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必背的知識點總結(jié)
中考物理的成敗,與中考的復習密切相關(guān),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復習方法,但是該背誦的知識點是一定要記熟的。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考物理重要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中考物理基礎(chǔ)知識
浮力
1.浮力及產(chǎn)生原因: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豎直向上;原因:液體對物體的上、下壓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3.浮力計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壓力差
4.當物體漂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懸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上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下沉時:F浮物 且 ρ物>ρ液
簡單機械
、备軛U平衡條件:F1l1=F2l2。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通過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螺母使杠桿處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測定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長度。
定滑輪:相當于等臂杠桿,不能省力,但能改變用力的方向。
動滑輪:相當于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补Γ簝蓚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方向上通過距離。W=FS 功的單位:焦耳
3.功率:物體在單位時間里所做的功。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體做功快。
W=Pt P的單位:瓦特; W的單位:焦耳; t的單位:秒。
光
、惫獾闹本傳播: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补獾姆瓷涠:一面二側(cè)三等大!救肷涔饩和法線間的夾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線和法線間夾角是反射角!
平面鏡成像特點:虛像,等大,等距離,與鏡面對稱。物體在水中倒影是虛像屬光的反射現(xiàn)象。
、彻獾恼凵洮F(xiàn)象和規(guī)律: 看到水中筷子、魚的虛像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
凸透鏡對光有會聚光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光線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側(cè)三隨大四空大。
⒋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U=f時不成像 U=2f時 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質(zhì) 光路圖 應(yīng)用
u>2f f倒縮小實 照相機
f2f 倒放大實 幻燈機
u放大正虛 放大鏡
、低雇哥R成像實驗: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燭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個高度上。
中考物理知識口訣
一、透鏡及其應(yīng)用
1.透鏡
說透鏡,能透光;中間厚,凸透鏡;中間薄,凹透鏡。
會聚作用凸透鏡,發(fā)散作用凹透鏡。
平光會聚到一點,焦點F來表示。
焦點到達鏡光心,距離叫作鏡焦距(用f表示)。
2.生活中的透鏡
物遠像近照相機,縮小實像且倒立。
物近像遠投影儀,放大實像且倒立。
物像同側(cè)放大鏡,正立放大一虛像。
實像倒立虛像正,實像異側(cè)虛像同。
3.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應(yīng)用
物在兩倍焦距外,一、二倍(焦)距間成像。
實像倒立且縮小,此例用在照相機。
物移近,像移遠,同時像還要變大。
物在一、二倍距間,二倍焦距外成像。
實像倒立且放大,此例用在投影儀。
物體位于焦點內(nèi),移動光屏不見像。
透過透鏡看物體,正立放大一虛像。
物體與像處同側(cè),此例用在放大鏡。
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
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虛實。
講解:
物體在凸透鏡一倍焦距外時,凸透鏡成實像。在一倍焦距內(nèi)“u
成虛像,物休在凸透鏡二倍焦距外(u>2f)時,凸透鏡成縮小的實像。
2f>u>f時,成放大的實像。沒有縮小的虛像、實像都是倒立的,沒有倒立的虛像。
4.眼睛和眼鏡
近視眼晶狀體厚,看清近處看不清遠。
遠光成像視網(wǎng)膜前,戴凹透鏡恢復正常。
遠視眼晶狀體薄,看清遠處看不清近。
近光成像視網(wǎng)膜厚,戴凸透鏡調(diào)清光。
眼睛近點250px,明視距離625px。
二、物態(tài)變化
1.溫度計
測溫度的溫度計,熱脹冷縮是規(guī)律。
冰水混合作零度,標準沸水百度計。
2.溫度計的使用
泡全浸入被測液,不碰容器底或壁。
進入稍候一會兒,示數(shù)穩(wěn)定再讀數(shù)。
計數(shù)仍留被測液,視線與柱上面平。
讀數(shù):仰讀偏小俯偏大。
3.熔化和凝固
固態(tài)變液為熔化,液態(tài)變固稱凝固。
固體分晶和非晶,非晶熔化無局限。
晶體熔化有熔點,吸收熱量溫不變。
4.汽化和液化
汽化
液態(tài)變氣稱汽化,包括沸騰和蒸發(fā)。
蒸發(fā)發(fā)生液表面,任何溫度都進行。
液體蒸發(fā)要吸熱,依附物體溫下降。
劇烈汽化是沸騰,內(nèi)部表面同進行。
