這個日子,人家在治喪。等過了初三,大伙都覺得,因為年三十沒過好年,應該再過一次,因此就定初四再過一次年,而且辦的更隆重。于是,這個習俗就被莆田人代代傳了下來,直到現在。
2021年正月初四習俗3
正月初四灶神節(jié)—————— 恭迎灶神回民間
農歷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 自秦漢以來,傳統(tǒng)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chuàng)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大年初四,在老皇歷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民俗有曰
◆“迎灶神 送火神”全家一起吃折羅。
◆北方有些農村風俗,綁火神,用玉米;螓湽驮诠髯由希c燃后從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無火災。
◆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里,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從初一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yè),婦女不用針線。
大年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年前臘月二十四日是送神的日子,下界諸神都在送神時升天向玉帝拜年并報告人間行為的善惡,于正月初四再度下凡。據說神明上天述職,稟報人間善惡,到了大年初四會再返回人間,繼續(xù)接受祭拜與監(jiān)察人間的善惡,因此該日必須非常謹慎地迎接神明下凡,故稱為“接神日”。春節(jié)民俗之祭灶。
俗諺云:“送神早,接神遲”,所以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卻在下午四點鐘左右。過去家家戶戶備牲禮果菜,并焚香、燒金紙、放鞭炮以示恭迎。據說臘月二十四日到大年初四這段期間,天界改派其它天神到下界巡邏,監(jiān)視一切事物然后上奏天神。在北方還有個傳說:初四灶王爺要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離家。這些說法雖是無稽之談,但符合人們連續(xù)過節(jié)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調整一下的要求,因此許多地方亦有初四忌門的.習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不分彼此一家人”。姑奶奶在家有地位,是北方民俗特色。
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
舊時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大小伙計,分發(fā)紅包。過去北京有句老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說官話!毖鐣芯朴胁耍坪髴T例是吃包子。掌柜這時舉杯祝賀,向大家道“辛苦”,這就叫“官話”。官話講完后包子端上來,掌柜的親自夾包子,包子放誰碗中,誰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辭退之人飯后自動收拾行李告辭,所以這頓便宴俗名叫“吃滾蛋包子”。
【正月初四習俗】相關文章:
正月十六習俗02-26
正月十四習俗08-16
正月十一習俗介紹10-15
正月十二習俗介紹06-21
正月初七的習俗02-27
農歷正月十二有哪些習俗07-03
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習俗02-24
正月初五迎財神習俗02-23
有關正月初五傳統(tǒng)習俗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