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有趣的物理小故事

時間:2025-06-06 10:29:13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有趣的物理小故事

有趣的物理小故事1

  1、牛頓

有趣的物理小故事

  他年幼時,曾一面牽牛上山,一面看書,到家后才發(fā)覺手里只有一根繩;看書時煮雞蛋結果將表和雞蛋一齊煮在鍋里;有一次,他請朋友到家中吃飯,自己卻在實驗室廢寢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來,當朋友把一只雞吃完,留下一堆骨頭在盤中走了以后,牛頓才想起這事,可他看到盤中的骨頭后又恍然大悟地說:“我還以為沒有吃飯,原來我早已吃過了”。

  牛頓不僅對于力學,在其它方面也有很大貢獻。在數(shù)學方面,他發(fā)現(xiàn)了二項式定理,創(chuàng)立了微積分學;在光學方面,進行了太陽光的色散實驗,證明了白光是由單色光復合而成的研究了顏色的理論,還發(fā)明了反射望遠鏡。

  2、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小時候,老師讓同學們做工藝品,大家做的都很好,只有愛因斯坦拿出的是個很丑陋的小板凳。老師和同學們嘲笑他,說世界上還有比這更丑陋的板凳嗎?愛因斯坦說有,他真拿出兩個更丑陋的。他說雖然前一個板凳很丑陋,但是比后來兩個要好的多。

  愛因斯坦除在光電效應、相對論等方面作出舉世皆知的杰出貢獻外,他關于布朗運動的研究成果,由于對大量無序因子的規(guī)律性把握,成為當今最熱門的金融數(shù)學的基礎;他提出的激光受激輻射的概念,在幾十年后的今天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他與玻爾進行的論戰(zhàn)中提出的epr佯謬,至今仍是理論物理學和科學哲學界不斷探討的話題……

  3、阿基米德

  關于阿基米德,流傳著這樣一段有趣的故事。相傳敘拉古赫農(nóng)王讓工匠替他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做好后,國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摻了假,但這頂金冠確與當初交給金匠的純金一樣重,到底工匠有沒有搗鬼呢?既想檢驗真假,又不能破壞王冠,這個問題不僅難倒了國王,也使諸大臣們面面相覷。

  后來,國王請阿基米德來檢驗。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領。一天,他去澡堂洗澡,當他坐進澡盆里時,看到水往外溢,同時感到身體被輕輕拖起。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測定固體在水中排水量的辦法,來確定金冠的比重。他興奮地跳出澡盆,連衣服都顧不得跑了出去,大聲喊著“尤里卡!尤里卡!”。(furek,意思是“我知道了”)。

  他經(jīng)過了進一步的實驗以后來到王宮,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純金放在盛滿水的兩個盆里,比較兩盆溢出來的水,發(fā)現(xiàn)放王冠的盆里溢出來的水比另一盆多。這就說明王冠的體積比相同重量的純金的體積大,所以證明了王冠里摻進了其他金屬。

  他是物理學家、數(shù)學家,靜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

  4、錢學森

  在錢學森提出回過后,美國人大為生氣,并對他嚴加看守,甚至施加刑罰、

  美國人曾經(jīng)給錢學森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使他一人前往荒無人煙的小島,用各種各樣的刑罰折磨他,據(jù)說半年就少了50斤、可是錢學森回國的決心從未動搖,美國人放出話,只要錢學森愿意留在美國,不回中國,就馬上給予他最優(yōu)良的設施,比原來更好,更美的生活,給他更大的榮譽、錢學森沒有放棄、依然意決回國、

  錢學森是應用力學、航天技術和系統(tǒng)工程科學家。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34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1936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碩士學位。1938年獲加州理工大學博士學位。1955年回國。曾任中國力學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中國宇航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等職。現(xiàn)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yè)委員會研究員。早年在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技術的許多領域都做過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獨立研究以及和馮、卡門合作研究提出的許多理論,為應用力學、航空工程和火箭導彈技術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回國后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衛(wèi)星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為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我國的導彈、航天事業(yè)作出了杰出貢獻。在工程控制論、系統(tǒng)工程和系統(tǒng)科學、思維科學和人體科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許多理論領域都進行過創(chuàng)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1956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1年被^v^、^v^授予“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5、麥克斯韋

