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名師課堂實錄
語文課不僅僅是閱讀課或作文課,好的語文老師可以在語文課中舉一反三,讓學生學到很多道理,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語文名師課堂實錄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語文名師課堂實錄 篇1
一、引入
齊讀課題。
師:這些詞語哪些同學來讀。
指名讀(2名同學),齊讀。
師:這三組詞語都和茉莉有關,茉莉是什么樣的?在同學們心中是什么樣的?用上一兩個詞語來描述,說一句話或者兩句話。
生:我心中的茉莉,平淡無奇,開出的花縷縷幽香。
師:開出的花散發(fā)出縷縷幽香,要不別人聽不懂,再說一遍。
(一學生描述,用了三個詞。)
師:詞語在運用中才能會用,才能變成自己的語言。還能說嗎?
(生用上了平淡無奇、潔白純凈、詩意)
師:誰能說得更具體一些,更豐富一些。
。ㄉ蒙狭肆鶄詞語,師表揚。)
師:能說兩句話嗎?只要開口說話,老師就高興。
(學生反應不積極,沉默了一會。)
生:富有詩意的茉莉,平淡無奇,但散發(fā)出縷縷幽香……
師:學課文時可以看到很多詞語,不但會記,還要會用,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評價:這部分的設計意圖,一是讓學生會讀文中的重點詞語,二是說話訓練,讓學生在理解詞語包含的意思的同時學習運用。這兩種目的都隱含在具體的要求之中,設計上了無痕跡,開始已經(jīng)有了濃濃的語文味。
反思:學生現(xiàn)場反應不是很好,一是因為對課文不很熟悉,所以讀詞,說話不流暢;更主要是平時缺少這樣的訓練,所以不能很好理解教師的意圖。可以看出,一個語文教師的教學思路決定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的程度。語文教師應該引領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并且能夠引導學生在不斷的嘗試運用中,更深層次品味語言,培養(yǎng)對語言獨特的感受能力。
二、讀書
師:生活中有茉莉花,我們學習的是《愛如茉莉》,這樣的愛像茉莉,流淌在細節(jié)中,要求同學們關注細節(jié),人物的一個動作、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愛;同時要感受描述的語言。語言是有溫度的,是通過字或者詞體(表)現(xiàn)出來的。要通過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溫情與愛。
。◣煱鍟赫Z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
師:自讀課文,一定要出聲,標出能表現(xiàn)細節(jié)的詞句,在旁邊空白處寫上自己的感受。
(學生自讀,聲音較小。)
師:非常好,同學們都很投入。讀出聲音,輕輕地讀。
(教師巡視)
師:有的同學很好,已經(jīng)在邊上寫上了自己的感受。
。ń處熍c學生小聲交流)
師:可以從一句話,一件事中,不經(jīng)意的動作,一個眼神中看出來,哪些地方流露出來?畫下來做上記號。
評價:本部分的設計看似平常,仔細體會,意味深長。“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正是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敏銳的感受力,能夠從課文語言中體會“冷暖”的情感是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教師板書這兩句話本身也是語文的文化意味的體現(xiàn)。語文課上哪怕一個細小的地方都應該是充滿語文氣息的。教師引導學生從細節(jié)處來體會字詞的冷暖,給學生具體的方法,讓語文的最終目的和要求落實在具體的學習行為上。
反思:很多語文課沒有語文味,有的是因為教師自己缺少文化底蘊,往往直奔主題,但不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具體化,學生不知應該怎么做。沒有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中感受到怎么學習語文,所以最終總是效果不好。應該從這堂課的設計及執(zhí)教方式上獲得啟發(fā)。
建議:如果是在自己班級上課,學習要求一次性提出來,剩下的時間就讓學生潛心讀書。
三、交流
師:先把自己畫出來的讀給大家聽,從哪些細節(jié),哪些語段中感受到愛如茉莉。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補充。誰愿意第一個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讀一讀,然后表述自己的觀點。
。▽W生沒有動靜)
建議:可以開始就提出要求,先通過讀把你的感受表現(xiàn)出來,然后再說出來,這樣學生在開始讀的時候就能夠調(diào)動情感,讓第一次朗讀更有效。
師:不管對錯,要敢于表達。(教師鼓勵)
。ㄖ该f)
生:第一篇(頁)最后一個段落……我感到媽媽對爸爸的愛,平淡無奇卻又是真摯的愛,善意的謊言表現(xiàn)了真摯的愛。
師:還有補充嗎?在媽媽心里,生病與餃子哪一個重要?
