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語文上《夜書所見》教學實錄
師:誰來說說,讀了這首詩,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樣的心情呢?
生一:作者很喜歡秋天。
。ㄎ翌D時啞然,這和預設的情況完全相反啊。)
于是我追問:你從哪看出作者喜歡秋天呢?
生語塞。
師:其他同學來說說你們的想法。
生:孤獨。
師:好,你從哪看出作者很孤獨?(板書:孤獨)
。ò胩,學生沒有反應。我只好改變策略將問題具體化)
師:我們說借景抒情,孤獨的情感應該從景物中體現(xiàn)出來,那么詩中寫了哪些秋景?
生:江上秋風
生:蕭蕭梧葉
生:兒童
師:兒童是秋景?
生:促織
師:秋天才有嗎?(我也不知道,有待考證。捉蟋蟀應該是秋天的活動)
師:我們先來看“蕭蕭梧葉”,這“蕭蕭”是什么意思?
生:風聲
師:在詩中是什么樣的風聲?
生:吹過梧葉的風聲。
師:秋風吹過梧桐葉,沙沙作響,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生:……
師:我們就用第一句里的一個字。
生:寒。
師:很好,這樣的秋景不正是給人一種寒冷的感覺嗎?(板書:寒冷)
師:還有哪里可以讓人感覺到寒冷?
生:江上秋風
師:我們想象一下,秋天的晚上,我們站在江邊,那江上的風迎面吹來,想想都讓人瑟瑟發(fā)抖,是不是?
生:是。
師:好,那么這里僅僅只有秋景冷嗎?還有誰的心也是冷的?
生:作者
師:很好,接下來,你們能不能把詩中的這種寒意讀出來呢?
一生讀得平淡,沒有起伏;一生讀出節(jié)奏了,感覺卻不太有;最后一個讀得緩慢低沉,目標達到。
師:那么作者有沒有一整夜都沉浸在這樣一種寒冷的情境中呢?
生:(稀稀拉拉)沒有
師:說沒有的同學起來說說看,從哪看出沒有?
生:知有兒童挑促織
師:還有沒有?
生:夜深籬落一燈明
師:恩,在這樣一個秋風瑟瑟的深夜,作者看到一盞明燈,頓時讓人倍感……?
生:溫暖
師:很好。(板書:溫暖)
師:也由這一盞明燈,作者想到了什么?
生:兩個兒童提著燈籠挑促織。
師:其實,這兩個兒童挑促織的情景不就是作者自己小時候常做的事嗎,所以啊,正是這秋夜的一盞明燈引起了作者溫暖的回憶。那么我們大家讀的時候應該……
生:快一點
師:恩,這時候作者寒冷的感覺緩解了一點,所以讀得時候要比前兩句讀得稍稍輕快一點,聽老師讀一遍。
。◣煼蹲x)
大家自己試著讀讀看,待會徐老師請幾個同學讀給大家聽下。
。3生朗讀)
師:這首詩寫于作者為官在外的時候,所以看到秋景忍不住生出一種孤獨的情緒,又因看到深夜中的一盞明燈,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趣事而感到溫暖。下面誰來朗讀一下整首詩歌,表達出作者的這種變化的心情?
。3生朗讀)
讀完下課。
【三年級語文上《夜書所見》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楓橋夜泊》教學實錄03-02
舟夜書所見原文及賞析12-17
《楓橋夜泊》教學實錄【集合】03-03
【精】《楓橋夜泊》教學實錄03-03
五年級語文上《蛇與莊稼》教學實錄03-08
三年級上《花鐘》教學實錄03-06
《旅夜書懷》課堂實錄03-12
四年級語文上《海濱小城》教學實錄03-08
語文《鳥的天堂》教學實錄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