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一必修1期中必背的知識點
漫長的學(xué)習(xí)生涯中,大家對知識點應(yīng)該都不陌生吧?知識點就是“讓別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過練習(xí)我能掌握”的內(nèi)容。你知道哪些知識點是真正對我們有幫助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物理高一必修1期中必背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物理高一必修1期中必背的知識點 篇1
(1)參考系:
在描述一個物體運動時,選來作為標(biāo)準(zhǔn)的(即假定為不動的)另外的物體,叫做參考系。
(2)對參考系的理解
、賹ν贿\動物體,選取不同的物體作參考系時,對物體的觀察結(jié)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實際問題時,選取參考系的基本原則是能對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的描述得到盡量的簡化,能夠使解題顯得簡捷。
、蹍⒖枷档倪x擇是任意的,但應(yīng)以觀測方便和使運動的描述盡可能簡單為原則。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常選地面為參考系。
物體的運動都是相對參考系而言的,這是運動的相對性。一個物體是否運動,怎樣運動,決定于它相對所選的參考系的位置是否變化、怎樣變化。同一物體,選取不同的參考系,其運動情況可能不同,如:路邊的樹木,若以地面為參考系是靜止的,若以行駛的汽車為參考系,樹木是運動的,這就是我們坐在車?yán)锴斑M時感到樹木往后倒退的原因。坐地日行八萬里是以地心為參考系,因為人隨地球自轉(zhuǎn),而地球周長約八萬里。
(3)參考系的選擇:
1.事先假定參考系不動。
2.選擇不同的參考系,結(jié)果會有所不同。
3.參考系的選取可以是任意的。
4.要在同一參考系中。
(4)參考系的四個性質(zhì):
標(biāo)準(zhǔn)性:用來做參考系的物體都是假定不動的,被研究的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都是相對于參考系而言的。
任意性:參考系的選取具有任意性,但應(yīng)以觀察方便和運動的描述盡可能簡單為原則。
統(tǒng)一性:比較不同的運動時,應(yīng)該選擇同一參考系。
差異性:同一運動選擇不同的參考系,觀察結(jié)果一般不同。例如,坐在行駛的車中的乘客,以地面為參考系,乘客是運動的,但如果以車為參考系,則乘客是靜止的。
【例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兩句詩描述的運動的參考系分別是( )
A.竹排,流水 B.流水,青山
C.青山,河岸 D.河岸,竹排
【解析】竹排在江中順?biāo),這是以河岸或青山為參考系,觀察到青山走是以流水或竹排為參考系!具x擇:D】
物理高一必修1期中必背的知識點 篇2
探究自由落體運動/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
記錄自由落體運動軌跡
1.物體僅在中立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理想化模型)。在空氣中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過程中空氣阻力的影響,與物體重量無關(guān)。
2.伽利略的科學(xué)方法:觀察→提出假設(shè)→運用邏輯得出結(jié)論→通過實驗對推論進行檢驗→對假說進行修正和推廣
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
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初速度為0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常量,稱為重力加速度(g):g=9.8m/s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其大小隨著緯度的增加而增加,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少。
vt=2gs
豎直上拋運動
1.處理方法:分段法(上升過程a=-g,下降過程為自由落體),整體法(a=-g,注意矢量性)
1.速度公式:vt=v0—gt位移公式:h=v0t—gt/2
2.上升到最高點時間t=v0/g,上升到最高點所用時間與回落到拋出點所用時間相等
3.上升的最大高度:s=v0/2g
物理高一必修1期中必背的知識點 篇3
記錄物體的運動信息
打點記時器:通過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來記錄物體運動信息的儀器。(電火花打點記時器 火花打點,電磁打點記時器電磁打點);一般打出兩個相鄰的點的時間間隔是0.02s。
第四節(jié)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與位移、時間間隔相對應(yīng))
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v是物體的位移s與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其方向與物體的位移方向相同。單位是m/s。
v=s/t
瞬時速度(與位置時刻相對應(yīng))
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時刻前后無窮短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體在運動軌跡上過該點的切線方向。瞬時速率(簡稱速率)即瞬時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物理高一必修1期中必背的知識點 篇4
線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
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_=m(2π/T)^2_
周期與頻率T=1/f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guān)系V=ωR
角速度與轉(zhuǎn)速的關(guān)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zhuǎn)速意義相同)
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S):米(m)角度(Φ):弧度(rad)頻率(f):赫(Hz)
周期(T):秒(s)轉(zhuǎn)速(n):r/s半徑(R):米(m)線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體某個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
(2)做勻速度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但動量不斷改變。
物理高一必修1期中必背的知識點 篇5
機械能
1.功
(1)做功的兩個條件: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物體在里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功的大小: W=Fscosa功是標(biāo)量功的單位:焦耳(J)
1J=1N_
當(dāng)0<= a <派2="" w="">0 F做正功F是動力
當(dāng)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當(dāng)派/2<= a <派W<0 F做負(fù)功F是阻力
(3)總功的求法:
W總=W1+W2+W3……Wn
W總=F合Scosa
2.功率
(1)定義:功跟完成這些功所用時間的比值.
