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門立雪的故事簡短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程門立雪的簡短故事(通用11個)
故事在現(xiàn)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tài)性現(xiàn)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fā)展過程的描述。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程門立雪的簡短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程門立雪的簡短故事 1
東街的楊時和西街程頤的女兒從小青梅竹馬,兩情相悅。如今,到了該談婚論嫁的時候了,楊時決定要把這門親事求下來。程頤深知楊時家中的經濟情況,在得知楊時要來求親時,便決定考驗他,看他是否人窮志不窮。
第二天,楊時起了個大早,雖然外面正下著大雪,但為了自己的心上人,這點小事根本不足以掛齒。于是楊時便向西街程府走去。不一會兒,楊時就到程府
的大門前了,這時,程頤正在課廳喝茶,他老遠就看見了楊時,心想:這孩子果然來了,的確有點志氣。于是,程頤便吩咐好下人,坐在椅子上假裝睡著了。(與此慢5秒鐘,)楊時已來到客廳前,看見程頤坐在里面,正準備進去,有兩個下人把他攔住了,說:“老爺正在休息,誰也不許打擾!”楊時一聽也不好進去,便站在門外等起來。
一個時辰過去了,外面的雪越下越大,楊時身邊的積雪已有一尺來厚了,他的.腳有點凍僵了。而程頤在里面也有點坐不住了。就在這時,程螢(程頤之獨生女)從閨房出來散步,她看見心上人在門外立雪,(在驚呆了秒后又懷疑、一定確定以及肯定各秒后)便一哭二鬧三上吊,程頤見時機已熟,他站起來大聲宣布:“我程頤決定把女兒嫁給楊時,理由很簡單:他人窮志不窮!”程螢一聽馬上破涕為笑,與兩丫鬟把楊時扶起來后,人們才清楚地看到此時此刻的積雪已有一尺來厚了。
這個故事被程府的老管家記錄下來,送入皇宮,載入史冊。于是,程門立雪這則成語傳下來了。
程門立雪的簡短故事 2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傳承不息的美德。曾經讀過一則成語故事,講的是宋朝一位名叫楊時的人,一次和同學向老師請教問題,不巧趕上自己的老師程頤先生在睡午覺,他們不愿打擾老師午休,便一聲不響地立在門外等著。當時恰逢隆冬,寒風凜冽,雪如鵝毛,待程頤先生醒來,雪已經下了一尺多厚。由于楊時尊敬師長,虛心求教,學業(yè)進步很快,最終成為了宋朝知名的學者。這就是著名的“程門立雪”。
讀完這則故事,我被楊時尊師重道虛心求教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作為新時期的學生,我們要學習楊時尊敬老師、尊重教育的品格。
尊師重教,就要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作為學生,虛心學習,認真聽好老師的每堂課,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這是對老師最大的尊重。
尊師重教,就要恪守學生應有的禮儀。見到老師應問好、行禮,上下課要起立迎送;向老師請教也要起立,老師講解,要垂手恭聽;在休息時間最好不打擾老師,這是學生最起碼的禮貌。
尊師重教,就要愛戴自己的老師。老師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嘔心瀝血,用心澆灌著一棵棵幼苗,使之茁壯成長,最終成為一個個有用的棟梁之材,他們長年累月地消耗自己的`光能,照亮他人的光輝前程。可以說,沒有老師的辛勤工作,就沒有教育事業(yè)的長足發(fā)展,也就沒有人類文明的向前邁進。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尊重和愛戴自己的老師。
事實證明,對老師有一分恭敬,便有一分成就。我們要以尊師重教為動力,以理想、信心為帆,以勤奮,拼搏為漿,乘長風破萬里浪,去開啟求知的航程,為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程門立雪的簡短故事 3
“程門立雪”,這一典故選自《宋史·楊時傳》。楊時是宋朝著名學者,著名哲學家和教育家。
楊時青少年時,學習不僅勤奮刻苦,而且虛心好學。他虛心求學的美德被人們傳為佳話。
宋朝有兩位著名的理學大師和教育家,即程穎和程頤弟兄倆,他們名震四海。楊時對這兩位理學大師非常崇敬。一次,他考取了進士并被授予官職,但他沒有去上任,而是跑到河南領昌(現(xiàn)河南許昌縣)拜程預為師,虛心求教。幾年過去了,楊時學成回家,臨別時,對老師拜了又拜,依依不舍地走了。程穎望著他漸漸遠去的背影,說道:“我的理學思想由他帶往南方去了!”