  麥克斯韋從小就有很強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愛思考,好提問。據(jù)說還在他兩歲多的時候,有一次爸爸領他上街,看見一輛馬車停在路旁,他就問:“爸爸,那馬車為什么不走呢?”父親說:“它在休息!丙溈怂鬼f又問:“它為什么要休息呢?”父親隨口說了一句:“大概是累了吧?”“不,”麥克斯韋認真地說,“它是肚子疼!”還有一次,姨媽給麥克斯韋帶來一籃蘋果,他一個勁地問:“這蘋果為什么是紅的?”姨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叫他去玩吹肥皂泡。誰知他吹肥皂泡的時候,看到肥皂泡上五彩繽紛的顏色,提的問題反而更多了。上中學的時候,他還提過象“死甲蟲為什么不導電”,“活貓和活狗摩擦會生電嗎”等問題。父親很早就教麥克斯韋學幾何和代數(shù)。上中學以后,課本上的數(shù)學知識麥克斯韋差不多都會了,因此父親經(jīng)常給他開“小灶”,讓他帶一些難題到學校里去做。每當同學們歡蹦亂跳地玩的時候,麥克斯韋卻進入了數(shù)學的樂園,他常常一個人躲在教室的角落里,或者獨自坐在樹蔭下,入迷地思考和演算著數(shù)學難題。

  麥克斯韋主要從事電磁理論、分子物理學、統(tǒng)計物理學、光學、力學、彈性理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電磁場理論,將電學、磁學、光學統(tǒng)一起來,是19世紀物理學發(fā)展的最光輝的成果,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綜合之一。

  6、法拉第

  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于薩里郡紐因頓的一個鐵匠家庭。13歲就在一家書店當送報和裝訂書籍的學徒。他有強烈的求知欲,擠出一切休息時間貪婪地力圖把他裝訂的一切書籍內(nèi)容都從頭讀一遍。讀后還臨摹插圖,工工整整地作讀書筆記;用一些簡單器皿照著書上進行實驗,仔細觀察和分析實驗結果,把自己的閣樓變成了小實驗室。在這家書店呆了八年,他廢寢忘食、如饑似渴地學習。他后來回憶這段生活時說:“我就是在工作之余,從這些書里開始找到我的哲學。這些書中有兩種對我特別有幫助,一是《大英百科全書》,我從它第一次得到電的概念;另一是馬塞夫人的《化學對話》,它給了我這門課的科學基礎。”

  法拉第主要從事電學、磁學、磁光學、電化學方面的研究,并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fā)現(xiàn)。1820年奧斯特發(fā)現(xiàn)電流的磁效應之后,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由磁產(chǎn)生電”的大膽設想,并開始了艱苦的探索。1821年9月他發(fā)現(xiàn)通電的導線能繞磁鐵旋轉(zhuǎn)以及磁體繞載流導體的運動,第一次實現(xiàn)了電磁運動向機械運動的轉(zhuǎn)換,從而建立了電動機的實驗室模型。接著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實驗的失敗,終于在1831年發(fā)現(xiàn)了電磁感應定律。這一劃時代的偉大發(fā)現(xiàn),使人類掌握了電磁運動相互轉(zhuǎn)變以及機械能和電能相互轉(zhuǎn)變的方法,成為現(xiàn)代發(fā)電機、電動機、變壓器技術的基礎。

  7、伽利略

  有一次,他站在比薩的教堂里,眼睛盯著天花板,一動也不動。他在干什么呢?原來,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脈搏,看著天花板上來回搖擺的燈。他發(fā)現(xiàn),這燈的擺動雖然是越來越弱,以至每一次擺動的距離漸漸縮短,但是,每一次搖擺需要的時間卻是一樣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個適當長度的擺錘,測量了脈搏的速度和均勻度。從這里,他找到了擺的規(guī)律。鐘就是根據(jù)他發(fā)現(xiàn)的這個規(guī)律制造出來的。