生(齊):。
師:在媽媽心里?
生(齊):餃子。
生:爸爸直奔醫(yī)院……從“直奔”這個詞我感覺到爸爸對媽媽的愛。
(教師板書:奔bēn和bèn)
師:bēn和bèn有什么區(qū)別嗎?查過字典嗎?
生:bèn有目的,bēn無目的。
師:文字是不是有溫度的?從“奔”字就體現(xiàn)了。嫦娥奔月中的“奔”應該是bèn,是嫦娥向著月亮去。誰還可以說?
。▽W生有一會沉默)
生:“你爸爸在床邊睡著了……”手腳麻木了,表達了媽媽特別愛爸爸。
師:再讀一下行嗎?
。▽W生讀)
師:還有什么新的看法嗎?
生:(沒聽清老師的要求)我還從“我夜里睡得沉沉的……”中可以看出父母互相為對方著想。
師:兩處聯(lián)系起來看,愛是雙方的。有新的認識和理解嗎?還有其他地方嗎?
生:第八自然段“爸爸沒有吃餃子,也沒有聽我……”爸爸的心情多焦急,反映了那份純潔的愛。
師:文中很多(這樣的地方),要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再次鼓勵)
生:病房中的茉莉更加潔白、純凈……
師:幽香鉆進鼻子,為什么寫“鉆”到心中?對“鉆”有什么別樣體會?說說是怎樣體會的。
生:“鉆”在現(xiàn)實中不行,幽香是氣味,不可能鉆進心里,打動我們心的,是父母之間的愛。
師:“愛”溫暖人們的心,所以覺得十分純潔……人們心情好,感到周圍的一切都是好的。
評價:對“鉆”字的處理,讓學生說出別樣的體會。架構(gòu)具體的文字與學生生活相聯(lián)系,從而促使學生深層次考慮,自己得到答案。教師的總結(jié),向?qū)W生傳遞教師的理解,讓學生感受到未曾感受或者感受不深的。
師:第九自然段表述了一幅畫面,有沒有特別的留意?認真讀,讀完談留下什么印象。讀出聲音。
。ㄖ敢幻麑W生朗讀,學生把叮囑讀成叮屬。)
師:對自己的朗讀評價一下。
生:讀得不太好。
師:怎樣才能讀得好?
生(齊):讀熟練。
師:推薦一名同學,你覺得她會比你讀得好。
(一名學生朗讀。仍把叮囑讀成叮屬,教師糾正。)
師:自己評價一下。
生:不怎么好。
師:要讀好,要讀熟,還要投入地讀。自己大聲讀,一會找同學來讀。
。▽W生齊聲朗讀)
師:同學們喜歡合唱,老師希望獨唱,F(xiàn)在有兩位同學舉手了,還有沒有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
師:第五位(舉手的)同學來讀。
師:謝謝!讀得非常投入。老師來讀一下,我讀的不是最好的。你聽老師讀,細心體會。
。◣煼蹲x)
反思:在教師的設計里,這里可能沒有什么難度,但是在學生身上就出現(xiàn)了這種現(xiàn)場的“尷尬”。這時,“聽眾”也應該放松一下,不是來看學生平時訓練的精彩,不是來看學生平時能力的展示,我們所期待的是執(zhí)教的真正精彩,是感受語文教師對語文的獨特理解,是看教師帶著自己的理解和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這樣的時刻即使尷尬,同樣有價值,同樣值得喝彩。
師:描述感人的畫面與情景,哪個畫面,哪個詞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W生沒有表示)
師:輕輕柔柔的,陽光是悄悄地“探”了進來,有沒有溫度?有沒有溫暖?是幾度呀?“探”字有溫度嗎?(教師板書:探)
生:應該是有的,因為陽光充滿了溫情。
師:“探”和“照”有什么不同?