又過了4年,程穎去世了,楊時聽到噩耗,悲痛不已,在家中還設了靈位悼念他的老師。不久,他約自己的`學友親自到洛陽去拜見程頤老先生。楊時這年已將近不惑之年了。
他們不辭辛苦,風雨無阻地趕路。一天,天上飄著鵝毛大雪,他與學友游醉一起來到程府,聽家人說程老先生正坐著打磕睡呢。楊時和游醉不愿打擾老先生休息,便悄悄退到門外,在程府門外恭恭敬敬地站立靜候。
等到程頤醒來,門外的積雪已是一尺多深了,幾乎沒過他們的雙膝。
楊時虛心好學,孜孜以求,終于學有所成。他歷任瀏陽、余杭等地知縣,還任過荊州教授等職。后來,官至右諫議大夫兼國子祭酒。到了南宋高宗時,他擔任過工部侍郎和龍圖閣直學士等要職。
在當時,楊時拜師求學的精神被廣泛傳煩。后世,人們從這段故事中概括出“程門立雪”這一典故,用來強調尊師重道,虛心求學的精神。
程門立雪的簡短故事 4
遠在北宋時期,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他特別喜好鉆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于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程顥死后,又將楊時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
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zhèn)鳌?/p>
—天,楊時同—起學習的游酢向程頤請求學問,卻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楊時便勸告游酢不要驚醒老師,于是兩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會兒,天飄起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游酢卻還立在雪中,游酢實在凍的受不了,幾次想叫醒程頤,都被楊時阻攔住了。
直到程頤—覺醒來,才赫然發(fā)現(xiàn)門外的兩個雪人!從此,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重望,終于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
之后,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門立雪”這個典故,來贊揚那些求學師門,誠心專志,尊師重道的學子。
程門立雪的簡短故事 5
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有學問的人,名叫楊時,他對老師十分尊重,一向虛心好學!俺涕T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師、刻苦求學的一段小故事。
楊時在青少年時代,就非常用功。后來中了進士,他不愿做官,繼續(xù)訪師求教,鉆研學問。當時程顥、程頤兄弟倆是全國有名的學問家。楊時先是拜程顥為老師,學到了不少知識。4年后,程顥逝世了。為了繼續(xù)學習,他又拜程頤為老師。這時候,楊時已經40歲了,但對老師還是那么謙虛、恭敬。
有一天,天空濃云密布,眼看一場大雪就要到來。午飯后,楊時為了找老師請教一個問題,約了同學游酢一起去程頤家里。守門的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不愿打擾老師的午睡,便一聲不響地立在門外等著。
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大。他們站在門外,雪花在頭上飄舞,凜冽的寒氣,凍得他們渾身發(fā)抖,他們仍舊站在門外等著。
過了好長時間,程頤醒過來了,這才知道楊時和游酢在門外雪地里已經等了好久,便趕快叫他們進來。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得有一尺多深了。
楊時這種尊敬老帥的.優(yōu)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贊。正由于他能夠尊敬師長,虛心向老師求教,學業(yè)才進步很快,后來終于成為一位全國知名的學者。四面八方來向他求教的人,都不遠千里地來拜他為老師,大家尊稱他為“龜山先生”。
程門立雪的簡短故事 6
《程門立雪》是一個隱藏在成語中的故事,主要講述宋代著名理學家?guī)熝蟮墓适。故事的主角是師洋和程頤。主要情節(jié)如下:
師洋很小就很聰明。他四歲入村讀書,七歲寫詩,八歲寫詩。他被稱為神童。十五歲學經學,寧九年中進士。他一生立志著書立說,在很多地方講學,很受歡迎。當我在家的`時候,我花了很長時間在韓云寺和龜山學院學習和教授寫作。
有一年,師洋在去瀏陽縣令的路上,不厭其煩地繞過洛陽,向程頤學習深造。一天,師洋和他的同學右左,因為他們對某個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去老師家請教,以便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烏云密布。他們走了一半,風很大,下著雪,寒風肆無忌憚地吹進他們的領口。他們把衣服包緊,匆匆趕路。來到程頤家,坐在火爐旁打坐提神。師洋不敢打擾老師,所以他恭敬地站在門口,等待丈夫醒來。這時,遠處的群山鋪滿了玉石,樹林鋪滿了銀裝素裹,房屋也鋪滿了白色的素衣。師洋的腳凍僵了,冷得發(fā)抖,但他仍然恭恭敬敬地站著。
過了很久,程頤醒來,發(fā)現(xiàn)師洋站在窗外的雪地里。他渾身是雪,腳下的雪有一英尺多厚。他很快站起來,歡迎他們進屋。
程門立雪已經成為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流傳至今。它告訴我們,要尊師重道,不怕困難,虛心好學,有毅力,才能獲得知識!