  他一生堅持與唯心論和教會的經(jīng)院哲學作斗爭,主張用具體的實驗來認識自然規(guī)律,認為經(jīng)驗是理論知識的源泉。他不承認世界上有絕對真理和掌握真理的絕對權威,反對盲目迷信。他承認物質(zhì)的客觀性、多樣性和宇宙的無限性,這些觀點對發(fā)展唯物主義的哲學具有重要的意義。但由于歷史的局限性,他強調(diào)只有可歸納為數(shù)量特征的物質(zhì)屬性才是客觀存在的、

  8、焦耳

  英國著名科學家焦耳從小就很喜愛物理學,他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關于電、熱之類的實驗。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聰明好學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做他的物理實驗。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馬,由他哥哥牽著,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達電池將電流通到馬身上,想試一試動物在受到電流刺激后的反應。結果,他想看到的反應出現(xiàn)了,馬收到電擊后狂跳起來,差一點把哥哥踢傷。

  盡管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危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愛做實驗的小焦耳的情緒。他和咯咯又劃著船來到群山環(huán)繞的湖上,焦耳想在這里試一試回聲有多大。他們在火槍里塞滿了火藥,然后扣動扳機。誰知“砰”的一聲,從槍口里噴出一條長長的火苗,燒光了焦耳的眉毛,還險些把哥哥嚇得掉進湖里。

  這時,天空濃云密布,電閃雷鳴,剛想上岸躲雨的焦耳發(fā)現(xiàn),每次閃電過后好一會兒才能聽見轟隆的雷聲,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顧不得躲雨,拉著哥哥爬上一個山頭,用懷表認真記錄下去每次閃電到雷鳴之間相隔的時間。

  開學后焦耳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實驗都告訴了老師,并向老師請教。

  老師望著勤學好問的焦耳笑了,耐心地為他講解:“光和聲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光速快而聲速慢,所以人們總是想見閃電再聽到雷聲,而實際上閃電雷鳴是同時發(fā)生的!

  焦耳聽了恍然大悟。從此,他對學習科學知識更加入迷。通過不斷地學習和認真地觀察計算,他終于發(fā)現(xiàn)了熱功當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家

  焦耳一生都在從事實驗研究工作,在電磁學、熱學、氣體分子動理論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靠自學成為物理學家的。

有趣的物理小故事2

  綠色的陽光

  陽光不都是白色或者白里稍帶微紅和微黃色的嗎?怎么會是綠色的呢?陽光有時確實是綠色的,不過它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一般只有兩三秒鐘,有時還不到一秒鐘,所以能看到綠色陽光的人并不多。

  1979年7月20日的黃昏,波蘭快艇運動員烏爾班齊克率領“晨星號”帆船從舊金山經(jīng)赤道駛過波利尼西亞,夕陽正緩緩地墮入大海。

  滿天的晚霞將海面染上了一層淡紅,紅色的天空,紅色的水面,水天一色,正在甲板上的舵手陶醉在這美妙的景色之中。

  忽然,就在太陽將被海面浸沒的一瞬間,金色的火球突然噴射出耀眼的像綠寶石發(fā)出的鮮艷奪目的綠色光芒,猶如一道綠色的閃電劃過天際,使周圍的一切都被綠色所籠罩,甲板上的舵手不由得驚叫起來,可是等其他船員跑上甲板,順著他所指的方向望去時,落日的余暉仍和往常一樣,哪有什么綠光?