生:“探”用的是擬人的寫法。
師:為什么用“探”?“照”和“射”都可以呀。
生:這樣寫比較輕……
生:改了別的字就不是擬人了。
。◣熒Γ
師:完了嗎?
生:用上“探”說明陽光也不打擾這幅畫面。
師:也像做兒女的一樣,不愿意打破這樣的畫面。這些景語是有感情的,所以是有溫度的。同學們再讀一讀。
。▽W生齊讀)
評價: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探”字與“照”“射”的比較,去體會“探”在這里的感情魅力。通過這樣的比照能夠感受到“探”的獨特,也能夠感受到遣詞造句的獨具匠心。用情感去支配語言,這就是語言有溫度的原因所在。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會接近語言的真象。
反思:讓學生根據(jù)前面學習的方式方法來表達自己對文本的看法,但是現(xiàn)場的學生沒有展示出他們對課文語言的獨特理解。教師沒有著急,用了引導的方法,提出“探”這個詞語,這樣的引導只是和學生玩一種猜謎的游戲。在這時候,如果時間允許應該讓學生再去讀一讀,想一想;如果時間不允許,就直接提出來,讓學生再去思考、討論,這樣更能體現(xiàn)教師作用。
師:還有許多地方值得感受、體會。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句。
(學生齊讀)
師:為什么用了兩個“愛如……”
生:強調(diào)。
師:愛就如茉莉?還有嗎?生:表示一種感嘆,可以深入心靈。
師:充滿溫馨。
生:為了點題!
師:點題一個就夠了,為什么用了兩個?
生:也是為了強調(diào)。
師:為什么不用三個?
生:多用就■嗦了。
師:開始作者認同嗎?為什么后來寫出來了?
生:看到當時的情景明白了。
師:愛如茉莉是由衷的贊嘆、贊美。齊讀最后一節(jié)。
師:拿出感情來讀行不行?
師:作者心中這樣的愛平平淡淡而又真真切切。
反思:我覺得這個班的學生還是很有個性的,他們似乎沒有理解作者意圖,也沒有理解教師意圖,而恰恰是這種不理解,為我們展示了一種真實。過于理解教師意圖的學生往往讓公開課的過程變得平淡無味,讓學生的發(fā)言變得假、大、空。這些學生不理解而努力去理解,展示了學習的真實,也展示了教師執(zhí)教的真實,讓我們發(fā)出會心的微笑。
四、拓展
師:同學們眼前,在現(xiàn)在的年齡,如果讓你打一個比方,你認為愛如什么?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各自)寫一句話。
(學生寫,教師巡視。匯報交流。)
生:愛如百合,我看到一個動畫片上,一個女孩特別白,比喻成“白百合”。
生:愛如玫瑰,聽別人說玫瑰是愛情的象征。
師:愛如玫瑰,轟轟烈烈,也不要忘記愛如茉莉。
生:愛如檸檬糖,有酸也有甜。愛如卡布西諾,帶泡沫的咖啡……
師(笑):什么東西?
生:卡布西諾,苦中有甜。
生:愛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生:愛如康乃馨,溫馨而祥和。
生:愛如一把火,給汽油就燃燒,給空氣就燦爛。
(全場笑聲)
師:要有熱烈的愛,愛也要有理性。
生:愛如陽光,可以溫暖別人和自己。
生:愛如繁星……
生:愛如空氣,無所不在,無微不至。
。ㄕ坡暎
生:愛如星光,雖然月亮遮住了它,但不能阻止放光。
生:愛如動力……
生:愛如月光,給人光明而不耀眼。
師:愛如咖啡……
反思:這個部分是這堂課中學生發(fā)言最熱烈的時候,不乏精彩語句,說明學生能夠思考,并且能夠表達。我想是因為教師不管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都給學生鼓勵,都給學生機會。無論多么“艱難”,教師都沒有越俎代庖,都沒有越過學生去實施自己的教學方案。
師:人生不同階段,對待愛情的看法也不同。生活中需要愛,除了愛情,更需要同學、老師的愛,這些愛可以使我們更有力量,更溫暖。
五、下課