一定溫度才發(fā)生,沸騰吸熱溫(度)不變。
沸騰溫度叫沸點,不同液體沸點異。
壓強與之有關(guān)系,壓強減小沸點(降)低。
液化
氣態(tài)變液稱液化,液化方法有兩種。
降低溫度能液化,壓縮體積也可以。
液化現(xiàn)象要放熱,霧、露、白氣是液化。
5.升華和凝華
固態(tài)變氣是升華,氣態(tài)變固是凝華。
升華吸熱凝華放,樟腦變小因升華。
紫碘微熱便升華,凝華雪霜和霧淞。
中考物理知識重點
一、電荷
1.帶了電(荷):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物體的輕小物體的性質(zhì),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
輕小物體指碎紙屑、頭發(fā)、通草球、灰塵、輕質(zhì)球等。
2.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倌Σ疗痣
定義: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
原因:不同物質(zhì)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lǐng)不同。
實質(zhì):電荷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物體使正負電荷分開。
能的轉(zhuǎn)化:機械能→電能。
、诮佑|帶電:物體和帶電體接觸帶了電。如帶電體與驗電器金屬球接觸使之帶電。
、鄹袘(yīng)帶電:由于帶電體的作用,使帶電體附近的物體帶電。
3.兩種電荷:
正電荷:規(guī)定: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
實質(zhì):物質(zhì)中的原子失去了電子
負電荷:規(guī)定: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
實質(zhì):物質(zhì)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電子。
4.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5.驗電器:構(gòu)造: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
作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電荷量:定義:電荷的多少叫電量。
單位:庫侖(C)
元電荷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異種電荷完全抵消的現(xiàn)象。
擴展:①如果物體所帶正、負電量不等,也會發(fā)生中和現(xiàn)象。這時,帶電量多的.物體先用部分電荷和帶電量少的物體中和,剩余的電荷可使兩物體帶同種電荷。
、谥泻筒皇且馕吨攘空撾姾杀幌麥,實際上電荷總量保持不變,只是等量的正負電荷使物體整體顯不出電性。
二、電流
1.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注:該處電荷是自由電荷。對金屬來講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對酸、堿、鹽的水溶液來講,正負離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方向的規(guī)定: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guī)定為電流的方向。
注: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正極到負極。
電流的方向與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3.獲得持續(xù)電流的條件:
電路中有電源電路為通路
4.電流的三種效應(yīng)。
(1)電流的熱效應(yīng)。如白熾燈,電飯鍋等。
(2)電流的磁效應(yīng),如電鈴等。
(3)電流的化學效應(yīng),如電解、電鍍等。
注:電流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電流的效應(yīng)來判斷它的存在,這里體現(xiàn)了轉(zhuǎn)換法的科學思想。
(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zhì)或物理問題我們往往要拋開事物本身,通過觀察和研究它們在自然界中表現(xiàn)出來的外顯特性、現(xiàn)象或產(chǎn)生的效應(yīng)等,去認識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學上稱作這種方法叫轉(zhuǎn)換法)
5.單位:(1)國際單位:A
(2)、常用單位:mA、μA
(3)換算關(guān)系:1A=1000mA、1mA=1000μA
6.測量:
(1)儀器:電流表
(2)方法:
㈠讀數(shù)時應(yīng)做到“兩看清”即看清接線柱上標的量程,看清每大格電流值和每小格電流值。
㈡使用時規(guī)則:兩要、兩不
、匐娏鞅硪(lián)在電路中;
、陔娏饕獜碾娏鞅淼恼泳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否則指針反偏。
、郾粶y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
危害:被測電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時,不僅測不出電流值,電流表的指針還會被打彎,甚至表被燒壞。
選擇量程:實驗室用電流表有兩個量程,0~0.6A和0~3A。測量時,先選大量程,用開關(guān)試觸,若被測電流在0.6A~3A可測量,若被測電流小于0.6A,則換用小的量程,若被測電流大于3A則換用更大量程的電流表。
【中考物理必背的知識點總結(jié)】相關(guān)文章:
2017年寒假中考物理必背知識點10-18
物理類必背托福詞匯06-23
中考英語必背短語04-03
中考英語必背there be句型11-05
中考英語必背短語大全09-23
中考英語必背詞匯精選201710-28
中考英語必背短語的辨析12-01
護士資格考試必背知識點總結(jié)03-20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集錦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