  第二天,全體船員在日落半小時都上了甲板,可是綠色的陽光沒有出現(xiàn)。不甘心的船員連續(xù)觀察了幾天,終于又有幾位船員看到了這神秘的綠色陽光。

  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我們通?吹降奶柟馐怯杉t橙黃綠青藍紫七中單色光組成的,這些光波有長有短。

  中午時,太陽光在空氣里走過的路程比早、晚時短,這時只有少量的最易散射的紫、青、藍等短光波被飄浮在大氣中的微小顆粒所攔阻,這樣的陽光,人的肉眼是感覺不到顏色的,所以看起來太陽光是近似白光,或者白里稍帶微紅和微黃色。

  在清晨或傍晚時分,陽光斜射,穿過大氣層的厚度特別大,遇到懸浮在大氣中小塵粒、小水珠的攔阻機會也大。這時,短光波就被強烈地散射掉。只有那些波長較長的紅、橙、黃等顏色的光才能透過這些大氣中的微粒進入人的眼睛,所以平時只能看到“落日夕陽紅似火”的情景。

  但是像地球一樣成曲面的大氣,仿佛是一個一端向上的“氣體透鏡”,當太陽光穿過時,這層大氣使白色光折射而發(fā)生色散。當太陽靠近地平線,太陽光幾乎呈水平方向穿過大氣層時,這種折射引起的色散最明顯。夕陽落下時,紅光最先沒入地平線下,隨后消失的是橙光和黃光。雖然此時地平線上還留有綠光、青光、藍光和紫光,青光、藍光、紫光波長較短,在大氣中塵埃的強烈散射作用下,變得很弱,人的肉眼幾乎看到,只有比較強的綠光,能夠到達人的肉眼,并且顯得格外耀眼奪目,所以看到的陽光就是綠色的啦。

  萬有引力物理小故事,帶你探索世界的奧秘!

  不明真相的爆炸

  《三國演義》里有一段關于像惡魔一樣的噪聲的生動描寫。寫的是曹操大軍追殲劉備。曹軍追到長板橋頭。張飛挺槍立馬于橋上,大喝一聲,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栗。曹將夏侯杰驚得倒撞馬下而亡。曹操回馬就走。軍士丟盔棄甲,競相逃命。后人贊這一喝曰:“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

  自然,這里有藝術的夸張,還有心理學上的原因,但卻說明作者對噪聲的力量已經(jīng)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從現(xiàn)代科學的觀點來看,聲音的確有大得驚人的力量。

  據(jù)報道,1959年,10個美國人為了一筆獎金,自愿作超音速飛機噪聲作用試驗。飛機從他們頭頂上掠過。盡管他們用雙手緊緊捂住耳朵,但都被噪聲擊斃,無一幸免!那種驚駭死去的模樣,看了真叫人害怕。

  這你該相信了吧,因為這并非虛構,而是有案可稽的呀。60年代初期,美國空軍F104噴氣飛機在俄克拉荷馬市上空,作超音速飛行試驗。每天飛越8次,高度為1000米。飛行6個月后,一個農(nóng)場的1萬只雞,被轟鳴聲殺死6000只!幸存下來的4000只,或羽毛脫落,或不生蛋。而乳牛呢,干脆擠不出奶了!

  更使人費解的是,1956年,英國首批超音速飛機試航,一架飛機在地中海上空突然爆炸。它的爆炸像謎一樣,引起了各方面的議論和猜測。后來對碎片進行化驗,發(fā)現(xiàn)噪聲是這一事件的罪魁禍首。強烈的噪聲,引起了金屬結構的疲勞!從此以后,噪聲成了航空工業(yè)注目的敵人。其實,在土木建筑設計師的心目中,也懷有對噪聲的敵意。協(xié)和式飛機試航過程中,航線下面一些古老的教堂,由于受到噪聲破壞,出現(xiàn)了裂縫。1967年1月29日,三架美式軍用機低空掠過日本一個城市時,強烈的噪聲掀倒煙囪、震碎玻璃;并把貨架上的商品震散,房子內(nèi)的日光燈震落,造成很大的損失。1970年,聯(lián)邦德國威斯特柏格城,曾因飛機的超音速飛行,受到一次強烈的噪聲襲擊,建筑物發(fā)生378起受損事件!火車和汽車的噪聲,則更廣泛地闖進人們的住宅。它們大模大樣地把家庭用具,如桌椅、炊具、玻璃器皿等搖得晃當作響,把墻壁、屋頂?shù)姆蹓m震得紛紛揚起,使專心讀書的人受驚,把酣睡中的人吵醒!