總評:聽課后,我在想,如果讓所有的語文教師來做一道題——語文課像什么?肯定大家的答案是不同的。“課如玫瑰”要有激情,“課如荷花”要清澈明凈,“課如檸檬糖”要有滋有味……我想應該是“課如茉莉”,看起來平淡無奇,品起來幽香縷縷,回味起來則是清香裊裊。美到極至是平實、自然?础稅廴畿岳颉返慕虒W,就有這樣的感受。薛老師不急不躁(內(nèi)心不得而知),整堂課如涓涓細流,像一首清麗的小詩,沒有波瀾壯闊,沒有峰回路轉(zhuǎn),但是同樣動人。沒有一句,沒有一處是脫離語文的生發(fā),課堂上飄蕩著濃濃的語文氣息,師生在交往、對話中完成了文本的審美過程。回味起來,讓人感到很多地方都在啟發(fā)著我們,這就是裊裊不去的清香吧。
從這節(jié)課的執(zhí)教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教師沒有引導學生去思考文本以外的東西,所有的學習活動都是圍繞文章的詞句來進行,讀詞,用詞語說話,關鍵詞語的理解等。同時教師引入“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景語”“情語”等促使學生感受語言,提升學生的`語言境界。這樣的教學讓人感受到這是一節(jié)充滿文化氣息的語文課。整堂課下來,線索清晰,干凈利落,沒有旁枝斜蔓。想必學生學習的所得也是清晰的。
一個看似平靜的課堂,其實存在太多的思想。怎么讓這些思想統(tǒng)一在一起,共同去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把有用的信息傳遞給學生?這需要教師充分考慮。這堂課中充分調(diào)和了這種“供需矛盾”,教師給學生空間,考慮到教學的需要,同樣考慮到學生的需要。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師沒有把自己的設計通過強硬的方式給學生,始終在順應學生的學習。
當然,這節(jié)課也存在“樹木與森林”的關系問題。關照了文本中詞句,對于文章整體的情感脈絡把握稍弱;也許這是薛老師第二課時要完成的任務。
這樣的一堂課是一堂真正的語文課,是帶給我們無盡思考和啟發(fā)的課。
語文名師課堂實錄 篇2
一、導入:
課前放歌曲《關雎》營造氣氛,導語:“羅江是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地方。古代有著名文學家李調(diào)元,現(xiàn)在有詩歌博物館,春暖花開的時候還要舉辦詩歌節(jié)?梢,羅江人民一直在追求一種詩意的棲居。所以,羅江的學生是最應該也最配學習詩歌的。今天,我將帶領同學們一起去探索中華詩歌的源頭,讓我們一起走近《詩經(jīng)》!
二、走近《詩經(jīng)》:
學生讀屏幕顯示:“詩經(jīng)》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shù)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jīng)典,始稱《詩經(jīng)》,并沿用至今。《詩經(jīng)》共分風(160篇)、雅(105篇)、頌(40篇)三大部分。其中風又叫國風,是《詩經(jīng)》的精華。”
師:305篇中,《關雎》有什么樣的魅力位列第一呢?希望同學們學習完了之后可以回答。
師:今天我們學習詩歌,同學們能告訴老師學習詩歌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嗎?
生:朗讀。
生:想象、聯(lián)想
老師板書課題、學習方法。
三、初讀,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師:上課之前老師布置了預習,現(xiàn)在請同學來展示一下預習成果。指名一學生朗讀。
讀后學生老師評價,字音很準。
屏幕顯示幾個重要的詞語注音,學生齊讀,正音、強化。
師:讀準字音,是朗讀的第一步,更高的要求是讀出節(jié)奏。同學們看,這首詩每句話都是四個字,《詩經(jīng)》里大多數(shù)的詩都是四個字一句。大家揣摩一下,四個字一句的應該按怎樣的節(jié)奏來讀。
生:二二。
師:非常好,兩個字一頓,或者尾音稍微延長,這樣讀詩的韻味兒就出來了。
師范讀第一章,學生接著讀后面的。
四、思讀,讀懂詩意,讀出感情。
師:我要再請同學來展示預習成果?赐瑢W們有沒有讀懂重要的詞語。
師:“窈窕淑女”是什么意思?
生:文靜美好的女子。
師:“好逑”呢?
生:好配偶。
師:那么這句的意思是?