程門立雪的簡短故事 7
北宋時期的,在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他特別喜好鉆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于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
楊時從小就聰明伶俐,四歲入村學,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他一生立志著書立說,曾在許多地方講學,倍受歡迎。居家時,長期在含云寺和龜山書院,潛心攻讀,寫作教學。
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師程頤,以求學問上進一步深造。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游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濃云密布。他們行至半途,塑風凜凜,瑞雪霏霏,冷颼颼的寒風肆無忌憚地灌進他們的領口。他們把衣服裹得緊緊的,匆匆趕路。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yǎng)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
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入銀妝,房屋也被上了潔白的素裝。楊時的一只腳凍僵了,冷得發(fā)抖,但依然恭敬侍立。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窗口發(fā)現(xiàn)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
后來,楊時學得程門理學的真諦,東南學者推楊時為“程學正宗”,世稱“龜山先生”。此后,“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程門立雪的簡短故事 8
游酢、楊時見程頤,頤瞑坐。二人乃侍立。門外雪深一尺矣。意思是宋代楊時和游酢去拜見程頤,程頤明知這兩人來卻假裝睡著,楊時和游酢就站在門外等,等了半天程頤才“醒”來,此時門外積雪已有一尺多深。
出自《宋史·楊時傳》。楊時字中立,南劍將樂人。幼穎異,能屬文,稍長,潛心經史。熙寧九年,中進士第。時河南程顥與弟頤講孔、孟絕學于熙、豐之際,河、洛之士翕然師之。
時調官不赴,以師禮見顥于潁昌,相得甚歡。其歸也,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彼哪甓椝,時聞之,設位哭寢門,而以書赴告同學者。至是,又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
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遠千里從之游,號曰龜山先生。
程門立雪的簡短故事 9
小時候喜歡看“連環(huán)畫”,許多畫面至今仍栩栩如生、活龍活現(xiàn)地留在我的記憶中。如有一位書生背著書包,不遠千里來尋訪老師,當來到老師家門口時,他看到老師正坐著閉目養(yǎng)神。因為怕打擾老師休息,這位書生便恭恭敬敬地立在門外。當時,天空正下著鵝毛大雪。待老師養(yǎng)足精神,打開家門,才發(fā)現(xiàn)有位書生很虔誠地站立在門口,而這位學生的雙腳已沒在了雪里。
這就是“程門立雪”的畫面。我對此畫面的印象非常深刻,那位書生的形象一直激勵我、鞭策我;對連環(huán)畫“程門立雪”所描繪的畫面,我從未產生過任何疑問,也沒聽說過連環(huán)畫的畫面有什么問題,并且很多人、很多書籍,也都認為“程門立雪”的主人翁是立在門外、雙腳埋在雪堆里。然而,最近,我在查閱歷史資料時,卻意外發(fā)現(xiàn)這幅影響非常深遠的連環(huán)畫“程門立雪”所描繪的畫面與史實稍有出入。我猜想,繪畫者可能是因為沒有仔細查閱“程門立雪”的歷史典故,而是憑“想當然”畫出來的。
“程門立雪”的歷史典故見《宋史·楊時傳》(楊時,字中立,隱于龜山,世稱龜山先生,卒謚文靖。):“(楊時)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笔钦f,楊時在洛陽見程頤時已經四十歲了。一天,他和游酢一同去拜見理學大師程頤,當他倆來到程家時,見程正坐在椅子上打瞌睡,他們怕打擾老師休息,便恭恭敬敬地站立在老師的身旁沒有離開。程頤醒后,開門一看,屋外的雪已積了一尺多厚。(此事亦見《二程(顥、頤)語錄》卷十七引侯仲良《侯子雅言》)。后來,“程門立雪”成為了表達尊師重道、虛心求教含義的典故。元謝應芳《楊龜山祠》有詩云:“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門雪!