P=W/t功率是標(biāo)量功率單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功率的另一個表達(dá)式: P=Fvcosa
當(dāng)F與v方向相同時, P=Fv. (此時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時功率
1)平均功率:當(dāng)v為平均速度時
2)瞬時功率:當(dāng)v為t時刻的瞬時速度
(3)額定功率:指機器正常工作時輸出功率
實際功率:指機器在實際工作中的輸出功率
正常工作時:實際功率≤額定功率
(4)機車運動問題(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汽車啟動有兩種模式
1)汽車以恒定功率啟動(a在減小,一直到0)
P恒定v在增加F在減小尤F=ma+f
當(dāng)F減小=f時v此時有值
2)汽車以恒定加速度前進(a開始恒定,在逐漸減小到0)
a恒定F不變(F=ma+f) V在增加P實逐漸增加
此時的P為額定功率即P一定
P恒定v在增加F在減小尤F=ma+f
當(dāng)F減小=f時v此時有值
3.功和能
(1)功和能的關(guān)系: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zhuǎn)化的過程
功是能量轉(zhuǎn)化的量度
(2)功和能的區(qū)別:能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決定的物理量,即過程量
功是物體狀態(tài)變化過程有關(guān)的物理量,即狀態(tài)量
這是功和能的根本區(qū)別.
4.動能.動能定理
(1)動能定義: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用Ek表示
表達(dá)式Ek=1/2mv^2能是標(biāo)量也是過程量
單位:焦耳(J) 1kg_^2/s^2 = 1J
(2)動能定理內(nèi)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
表達(dá)式W合=ΔEk=1/2mv^2-1/2mv0^2
適用范圍:恒力做功,變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勢能
(1)定義: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
表達(dá)式Ep=mgh是標(biāo)量單位:焦耳(J)
(2)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的關(guān)系
W重=-ΔEp
重力勢能的變化由重力做功來量度
(3)重力做功的特點:只和初末位置有關(guān),跟物體運動路徑無關(guān)
重力勢能是相對性的,和參考平面有關(guān),一般以地面為參考平面
重力勢能的變化是絕對的`,和參考平面無關(guān)
(4)彈性勢能:物體由于形變而具有的能量
彈性勢能存在于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中,跟形變的大小有關(guān)
彈性勢能的變化由彈力做功來量度
6.機械能守恒定律
(1)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總稱
總機械能:E=Ek+Ep是標(biāo)量也具有相對性
機械能的變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機械能之間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2)機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情況下,物體的動能和重力勢能
發(fā)生相互轉(zhuǎn)化,但機械能保持不變
表達(dá)式: Ek1+Ep1=Ek2+Ep2成立條件:只有重力做功
物理高一必修1期中必背的知識點 篇6
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以下推論也成立
(1) 設(shè)T為單位時間,則有
●瞬時速度與運動時間成正比,
●位移與運動時間的平方成正比
●連續(xù)相等的時間內(nèi)的位移之比
(2)設(shè)S為單位位移,則有
●瞬時速度與位移的平方根成正比,
●運動時間與位移的平方根成正比,
●通過連續(xù)相等的位移所需的時間之比。
物理高一必修1期中必背的知識點 篇7
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
●勻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沿著直線運動,而且保持加速度不變,這種運動叫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分類: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
實驗小車的v-t圖象是一條傾斜直線。由此可知,無論Δt取何值,無論在什么時間階段,Δt對應(yīng)的速度變化Δv都相同,即Δv/Δt不變,則物體的 加速度不變。所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傾斜直線。在數(shù)學(xué)函數(shù)圖象中,Δv/Δt叫做圖象的斜率,故v-t圖象的斜率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的加速度的大小。
物理高一必修1期中必背的知識點 篇8
1、力:
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條有向線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的方法叫力的圖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據(jù)不同,可以把力分為
①按性質(zhì)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磁力等。)
、诎葱Ч牧(例如:拉力、壓力、支持力、動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
、傩巫;
②改變運動狀態(tài).