生:文靜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師:噢,文靜美好的女孩子大家都喜歡,所以,咱們女同學應該當這樣的淑女。
師:“寤寐求之”什么意思?
生:醒著睡著都在追求。
生:時時刻刻都在追求。
師:“輾轉(zhuǎn)反側(cè)”呢?
生: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師:為什么翻來覆去睡不著呢?
生:因為他追求這個女孩子沒追到。
師: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從“求之不得”看出來的。
師:看來你真讀懂了,預習得真好!。
師:這個君子追求這位淑女沒成功,他又轉(zhuǎn)去追求別人了嗎?
生:沒有。他日夜思念著她。
生:思念得徹夜難眠。
師:看來這個小伙子感情很真摯,很專一。他不僅沒有放棄,沒有移情別戀,還打算要娶她進門,跟她相親相愛呢。我是從哪里讀出來的呢
生:“琴瑟友之”、“鐘鼓樂之”。
師:意思是?
生:彈琴鼓瑟對她表示友好,敲鑼打鼓讓她快樂。
師:那么,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說說這個故事嗎?
生:一個青年男子愛上了一個文靜美好的女子,他追求她但是沒有成功,就日夜思念她。最后終于跟她在一起,結(jié)婚了。
師:從此以后“王子與公主”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了?
師邊聽邊板書:愛慕——思念——喜悅
師:有人說“琴瑟友之”“鐘鼓樂之”不是真實的,是小伙子思念心切的時候產(chǎn)生的幻覺,或者說是愿望,你們看可以嗎?
生:可以。
師:那我板書的“喜悅”也可以換成“幻覺”?磥恚』镒幼非筮@位姑娘是以結(jié)婚為目的的,F(xiàn)在有句流行的話是?
生:不以結(jié)婚為目的的戀愛是耍流氓。
師:說得好!這個小伙子的感情是淳樸的,健康的。求之不得時雖然痛苦但沒有難以自拔,求而得之的時候是要讓對方快樂,要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所以,孔子說“《關雎》一詩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保ㄆ溜@)
師:這么完整而優(yōu)美的愛情故事,古代人在傳唱,現(xiàn)代人也在唱。剛才上課之前老師在放的就是現(xiàn)代人譜曲的《關雎》。旋律優(yōu)美動聽,可是,我找了好幾種版本的MV都不滿意,沒有表現(xiàn)出我從詩句里感悟到的美。因此,我今天想重拍。
生:?
生:真的?
生:怎么拍?
。▽W生滿臉疑惑和興奮,七嘴八舌地議論。)
師:當然不可能真拍。不過我們可以做策劃,而且光靠我不行,我們大家一起來。
師:應該拍哪幾組畫面呢?我想,優(yōu)美的愛情故事一定發(fā)生在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所以,老師先來策劃第一組鏡頭,也是最簡單的。
師:我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和“參差荇菜”這幾句,想象出這樣的環(huán)境:在湛藍的天空下,有一條玉帶似的河流,流水緩緩流淌,泛著清波。河中長短不一的荇菜隨著水流柔柔的漂蕩。河中的沙洲上,芳草萋萋,成雙成對的雎鳩鳥在快樂地游玩嬉戲,不時還在關關的鳴叫,一高一低,相互應和著。
師:就在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一個什么樣的姑娘出現(xiàn)了呢?她在做什么呢?下面該同學們了。
生:一個文靜美好的姑娘。
生:她穿著一件白色的衣服,頭發(fā)是束起來的。
生:頭發(fā)長長的,應該是松松地披在肩上,只在發(fā)尖處輕輕地扎了一下。
生:她在采荇菜。
師:她怎么采的?可以描述或者比劃嗎?