  噪聲愈大,聲級愈高,激發(fā)物體振動的能量愈大,對建筑物、金屬結構、動物和人體的破壞力也愈大!噪聲的大小是用分貝計量的。普通談話聲不大于60分貝;街道旁的.噪聲是80分貝;公共汽車的噪聲是90分貝;紡織車間的噪聲是100分貝。當噪聲達到100分貝時,大聲談話已十分困難;達到110分貝時,人們難以忍受;120分貝時,人感到痛苦;130分貝時,人無法忍受:140分貝時,人感到恐懼;150分貝時,人的聽覺立即損傷;180分貝時,金屬受到破壞;190分貝,竟能將鉚釘從金屬中拔出來!

  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噪聲也在增長。美國環(huán)境噪聲大約10年增加一倍。前蘇聯(lián)大城市的噪聲,近10年增加了8~12分貝。加拿大一位聲學專家估計,城市噪聲正以每年半分貝的速度增加著。按此速度增加下去,21世紀的時候,談戀愛也要大聲叫嚷才能聽見。

  然而,美國專家似乎更悲觀一些。他們估計城市噪聲增長的速度每年不是半分貝,而是1分貝。這就是說,到我們進入2020年的時候,城市噪聲將增加20分貝!到那時,人們?yōu)榱松畹酶孢m些,將不是從農(nóng)村涌入城市,而是從城市流向農(nóng)村。

  奇特的“音樂墻”

  在法國馬賽的卡斯特拉納地鐵車站,當旅客走近一堵奇特的綠墻時,會突然聽到有節(jié)奏的現(xiàn)代音樂在走廊里回響,于是好奇心會驅(qū)使旅客停下來沿墻往回走,一遍、兩遍地重復往返。他們揮動臂膀,向空中跳躍,每個動作都會產(chǎn)生一個新的樂調(diào)。匆匆忙忙趕著上下班的馬賽人,在經(jīng)過地鐵的時候總會興致勃勃地花一點時間,玩一下這個被發(fā)明者稱作“互相作用的空間音樂器”。

  這堵“音樂墻”是29歲的青年作曲家雅克·塞拉諾發(fā)明的。為什么要給它起這個名字呢?雅克·塞拉諾認為這樣能更好地表達他原來的本意,即通過運動和空間來產(chǎn)生音響。他自稱是“一位雕塑空間的音樂家”。在他看來,這音樂墻不屬于傳統(tǒng)音樂的范疇。古典樂器要通過長時間的練習,并要有一定的技術才能掌握。有了互相作用的空間音樂,樂器演奏者和作曲者在音樂方面的關系就大不一樣了。行人是音樂墻的演奏者,但又不是坐在椅子上欣賞音樂作品的聽眾。然而,盡管他們是音響的主人,但卻不能控制音樂的內(nèi)容。他們的地位介于樂隊指揮和樂器演奏者之間。雅克·塞拉諾認為自己并不是作曲家,而是音樂編演者。他指出:“使我感興趣的,與其說是音樂,倒還不如說是音樂與音樂墻系統(tǒng)之間的關系。”

  作曲家把音符和樂句輸送給電腦儲存器。既是聽眾又是演奏者的行人走到音樂墻前就會改變光電元件接收到的信號強度。再經(jīng)過一組綜合器特殊的程序處理,就能隨著行人在墻前的運動,發(fā)出相應的音樂。隨著行人動作的不同,音樂墻發(fā)出的曲調(diào)也不斷變化,連設計者本人也無法確切預言。但樂曲的偶然性并不是絕對的。同一動作重復傳入到相同的光電元件里就會發(fā)出相同的樂曲。這樣,音樂墻還是有意想不到的用途,即作為音樂療法的一種工具。音樂墻可以為運動機能有缺陷的人進行再教育提供大量的服務。病人可以在音樂墻前重復相同的動作,并通過聽覺,自我引導,使自己的動作達到一個較好的準確度。此外,我們可以設想,如果把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放到電腦儲存器里,那么每個人都能把它們演奏得完美無缺。如果在商店的櫥窗里裝置音樂墻不是更能吸引那些潛在顧客的注意力嗎?行人不僅可以叫音樂墻發(fā)出音樂,而且還可以叫它發(fā)出廣告信息。