2、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叫物體的重心;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質(zhì)量分布和形狀有關(guān)。質(zhì)量均勻分布,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其幾何中心處。薄板類物體的重心可用懸掛法確定,
注意: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另一個分力提供物體隨地球自轉(zhuǎn)所需的向心力,在兩極處重力等于萬有引力.由于重力遠(yuǎn)大于向心力,一般情況下近似認(rèn)為重力等于萬有引力.
3、彈力:
(1)內(nèi)容: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fù)原狀,會對跟它接觸的且使其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產(chǎn)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2)條件:①接觸;②形變。但物體的形變不能超過彈性限度。
(3)彈力的方向和產(chǎn)生彈力的那個形變方向相反。(平面接觸面間產(chǎn)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曲面接觸面間產(chǎn)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于過研究點的曲面的切面;點面接觸處產(chǎn)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繩子產(chǎn)生的彈力的方向沿繩子所在的直線。)
(4)大小:
、購椈傻膹椓Υ笮∮蒄=kx計算,
、谝话闱闆r彈力的大小與物體同時所受的其他力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有關(guān),應(yīng)結(jié)合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確定.
4、摩擦力:
(1)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接觸面粗糙、有彈力作用、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三者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觸面相切,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運動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還可能成任意角度.
(3)摩擦力的大小:
說明:a、FN為接觸面間的彈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為滑動摩擦系數(shù),只與接觸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guān),與接觸面
積大小、接觸面相對運動快慢以及正壓力FN無關(guān)。
②靜摩擦:由物體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求解,與正壓力無關(guān).
大小范圍0
(fm為靜摩擦力,與正壓力有關(guān))
靜摩擦力的具體數(shù)值可用以下方法來計算:一是根據(jù)平衡條件,二是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過受力分析確定.
(4)注意事項:
a、摩擦力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也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反,還可以與運動方向成一定夾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負(fù)功,還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間相對運動的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d、靜止的物體可以受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可以受靜摩擦力的作用。
物理高一必修1期中必背的知識點 篇9
重力G(N)G=mg;m:質(zhì)量;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ρ=m/Vm:質(zhì)量;V:體積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6]
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時,F(xiàn)1>F2
浮力F浮(N)F浮=G物-G視;G視:物體在液體的視重(測量值)
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適用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m排: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ρ液:液體的密度,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F1:動力,L1:動力臂,F(xiàn)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輪F=G物,S=h,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體的重力,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F=(G物+G輪)/2,S=2h,G物:物體的重力,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F=(G物+G輪)/n,S=nh,n:承擔(dān)物重的段數(shù)
機械功W(J)W=Fs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總功:W總,W有=G物h,W總=Fs,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機械效率η=W有/W總×100%
功W=Fs=Pt;1J=1N·m=1W·s
功率P=W/t=Fv(勻速直線)1kW=103W,1MW=103kW
有用功W有用=Gh=W總–W額=ηW總
額外功W額=W總–W有=G動h(忽略輪軸間摩擦)=fL(斜面)
總功W總=W有用+W額=Fs=W有用/η
機械效率η=G/(nF)=G物/(G物+G動)定義式適用于動滑輪、滑輪組
功率P(w)P=W/t;W:功;t:時間
壓強p(Pa)P=F/SF:壓力/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Pa)P=ρghP:液體的密度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熱量Q(J)Q=cm△tc:物質(zhì)的比熱容m:質(zhì)量,△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Q(J)Q=mq;m:質(zhì)量,q:熱值
【物理高一必修1期中必背的知識點】相關(guān)文章:
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識點08-02
高一必修一政治必背知識點歸納01-19
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識點總結(jié)10-23
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識點總結(jié)11-28
高一物理必修1知識點08-04
高一物理知識點必修103-29
必修二歷史必背知識點10-13
高三物理必修三必背知識點有哪些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