生:(邊比劃邊說)翹著蘭花指,左邊一下,右邊一下。
師:動作真優(yōu)雅。難怪那位君子會一見鐘情了。
。ㄒ驗榍『檬莻男孩子,學生大笑。)
師:下面好像該拍小伙子了。
生:小伙子穿著一襲白衣,在河邊看書,突然看到這位采荇菜的姑娘,書一下掉在了地上。
學生大笑。
師:(笑)這就是一見鐘情了。
生:我覺得還要拍,夜深人靜的時候,月亮已經(jīng)升得很高了,小伙子還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生:我還想拍姑娘跟小伙子一起,還是在他們相遇的小河邊,小伙子在彈琴,姑娘在聽,或者唱歌。
師:多么相親相愛啊,簡直就是笑傲江湖嘛。
師:這樣拍出來的MV一定是唯美的。在這個想象的過程中我們感悟到了這首詩景美、人美、情美(學生跟老師一起很自然地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依次屏顯。)
師:景美、人美、情美不是我們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從詞語、句子以及詩歌特有的表現(xiàn)方式中體悟到的,所以,應該還有一美——“文美”(屏顯)
五、品讀,鑒賞藝術(shù)手法,讀出美感。
師:請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品味《關雎》的文美。
。ㄆ溜@全詩,幾個詞語標注成藍色)
學生讀藍色詞語:關關、窈窕、參差、輾轉(zhuǎn)
師:“關關”是疊詞,“參差”聲母相同叫“雙聲”,“窈窕”韻母相同叫“疊韻”,“輾轉(zhuǎn)”聲韻母都相同叫“雙聲疊韻”。大家再自由地讀一讀,感覺有什么效果。
生:好聽。
生:有音樂感。
師:對,《詩經(jīng)》里常用雙聲疊韻和疊詞,既好聽又生動。(屏顯雙聲疊韻疊詞的作用)
學生讀。
師:(屏顯《關雎》請同學們讀標注為紅色的詩句,說說看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
生:句子幾乎是一樣的,只換了一個字“流”、“采”、“芼”。
師:找得很準!這樣的句子叫“重章疊句”,又好讀又好背。反復吟唱,強化了感情,突出了主題,形成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美,F(xiàn)代歌曲里還在用。
學生讀(屏顯)重章疊句的作用。
師:(屏顯《關雎》)請男生讀藍色句子,女生讀紅色句子。
師:去掉女生讀的部分,這個愛情故事講清楚講完整了嗎?
生:(愣了一會兒)好像也是清楚完整的。
師:那么,與原詩比較有什么不同嗎?
生:好像缺了點什么。
生:好像沒有原來的味道了。
師:對,說得好。藍色的這些句子它肯定是有作用的。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我們以第一章為例。雎鳩鳥在河中的沙洲上親熱地嬉戲鳴叫,跟小伙子愛上文靜美好的姑娘有什么關系呢?
師:這里老師要給大家補充介紹關于《詩經(jīng)》的知識。《詩經(jīng)》常用三種表現(xiàn)手法“賦”“比”“興”。(板書)加上三部分內(nèi)容“風”“雅““頌”(板書),古人稱它們?yōu)椤傲x”(板書)。“賦”,是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也就是直接敘事;“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興”是先言他物而引起所詠之詞,也就是用別的事物引出真正要表達的內(nèi)容。同學們看“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屬于哪一種。
生:興
生:比
師:不光是我們同學,很多人都有爭議。其實,《詩經(jīng)》里很多時候比興是不好分的。所以,老師把它們合在一起就叫“比興”。
生讀(屏顯)比興的作用。
師:經(jīng)過這樣的品讀,我們終于感悟出了《關雎》的魅力,(屏顯)師生齊讀:《關雎》一詩,其文義聲情俱佳,足為《國風》之始,《詩經(jīng)》之冠。
師:這么美的愛情詩,我們?nèi)绻渖弦皇子茡P的古琴曲《鳳求凰》來有感情地美讀,一定會美不勝收的。
生配樂朗讀。
試背這首詩。
學生填空式背誦,然后齊背。
六、結(jié)束語:
愛情是美好的,但是只有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她才是美好的。如果時間不對,就像摘得過早的果子,它一定是苦澀的。
祝愿同學們將來都有一份美好的愛情,一種詩意的生活!謝謝大家!
【語文名師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第二冊《練習》課堂實錄11-21
課堂實錄07-28
《將心比心》名師教學設計12-19
名師《橋》教學設計12-10
美術(shù)窗口課堂實錄03-29
名師指導數(shù)學復習05-12
物理復習的名師指導12-24
名師考核的述職報告05-26
名師考核述職報告范文05-25
蘇教版美術(shù)的課堂實錄03-29