  雅克·塞拉諾還有其他志愿。當他的音樂墻在馬賽地鐵亮相的時候,馬賽芭蕾舞團主任羅蘭·珀蒂就想請一位舞蹈明星來墻前跳舞。自那以后,雅克·塞拉諾力求把音樂墻變?yōu)橐粋表演場所,讓舞蹈家在音樂墻前展現(xiàn)舞姿。舞蹈演員的動作產(chǎn)生音樂,而音樂又反過來為舞蹈伴奏。舞蹈家一方面是音樂的主演者,另一方面又在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翩翩起舞,于是音樂舞蹈融為一體。雅克·塞拉諾甚至想用攝像機來代替音樂墻中的光學元件,并與電子計算機和綜合器相耦合,通過圖像數(shù)字化系統(tǒng)自動作曲,爾后再由樂隊來演奏。

  你不知道的物理趣味小故事

  阿基米德與王冠

  傳說古希臘的國王,想制一頂與泰爾的王冠一模一樣的純金王冠,便召見一位高明的首飾匠,向他說明了旨意,并如數(shù)讓他稱走了黃金。

  過了一段時間之后,首飾匠如期將王冠交來,外表金碧輝煌,確實與泰爾的王冠完全相同,重量也恰如取走的黃金。國王按照自己原先的許諾,給了首飾匠重重的獎勵。

  但是那個首飾匠的舉止行動像個騙子,被取去的黃金會不會偷換下來而摻進了別的金屬?面對這個金色的王冠,國王的心一下子冷了!但是不把王冠熔化,又怎能判定黃金中是否摻了假?這么美麗輝煌的王冠,又怎么舍得再熔化?國王被這個難解的疑團日夜纏繞,寢食不安,終于臥病不起。

  最后,他召見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是當時最著名的智者。國王把這個難題交給了他:必須檢驗王冠是不是純金制造,卻又不準損壞王冠的一絲一毫。阿基米德苦思冥想,把所有想到的辦法,都做了嘗試,然而仍不能揭開王冠的秘密。他忘記了飲食、睡眠,忘記了洗澡、治病,癡癡迷迷,連夢中都叨念著:“王冠……國王……首飾匠……銀子……金子……”幾個星期以后,阿基米德蓬頭垢面,妻子把他趕進了浴室里。當阿基米德浸入水中之后,突然感到自己的體重減輕了,只要輕輕用力,身體就能浮起……此時,他滿腦袋的仍是王冠……國王……首飾匠……金子……銀子……。身體一會兒沉下,一會兒浮上,浴盆的水位也一會兒升,一會兒降……

  阿基米德忽然翻身跳起,大聲高呼:“有辦法了,有辦法了!”連衣服也沒穿,光著身子直向王宮奔去,路上留下一條濕漉漉的足跡……

  你知道,阿基米德從水的浮力中得到了什么啟示嗎?

  阿基米德根據(jù)身體在浴缸中沉浮引起了水位升降的道理,取了一只盛滿水的容器,將王冠放進水中,容器里的水必然溢出。他把溢出的水收集在另一個容器里。 接著他將一塊與王冠同樣重的純金,也放進那個盛滿水的容器中,再把溢出的水收集起來。如果王冠是純金制成的,那么兩次溢出的水應該同樣多,可是王冠排出的水,與純金排出的水并不同,說明王冠中摻進了密度與純金不同的材料,從而斷定金王冠中被摻了假。阿基米德終于解決了難題。狡詐的金匠因此受到了懲罰。

【有趣的物理小故事】相關文章:

有趣的小故事03-10

有趣的數(shù)學小故事05-31

簡短有趣的小故事09-16

有趣的小故事15篇【集合】03-10

有趣的數(shù)學小故事范例[9篇]06-02

【實用】有趣的數(shù)學小故事5篇06-02

有趣的數(shù)學小故事【集錦12篇】06-02

有趣的故事03-16

有趣的小實驗10-11

經(jīng)典小故事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