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 推薦度:
- 寫景抒情散文 推薦度:
- 情感網(wǎng)名 推薦度:
- 情感短句 推薦度:
-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寫他鄉(xiāng)情感的經(jīng)典抒情散文
編者按:我們對自己的家鄉(xiāng)都有著一種特別的情感,對他鄉(xiāng)你會有什么樣的情意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作者想抒發(fā)一種什么樣的情懷吧!
原標題:他鄉(xiāng)情意
那年夏天的一個晴日,文友杰球邀我去他老家做客,而友人的老家在攸縣淥田鎮(zhèn)淥田村。
淥田,在我的印象中,它就是攸縣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與梅城隔河相望,位于攸河南岸,離縣城不過三十華里,但它的語言與大部分攸縣人不同,有點嘰哩呱啦,語速快、語調(diào)高,在攸縣人眾多的方言中淥田語最特別。攸縣方言之于外省外縣是很難懂的一種方言,而淥田方言之于攸縣也是一種難懂的方言,后聽說淥田人的祖先是河南人,河南人說“中”,淥田人說“是嘍”,沒有一點河南人的腔調(diào)。雖然淥田話難懂,但我很愿意聽這種方言,也原意與淥田人打交道做朋友。
我與淥田的淵源還是緣于我剛參加工作那會兒,同宿舍的一位同事就是淥田人。剛在一起的時候,我是難以聽懂他的話語,后來慢慢地與他相處久了,聽得多了,交流起來就不難了,而且感覺淥田語言是一種很不錯的語言,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也跟他學了不少。
從縣城到淥田,只有幾十分鐘的車程。那天出發(fā)遲到達友人家,已快到中午時分。下車后,友人的妻子趕快進門去準備中飯,而我下車后,卻在友人的陪同下在他家的屋前屋后,左瞧瞧右看看。友人說,這棟房子是二000年建的,也有十幾年了。但不用朋友多解釋,房子建在這里真是個好地方,綠水青山,屋后翠竹蔥郁,鳥啾,啴鳴。屋門前有一池塘,池塘邊有幾棵楊柳,隨風揺曳,多姿多態(tài)。左邊是青青的菜園。一條水泥澆筑的公路穿村而過。放眼望去,大片的苗圃、田疇、屋宇錯落有致。田里的禾苗已是沉甸甸金燦燦了,美好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
見過友人的父親母親,感覺時光的美好,他們同庚同歲,八十有六,卻精神矍鑠,耳聰目明,也很健談。他們過了金婚,也過了金鋼鉆婚。他們在一起相濡以沬,牽手到老。
友人的父母和妻子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為了這頓午飯,友人的妻子還特意殺了一只自家喂養(yǎng)的土雞。望著滿桌的佳肴,我卻鐘情那些許久不曾吃的農(nóng)家蔬萊和那碗香甜可口的米酒。一碗米酒下肚,話就多起來,和友人的父親談起過往,他談興正濃,當他說起曾在縣人民鐵廠工作過的時候,我提起了我父親的`名字。他說,你父親我是記得的,我們在一起工作過,你父親是個有能力的人,也是個好人。但我想起父親心里就有一種揪心的痛,就有一種想流淚的感覺。父親是好人,好人卻不長命,四十歲就離開了我們。
飯桌上,我努力掩飾心中的那份傷痛,望著友人的父母那樣健康高歲,像他們這樣活著多好。在鄉(xiāng)村,有青山擁著,有老伴陪著,有親人候著,有山水看著,還有何求?孟子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都會老去,但我們不一定能像友人的父母老得好,如此泰然自若,知足常樂。
回來的時候,友人的母親非得要在她親手栽種和精心侍弄的菜園子里摘些果蔬讓我?guī)Щ丶覈L嘗鮮,我盛情難卻,只能收下。
其實,我也是個從鄉(xiāng)村走出來的孩子,母親健在的時候,我常常抽空回家和母親聊聊家常,談談鄉(xiāng)野趣事。那時我認為母親在那里,家就在那里。母親不肯在城里長住,她說,我的家在鄉(xiāng)下,鄉(xiāng)下才是我的家園。如今母親離開了我們,我的家園又在哪里?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友人是幸福的,父母還健在,還有時間去孝敬老人。
感謝友人的這次相邀,時隔經(jīng)年,讓我回到了家園,感受到像親人一般的溫暖和難以忘卻的情意。
(作者簡介)李方明 ,湖南省攸縣人,株洲市作協(xié)會員,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攸縣作協(xié)理事。90年代中后期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有小說、散文、紀實文學散見于《湖南文學》《解放日報》《湖南散文》《湖南工人報》《長沙晚報》《株洲日報》《文藝窗》《作家園地》等省市各類報刊,著有長篇小說《生存》等。
作者|李方明
公眾號:梅州藝苑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寫他鄉(xiāng)情感的經(jīng)典抒情散文】相關(guān)文章:
鄉(xiāng)韻抒情散文05-26
鄉(xiāng)記抒情散文09-04
描寫他的作文09-15
鄉(xiāng)路的隨筆抒情散文07-18
鄉(xiāng)月情感散文03-26
描寫他真棒作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