根據(jù)以上史料的記載,再對照連環(huán)畫“程門立雪”上的'畫面,便不難發(fā)現(xiàn)“連環(huán)畫”中至少有兩處與史實不同:一、“程門立雪”的書生不是一位而是兩位,即楊時和游酢;二、“程門立雪”是立于屋內,而并非立于門外。不久前,筆者曾讀到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少兒讀物《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精編》(2002年版)一書,里面也收編了“程門立雪”的故事,有趣的是,故事里也讓楊時“立在門外候著”?磥恚珍洝俺涕T立雪”的編者也并不是根據(jù)《宋史·楊時傳》等史實,或許是“照抄”“連環(huán)畫”吧?
程門立雪的簡短故事 10
我國北宋時有個著名的學者名叫楊時,經典故事:程門立雪。他年輕時非常好學,經常訪師拜友,向別人請教問題。寒冬的一天,楊時在學習中遇到了不明白的問題,就和同學游酢一起去向當時著名的理學家程頤求教。當他們來到程家時,恰巧程老師正在睡午覺。為了不打擾老師,他們就在大門口靜靜地站立等候。這天,天氣很糟,陰沉沉的天空飄起了雪花,雪花落在他們的頭上、身上,一絲絲涼意襲來,他們怕吵醒老師,仍不肯進屋,就一直這樣站在門外的雪地里。雪越下越大,天也越來越冷,他們的手腳都凍得生疼,可是他們誰也不活動活動,跺跺腳,搓搓手。
就這樣,他們不知在雪地里站了多長時間。程頤終于醒了。他打開門出來賞雪,卻看見兩位學生正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外,都要成雪人了。程頤大吃一驚,問道:“看你們身上和腳下的雪,就知道你們已經來很久了,為什么不進屋呢?”楊時連忙上前施禮,對程頤說明來意,“我們是來向老師請教問題的',中午到時您在睡午覺,我們怕吵醒您,沒敢進門。”程頤聽了大受感動,連忙請二人進屋。二人這才進屋,向老師請教問題。后來,“程門立雪”的故事廣為傳頌。
感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尊重師長是一種美德,是受到人們贊揚的。我們從小就要尊重老師、尊重長輩。
程門立雪的簡短故事 11
楊時有一次楊時與他的學友游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當時正值冬季,下著皚皚白雪,他們來到程頤家時,剛好看的到老師在打坐休息。
楊時兩人不敢打擾到程頤,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靜靜地等待先生醒來。由于天寒地凍,二人冷得直發(fā)抖,楊時的`一只腳還凍僵了,但是他們依然靜靜地在門外等候。過了很久,程頤終于醒來,從窗口發(fā)現(xiàn)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游酢,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
“程門立雪”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尊敬老師,誠懇求學。
【程門立雪的簡短故事】相關文章:
程門立雪的故事簡短推薦06-14
程門立雪故事03-29
程門立雪的故事06-02
程門立雪的故事04-07
關于程門立雪的故事06-02
關于程門立雪的故事11篇(實用)06-02
程門立雪的典故05-08
程門立雪的作文04-14
程門立雪課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